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季连帅 何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出现,无疑打破了以往作品仅能由人类创作的模式,亦是科技发展给法律带来的新挑战。虽然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了"类人性"的特点,但其尚不足以挑战民事主体传统理论,在现阶段仍应以坚守民事主体传统理论为...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出现,无疑打破了以往作品仅能由人类创作的模式,亦是科技发展给法律带来的新挑战。虽然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了"类人性"的特点,但其尚不足以挑战民事主体传统理论,在现阶段仍应以坚守民事主体传统理论为宜。在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的判断上,应坚持以"独创性"为标准;而在人工智能创作物权利归属的确定上,则应逐步建立起以创作者(编程者、使用者或所有者)为主、以投资者为辅的权属规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创作物 著作权 民事主体 独创性 权利归属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档案公共管理探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浩华 倪丽娟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1,共4页
协同治理是一种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公民团体等多种要素协同参与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模式。协同治理所具有的多元、合作、协调、共享等特点,已经成为西方学界和政府部门颇为重视的公共管理模式。本文以协同治理为视角,... 协同治理是一种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公民团体等多种要素协同参与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模式。协同治理所具有的多元、合作、协调、共享等特点,已经成为西方学界和政府部门颇为重视的公共管理模式。本文以协同治理为视角,分析我国档案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档案管理的经验与启示,提出进一步改进我国档案公共管理的对策,以期对我国档案服务优化和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档案 公共管理模式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法学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应对 被引量:12
3
作者 季连帅 何颖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智能时代的开启正在深刻改变法学高等教育内容、评价、模式和体系。人工智能时代,法学高等教育变革应契合发展理念协同化、教学模式智能化、学习模式个性化、教育资源开放化、人才培养复合化的发展趋势,以教育本质和规律为逻辑起点,从... 智能时代的开启正在深刻改变法学高等教育内容、评价、模式和体系。人工智能时代,法学高等教育变革应契合发展理念协同化、教学模式智能化、学习模式个性化、教育资源开放化、人才培养复合化的发展趋势,以教育本质和规律为逻辑起点,从转变培养理念和更新培养目标、构建交叉与融合课程体系、重塑教师教育角色、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范式以及建立多元化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重塑法学高等教育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学高等教育 全新教育模式 智能化
下载PDF
走向服务政府:洛克有限政府理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金冶 杜忠连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洛克有限政府理论在保护公民权利、实现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互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有限政府不一定等同于服务政府,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国...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洛克有限政府理论在保护公民权利、实现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互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有限政府不一定等同于服务政府,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国情下的市场失灵问题以及权衡德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作为与不作为等现实问题时,有限政府理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服务型政府必然是一个有限政府,洛克所提出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以及权利让渡所构成的有限政府理论,对于新时代构建服务政府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有限政府 实践理性批判 服务政府
下载PDF
数字治理的法治化展开:核心命题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9
5
作者 季连帅 安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3,共8页
数字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治理法治化应重点围绕数字安全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数字正义是数字治理的价值根基,数字向善是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数字人权是数字法治建构的终... 数字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治理法治化应重点围绕数字安全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数字正义是数字治理的价值根基,数字向善是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数字人权是数字法治建构的终极关怀等核心命题展开。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搭建智慧执法架构、提升数字司法效能、创新社会治理、确立公民数字法治精神、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等方面推进,从而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与数字化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向善 数字安全 数字正义 数字人权 数字治理 法治化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档案公共服务探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浩华 倪丽娟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1,共4页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民众对于档案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国家治理为视角,分析我国档案公共服务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国外档案公共服务的经验与启示,提出进一步改进我国档案公共服务的对策,以期对我国档案服务优...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民众对于档案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国家治理为视角,分析我国档案公共服务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国外档案公共服务的经验与启示,提出进一步改进我国档案公共服务的对策,以期对我国档案服务优化和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档案 公共服务
下载PDF
智慧教育时代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智慧教学探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黄莹 杨佳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33-35,共3页
随着智慧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推进智慧教学已成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所在。智慧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拓展升级,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 随着智慧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推进智慧教学已成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所在。智慧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拓展升级,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设计,积极推进智慧课堂教学,实现应用型"智慧"人才培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应用型人才 智慧教学
