期刊文献+
共找到71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92
1
作者 王泽应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而且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社...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而且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以达到超迈以往的"新"境界、新水平,创造中华文化的新型态、新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数据主义与人本主义数据伦理 被引量:50
2
作者 李伦 黄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数据化催生了数据主义,数据主义是数据化的一种哲学表达。数据主义主张数据流最大化和信息自由是至善,其实质是从以人为本走向以数为本,用数本主义取代人本主义,从强调人的自由走向强调数据的自由,用数据主义取代自由主义。为避免数据... 数据化催生了数据主义,数据主义是数据化的一种哲学表达。数据主义主张数据流最大化和信息自由是至善,其实质是从以人为本走向以数为本,用数本主义取代人本主义,从强调人的自由走向强调数据的自由,用数据主义取代自由主义。为避免数据主义的弊端,应倡导人本主义数据伦理,尊重人的自由和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化 数据主义 数据伦理
下载PDF
乡贤文化的理论内涵及其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静 王泽应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7,共6页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和伦理文明建设的一种实践文本。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使其内化为乡民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共识,外化为行为习惯;...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和伦理文明建设的一种实践文本。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使其内化为乡民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共识,外化为行为习惯;有助于提升乡民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激励乡村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乡村治理,建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有助于培育文明乡风,形成向善向上的精神氛围。我们需要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面向现代和未来,在传承传统乡贤文化的同时予以创造性发展,培育既扎根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且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新的乡贤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文化 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意义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泽应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4,共10页
当代中国领导人提出并深度阐发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是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度把握以及全球各种危机难题的治本之策,揭示了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命运休戚相关、福祸... 当代中国领导人提出并深度阐发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是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度把握以及全球各种危机难题的治本之策,揭示了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命运休戚相关、福祸一体、生死与共的关系,要求摈弃以往那种全然不顾他人、他国正当利益的利己主义和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建设一个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有着深远而深刻的伦理创化意义,不仅为建构健康、公正、合理的全球伦理奠定了价值基石,为发展平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伦理矗起了精神大厦,而且为创造包容互鉴、和而不同的人类伦理文明提供了义理支撑,凸显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建纲立极、创业垂统的伦理神韵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生共赢 伦理创化意义
原文传递
中华家风的核心是塑造、培育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泽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1,共7页
中华优良传统家风是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重要载体,并以践行、树立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优良的家风往往起着践行和培育儒家核心价值观并为践行儒家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路径、行动方案的伦理妙用。德善立家、耕读传家、勤俭... 中华优良传统家风是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重要载体,并以践行、树立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优良的家风往往起着践行和培育儒家核心价值观并为践行儒家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路径、行动方案的伦理妙用。德善立家、耕读传家、勤俭旺家、和谐兴家以及家国同构、利国利家构成中国传统家风的主旋律与主基调。中华优良传统家风总是教人尊道贵德,宽而有制,和而不流,既做有追求、有主见、有理想的道德个体,同时又能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同他人共享人生的和谐与美满。中华优良传统家风大量涉及齐家之道和各种家庭关系的正确处理,提倡孝敬父母、夫妻和睦、敬长尊贤等。弘扬中华优良传统家风家教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良传统家风 核心价值观 家庭道德教育
下载PDF
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泽应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1,共6页
伦理精神自信是伦理精神对自身意义和价值的高度肯定,它既代表着伦理精神的纵深跃进和境界提升之自我确证,又标志着伦理精神对其方向性和深刻性的自我肯定和赞许。文化自信源于并依存于伦理精神自信,伦理精神自信支撑和挺立文化自信。... 伦理精神自信是伦理精神对自身意义和价值的高度肯定,它既代表着伦理精神的纵深跃进和境界提升之自我确证,又标志着伦理精神对其方向性和深刻性的自我肯定和赞许。文化自信源于并依存于伦理精神自信,伦理精神自信支撑和挺立文化自信。伦理精神自信源于人自身的精神自信特别是对自己所形成和涵养的伦理精神的自信,成于人自身的社会实践并必然表现为在文化观念和精神境界上的自信,进而催促和激励人们不断地创造文化、发展文化乃至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去保护和拱卫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精神 伦理精神自信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论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模式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培超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社会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属性,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选择,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成果,立足中国的国情,发挥制度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社会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属性,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选择,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成果,立足中国的国情,发挥制度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核心价值 实现模式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其启示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桂梅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18,共5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未完成的社会制度层面的反帝、反封建任务,使中华民族真正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关键词 传统家庭伦理 现代转向 社会主义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文化运动时期 中国 帝国主义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论人的尊严的五重内涵及意义关联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泽应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6,共6页
