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MGB1、NSE在脑梗死及多梗死性痴呆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曹广平 周永勤 +1 位作者 马磊 黄友敏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10期1226-1227,共2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CI)及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72例CI及60例MID患者血清中HMGB1、NSE含量进行测定,MID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 目的研究脑梗死(CI)及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72例CI及60例MID患者血清中HMGB1、NSE含量进行测定,MID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并参考Hachinski缺血评分及DSM-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 CI急性期组患者血清HMGB1、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CI恢复期组患者血清HMGB1、NSE的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患者HMGB1浓度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P<0.05)。结论 HMGB1、NSE可反映MID患者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情况和功能状态,对MID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多梗死性痴呆 高迁移率蛋白-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对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崔艳 刁统美 +2 位作者 朱静华 葛庆霞 马晓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7期770-775,共6页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对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影响的效果研究。方法将116例接受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实施手术前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心...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对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影响的效果研究。方法将116例接受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实施手术前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实施术前预见性护理干预,术中全程陪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及出院后随访干预为一体的全程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强度低于对照组,术后8h干预组疼痛得分(6.54±1.65)分,对照组(9.63±1.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P〈0.01);干预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13.62±4.28)h,少于对照组的(19.83±5.27)h,住院时间为(14.17±2.43)d,少于对照组的(17.67±3.51)d,总治疗费用为(5883.70±43.40)元,少于对照组的(7581.38±55.24)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95,6.22,183.64;P〈0.01);干预组术后生活质量评估得分为(5.92±0.33)分,对照组(3.78±0.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5,P〈0.叭)。结论对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全程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患者的出院满意度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生活质量 关节置换术 全程综合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洁 黄秀玲 杨凤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2期356-357,共2页
目的分析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 目的分析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不良生活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并自觉加强血压控制,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 高血压 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学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7期3263-3266,共4页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收集585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继发脑梗死分为继发脑梗死组和非继发脑梗死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继...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收集585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继发脑梗死分为继发脑梗死组和非继发脑梗死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继发脑梗死57例,占9.7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GCS评分、脑挫裂伤、合并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及低血压均会影响继发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疝、低血压及GCS评分低是继发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高度关注继发脑梗死的各项危险因素,关注高危患者,监测颅内压,采用正确体位,合理的输液方式以及各项护理措施,维持患者脑灌注压,降低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型颅脑损伤 继发脑梗死 相关因素 护理
原文传递
护士职业倦怠对机械通气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霞 满振萍 +2 位作者 张美华 邢佑敏 奚修岭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5期3253-3256,共4页
目的 了解ICU护士团队职业倦怠的程度,探讨其对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9月—2017年2月选择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42名ICU护士,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调查职业倦怠水平,检查护士对抬高无禁忌证有创机械通气患... 目的 了解ICU护士团队职业倦怠的程度,探讨其对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9月—2017年2月选择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42名ICU护士,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调查职业倦怠水平,检查护士对抬高无禁忌证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执行情况,计算床头抬高依从性;应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名ICU护士中52.38%为重度情感耗竭、59.52%为重度工作冷漠感、40.47%为重度低个人成就感,床头抬高的依从性平均为64.29%.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情感耗竭因子与依从性呈负相关(r=-0.545,P〈0.01),工作冷漠感与依从性呈负相关(r=-0.480,P〈0.01),工作成就感与依从性呈正相关(r=0.516,P〈0.01).结论 ICU护士职业倦怠对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依从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 人工 职业倦怠 床头抬高 依从性
原文传递
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宪花 于艳 廉德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0期3667-3669,共3页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输液中心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调查实施流程再造后240例患者,并与实施流程再造前2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输液流程再造前日均输液量(323.0±8.0)人,再造后(452.0±7.0)人,两者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输液中心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调查实施流程再造后240例患者,并与实施流程再造前2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输液流程再造前日均输液量(323.0±8.0)人,再造后(452.0±7.0)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00,P〈Q01);输液流程再造前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2.08%,再造后为98.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95,P〈0.05)。结论输液中心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后,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服务的成本降低,护士服务意识,用人意识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部 医院 流程再造 静脉输液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学菊 《慢性病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炎、肺水肿、泌尿系感染、皮肤压伤、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留观的危重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急诊 预见性护理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腹外伤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凤华 李增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219-220,共2页
