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5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许成 左潇 李秀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做常规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另进行团体心理治疗8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做常规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另进行团体心理治疗8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为量化指标,对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做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后,2组间HAMD、HAMA指标(t=-1.96,-2.75;P<0.05)和NOS IE指标(t=3.79,2.93,9.1,-3.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认知,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症 汉密顿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
下载PDF
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宝民 王希柱 +3 位作者 胡艳玲 石文建 刘丽檀 张茹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盐酸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脑外伤后格拉斯哥(GCS)评分5分~8分患者79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41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及营养脑细胞药等常规...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盐酸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脑外伤后格拉斯哥(GCS)评分5分~8分患者79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41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及营养脑细胞药等常规治疗,纳洛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10d,观察2组治疗后GCS评分、血浆中β-内啡呔(β-EP)、呼吸循环指标及意识觉醒时间等变化.结果:纳洛酮组治疗后意识觉醒时间缩短、呼吸循环衰竭发生率低,β-EP下降程度及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P〈0.01或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在解除颅脑损伤中由内源性阿片肽引起的中枢及外周循环抑制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纳洛酮 颅脑损伤 内源性阿片肽
下载PDF
阿罗洛尔、咪唑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国树 苑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33-834,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阿罗洛尔 咪唑普利 治疗 依那普利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高俊杰 杨芳杰 +6 位作者 王飞 李冠霞 王红月 张海涛 李冲 奚晨阳 高健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二组各有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于拔管后实施普通鼻导...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二组各有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于拔管后实施普通鼻导管氧疗,观察组于拔管后实施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氢离子浓度指数(pH)血气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治疗耐受度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插管率、谵妄发生率、误吸发生率、28天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拔管之后进行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能获得更佳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提高其治疗耐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序贯治疗 经鼻高流量氧疗 普通鼻导管氧疗
原文传递
高血糖、胰岛素与炎症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福春 宋慧芳 +2 位作者 乔武 崔志强 邱方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高血糖历来被认为是患者对于应激的正常生理反应,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它可满足葡萄糖依赖器官的能量需要,故处理多施以传统方法,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即当其血糖水平〉12.2mmol/L时经皮下或静脉给予胰岛素治疗。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资... 高血糖历来被认为是患者对于应激的正常生理反应,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它可满足葡萄糖依赖器官的能量需要,故处理多施以传统方法,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即当其血糖水平〉12.2mmol/L时经皮下或静脉给予胰岛素治疗。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应激性高血糖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直接相关,而胰岛素强化治疗是近年来危重病人血糖水平的有效措施,对降低病死率效果显著。胰岛素强化治疗可纠正负氮平衡,同时其抗炎效应也可能对危重病人机体反应、保护器官功能有益。本文就以上观点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胰岛素 炎症反应
下载PDF
132例原发及转移性肺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国虹 刘卫东 +3 位作者 董桂兰 胡文俭 刘建平 孙芳初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对原发及转移性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2例原发及转移性肺癌患者以三维适形技术治疗,采用3~5个共面或非共面固定野照射野,使90%等剂量曲线包绕GTV,分割剂量为2.6~3.8Gy,每日1次,每周5次,共16~22次。结果... 目的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对原发及转移性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2例原发及转移性肺癌患者以三维适形技术治疗,采用3~5个共面或非共面固定野照射野,使90%等剂量曲线包绕GTV,分割剂量为2.6~3.8Gy,每日1次,每周5次,共16~22次。结果 132例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CR9.85%;PR41.67%;NC43.94%;PD4.55%。总有效率(CR+PR)为51.52%,总的肿瘤控制率(CR+PR+NC)为95.45%。放疗相关正常组织反应并没有比常规分割模式增加,均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结论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对原发及转移性肺癌的治疗效果满意,但剂量分割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大分割 三维适形放疗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应用早期幽门后喂养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的影响及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志丹 高健 +4 位作者 杨芳杰 李明珠 孟丽丽 徐征 郭颖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应用早期幽门后喂养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2021年5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采用幽门... 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应用早期幽门后喂养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2021年5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采用幽门后喂养方式。对照组40例,采用幽门前喂养方式。观察二组患者治疗7 d后的蛋白水平和营养状态(通过营养评定量表PG-SGA进行评估),治疗后的病情程度(通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进行评估),治疗后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及临床预后的情况。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干预治疗后,二组患者的状况均有一定好转,观察组治疗7 d后的蛋白水平和营养状态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7d以内的治疗中,观察组出现恶心或呕吐、胃潴留以及腹胀的情况更少(P<0.05);消化道出血与腹泻发生的情况,二组之间的差距较小(P>0.05);在30d以内的治疗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获得性肺炎的情况更少(P<0.05);脓毒性休克、器官衰竭、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的情况,二组之间的差距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与ICU监护治疗时间要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应用早期幽门后喂养,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营养耐受性,在治疗的过程中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患者后续的生活和治疗有着重大的作用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后喂养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耐受性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孟宪静 崔明武 +1 位作者 沈丹薇 赵红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10期384-385,共2页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肿瘤患者的护理以疼痛护理为主,循证护理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以及药物等方面对癌症疼痛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有价值的全面镇痛护理,使肿瘤疼痛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并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肿瘤疼痛 护理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9
