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洪菲萍 杨一民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879-882,共4页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和控制支气管哮喘(哮喘)的首选药物,但其疗效欠佳。为了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有效率,学者们开展了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一些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效果的基因位点...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和控制支气管哮喘(哮喘)的首选药物,但其疗效欠佳。为了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有效率,学者们开展了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一些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效果的基因位点,这为哮喘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药物基因组学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皮质激素个体化治疗哮喘患者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 药物基因组学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通塞脉片/胶囊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烨民 王御震 +10 位作者 裴晓华 杨博华 赵诚 方豫东 阙华发 姜玉峰 徐旭英 夏成勇 张建强 何春红 马立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568-6573,共6页
通塞脉片/胶囊由金银花、当归、牛膝、党参、石斛、黄芪、玄参、甘草共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益气养阴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临床应用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数据和应用经验。相关研究证据均表明,该药在改善周围... 通塞脉片/胶囊由金银花、当归、牛膝、党参、石斛、黄芪、玄参、甘草共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益气养阴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临床应用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数据和应用经验。相关研究证据均表明,该药在改善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效益,同时该药也被多个专家共识、指南、教材所推荐,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中成药之一。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药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起草该专家共识。该共识在临床医生问卷调查和通塞脉片/胶囊研究文献系统回顾的基础上,依据PICO化的临床问题检索文献,采用GRADE系统,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充分结合专家经验,通过名义组法形成推荐意见或共识建议。该共识明确了通塞脉片/胶囊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用药时间、合并用药和注意事项等,并说明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适用于全国各级医院的周围血管科(血管外科)、中医外科(普外科)、内分泌科等临床医师、药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塞脉片/胶囊 周围血管疾病 专家共识 GRADE
原文传递
10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来保勇 吕灵艳 +3 位作者 赵静 楚爱景 王春晖 裴晓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6609-6624,共16页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10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Wanfang、VIP、Sino Med、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相关口服中成药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10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Wanfang、VIP、Sino Med、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相关口服中成药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1日。2人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Stata14.0、Gemtc1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1项RCTs,涉及10种口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化疗为共同干预措施,口服中成药改善乳腺癌Ⅰ~Ⅲ期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的疗效排序为参一胶囊>金龙胶囊>西黄丸/胶囊>平消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胶囊>槐耳颗粒>小金片/丸;改善Ⅰ~Ⅲ期患者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的疗效排序为金龙胶囊>西黄丸/胶囊>华蟾素胶囊>平消胶囊>复方斑蝥胶囊>槐耳颗粒>小金片/丸;改善Ⅲ~Ⅳ期患者ORR的疗效排序为槐耳颗粒>西黄丸/胶囊>参一胶囊>华蟾素胶囊>平消胶囊>小金片/丸;改善Ⅲ~Ⅳ期患者DCR的疗效排序为平消胶囊>参一胶囊>西黄丸/胶囊>华蟾素胶囊>槐耳颗粒>小金片/丸;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改善率的疗效排序为西黄丸/胶囊>槐耳颗粒>参一胶囊>华蟾素胶囊>金龙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平消胶囊;西黄丸有益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平消胶囊有益于提高OS;缓解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的疗效排序为参一胶囊>槐耳颗粒>华蟾素胶囊>西黄丸/胶囊>贞芪扶正颗粒>平消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小金片/丸;减少消化道反应发生率的疗效排序为贞芪扶正颗粒>西黄丸/胶囊>槐耳颗粒和参一胶囊>平消胶囊>华蟾素胶囊>小金片/丸>复方斑蝥胶囊。结论对于Ⅰ~Ⅲ期患者,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改善ORR的效果显著,金龙胶囊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中医药 乳腺癌 网状Meta 随机对照试验 参一胶囊 金龙胶囊 西黄丸/胶囊 平消胶囊 复方斑蝥胶囊 华蟾素胶囊 槐耳颗粒 小金片/丸 贞芪扶正颗粒 养正消积
原文传递
改良中医外治法联合浆乳方内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1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淼 裴晓华 +1 位作者 万华 吴雪卿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6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浆乳方结合改良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5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1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通过内服中药浆乳方,并配合改良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浆乳方结合改良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5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1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通过内服中药浆乳方,并配合改良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此方法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浆乳方合并改良中医外治法治疗,可使乳房原有外形得到有效的保护,使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治愈,治疗后28天的临床痊愈率为55.5%,总有效率为100%,平均住院时间为24.4(6~54)d,平均治疗天数为30.49(6~79)d。随访至治疗后1年半,患者复发率低,仅为7.6%(9/119)。结论浆乳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更好保持良好乳房外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乳方 改良中医外治法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从肾论治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文彬 何红霞 +2 位作者 陈荣武 王雪萍 万文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2-825,共4页
