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的发现 被引量:235
1
作者 郭元吉 李建国 +9 位作者 程小雯 王敏 邹毅 李钏华 蔡访潺 廖华乐 张烨 郭俊峰 黄瑞敏 贝东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了解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是否能感染人。方法对人、鸡和猪进行H9亚型毒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流感样患者和鸡咽喉部采样,用常规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对分离出H9N2亚型毒株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结... 目的了解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是否能感染人。方法对人、鸡和猪进行H9亚型毒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流感样患者和鸡咽喉部采样,用常规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对分离出H9N2亚型毒株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结果约19%的人含有对H9N2毒株的抗体,其HI滴度为≥20,从流感样患者中分离到5株H9N2病毒。结论H9N2亚型毒株能自然感染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 流感病毒感染 禽流感
原文传递
含P_RP_L启动子的原核高效表达载体的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78
2
作者 张智清 姚立红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我们组建了一个含P_RP_L自动子的原核高效表达载体,它同时含有cI调控基因、多酶切点和两个强的转录终止序列。带起始密码子ATG的外源基因可以插入启动子下游的多酶切点,表达非融合蛋白,产品可供临床使用。我们实验室已用它成功地表达了... 我们组建了一个含P_RP_L自动子的原核高效表达载体,它同时含有cI调控基因、多酶切点和两个强的转录终止序列。带起始密码子ATG的外源基因可以插入启动子下游的多酶切点,表达非融合蛋白,产品可供临床使用。我们实验室已用它成功地表达了人γ干扰素、人白细胞介素-2和人肿瘤坏死因子等,表达量均占菌体总蛋白的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载体 PRPL启动子 非融 合蛋白
下载PDF
在我国腹泻患儿中发现诺瓦克样病霉感染 被引量:169
3
作者 方肇寅 温乐英 +4 位作者 晋圣瑾 赵章华 C.Moe H.Yoshikura R.Glass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无菌性急性胃肠炎爆发的重要病原。1990年10月至1991年1月从河南省急性腹泻门诊患儿便样中发现了诺瓦克样病毒。经电镜观察,病毒直径约为28nm,病毒壳似由有结构的亚单位组成,进一步用诺瓦克病毒特异... 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无菌性急性胃肠炎爆发的重要病原。1990年10月至1991年1月从河南省急性腹泻门诊患儿便样中发现了诺瓦克样病毒。经电镜观察,病毒直径约为28nm,病毒壳似由有结构的亚单位组成,进一步用诺瓦克病毒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做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定为阳性。由PCR产物测得的核苷酸序列与诺瓦克病毒原型株相应序列比较,同源性为72%。以上结果证实,在我国腹泻病人中有诺瓦克样病毒感染。这对我国病毒性胃肠炎流行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儿童 急性 胃肠炎 诺瓦克病毒
下载PDF
中国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 被引量:179
4
作者 刘崇伯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15-516,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预防
下载PDF
我国病毒性肝炎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 被引量:139
5
作者 刘崇柏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7-70,共4页
我国病毒性肝炎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刘崇柏1979年、1992年,我国对病毒性肝炎作了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1986年在河北,河南,黑龙江的农村及湘谭市作了10484例整体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从三次流行病学的调... 我国病毒性肝炎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刘崇柏1979年、1992年,我国对病毒性肝炎作了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1986年在河北,河南,黑龙江的农村及湘谭市作了10484例整体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从三次流行病学的调查中可看到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流行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流行因素
原文传递
麻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 被引量:107
6
作者 许文波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1期54-59,共6页
关键词 麻疹 病疹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6
7