作者 周国强 岳庆丽 +1 位作者 杨华 刘芳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0期3813-3814,共2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2年4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CHF合并V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胺碘酮组(30例)给予胺碘酮口服0.2 g,每日3次;...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2年4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CHF合并V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胺碘酮组(30例)给予胺碘酮口服0.2 g,每日3次;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组(30例)在胺碘酮组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 g口服,每日3次。评价两组患者用药4周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胺碘酮组失访5例,胺碘酮组的有效率为84.0%(21/25),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组的有效率为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但胺碘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组为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单用胺碘酮和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CHF合并VA患者的疗效均较好,但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胺碘酮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茹 宋巧凤 王希柱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64-1665,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2名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末,2周后比较2组血液中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丹...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2名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末,2周后比较2组血液中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丹红注射液组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明显高于服药前;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服药前。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末组内皮功能、炎症指标无明显变化。2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末 一氧化氮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艳华 韩素桂 曹雪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临床的特点,分析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控提供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并发生念珠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结...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临床的特点,分析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控提供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并发生念珠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785例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率为21.02%;念珠菌类型主要是白色念珠菌(77.78%),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1.77%)。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口腔及上呼吸道,占55.75%。性别对念珠菌感染没有影响,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肿瘤分期晚、接受化疗及放疗、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应用等。结论念珠菌是临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免疫力低下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念珠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必须重视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念珠菌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环指神经传导测定结果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士军 李智琳 +2 位作者 杨建国 孙玉会 董晓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环指神经传导测定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73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为实验组,4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检查值,环指尺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环指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差... 目的探讨环指神经传导测定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73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为实验组,4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检查值,环指尺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环指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差值。结果 2组患者的感觉传导和运动传导的潜伏期、波幅和传导速度的t值分别为5.349、14.598、13.253、6.431、11.290和10.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环指尺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环指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差值的t值分别为5.394、7.093和11.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指神经传导测定的各项指标对腕管综合征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和预防,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诊断
下载PDF
保留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手术区缺损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福民 顾占国 +4 位作者 翟健 赵西凤 郭淑芬 赵艳茹 韩晓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3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切除手术保留耳大神经同时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手术在修复手术区缺损的效果以及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10—2013-10收治的86例行肿瘤及腮腺部分或完全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腮腺切除手术保留耳大神经同时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手术在修复手术区缺损的效果以及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10—2013-10收治的86例行肿瘤及腮腺部分或完全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手术区缺损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在保留耳大神经的同时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对照组采取单纯利用耳大神经游离移植,对比2组临床疗效以及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为79.07%;研究组1例(2.33%)有耳周麻木,未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对照组11例(25.58%)出现并发症,其中耳周麻木5例,味觉出汗综合征6例。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手术区缺损,能够有效修复面部畸形,也减少了味觉出汗综合征和耳周麻木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修复腮腺手术区缺损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大神经 胸锁乳突肌瓣 腮腺手术区缺损
下载PDF