肾主气化、司开阖,是调节人体水液平衡的中心环节。立足于肾藏真阴、真阳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肝、脾胃的关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机为水寒木郁、上焦结热,命门火衰、虚火上灼,肾精亏虚、湿热内蕴,分别以乌梅汤清上温下、顺接阴阳,金... 肾主气化、司开阖,是调节人体水液平衡的中心环节。立足于肾藏真阴、真阳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肝、脾胃的关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机为水寒木郁、上焦结热,命门火衰、虚火上灼,肾精亏虚、湿热内蕴,分别以乌梅汤清上温下、顺接阴阳,金匮肾气丸合交泰丸阴中求阳、引火归元,加味三才封髓丹健脾坚肾、益气养阴、芳化湿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肾为胃之关 上热下寒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金信妍 高超 +3 位作者 金思妍 周红梅 李建蓉 裴晓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8期1399-1405,共7页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处方,挖掘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0月29日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建立各...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处方,挖掘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0月29日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建立各期中药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统计分析初期、成脓期的常用中药、药对和类方。结果纳入112条处方。初期常用药物以蒲公英、柴胡、金银花为主。药物类别以清热、补虚、解表药为主。处方以瓜蒌牛蒡汤和救乳化毒汤为主。成脓期常用药物以蒲公英、赤芍为主。药物类别以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药为主。处方以柴胡清肝汤、阳和汤和透脓散为主。结论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以清为主,成脓期以清、托为主,通法贯穿始末,重在调理肝、脾两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产褥期乳腺炎 数据挖掘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洪燕秋 张书信 +1 位作者 肖秋平 耿学斯 《现代中医临床》 2021年第5期8-13,共6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便秘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肛门括约肌静息压(resting anal sphincter pressure,RASP)、肛管括约肌最大缩榨压(squeeze anal sphincter pressure,SASP)、肛门括约肌松弛率(anal sphincter relaxation rate,ASRR)、直肠初始感觉阈值(first rectal sensation,FRS)、直肠排便阈值(constant rectal sensation,CRS)、直肠最大耐受阈值(maximum rectal tolerable sensation,MRTS)。结果2组治疗前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1个月随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如厕未排次数评分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随访对照组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排便辅助评分较治疗组升高明显,2组1个月随访与治疗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努挣汗出短气、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随访对照组有便意但排便困难、努挣汗出短气、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评分较治疗组升高明显,2组1个月随访与治疗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SRR,FRS,CRS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可改善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盆底肌不协调运动及直肠感觉功能,临床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生物反馈 盆底失弛缓型便秘 肺脾气虚证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中医药治疗的思考与优势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元会 寿鑫甜 +3 位作者 朱雪萍 周妍 张雪松 张广辉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10期1076-1078,共3页
心房颤动作为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代表之一,近30年以来,发病率、致死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新型口服抗凝药不断研制,导管消融术等外科复律手段逐渐成熟。然而,目前的治疗还存在着... 心房颤动作为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代表之一,近30年以来,发病率、致死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新型口服抗凝药不断研制,导管消融术等外科复律手段逐渐成熟。然而,目前的治疗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医药基于“主观+客观”诊断模式的有机融合和精准诊断,立足“心-脉-血-气-神”一体观,重视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联合应用、多途径多靶点的全面覆盖以及传统中药相互间减毒增效的配伍,具有疗效显著、手段丰富、安全性高等特点,凸显中医药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重要性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中医药 优势
下载PDF
克淋通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文晓 裴晓华 +3 位作者 孙宁 杨立杰 杨洋 袁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8期72-75,79,共5页
目的观察克淋通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7月—2020年6月治疗的72名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 目的观察克淋通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7月—2020年6月治疗的72名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克淋通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照组采用克淋通胶囊模拟剂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观察克淋通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在促进结石清除、结石排净所需天数、减少二次碎石、减少肾绞痛发作、减少抗生素及止痛药使用、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作用。结果治疗期间患者脱落4例,每组2例。治疗组临床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二次碎石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石排净所需天数及抗生素使用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痛药的使用情况,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腹部及会阴部疼痛、排尿情况、血尿、肾区叩击痛及输尿管行程压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后,采用克淋通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排石,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结石 克淋通胶囊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燥”状态发微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晶 裴晓华 +1 位作者 鲍身涛 孙占学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660-662,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各医家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角度不同,在治疗上亦有所侧重。本文从燥邪属性、病机转化、从燥论治等方面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燥”状态的普遍规律,认为燥为本病病机的重要一环,...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各医家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角度不同,在治疗上亦有所侧重。本文从燥邪属性、病机转化、从燥论治等方面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燥”状态的普遍规律,认为燥为本病病机的重要一环,包括内燥与外燥,银屑病燥状态与其他热、瘀、虚病机相互影响,并提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润”为主要治则的治疗思路,基于“燥”状态理论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的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疕 病机 辨证论治 从燥论治
