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9篇文章
< 1 2 2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M的峰谷时段划分及分时电价研究 被引量:137
1
作者 丁宁 吴军基 邹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9-12,16,共5页
峰谷分时电价是现阶段一种有效的需求侧管理 (DSM)手段 ,有利于削峰填谷 ,其效果依赖于科学的峰谷时段划分和合适的分时电价。基于负荷曲线分布分析 ,利用模糊半梯度隶属度函数方法 ,从负荷曲线上各点分别处于峰时段和谷时段的可能性入... 峰谷分时电价是现阶段一种有效的需求侧管理 (DSM)手段 ,有利于削峰填谷 ,其效果依赖于科学的峰谷时段划分和合适的分时电价。基于负荷曲线分布分析 ,利用模糊半梯度隶属度函数方法 ,从负荷曲线上各点分别处于峰时段和谷时段的可能性入手 ,提出了一种含有用户对分时电价反应度分析的分时电价模型 ,通过对该模型需求侧管理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 ,得到了最优化的峰谷时段划分及其相应的分时电价定价方法。对一个算例进行了仿真、分析 ,说明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分时电价 需求侧管理 峰谷分时策略 DSM 数学模型 电力工业
下载PDF
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5
2
作者 魏伟波 芮筱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88-91,共4页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基本课题。阐述了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微分算子法和现代的一些边缘检测方法——小波分析、形态学、分形、模糊学、人工智能、遗传算法等,分析了以上各种算法在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发展状况及其优缺...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基本课题。阐述了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微分算子法和现代的一些边缘检测方法——小波分析、形态学、分形、模糊学、人工智能、遗传算法等,分析了以上各种算法在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发展状况及其优缺点。为了直观地看出各种算法的效果,给出了用一些常用算法对同一幅目标图像进行边缘提取的结果。最后提出在实践中应根据待解决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导数算子 现代方法 比较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研究 被引量:83
3
作者 宣益民 李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6-470,共5页
本文通过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级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粒子,研制了一种新型传热冷却工质—纳米流体,并对纳米流体的悬浮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给出的纳米流体电镜照片显示了悬浮液具有较高的分散性、稳定性;同时,介绍了纳米流体导热系... 本文通过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级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粒子,研制了一种新型传热冷却工质—纳米流体,并对纳米流体的悬浮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给出的纳米流体电镜照片显示了悬浮液具有较高的分散性、稳定性;同时,介绍了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理论分析方法,运用瞬态热线法测定了不同种类、不同体积份额配比的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分析了纳米粒子属性、份额、形状和尺度等因素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强化传热 热线法
下载PDF
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97
4
作者 赵铮 陶钢 杜长星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7-282,共6页
通过对凝聚态炸药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确定JWL状态方程参数的γ拟合法,即利用γ律状态方程来拟合JWL状态方程参数。这种新方法不需进行圆筒试验,与现有方法比较,具有经济、安全、方便、准确的特点。利用这种方法拟合... 通过对凝聚态炸药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确定JWL状态方程参数的γ拟合法,即利用γ律状态方程来拟合JWL状态方程参数。这种新方法不需进行圆筒试验,与现有方法比较,具有经济、安全、方便、准确的特点。利用这种方法拟合确定了4种常用炸药TNT、C-4、PETN、HMX的JWL状态方程参数,通过与圆筒试验法得出的JWL状态方程p-V曲线进行对比,证明γ拟合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计算爆炸力学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轰产物 JWL状态方程 参数拟合
下载PDF
基于DSM的分时电价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汤玉东 王明飞 +1 位作者 吴军基 邹云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0年第3期14-16,19,共4页