人是世界上最值得赞叹和敬重的存在物,这种赞叹和敬重的原由确证着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由此所形成的道德主体意识、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的总和,它意味着人是不能任意处置和被当作工具器物来对待的,它... 人是世界上最值得赞叹和敬重的存在物,这种赞叹和敬重的原由确证着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由此所形成的道德主体意识、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的总和,它意味着人是不能任意处置和被当作工具器物来对待的,它具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和值得尊重的目的性意义,必须而且应当得到来自人自己和他人、社会的尊重和善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尊严 意义 关联 内涵 内在规定性 主体意识 人格品质 价值观念
原文传递
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十大热点问题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培超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92,共10页
中国环境伦理学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对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等十大问题的广泛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或明确了理论框架、研究界域和价值立场,同时也提示了中国环境伦理学未来的发展路向应当是:建构一种既基于"地方性知... 中国环境伦理学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对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等十大问题的广泛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或明确了理论框架、研究界域和价值立场,同时也提示了中国环境伦理学未来的发展路向应当是:建构一种既基于"地方性知识"又兼容"普遍性知识",既具有形上价值启导又具有实践效度的环境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热点问题 环境正义 本土化
下载PDF
正确义利观的深刻内涵、价值功能与战略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泽应 《求索》 CSSCI 2014年第11期25-30,共6页
正确义利观的提出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对外交往与国际关系及其所需要的伦理价值观科学把握和深刻思考的产物,它主张正确认识和处理义利关系,超越狭隘功利论和抽象道义论的局限,将"义"与"利"辩证地结... 正确义利观的提出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对外交往与国际关系及其所需要的伦理价值观科学把握和深刻思考的产物,它主张正确认识和处理义利关系,超越狭隘功利论和抽象道义论的局限,将"义"与"利"辩证地结合起来,既坚持义利并重与义利统一的一般原则,又在并重与统一的基础上以义制利、见利思义。正确义利观,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是对马克思主义义利观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科学概括和全面阐述,是中国道德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基元和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对中华民族优秀伦理价值观的全面总结与扬弃,和对人类义利思想合理因素的科学吸收与借鉴。坚持正确义利观,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构新型国际关系伦理与和谐世界伦理都具有十分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义利观 中国道德 国际关系伦理
原文传递
食品安全伦理引论:现状、范围、任务与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唐凯麟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在当代,"食品安全"一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的反思性或批判性的概念,它承载着人类对新的伦理价值的期盼。中外学界对食品安全伦理的研究,反映了对人类生存之道寻求的心灵救赎和自我拯救。梳理食品安全伦理研究的现状,明确食... 在当代,"食品安全"一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的反思性或批判性的概念,它承载着人类对新的伦理价值的期盼。中外学界对食品安全伦理的研究,反映了对人类生存之道寻求的心灵救赎和自我拯救。梳理食品安全伦理研究的现状,明确食品安全伦理研究的范围和任务,认清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加强食品安全伦理研究前提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伦理 应用伦理学
下载PDF
追寻生命的整全:一种生命论的教育哲学如何可能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铁芳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17年第2期151-171,150+197,共23页
当代教育的诸种问题,归结起来,中心乃是个体成人理想的迷失,也就是对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思考匮乏。本文力求在对教育的理性审视与诗性观照相结合的基础上,探寻生命的整全之道与整全性教育的内在路径。个体发展的整体性,或... 当代教育的诸种问题,归结起来,中心乃是个体成人理想的迷失,也就是对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思考匮乏。本文力求在对教育的理性审视与诗性观照相结合的基础上,探寻生命的整全之道与整全性教育的内在路径。个体发展的整体性,或者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整合之道,首先体现为个体成长的过程性与阶段性,即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目标,彼此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呼应,同一阶段不同要素有机组合、相互促进,由此而形成个体渐进发展、自我提升、逐步朝向整全的发展态势。我们探究一种整全性的教育理想或理念的根本意义,就是激励教育人内心之中对现实中尚不存在的教育之完善性的渴望,也即激活热爱教育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成人 整全生命 整全性教育
下载PDF
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被引量:14
14
作者 唐凯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39,共6页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离不开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主干,虽然在本质上有别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但其所包含的合理成分与积极因素,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历史依托与优良的文化资源。...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离不开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主干,虽然在本质上有别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但其所包含的合理成分与积极因素,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历史依托与优良的文化资源。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应该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以及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和"三德"建设都有着内在的历史联系,值得认真借鉴和批判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
下载PDF
乡村文明重构的空间正义之维 被引量:15