下载PDF
“香附-郁金”药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理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璇 刘宇飞 +3 位作者 樊英怡 禹尧 余红 裴晓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43-48,54,共7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对“香附-郁金”药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香附、郁金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提取其作用靶点,再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乳腺增生病...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对“香附-郁金”药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香附、郁金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提取其作用靶点,再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乳腺增生病相关基因。映射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关键蛋白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关系图;Cytoscape 3.8.0建立“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香附-郁金”药对33个活性成分,包括异鼠李素、槲皮素、豆甾醇等,与疾病潜在靶点取交集后得到88个共同作用靶点,包括ESR1、EGFR、PGR等,GO分析得到104个分子功能、41个细胞组分和1262个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主要涉及119条通路,主要相关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香附-郁金”药对治疗乳腺增生病多成分、多靶点协同发挥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人体内激素内分泌水平,从而发挥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为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郁金 乳腺增生病 网络药理学 药物活性成分 靶点 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针刺治疗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宇飞 来保勇 +3 位作者 安甜 肖金禾 樊英怡 裴晓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4期511-520,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4月20日。由2名独立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偏...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4月20日。由2名独立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5.3和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项研究,共包括90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53例,对照组4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能改善患者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MD=0.58,95%CI(0.13,1.03)]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MD=0.40,95%CI(0.18,0.61)],并改善癌痛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SMD=﹣1.36,95%CI(﹣1.96,﹣0.76)],但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能有效改善患者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并缓解疼痛症状。但本研究结论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化疗 肿瘤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传导 疼痛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肺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建山 黄文钦 《中医药通报》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肺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在我院就诊的哮喘缓解期肺脾肾气虚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中药肺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在我院就诊的哮喘缓解期肺脾肾气虚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益肺健脾补肾汤(补骨脂10g,胡桃肉10g,太子参15g,白术12g,茯苓10g,石菖蒲6g,当归3g,升麻4g,防风6g,炙甘草3g)治疗。两组均规范治疗3个月,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统计两组患儿疗效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最大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采用自拟益肺健脾补肾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可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缓解期 儿童 肺脾肾气虚 益肺健脾补肾汤 肺功能
下载PDF
厦门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与生存质量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桂齐 周玉贞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厦门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自我管理水平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厦门市某三甲医院的215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慢性肝病... 目的探讨厦门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自我管理水平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厦门市某三甲医院的215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慢性肝病量表(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CLDQ)调查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分析自我管理水平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患者CLDQ总分为(146.96±28.60)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付费方式、婚姻状况、月平均收入、病程、遵医嘱用药及复查状况、吸烟、饮酒、饮食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147.22±17.41)分,其中用药与病情监测和饮食自我管理维度评分较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自我管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个体化的干预措施,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最终可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自我管理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牙龈炎探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卢慧蓉 万文蓉 《中医药通报》 2019年第2期21-22,39,共3页
祖国医学认为牙龈炎属于"牙宣""牙衄"范畴。文章通过分析总结临床从胃火炽盛、肾阳不足、营卫失和辨证论治牙龈炎医案,证实临床诊病应谨守病机,因人制宜,方能理法方药一脉相承。