脑出血死亡原因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福春 宋慧芳 +1 位作者 崔志强 赵春植 《西部医学》 2008年第5期943-94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因素。方法从10个方面对91例1周内和1周~1个月院内死亡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每个方面按一定条件分为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年龄>60岁、GCS<8分、血压>180/110mmHg、中央部出血、血肿体积&... 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因素。方法从10个方面对91例1周内和1周~1个月院内死亡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每个方面按一定条件分为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年龄>60岁、GCS<8分、血压>180/110mmHg、中央部出血、血肿体积>50ml、血肿破入脑室、并发应激性溃疡、合并脑疝的患者1周内病死率分别为68%、84%、78%、78%、77%、59%、60%、76%,而血糖>8mmol/L、手术治疗的患者1周内病死率分别为58%、37%。结论脑出血1周内病死率与患者的年龄、意识水平、入院时血压、出血部位、血肿体积、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否并发应激性溃疡、是否合并脑疝有关系,而与患者的血糖、是否手术治疗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死亡原因 高血压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下咪达唑仑清醒镇静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甘建辉 陈杰 +2 位作者 王希柱 郭东勇 高鲁渤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2284-2285,共2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靶控输注(TCI)系统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清醒镇静的可行性及其靶控血药浓度。方法:对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运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镇静深度。采用咪达唑仑TC...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靶控输注(TCI)系统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清醒镇静的可行性及其靶控血药浓度。方法:对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运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镇静深度。采用咪达唑仑TCI行清醒镇静,以血浆室为靶控目标,确定相应靶控血药浓度及其与BIS相关性,记录不同OAA/S评分时的血药浓度(Cp)、BIS、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适度清醒镇静(OAA/S评分3分)时所需靶控血药浓度为(122.8±20.8)ng·mL^-1.BIS与C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BIS=-3.28Cp+355.22(r=-0.8625,P〈0.01)。结论:咪达唑仑TCI系统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清醒镇静可控性良好,镇静深度适宜,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咪达唑仑 清醒镇静 双频指数
原文传递
脑分水岭梗死脑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双荣 丁翠兰 +2 位作者 刘绍芳 屈海宏 朱玉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9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治疗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01—2012-12收治的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脑血管介入治疗组(介入组)、保守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动脉内膜...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治疗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01—2012-12收治的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脑血管介入治疗组(介入组)、保守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动脉内膜切除治疗组(内膜切除组),分别为24例、22例和14例。对比3组治疗效果及介入治疗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组在经介入检查后所得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相关性。3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疗效显示,介入治疗组疗效最优,其次为内膜切除组,药物组治疗相对较差。介入组的脑血管病再发率最低,内膜切除组与药物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应用脑血管介入诊断及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分水岭梗死 脑血管介入治疗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烫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瑞刚 赵春香 +5 位作者 程爱斌 石秋艳 何喜 周杰平 王英曼 王大力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烫伤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烫伤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烫伤后15min、1h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4h后实验组可明显降低HR(P<0.05或<0.01),提升MAP、LVSP(P<0.05或<0.01),但对LVEDP无影响(P>0.05)。结论卡巴胆碱能改善烫伤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有助于烫伤后休克及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烫伤休克 血流动力学 大鼠
下载PDF
复方硫磺洗剂与红霉素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贺福 鲁秀丽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68-2269,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硫磺洗剂与红霉素联合用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100例痤疮患者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按双盲设计要求,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外用复方硫磺洗剂,该洗剂由本院制剂室配制,处方配制按照《中国医院制剂规范... 目的:观察复方硫磺洗剂与红霉素联合用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100例痤疮患者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按双盲设计要求,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外用复方硫磺洗剂,该洗剂由本院制剂室配制,处方配制按照《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规定执行;治疗组给予外用复方硫磺洗剂联合红霉素,所用药物为每100mL复方硫磺洗剂加入6支红霉素无菌粉末(共1.5g)。4周为1疗程,每周复诊或随访1次,并观察记录患者粉刺、炎性丘疹、脓包和结节囊肿个数。结果:复方硫磺洗剂与红霉素联合治疗痤疮的总有效率(76%)明显高于对照组(3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复方硫磺洗剂联合红霉素治疗痤疮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且用药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硫磺洗剂 红霉素 痤疮
原文传递
休克液体复苏的液体应用与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慧芳 崔志强 +1 位作者 邱方 董晓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88-90,共3页
在传统观念上,对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治疗多采用积极的正压复苏、即刻液体复苏的原则,即强调尽早、快速经静脉补充大量的等渗液体,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现在对这一观念有较大的争议。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用晶体液全力进行复苏.... 在传统观念上,对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治疗多采用积极的正压复苏、即刻液体复苏的原则,即强调尽早、快速经静脉补充大量的等渗液体,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现在对这一观念有较大的争议。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用晶体液全力进行复苏.将动脉压维持在正常水平,由于破坏了凝血机制和稀释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 创伤性休克 晶体液 血液灌注 休克复苏 等渗 静脉补充 失血性休克 胶体渗透压 心脏按压
原文传递
拟健脾补肾活血汤对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肾功能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国强 卢军利 李翠莲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以口服洛汀新组为对照组,服用健脾补肾活血汤为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第8周,分别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以口服洛汀新组为对照组,服用健脾补肾活血汤为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第8周,分别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8周后观察组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效果(1.09±0.23 g/24h)明显优于对照组(1.33±0.28 g/24h);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比较(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能够显著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活血汤 慢性肾炎 尿蛋白 肾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