电价计算的前提是有确定的负荷曲线,不考虑定价后负荷曲线的变动,在此电价体系下电力系统的运行会偏离预期的最优方式。本文提出了用户反应的概念来考虑电价对负荷的控制作用,基于DSM的总目标建立了分时电价的数学模型,并对两个算... 电价计算的前提是有确定的负荷曲线,不考虑定价后负荷曲线的变动,在此电价体系下电力系统的运行会偏离预期的最优方式。本文提出了用户反应的概念来考虑电价对负荷的控制作用,基于DSM的总目标建立了分时电价的数学模型,并对两个算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时电价 用户反应度 需求侧管理 DSM 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市场 电力价格
下载PDF
静态安全约束下基于Benders分解算法的可用传输容量计算 被引量:64
6
作者 默哈莫德.夏班 刘皓明 +3 位作者 李卫星 严正 倪以信 吴复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11,共5页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可用传输容量(ATC)是反映输电线路可用于交易的剩余容量的重要指标。文中以最优潮流为基础,采用Benders分解方法将考虑静态安全约束的ATC计算问题分解为一个基态主问题和一系列与各预想事故有关的子问题。主问题用来...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可用传输容量(ATC)是反映输电线路可用于交易的剩余容量的重要指标。文中以最优潮流为基础,采用Benders分解方法将考虑静态安全约束的ATC计算问题分解为一个基态主问题和一系列与各预想事故有关的子问题。主问题用来处理基态潮流和相应约束以及由子问题所返回的Benders割(cut)约束,而各子问题用来处理各预想事故和形成相应的静态安全约束。文章给出了相 应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求解策略。4节点和IEEE30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和求解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潮流计算 电网 Benders分解算法 传输容量 静态安全 输电线路 最优潮流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负荷预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张俊芳 吴伊昂 吴军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用于负荷按指数增长态势变化时,预测精度较高,但当影响负荷的因素较多、模型灰度较大时,精确度就不够理想。在分析灰色负荷预测模型GM(1,1)的基础上,对模型中的α参数和负荷预测差值建立了修正模型,进而修正负... 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用于负荷按指数增长态势变化时,预测精度较高,但当影响负荷的因素较多、模型灰度较大时,精确度就不够理想。在分析灰色负荷预测模型GM(1,1)的基础上,对模型中的α参数和负荷预测差值建立了修正模型,进而修正负荷预测值,使预测精度得以提高。通过算例进行验证,说明了灰色GM(1,1)模型在某些情况下精度不高的原因,通过修正使预测精度得到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灰色系统 α参数修正 残差修正
下载PDF
纳米流体热导率的测量 被引量:50
8
作者 李强 宣益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6,共5页
运用瞬态热线法测定了不同种类、不同体积份额配比的纳米流体的热导率 ,分析了纳米粒子属性、份额、尺度等因素对纳米流体热导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粒子显著增加了液体的热导率 .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测量 纳米流体 强化传热 热导率 瞬态热线法
下载PDF
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研究综述 被引量:55
9
作者 王宝华 杨成梧 张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0,共10页
简单介绍了分岔、混沌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力系统发生的分岔现象,总结了电力系统非线性振荡、次同步谐振、电压失稳和崩溃的机理;电力系统通往混沌的途径以及抑止、延迟电力系统分岔、混沌现象发生以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混沌理论在... 简单介绍了分岔、混沌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力系统发生的分岔现象,总结了电力系统非线性振荡、次同步谐振、电压失稳和崩溃的机理;电力系统通往混沌的途径以及抑止、延迟电力系统分岔、混沌现象发生以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混沌理论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指出了揭示多机电力系统分岔、混沌现象,各种分岔点的快速搜寻方法,电力系统FACTS控制策略,电力系统分岔、混沌控制方法,利用混沌理论对短期负荷进行快速、准确预测是电力系统分岔、混沌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分岔 混沌 分岔和混沌控制 电压稳定
下载PDF
基于DSM和MCP的分时电价的确定与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吴秋伟 汪蕾 邹云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3年第1期24-29,共6页
分时电价是目前需求侧管理(DemandSideManagement,DSM)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可以刺激和鼓励用户主动改变消费行为和用电方式,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基于一般用户反应模型建立了用户对分时电价的反应模型,对平时段电价的确定问题进行了探索... 分时电价是目前需求侧管理(DemandSideManagement,DSM)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可以刺激和鼓励用户主动改变消费行为和用电方式,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基于一般用户反应模型建立了用户对分时电价的反应模型,对平时段电价的确定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用市场清除价(MarketClearingPrice,MCP)计算的平均购电电价来确定平时段电价的方法,从一个可行的途径将分时电价市场化,得到适应电力市场条件的分时电价体系,建立了基于DSM与MCP的分时电价模型。利用MATLAB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确定的分时电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M MCP 分时电价 电力系统 仿真 电力工业 电力市场 用户反应 需求侧管理 市场清除价