关键词 牙龈炎 牙宣 医案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云数据的中医药方案降低抑郁障碍远期复发率的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文军 李小黎 +12 位作者 徐向青 杨文明 王娣 黄世敬 尹洪娜 刘向哲 林安基 李乐军 王志强 郑军然 曲淼 马良 唐启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0-896,共7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抑郁障碍(MDD)2年复发率的疗效。方法运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基于博识医疗云数据管理平台,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MDD患者,分别运用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抑郁障碍(MDD)2年复发率的疗效。方法运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基于博识医疗云数据管理平台,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MDD患者,分别运用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形成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和西医治疗队列,比较3个队列的复发率。并根据中医药方案干预的时间,将中医治疗队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分为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比较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的复发率,以评价中医药治疗方案降低MDD远期复发率的疗效。结果共纳入4440例MDD患者,其中中医治疗队列1484例,西医治疗队列141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1544例。中医治疗队列2年复发率25.5%(379/1484),西医治疗队列2年复发率35.4%(500/1412),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2年复发率19.3%(298/1544)。其中中医治疗队列中水平暴露组比低水平暴露组复发风险低41.6%[HR=0.584,95%CI(0.467~0.731),P<0.001],高水平暴露组比低水平暴露组复发风险低71.3%[HR=0.287,95%CI(0.214~0.384),P<0.001],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中水平暴露组比低水平暴露组复发风险低54.3%[HR=0.457,95%CI(0.352~0.692),P<0.001],高水平暴露组比低水平暴露组复发风险低75.2%[HR=0.248,95%CI(0.182~0.337),P<0.001]。结论中医药治疗方案能够降低MDD的远期复发率。中医药干预的暴露水平与复发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较长的暴露水平可以获得较低的患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率 抑郁 前瞻性队列研究 云数据 中医药治疗 多中心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防己黄芪汤治疗乳腺癌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宇飞 樊英怡 +4 位作者 余红 郭鱼波 于博文 王春晖 裴晓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39-1147,共9页
目的:对防己黄芪汤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该方治疗乳腺癌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建立防己黄芪汤有效成分和靶点数据集,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建立乳腺癌相关靶点数据集,并与中药靶点数据相匹配。通过... 目的:对防己黄芪汤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该方治疗乳腺癌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建立防己黄芪汤有效成分和靶点数据集,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建立乳腺癌相关靶点数据集,并与中药靶点数据相匹配。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进行靶点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分析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6.0软件进行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分析。结果:共发现防己黄芪汤治疗乳腺癌有108个可能的重要靶点,包括IL-6、ALB、CASP3、VEGFA、EGFR等;GO富集分析得到与乳腺癌相关的118个细胞生物学过程(P<0.05);KEGG富集分析得到与乳腺癌相关的113条通路(P<0.05),包括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等。体外实验表明防己黄芪汤具有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作用,部分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结论:防己黄芪汤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可能是多靶点、多途径、多机制的,本研究结果为防己黄芪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黄芪汤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浅议针刺深浅与穴性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巳塬 万文蓉 《中医药通报》 2019年第4期33-35,43,共4页
目的:探究穴性和针刺深浅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经络系统的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从古今深浅刺法、不同深浅刺法对穴性的影响、现代临床研究等多方面探究针刺深浅与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针刺深浅与穴性相关,针刺深浅不同可以发挥不同... 目的:探究穴性和针刺深浅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经络系统的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从古今深浅刺法、不同深浅刺法对穴性的影响、现代临床研究等多方面探究针刺深浅与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针刺深浅与穴性相关,针刺深浅不同可以发挥不同的穴位作用,调动不同的性能。结论:明确针刺深浅对发挥穴性的作用,为临床针刺深浅的选择提供参考,为提高针刺效果的精准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深浅 穴性 层次性
下载PDF
糖痹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艺 邱英明 叶向荣 《中医药通报》 2018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糖痹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甲钴胺静脉推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痹贴穴位贴敷,观察两组的疗... 目的:观察糖痹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甲钴胺静脉推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痹贴穴位贴敷,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TCSS、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麻木、乏力、畏寒)、TCSS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糖痹贴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痹贴 穴位贴敷
下载PDF
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远期复发率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20
作者 叶橙 孙文军 +13 位作者 唐启盛 黄世敬 王娣 郑军然 李小黎 尹洪娜 刘向哲 李乐军 王志强 徐向青 杨文明 林安基 马良 曲淼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08-2313,共6页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中医组和中西医组分为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比较不同水平的复发率,评价益肾调气法降低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的远期复发率的效果。结果:共纳入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1314例,其中中医组385例,西医组453例,中西医组476例。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的两年复发率分别是23.61%,34.97%、18.14%。中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29.2%(P<0.05),中西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45.5%(P<0.001)。中医组以低中药水平暴露时间(TCM-ET)为参照,高TCM-ET较于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81.4%(P<0.01);中西医组以低TCM-ET为参照,中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46.9%(P<0.05),高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65.3%(P<0.01)。结论: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且中医药干预的暴露水平与复发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较长的暴露水平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率 益肾调气法 抑郁障碍 颐脑解郁方 前瞻性 队列研究 多中心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