目的对腹外伤急救中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48例腹外伤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其余2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方式;对两组腹外伤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恢... 目的对腹外伤急救中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48例腹外伤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其余2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方式;对两组腹外伤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在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后,患者疼痛评分为(4.1±0.3)分,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2±0.6)分,观察组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发生严重休克1例,1例护理中出现感染情况;对照组3例出现严重休克,4例护理过程中出现感染,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腹外伤急救护理中效果明显,有效提高了腹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伤 急救 循证护理 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单卵双胎孪生姊妹同患肾母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德元 陈晓梅 +1 位作者 张新东 王昌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0,共2页
先证者女25d,新生儿,孕1产2,出生时体重2350g。其母于孕37周顺产,在本院产科出生,生后即娩出共有的一个胎盘,且与胞妹在皮肤的颜色、皮纹、头发的颜色、头发的形式和密度、前后发际、耳廓、鼻形、脸形、唇形、眼睑极为相似,血型... 先证者女25d,新生儿,孕1产2,出生时体重2350g。其母于孕37周顺产,在本院产科出生,生后即娩出共有的一个胎盘,且与胞妹在皮肤的颜色、皮纹、头发的颜色、头发的形式和密度、前后发际、耳廓、鼻形、脸形、唇形、眼睑极为相似,血型皆为B型Rh阳性血,为单卵双胎。父母健康,非近亲婚配,无家族及遗传病史,母孕期健康,其母因产后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生后无窒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卵双胎 新生儿 肾母细胞瘤 同患 姊妹 孪生 孕期健康 出生时体重
原文传递
透明质酸钠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将 朱静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98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8例):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治疗组(100例):盐酸利多卡因+透明质酸钠,分析比较两组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98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8例):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治疗组(100例):盐酸利多卡因+透明质酸钠,分析比较两组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一个月后,有效率可达85.0%,明显高于糖皮质激素类,同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结论硬膜外隙注射使用透明质酸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值得提倡的腰椎间盘突出非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硬膜外隙注射 透明质酸钠 VAS评分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巨大胶质细胞瘤一例
11
作者 马德元 陈晓梅 +1 位作者 张新东 王昌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6,共2页
患儿男,日龄5h,因呕吐、易惊4h,以“新生儿颅内出血”2006年1月12日收入院。患儿系孕1产1,足月顺产。其父母非近亲婚配。均为本地农民,无射线及毒物接触史,无服药物史。否认家族有遗传病史。其父30岁,身体健康。母有月经不调史婚... 患儿男,日龄5h,因呕吐、易惊4h,以“新生儿颅内出血”2006年1月12日收入院。患儿系孕1产1,足月顺产。其父母非近亲婚配。均为本地农民,无射线及毒物接触史,无服药物史。否认家族有遗传病史。其父30岁,身体健康。母有月经不调史婚后5年不孕史,年龄29岁,自然受孕,孕期无特殊病史。产前10dB超示: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双顶径9.9cm,胎心规律,羊水16cm,略混浊,胎盘附着子宫前壁,胎盘回声呈环状钙化,股骨长7.5cm。出生时有胎盘老化,羊水略多,轻度污染,生后Apgar评分10分。生后哭声尖,哭闹时下颌抖动,喂奶后反复呕吐,易惊。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颅内出血 胶质细胞瘤 Apgar评分 遗传病史 胎盘附着 反复呕吐 毒物接触史 足月顺产
原文传递
亲情护理模式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凤华 陈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0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模式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干预组实施亲情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模式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干预组实施亲情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亲情护理模式能够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有效地降低治愈后的复饮率,提高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护理 酒精戒断综合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危重症患者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洁 张霞 刘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骨髓腔输液技术是经骨髓腔内给药,是急危重症患者在需要紧急输液而又无法及时建立常规输液通道时,抢救生命的绿色输液通道。成年人或者儿童患者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建立静脉通路是关键,称之为生命线。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采用骨髓腔内... 骨髓腔输液技术是经骨髓腔内给药,是急危重症患者在需要紧急输液而又无法及时建立常规输液通道时,抢救生命的绿色输液通道。成年人或者儿童患者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建立静脉通路是关键,称之为生命线。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采用骨髓腔内输液的成功率是静脉输液治疗成功率的两倍,所以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需要优先应用骨髓腔内输液技术。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与静脉给药相似的作用以及相同的药物浓度,并且在脱水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治疗中,静脉途径在建立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静脉插管失败率可以达到10%~40%,周围静脉置管的操作时间大约在2.5~13 min,对于难以建立静脉通道的患者,时间甚至可以达到30 min,这种额外的时间消耗会导致患者治疗延误。所以在进行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属于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急危重症患者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急危重症的临床急救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 进展
原文传递
射频组织凝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1
14
作者 党晓晖 满敏 李雪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因复杂,但鼻腔前部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及鼻腔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是重要的发病因素。自1997年3月到1999年12月我们对筛前神经鼻内支、下鼻甲及鼻中隔前下方(前上方)黏膜进行射频组织凝固,共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57例,疗...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因复杂,但鼻腔前部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及鼻腔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是重要的发病因素。自1997年3月到1999年12月我们对筛前神经鼻内支、下鼻甲及鼻中隔前下方(前上方)黏膜进行射频组织凝固,共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57例,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射频组织凝固 手术方法 疗效
