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 被引量:202
1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7,共7页
业已成为当今国内外主流学派的"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体验哲学,在批判TG心智观之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其名称"认知"二字却名不符实,未能明确体现这一理论取向,难怪乔氏本人也曾将TG冠之为认知语言学。据此,笔者... 业已成为当今国内外主流学派的"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体验哲学,在批判TG心智观之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其名称"认知"二字却名不符实,未能明确体现这一理论取向,难怪乔氏本人也曾将TG冠之为认知语言学。据此,笔者为能突出该学科的体验性和实践性,主张将其修正为"体认语言学",且将其核心原则归纳为"现实—认知—语言",即心智和语言都是来自对现实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这样便能明确体现该学科的精髓。本文主要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做此修补的原因,以及"体认"这一术语的具体含义、解释力以及我们自己的贡献。因此,"体认语言学"与国外Lakoff&Johnson等所述的关系为:既长于斯也发展于斯,这也算是对中国本土语言理论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体验人本观 体认语言学 语言哲学
下载PDF
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 被引量:199
2
作者 马武林 胡加圣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4,共7页
本文首先简述了国际MOOCs的基本情况,然后讨论了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借助MOOCs理念,文章尝试提出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重构设想,以适应不同层次高校的外语教学需求。
关键词 MOOCs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冲击 重构
原文传递
被遮蔽的情感之维: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诠释 被引量:175
3
作者 邓昕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0-47,95,共9页
1975年,美国文化历史学家詹姆斯·凯瑞着眼于对传播这一社会现象所蕴含的文化关联性加以揭示的需要,提出"传播是仪式"的观点,几乎再造了人们考察传播的新模式。然而随着消化与利用该洞见的热潮渐渐褪去,人们对于仪式观下... 1975年,美国文化历史学家詹姆斯·凯瑞着眼于对传播这一社会现象所蕴含的文化关联性加以揭示的需要,提出"传播是仪式"的观点,几乎再造了人们考察传播的新模式。然而随着消化与利用该洞见的热潮渐渐褪去,人们对于仪式观下的传播的索考已然浮现裹足不前的疲态。20世纪下半叶,激进微观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该创见由于阐释了人际互动中的行动者如何在情感能量的驱动下,唤起自身对于所在群体合法权威的忠诚,生产出共享的仪式团结,从而提出令互动得以启动和运行的隐在动力学,补足了仪式性传播的内在聚集机制和效果产出等要素未在凯瑞处得到说明的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情感能量 群体团结 自然仪式 会话
原文传递
网络社会中的“媒介化”问题:理论、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134
4
作者 周翔 李镓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7-154,共18页
在媒介渗透的社会背景下,媒介化成为最能够体现媒介重要性的概念之一,也是媒介研究的新路径。本文基于文献爬梳与反思,辨析媒介化与中介化的差异,阐释作为元过程的媒介化所蕴含的媒介逻辑,并进一步从网络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实践角度出发... 在媒介渗透的社会背景下,媒介化成为最能够体现媒介重要性的概念之一,也是媒介研究的新路径。本文基于文献爬梳与反思,辨析媒介化与中介化的差异,阐释作为元过程的媒介化所蕴含的媒介逻辑,并进一步从网络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实践角度出发来理解和分析媒介化的社会空间表征及其向网络化逻辑延伸等问题。本文认为,传统的媒介逻辑本质上是一种以时间面向为主导、以传播效果为目标的单向技术逻辑,而网络化逻辑在很大意义上是基于日常生活的以空间面向为主导的多元实践逻辑。网络使得社会空间、心灵空间和物理空间产生套叠和分离。网络社会表面上是媒介技术延伸的结果,其实质却是社会互动关系的投射。未来的媒介研究应聚焦如何联结网络空间中的互动关系,探索打通时间和空间问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媒介逻辑 空间 网络化逻辑 网络社会
原文传递
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智能导师系统:成就与挑战--以句酷批改网为例 被引量:108
5
作者 蒋艳 马武林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81,共6页
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智能导师系统句酷批改网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批改网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将学生的作文和语料库进行对比,通过192个维度对学生的作文给出相应的得分,并给出批改提示。然后通过实例分析... 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智能导师系统句酷批改网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批改网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将学生的作文和语料库进行对比,通过192个维度对学生的作文给出相应的得分,并给出批改提示。然后通过实例分析了句酷批改网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智能批改。文章最后指出句酷批改网作为智能导师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如:只能从语言上判断水平,不能从语义上判断内容,无法对作文内容错误进行识别、部分语言错误无法识别,这些则是智能写作批改系统研究继续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导师系统 人工智能 英语写作 批改网
下载PDF
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投资动机的视角 被引量:98
6
作者 周超 刘夏 辜转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3-152,共10页