下载PDF
解密网络热词“不要不要的”的语义、用法与流行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晓燕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25-29,共5页
网络流行语"不要不要的"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语境适应力极强,在句子中经常充当补语和谓语,有从短语词汇化为状态形容词的趋势。基于其强烈的夸张性和主观性,"不要不要的"经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网民个人情感的直接... 网络流行语"不要不要的"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语境适应力极强,在句子中经常充当补语和谓语,有从短语词汇化为状态形容词的趋势。基于其强烈的夸张性和主观性,"不要不要的"经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网民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与宣泄,如网站BBS的标题、网络文章,网络聊天室对网络游戏、娱乐话题、新闻热点的跟帖讨论,商品推广、广告宣传等。语言内部的类推作用、社会与心理因素、网络文化的助推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不要不要的"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要不要的 主观性 网络词语 语言类推 词汇化
下载PDF
中国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6
9
作者 季连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知识产权作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具利益分歧的争议焦点之一。中国要深度参与知识产权的全球治理,就要直面单边主义、霸权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日... 知识产权作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具利益分歧的争议焦点之一。中国要深度参与知识产权的全球治理,就要直面单边主义、霸权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日趋复杂,国内新兴领域知识产权立法的支撑作用有限,涉外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现实问题。中国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要从厚植体现中国立场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话语体系、积极参与和推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规则制定、完善国内知识产权法治体系、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深度参与能力,进而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全球治理 知识产权法治体系 涉外知识产权人才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卫东 杜忠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1,共6页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后的"新市民"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存在突破性做法(允许继承)、保守做法(不允许继承)、增量做法(以地换房)和法定租赁权四种模式和解释路径。应当从历史的维度进行思考,本着特别保护...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后的"新市民"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存在突破性做法(允许继承)、保守做法(不允许继承)、增量做法(以地换房)和法定租赁权四种模式和解释路径。应当从历史的维度进行思考,本着特别保护农民利益原则、尊重物权平等原则和从城乡二元到一元的统筹原则,对农民群体及其继承人的财产利益进行安排,允许进城的"新市民"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及其收益。为平衡宅基地使用权的福利属性,"新市民"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可以是有偿和有期限的,但过渡期内使用费用不宜过高,并与农村集体组织的优先购买权和强制购买义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配套起来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新市民” 新型城镇化 继承问题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彩玉 李丽 +1 位作者 潘宇 常淑云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139-140,共2页
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互联网+”的理念,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是混合式学习的必然结果。文章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指出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恰当评价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保障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征与要求和市政与... 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互联网+”的理念,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是混合式学习的必然结果。文章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指出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恰当评价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保障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征与要求和市政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可操作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教育信息化 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制度理性意蕴及其价值探寻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浩华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8,共5页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发展与制度理性密切相关,制度理性所具有的反思、调节、创新功能,在制度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制度现实及其理性需求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民众需...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发展与制度理性密切相关,制度理性所具有的反思、调节、创新功能,在制度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制度现实及其理性需求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民众需要等多方面的影响,需要我们科学审视制度理性的意蕴及其作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指引和实践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制度理性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公共理性
原文传递
城市单身青年婚姻焦虑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琦 白雯瑞 杨佳佳 《理论观察》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单身青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婚姻焦虑问题,已然超越“私人困扰”的边界,成为影响个体、家庭及社会稳定和谐的公共议题。城市单身青年的婚姻焦虑是在当婚、当嫁与未婚、未嫁的矛盾或对立情境中碰撞并催生出的一种特殊焦... 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单身青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婚姻焦虑问题,已然超越“私人困扰”的边界,成为影响个体、家庭及社会稳定和谐的公共议题。城市单身青年的婚姻焦虑是在当婚、当嫁与未婚、未嫁的矛盾或对立情境中碰撞并催生出的一种特殊焦虑情绪和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由“剩”而引发的忧虑和由“难”而产生的纠结。而婚姻理想与现实的争分、家庭责任伦理的压力与婚姻社会干预的困扰则是婚姻焦虑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应从宏观的结构考察转向对日常生活的关怀,以单身青年的婚恋需求为出发点,探索纾解婚姻焦虑的服务性举措,提升个人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身青年 焦虑 婚姻焦虑
下载PDF