下载PDF
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韩玉阁 宣益民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理论模型 ,利用理论模型对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 ,生成了目标与背景的红外热图像 ,实现了对某型号导弹打击目标的弹目交汇过程仿真实验。
关键词 目标 背景 红外辐射 红外特征 红外图像 红外探测
下载PDF
参数不确定性奇异系统的鲁棒H_∞控制 被引量:39
12
作者 徐胜元 牛玉刚 杨成梧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7-400,共4页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通过引入广义二次可镇定且具有 H∞ 性能指标的概念 ,得到了在状态反馈作用下 ,参数不确定性奇异系统鲁棒 H∞ 控制律的存在条件 .所得的状态反馈控制律保证闭环系统正则、无脉冲、稳定且满足给定的 H∞
关键词 参数不确定性 奇异系统 鲁棒H∞控制 状态反馈 线性矩阵不等式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不确定机器人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28
13
作者 牛玉刚 杨成梧 陈雪如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2,共4页
提出一种机器人轨迹跟踪的自适应神经滑模控制。该控制方案将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与变结构控制理论相结合 ,利用 RBF网络自适应学习系统不确定性的未知上界 ,神经网络的输出用于自适应修正控制律的切换增益。这种新型控制器能保证... 提出一种机器人轨迹跟踪的自适应神经滑模控制。该控制方案将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与变结构控制理论相结合 ,利用 RBF网络自适应学习系统不确定性的未知上界 ,神经网络的输出用于自适应修正控制律的切换增益。这种新型控制器能保证机械手位置和速度跟踪误差渐近收敛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机器人 轨迹跟踪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反馈控制系统Delta算子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5
14
作者 张端金 杨成梧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反馈控制系统的Delta算子理论在高速信号处理与数字采样控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Delta算子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内容涉及Delta算子模型描述与转换、系统辨识与状态估计、自适应控制与预测控制、鲁棒控制与H∞控制、... 反馈控制系统的Delta算子理论在高速信号处理与数字采样控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Delta算子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内容涉及Delta算子模型描述与转换、系统辨识与状态估计、自适应控制与预测控制、鲁棒控制与H∞控制、数字滤波器实现等方面,并探讨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系统 DELTA算子 反馈控制系统
下载PDF
卫星的红外辐射特征研究 被引量:43
15
作者 韩玉阁 宣益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卫星的红外辐射特征对于工作卫星与失效卫星的判别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卫星与地球、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计算了太阳直接辐射角系数,利用随机模拟法计算了地球反照和地球红外辐射角系数,建立了卫星温度控制方程,并利用辐射传递系数的概念... 卫星的红外辐射特征对于工作卫星与失效卫星的判别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卫星与地球、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计算了太阳直接辐射角系数,利用随机模拟法计算了地球反照和地球红外辐射角系数,建立了卫星温度控制方程,并利用辐射传递系数的概念和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辐射换热的计算,对卫星温度场进行了求解,讨论了卫星红外辐射特征的计算方法,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卫星的散热面是区别工作卫星和失效卫星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特征 热模型 卫星
下载PDF
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李强 宣益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1-723,共3页