15
作者 曾天雄 曾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92,共8页
城镇化是一种空间化的再生产与重构过程,但绝不意味着乡村文明的式微与消隐。它不是单纯的城市建设,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和谐城市"与"美丽乡村"的结合体。从正义维度分析,必须破解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单向... 城镇化是一种空间化的再生产与重构过程,但绝不意味着乡村文明的式微与消隐。它不是单纯的城市建设,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和谐城市"与"美丽乡村"的结合体。从正义维度分析,必须破解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单向度思考,高度重视城镇化的"空间正义",警惕与遏制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导致对乡村文明的阉割,造成"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的错位。要以人的生活本身为目的,做好社会与生态、时间与空间的协调统一,推进乡村文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正义 乡土中国 乡村文明
下载PDF
人工情感技术的不确定性及引导机制构建 被引量:13
16
作者 易显飞 胡景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人工情感技术通过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情感,使机器具有识别、理解、表达和生成各种情感特征的能力。然而,人工情感技术发展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集中体现在人类情感发生机制的不确定性、技术设计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使用... 人工情感技术通过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情感,使机器具有识别、理解、表达和生成各种情感特征的能力。然而,人工情感技术发展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集中体现在人类情感发生机制的不确定性、技术设计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使用的不确定性。为此,应以具有现代技术典型特征的人工情感技术为伦理实践情境,通过助推人工情感技术“负责任创新”实施,构建预测与反思的伦理评估机制、利益攸关者责任共担机制、基于道德自省的跨学科合作机制、立体化科普能力建设机制,将人工情感技术研究引向“技术”与“人文”融合的和谐发展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情感技术 负责任创新 不确定性 引导机制
原文传递
农民价值观念变迁与新农村社会价值规范建设--以湖北农民和湖北农村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义芳 李伦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在农村社会转型期,农民价值观念和农村社会规范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变迁的内涵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一个理念问题或行为动机问题,根本的还在于要努力创建以平等、民主、法制等... 在农村社会转型期,农民价值观念和农村社会规范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变迁的内涵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一个理念问题或行为动机问题,根本的还在于要努力创建以平等、民主、法制等价值理念为主导的农村政治生活规范,以科学发展、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为主导的农村经济生活规范,以道德文明、幸福和谐等价值理念为主导的农村社会文化生活规范,用社会价值规范体系来支撑和引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价值观念 社会价值规范 新农村建设
原文传递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教材修订谈起 被引量:11
18
作者 唐凯麟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2008年第10期65-68,共4页
做好"三进"工作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教材修订与该门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认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进行这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是增强教材系统性与针对性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该... 做好"三进"工作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教材修订与该门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认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进行这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是增强教材系统性与针对性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该门课程教学思想性与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础》教材 “基础”课
下载PDF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幸福观探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向玉乔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幸福"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致思和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马斯洛以他的"需要层次论"作为理论基础,建构了一种以个人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人本主义幸福观。这种幸福观表现为一种"幸福层次论",暗示... "幸福"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致思和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马斯洛以他的"需要层次论"作为理论基础,建构了一种以个人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人本主义幸福观。这种幸福观表现为一种"幸福层次论",暗示了"幸福的本质在于个人基本需要的满足"这一幸福论命题,同时强调个人幸福的实现需要达到一定的主体条件和客观外部条件,对我们思考个人幸福问题和树立个人幸福观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 幸福 本质 条件 人本主义幸福观
下载PDF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超民 张坯 《管理学刊》 CSSCI 2020年第6期1-12,共12页
如何应对复杂的网络空间安全威胁、改革滞后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变革不合理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秩序等问题成为各国所关切的热点议题。通过对比分析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多元模式,探寻了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论述了网... 如何应对复杂的网络空间安全威胁、改革滞后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变革不合理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秩序等问题成为各国所关切的热点议题。通过对比分析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多元模式,探寻了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论述了网络空间治理"中国方案"与具体实践。依据治理对象与治理主体构建的互动关系,将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划分为私营社群主导型治理、主导缺位型治理、政府主导型治理三类。我国已经从网络空间治理参与者走向引领者,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空间治网之道。为进一步应对复杂的网络空间安全威胁、改革滞后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变革不合理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秩序等问题,我国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尊重网络空间主权的主张与立场,探索多边合作与国际协商合作、加强网络技术自主创新等具体路径,积极引领网络科技朝着增进全球福祉的目标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治理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