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对62个代表性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投资动机的视角分析了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营商环境总体上对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当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行对... 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对62个代表性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投资动机的视角分析了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营商环境总体上对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当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各异;出于市场、自然资源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负相关关系;而出于劳动力、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正相关关系。本文考察营商环境的具体方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发现开办企业、建筑许可等5个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信贷则起到负向作用,而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和登记财产则不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投资动机 对外直接投资
原文传递
体认语言学发凡 被引量:98
7
作者 王寅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5,共8页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成为国内外的主流学派,代表着语言学研究的前沿。我们经过这些年的深入思考,拟将其本土化为"体认语言学(简称ECL)",批判索、乔二氏基于唯心主义哲学的语言观,以区别于其他有关语言的认知研究,凸显理论建构...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成为国内外的主流学派,代表着语言学研究的前沿。我们经过这些年的深入思考,拟将其本土化为"体认语言学(简称ECL)",批判索、乔二氏基于唯心主义哲学的语言观,以区别于其他有关语言的认知研究,凸显理论建构中的唯物论和人本观。ECL具有综合性、多层性和实践性,其核心原则为"现实-认知-语言",充分体现了建设性后现代哲学。我们还尝试建构了ECL的学科体系,可为实践"建我话语体系,立民族之林"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体认语言学 唯物观 人本观 后现代哲学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数据分析 被引量:96
8
作者 苏科 周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79,共9页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以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线索,系统梳理和归纳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长江经济带10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以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线索,系统梳理和归纳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长江经济带10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并对科技创新在人力资本作用发挥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人力资本、科技创新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推动因素。相比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推动力。人力资本对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发展效应具有显著的约束性影响,同时具有显著的"门槛值"特征。随着长江经济带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科技创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 被引量:95
9
作者 王正青 唐晓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根本动力在于21世纪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变,以及满足信息化时代学生成长的多重需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构建学业评价、学科文化、学校管理、资源配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根本动力在于21世纪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变,以及满足信息化时代学生成长的多重需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构建学业评价、学科文化、学校管理、资源配备、教师态度与信念、教师知识与技能等要素在内的支持系统,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改变传统课堂生态、开展教学数据分析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基本途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关键在于完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体系,提升教师以TPACK为核心的专业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技术融入教学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融合路径
下载PDF
共享经济视阈下隐蔽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94
10
作者 袁文全 徐新鹏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共享经济冲击了工业时代以终身雇佣制为特征的稳定雇佣关系形态,基于互联网平台将劳动力供给侧与需求侧得以有效联结,促成了"企业+平台+个人"更富轻便化的新型灵活雇佣关系,形式上有别于当前我国劳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实质上具... 共享经济冲击了工业时代以终身雇佣制为特征的稳定雇佣关系形态,基于互联网平台将劳动力供给侧与需求侧得以有效联结,促成了"企业+平台+个人"更富轻便化的新型灵活雇佣关系,形式上有别于当前我国劳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实质上具有以民事关系掩盖雇佣关系、以非标准劳动关系掩盖标准劳动关系的隐蔽性。灵活雇佣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既要规制又不能阻碍共享经济发展,制定科学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建立良好的劳动法制生态环境,寻求劳动保护弹性与安全的平衡是法律规制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隐蔽雇佣 劳动关系 法律规制
原文传递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 被引量:81
11
作者 王寅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0,17,共7页