作者 王培之 徐克沂 皮国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检验医学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 GIFA GICA
原文传递
几种部分纯化单克隆抗体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7
8
作者 陈伯权 吴美芙 叶群瑞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比较了几种提纯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McAb E_5腹水的提纯效果,证实辛酸—硫酸铵法最好,抗体活性的回收率可高达100%。经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后,只出现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两条带,纯度较好。辛酸用量很省,每毫升腹水只和33μ1。作... 比较了几种提纯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McAb E_5腹水的提纯效果,证实辛酸—硫酸铵法最好,抗体活性的回收率可高达100%。经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后,只出现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两条带,纯度较好。辛酸用量很省,每毫升腹水只和33μ1。作用条件的要求也不高,室温作用≥30分钟,4℃作用≥60分钟,离心速度≥13 000r/min,方法简便,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提纯
下载PDF
乙型肝炎的流行状况 被引量:81
9
作者 曹惠霖 《中国计划免疫》 1996年第2期88-90,共3页
乙型肝炎的流行状况曹惠霖(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市,100052)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散播于全世界,是引起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原,乙肝通常是通过皮肤、粘膜损伤传染,因此家庭内传播、医源性传播是乙肝... 乙型肝炎的流行状况曹惠霖(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市,100052)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散播于全世界,是引起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原,乙肝通常是通过皮肤、粘膜损伤传染,因此家庭内传播、医源性传播是乙肝扩散的主要途径。全世界乙肝表面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携带率 传染模式
原文传递
我国1998~1999年流行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型研究 被引量:66
10
作者 方肇寅 齐锦 +12 位作者 杨辉 王承训 叶青 马莉 唐景裕 何爱华 杜曾庆 谢健屏 卢亦愚 吴海燕 章菁 林思恩 谢华萍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3,共7页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4和VP7抗原性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型 :P(VP4,proteasesensitive)型和G(VP7,glycoprotein)型。 1998~ 1999年在中国 8个城市 (长春、秦皇岛、北京、杭州、福州、广州...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4和VP7抗原性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型 :P(VP4,proteasesensitive)型和G(VP7,glycoprotein)型。 1998~ 1999年在中国 8个城市 (长春、秦皇岛、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昆明 )采集了急性腹泻患儿的 10 93份非细菌性腹泻粪便标本 ,先进行A组轮状病毒(HRV)的筛选 ,其中阳性标本 433份 (39 6 % ) ,电泳型长型占优势 (96 % )。对HRV标本 ,再利用血清型特异的MAbELISA和 /或RT PCR进行G分型。结果表明 ,在 1998~ 1999年 ,在上述 8城市非细菌性腹泻流行季节 ,以HRVG1型为主要流行株 ,占阳性总数的 83 4% ,其次为G3(12 0 % )、G4(3 5 % )和G2 (3 2 % )。此外 ,有 3份(0 7% )HRV标本未能分型 ,12 (2 8% )份标本为混合感染。还结合 1982~ 1996年全国 12个地区 1382份HRV标本的分型资料 ,分析了我国HRVG血清型的流行规律。实验中又抽样选取了 12 4份G型HRV标本 ,用RT -PCR进行P分型 ,其中P[8]型 76份 (6 1 3% ) ,P[4 ]型 14份 (11 3% ) ,P[6 ]型 12份 (9 7% ) ,P[9]型 8份 (6 4% )。另外 15份 (12 1% )未能分出P型 ,有待进一步检定。实验中HRV分离株除了常见的P[8]G1(5 1 4% )、P[4 ]G2(4 6 % )毒株外 ,还检测到P[8]G3(11 0 %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血清型 基因型 急性腹泻 婴幼儿腹泻
下载PDF
小儿急性感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78
11