下载PDF
血脂、血糖与脑血流联合分析在惊恐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毅 孙关华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血脂、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脑血流的变化。方法将首诊于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惊恐障碍患者60例分成有自杀意念和没有自杀意念两组,并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上述四组指标比较。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惊恐障碍伴自杀...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血脂、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脑血流的变化。方法将首诊于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惊恐障碍患者60例分成有自杀意念和没有自杀意念两组,并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上述四组指标比较。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惊恐障碍伴自杀意念者血浆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明显低于惊恐障碍不伴自杀意念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前者餐后2h血糖(2hBS)明显高于后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发现:惊恐障碍伴自杀意念者左大脑中动脉(LMCA)平均峰、左大脑前动脉(LACA)平均峰、右大脑中动脉(RMCA)平均峰明显低于惊恐障碍不伴自杀意念者和健康对照(P〈0.05)。将上述检查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TCh、LDL、餐后2hBS、LMCA平均峰、LAcA平均峰、RMCA平均峰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LMCA平均峰、RMCA平均峰惊恐障碍伴自杀意念者明显低于惊恐障碍不伴自杀意念者(P〈0.05),TCh、餐后2hBS、LACA平均峰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LDL、脑血流量改变可能是惊恐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障碍 血脂 空腹及餐后2 h血糖 脑血流 急诊科
原文传递
不同阶段服药自杀患者的心理障碍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凤华 陈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5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服药自杀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应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服药自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组针对不同的自杀原因,制定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实施。采用焦...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服药自杀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应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服药自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组针对不同的自杀原因,制定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实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心理障碍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自杀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障碍,杜绝再次自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服药自杀 心理障碍
下载PDF
髋臼骨折合并臀上动脉损伤1例分析
17
作者 闫奇 李杰 +5 位作者 金权赫 余也 徐波 朱亚 徐鹏 穆卫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6-178,共3页
臀上动脉损伤通常并发于髋臼骨折或髋关节后脱位,损伤发生后常常在局部形成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侧臀部肿胀并可见皮下瘀斑,其治疗方法多样。本例臀上动脉损伤后局部形成假性动脉瘤,并无臀部肿胀或瘀斑等典型体征,而术中大量出血,术野内... 臀上动脉损伤通常并发于髋臼骨折或髋关节后脱位,损伤发生后常常在局部形成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侧臀部肿胀并可见皮下瘀斑,其治疗方法多样。本例臀上动脉损伤后局部形成假性动脉瘤,并无臀部肿胀或瘀斑等典型体征,而术中大量出血,术野内被血液覆盖,创腔内无法找到血管断端,使用纱布填塞加压止血无效,手术机动性地选择带导丝的儿童用8号导尿管阻断患侧髂总动脉,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使用本方法可以提高臀上动脉损伤诊出率,且应对术中动脉出血简单有效,能够降低休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后柱骨折 臀上动脉 出血[
下载PDF
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护士职业倦怠干预效果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霞 宗呈祥 +2 位作者 满振萍 杜鹃 刘近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216-1220,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团队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ICU护士团队进行干预;采用前后对比评估ICU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41名ICU护士中,2... 目的:探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团队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ICU护士团队进行干预;采用前后对比评估ICU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41名ICU护士中,20人存在中重度职业倦怠感,干预后下降为8人,效果显著(Z=-3.034,P<0.01);干预前情感耗竭、工作冷漠感两个因子达到临界值的人数分别为21、25,干预后人数分别降为11、15(χ~2=5.125,P<0.05;χ~2=4.881,P<0.05);干预后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与工作冷漠感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3.088,P<0.01;t=2.183,P<0.05)。结论:表达性艺术治疗用于ICU护士团体咨询,可有效降低团队中中重度职业倦怠感的人数,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情感耗竭及工作冷漠感的体验,从而降低职业倦怠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性艺术治疗 团体心理咨询 重症监护病房 职业倦怠 护士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晓梅 马德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8期207-209,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经“120”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110例患者... 目的 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经“120”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110例患者中,2例患者因为中毒时间较长,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是患者已停止心跳和呼吸;108例患者住院给予综合治疗,住院时间为10-24 d,平均住院时间为(13.3±1.5)d;108例患者中,2例患者死亡,20例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其他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临床中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加强院前与院内的急救级护理,能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对多脏器损害进行有效控制,让患者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降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一氧化碳 中毒 院前 院内 急救及护理 要点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学菊 陈晓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其身心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急诊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无缝隙护理,并对两...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其身心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急诊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无缝隙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病死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就不良情绪、不良反应、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缓解急诊内科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 无缝隙护理模式 身心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