基于认知语言学(CL)建立起来的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据此可弥补将翻译仅视为"语言转换"这一传统观之缺陷。CL所分析出的认知过程同样适用于解释翻译过程。本文基于认知过程的感觉、知觉、意象、意象图式、范畴... 基于认知语言学(CL)建立起来的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据此可弥补将翻译仅视为"语言转换"这一传统观之缺陷。CL所分析出的认知过程同样适用于解释翻译过程。本文基于认知过程的感觉、知觉、意象、意象图式、范畴、概念、意义、(理想化)认知模型、ECM、隐转喻等环节来细述翻译过程,以期能在认知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中深入探索翻译过程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尝试为该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学 认知过程 翻译过程 意象图式 隐转喻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动词与构式关系研究--以sneeze及物动词用法的规约化为例 被引量:73
12
作者 王仁强 陈和敏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31,158,共13页
动词与构式的关系是构式语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类似于Goldberg(1995)经典例证Pat sneezed the napkin off the table中的sneeze在当代英语词库中是否已然是及物动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文结合语言使用理论及常规与拓展理论,基于... 动词与构式的关系是构式语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类似于Goldberg(1995)经典例证Pat sneezed the napkin off the table中的sneeze在当代英语词库中是否已然是及物动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文结合语言使用理论及常规与拓展理论,基于5个大型的历时/共时英语语料库,以当代英语中sneeze及物动词用法的规约化为例,对动词与构式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词库与句法虽构成连续体,但二者的区别也不可忽视;动词与构式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动词本身的属性也会因在构式中反复使用而发生变化。鉴于sneeze及物动词用法具有超高的类型频率、较高的个例频率、久远的时间跨度和广泛的使用语域,该用法在当代英语中已经规约化,可以从言语层面句法中的用法抽象为语言层面词库中的用法,并录入大中型当代英语词典。研究发现,前人研究之所以出现结论偏差,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使用自下而上的语料库方法,从而难以区分语言层面词库中的词类和言语层面句法中的词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使用理论 常规与拓展理论 构式 动词 规约化
原文传递
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研究——以英国爱丁堡大学EDC MOOC为例 被引量:64
13
作者 马武林 张晓鹏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首先对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英国爱丁堡大学EDC MOOC(在线学习和数字文化)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分析。继而,文章探讨了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启示:大学英语课程MOOCs化、大学英语课程选修化、... 本文首先对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英国爱丁堡大学EDC MOOC(在线学习和数字文化)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分析。继而,文章探讨了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启示:大学英语课程MOOCs化、大学英语课程选修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专业化以及国际MOOCs课程校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免费在线课程 大学英语 课程 启示
下载PDF
新世纪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二)——学生需求分析 被引量:63
14
作者 蒋艳 马武林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69,75,共7页
本文通过对4所院校313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进行了需求分析。调查发现,5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压缩大学英语通用英语课时,以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内容应该首选"一般学术英语",其次... 本文通过对4所院校313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进行了需求分析。调查发现,5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压缩大学英语通用英语课时,以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内容应该首选"一般学术英语",其次为"人文素养课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最好为必修课,以2个学分为佳,开课时间最好在第一学期,其次为第三学期;最受欢迎的教材形式是"网络教材+纸质教材";最受欢迎的师资是"语言教师+专业教师"组合型师资;最受欢迎的授课方式为"网络自主学习+课堂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文章最后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出路在于进行内容改革,实施基于内容的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切实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兴趣,继而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后续课程 学生需求分析
原文传递
网络虚拟偶像及其粉丝群体的网络互动研究——以虚拟歌姬“洛天依”为个案 被引量:61
15
作者 李镓 陈飞扬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5,共6页
虚拟偶像如"初音未来"等,作为二次元亚文化和数字技术的产物,逐渐成为青年一代新的崇拜对象,为了探究虚拟偶像的传播影响力和粉丝群体的互动情况,本文以中国本土打造的虚拟歌姬"洛天依"为研究个案,运用田野观察法,... 虚拟偶像如"初音未来"等,作为二次元亚文化和数字技术的产物,逐渐成为青年一代新的崇拜对象,为了探究虚拟偶像的传播影响力和粉丝群体的互动情况,本文以中国本土打造的虚拟歌姬"洛天依"为研究个案,运用田野观察法,深入粉丝活跃的网络社区,观察并分析得出虚拟偶像主要依靠其内容生产环节的高度自主和"隔空喊话式"的拟社会互动模式来吸引粉丝,同时粉丝群体内部通过特定的符码传播、创造再生性文本和关系想象来建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粉丝互动 拟社会互动 技术
下载PDF