教育中青少年身体的境遇与回归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佳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7,共6页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使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且具体的身体。受传统观念及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在对青少年身体的改造、养成和形塑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更为关注精神、灵魂的强化与训练,相对...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使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且具体的身体。受传统观念及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在对青少年身体的改造、养成和形塑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更为关注精神、灵魂的强化与训练,相对忽略了身体的综合性生成与发展,其结果是青少年身体经历着物质身体的弱化、精神身体的异化的现实境遇。究其原因在于青少年身体处于被贬抑、被忽视、被规训的状态,具体包括传统观念影响下的“抑身”、功利主义主导下的“去身”和时空领域限制下的“驯身”。以身体社会学为理论视角,应从教育理念的身体转向、教育实践的身体复归和教育目标的身体达成三个向度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教育 青少年 身体社会学 物质身体 精神身体
下载PDF
女性青年身体的社会形塑与自我保护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佳佳 黄莹 赵永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119,106,共7页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女青年失联遇害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群体自我保护的不足。通过访谈,本文分析了在承载着社会规范与文化价值的家庭、学校与大众传播媒介等多种身体规训力量的作用下,女性青年主体地位被忽视,身体不断被弱化,因而...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女青年失联遇害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群体自我保护的不足。通过访谈,本文分析了在承载着社会规范与文化价值的家庭、学校与大众传播媒介等多种身体规训力量的作用下,女性青年主体地位被忽视,身体不断被弱化,因而缺乏自我防御与自我建构能力。基于此,在对女性青年身体形塑与构建过程中应突出其主体地位,关注身体、重视身体、解放身体,提高该群体身体技术以应对社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青年 身体社会学 社会形塑 自我保护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高校青年人才流失问题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佳佳 《青年发展论坛》 2020年第3期77-87,共11页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青年人才成为主要的竞争对象。作为欠发达地区典型代表的黑龙江省,人才输出规模大且人才吸引乏力,面临着高校人才逆差的"东北部困境"。本文在较为系统的调...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青年人才成为主要的竞争对象。作为欠发达地区典型代表的黑龙江省,人才输出规模大且人才吸引乏力,面临着高校人才逆差的"东北部困境"。本文在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当前高校青年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展开分析,以期为该领域后续学术研究、高校和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竞争对象 人才输出 高校人才 人才吸引 欠发达地区 学术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
下载PDF
法学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研究
17
作者 张彬彬 潘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142-0145,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主体性逐渐在法学实践教学思想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学生主体性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主体性逐渐在法学实践教学思想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学生主体性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学习需求,结合现实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进行法学实践教学改革时,应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尊重学生主体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从而在法学实际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实践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晖 杜忠连 《商业经济》 2017年第3期167-168,178,共3页
由于授信视角的转变,供应链金融对于风险的防控与传统信贷相比有很大不同。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源于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的下降以及其他参与方不能按预期履行合约。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市场变化不确定性、法律不... 由于授信视角的转变,供应链金融对于风险的防控与传统信贷相比有很大不同。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源于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的下降以及其他参与方不能按预期履行合约。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市场变化不确定性、法律不完善以及道德性风险是引发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商业银行应通过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信贷和资格审查以及加强对质押商品、票据和资金的管理来强化对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预付账款融资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控制
下载PDF
身体技术与儿童身体社会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佳佳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32-37,共6页
现实生活中,儿童身体素质弱化、身体遭受侵害等现象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身体社会学强调人们有身体,并且身体是社会化的基础。以身体为切入点,重新理解儿童的身体,并将儿童的身体、身体技术与社会化结合在一起,反思儿童身体社会化的主... 现实生活中,儿童身体素质弱化、身体遭受侵害等现象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身体社会学强调人们有身体,并且身体是社会化的基础。以身体为切入点,重新理解儿童的身体,并将儿童的身体、身体技术与社会化结合在一起,反思儿童身体社会化的主要机制。通过对儿童身体的关注,转变传统儿童观念,重新理解儿童身体,突出儿童身体的主体地位,实现儿童作为行动者的主体建构与个体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身体 身体社会学 身体技术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党建现代化进路的研究
20
作者 张颖 陈永妍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9期9-13,共5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融合了科学与价值、开放与包容、传承与创新的思想体系。它体现了“本”与“新”的有机统一、“前”与“后”的统筹兼顾、“内”与“外”的全面联通。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和发展等多角度为新时代的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融合了科学与价值、开放与包容、传承与创新的思想体系。它体现了“本”与“新”的有机统一、“前”与“后”的统筹兼顾、“内”与“外”的全面联通。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和发展等多角度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为高校党建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思想动力,它蕴含着以文铸魂、以文润心、以文增信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高校党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文化思想传承缺失、文化思想引领弱化、文化思想创新乏力等现实困境。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高校党建打通文化思想融入的壁垒,通过引领前沿探索、塑造意识形态、整合文化资源等方式,助力高校党建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党建 现代化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