建立了测量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系统,测量了不同粒子体积份额的水-Cu纳米流体在层流与湍流状态下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粒子增大了液体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粒子的体积份额是影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 建立了测量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系统,测量了不同粒子体积份额的水-Cu纳米流体在层流与湍流状态下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粒子增大了液体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粒子的体积份额是影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之一。综合考虑影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的多种因素,提出了计算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对流换热 实验关联式 强化传热 换热系数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导热系数机理初步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强 宣益民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8-571,584,共5页
从添加纳米粒子改变了液体结构和纳米粒子微运动两个方面,分析了纳米流体强化导热系数的机理,研究表明,相对于在液体中添加毫米或微米级固体粒子以增加导热系数而言,纳米流体强化导热系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纳米粒子的微运动,通过测量不... 从添加纳米粒子改变了液体结构和纳米粒子微运动两个方面,分析了纳米流体强化导热系数的机理,研究表明,相对于在液体中添加毫米或微米级固体粒子以增加导热系数而言,纳米流体强化导热系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纳米粒子的微运动,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验证了纳米粒子微运动是纳米流体强化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强化传热 导热系数 微运动 纳米粒子
下载PDF
卡尔曼滤波在弹道修正弹落点推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8
作者 史金光 徐明友 +1 位作者 王中原 张冰凌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3,48,共4页
为了准确地估算常规弹箭的飞行弹道,以便对其实施简易弹道修正并大幅度提高弹箭的密集度,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结合质点弹道模型,建立了卡尔曼滤波弹道模型.对地面侦察雷达探测到的一段飞行弹道参数进行滤波,进而外推出弹道落点.... 为了准确地估算常规弹箭的飞行弹道,以便对其实施简易弹道修正并大幅度提高弹箭的密集度,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结合质点弹道模型,建立了卡尔曼滤波弹道模型.对地面侦察雷达探测到的一段飞行弹道参数进行滤波,进而外推出弹道落点.仿真结果表明,雷达测量信号中的噪声具有随机性且幅值较大,在卡尔曼滤波过程中,滤波方差衰减很快,滤波后测量噪声能够较快地大幅度减小;外推弹道落点精度随着雷达跟踪时间(跟踪点数)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经过一段跟踪时间后,这种趋势逐渐变缓.对于大口径弹道修正弹,雷达跟踪点数宜取30~40点,求解一条弹道约需几十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修正弹 雷达 卡尔曼滤波 弹道落点
下载PDF
子母弹内燃式气囊抛撒模型及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子母弹内燃式气囊子弹抛撒系统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抛撒技术 ,它包括了抛撒药燃烧、燃气囊充气和各子弹运动的变化过程。本文描述了子母弹内燃式气囊子弹的抛撒过程 ,建立了子弹抛撒过程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了地面仿真试验和计算机... 子母弹内燃式气囊子弹抛撒系统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抛撒技术 ,它包括了抛撒药燃烧、燃气囊充气和各子弹运动的变化过程。本文描述了子母弹内燃式气囊子弹的抛撒过程 ,建立了子弹抛撒过程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了地面仿真试验和计算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母弹 气囊 发射药 数值计算 抛撒模型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大气传输特性对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韩玉阁 宣益民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8-11,共4页
本文对影响大气红外辐射透过率和大气自身的红外辐射因素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利用大气传输特性分析软件—— LOWTRAN7分析计算了大气红外辐射的透过率和大气自身的红外辐射 ,并讨论了大气辐射与吸收对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本文对影响大气红外辐射透过率和大气自身的红外辐射因素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利用大气传输特性分析软件—— LOWTRAN7分析计算了大气红外辐射的透过率和大气自身的红外辐射 ,并讨论了大气辐射与吸收对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对利用理论模型得到的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图像进行了修正 ,获得了比较接近实际的红外模拟热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传输特性 目标 背景 红外辐射特性 红外模拟图像 红外制导武器 透过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