管理层能力、权力与企业避税行为 被引量:58
16
作者 代彬 彭程 刘星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7,共15页
企业避税问题近年来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议题,但管理层特质因素如何影响避税行为却鲜有文献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能力与权力特征对企业避税策略的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实证发现,... 企业避税问题近年来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议题,但管理层特质因素如何影响避税行为却鲜有文献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能力与权力特征对企业避税策略的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实证发现,激进避税行为会损害企业价值,管理层能力和权力分别对激进避税产生了抑制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管理层能力能够缓和激进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而管理层权力的增强则发挥了消极的调节效应,揭示管理层的能力与权力特征在企业避税行为中可能展现出相对迥异的"光明面"与"黑暗面"。本文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以提升高管履职能力、优化权力配置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管理层权力 激进避税 企业价值
原文传递
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困境与破解研究:基于生产要素视角 被引量:59
17
作者 林移刚 杨文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7,共7页
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造血"式扶贫开发方式,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旅游生产要素是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旅游扶贫实践长... 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造血"式扶贫开发方式,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旅游生产要素是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旅游扶贫实践长期采取的是资源驱动型的旅游开发方式,旅游生产要素不合理的配置与利用成为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瓶颈。贫困地区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各种旅游生产要素;提升劳动、土地和旅游资源等旅游初级生产要素利用效果;创新和发展企业家才能、技术和信息等旅游高级生产要素,形成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生产要素
下载PDF
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英语语法教学 被引量:57
18
作者 王寅 王天翼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2,共9页
随着语言学理论不断发展,现有英语语法教材的不少论述已经过时甚至不妥,亟须更新。国内外语法学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很多探索,特别是Radden和Dirven提出的"英语认知语法"教学理念已经引发关注,但他们在理论阐发、条目梳理、体系... 随着语言学理论不断发展,现有英语语法教材的不少论述已经过时甚至不妥,亟须更新。国内外语法学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很多探索,特别是Radden和Dirven提出的"英语认知语法"教学理念已经引发关注,但他们在理论阐发、条目梳理、体系构建方面仍显不足。本文尝试将本土化的体认语言学和英语认知语法相结合,以体认语言学为基础重构英语语法教学思路,贯彻"纲举目张、溯源求因、转变观念、意在更新、讲练结合"的原则,以期为英语语法教学带来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英语认知语法 英语语法教学 理论与实践
原文传递
数字化转型与股价崩盘风险 被引量:55
19
作者 林川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7,共11页
数字化转型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重要选择。本文以2014—2020年中国深沪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即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重要选择。本文以2014—2020年中国深沪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即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的企业,其股价崩盘风险越低。这一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与稳健性因素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高制度环境地区、高社会责任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非股价崩盘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信息质量作为影响机制,在数字化转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产生了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股价崩盘风险 资本市场 数字经济 信息披露
下载PDF
品牌劫持:旅游目的地形象异化演进过程研究 被引量:53
20
作者 吕兴洋 徐虹 林爽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67-75,共9页
到访旅游者网络口碑传播对目的地形象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旅游者权力理论,将旅游者视为与DMO一样的能动主体,对应DMO投射形象提出了旅游者投射形象的概念,进而将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过程从原有的单一个体模型拓... 到访旅游者网络口碑传播对目的地形象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旅游者权力理论,将旅游者视为与DMO一样的能动主体,对应DMO投射形象提出了旅游者投射形象的概念,进而将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过程从原有的单一个体模型拓展到时间阶段和影响主体更为完整的群体网络状模型。研究进一步通过比较到访旅游者和DMO传播对潜在旅游者引致形象形成过程的影响力,提出当旅游者投射形象比DMO投射形象被更多的旅游者所接受时,就会发生品牌劫持现象。文章结合普洛格(Plog)提出的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此种情况之下目的地形象异化的演进过程,并为目的地营销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品牌劫持 旅游者信息权 形象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