作者 赵锦铭 程红 +6 位作者 严岚 王秀亭 邓洁 陈燕 宋燕燕 赵同兴 屈建国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 了解我国广大地区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从我国有代表性地区收集到 196 8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48例无腹泻儿、135例正常新生儿的同样标本 ,以及 36例成年腹泻患者和 37例无腹泻成人粪便标本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 目的 了解我国广大地区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从我国有代表性地区收集到 196 8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48例无腹泻儿、135例正常新生儿的同样标本 ,以及 36例成年腹泻患者和 37例无腹泻成人粪便标本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查标本中轮状病毒RNA ,部分标本同时用ELISA法查轮状病毒抗原 ,以及电镜检查病毒 ,部分标本还进行常规细菌培养。所有腹泻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结果 从 196 8例腹泻患儿标本中 80 4例查出轮状病毒RNA ,病毒RNA阳性率为 40 9%。 36例成年腹泻患者中 1例轮状病毒RNA阳性 ,其余无腹泻者均未查出轮状病毒RNA阳性。在 196 8例患儿便标本中 ,1493例用ELISA法查出 33 5 %轮状病毒阳性。在 80 4例轮状病毒RNA阳性中 ,A组轮状病毒阳性占 99 6 % ,C组占 0 4%。A组轮状病毒中RNA长型占 6 5 8% ,RNA短型占 33 3% ,其他占 0 8%。轮状病毒RNA长、短型中又可各分为 4个主要电泳型 (4 2 32、42 2 2、32 32、32 2 2 ) ,病毒基因变化集中在第 2、3及 7~ 9片段上。病毒感染有明显季节性 ,秋冬季感染多 ,春夏季感染少。从患儿中检出病毒以~ 1岁、~ 2岁为高 ,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 2岁以内 ,尤其是 6个月至 2岁。在不同地区、城市、年份 ,轮状病毒感染率不一 ,可能与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儿童 轮状病毒 病原学
原文传递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一级结构及其变异 被引量:73
12
作者 毕胜利 白宪鹤 +4 位作者 丛勉尔 田厚文 孙得贵 H.S.Margolis 刘崇柏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4-127,共14页
自河北省固安县和上海市的两份急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分离丙型肝炎病毒RNA,纯化后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覆盖病毒基因组全长的cDNA片段。通过对河北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全部cDNA序列的分析,以及对上海株丙型肝炎病毒部分重要区... 自河北省固安县和上海市的两份急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分离丙型肝炎病毒RNA,纯化后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覆盖病毒基因组全长的cDNA片段。通过对河北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全部cDNA序列的分析,以及对上海株丙型肝炎病毒部分重要区域cDNA序列的分析,确定了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cDNA的一级结构和变异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同日本与美国研究人员最初分离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相似。以中国河北株与日本HCV-J株比较,病毒基因有771个核苷酸不同,两者同源性为91.8%;氨基酸残基有174个不同,其同源性为94.3%。与美国HCV-1株相比,中国河北株有2011个棱苷酸发生变化,同源性为78.6%;氨基酸残基有458个发生变化,同源性为84.9%。河北与上海两株比较的结果发现,各区域变异程度大小不同,以E2基因区最高,NS3—NS4,NS5高度保守。总体水平上分析,我国的两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虽有变异,但总变异率很低,并且变异主要发生在结构基因区域。而与国外丙型肝炎病毒相比,变异则贯穿于全基因。表明中国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在核苷酸水平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结构
下载PDF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血清流行病学及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64
13
作者 王玲 吕宏亮 +1 位作者 王世文 王玉琳 《中国计划免疫》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为了解儿童中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的免疫情况 ,观察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选取 5 16名2~ 9岁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血凝抑制 (HI)试验检测血清HI抗体。抗体阴性者进行接种疫苗 ,接种后 4 8h内观察人体副反... 为了解儿童中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的免疫情况 ,观察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选取 5 16名2~ 9岁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血凝抑制 (HI)试验检测血清HI抗体。抗体阴性者进行接种疫苗 ,接种后 4 8h内观察人体副反应 ,并分别在免疫后 1个月、12个月、36个月采血测定HI抗体。 5 16名 2~ 9岁儿童中 ,腮腺炎HI抗体阳性者 171人 ,总阳性率为 33 1% ,2~ 3岁、4~ 6岁和 7~ 9岁 3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7 1%、2 8 2 %和 4 5 9%。 345名抗体阴性儿童接种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1个月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81 6 1%、76 5 5 %和 81 4 2 %(总阳转率为 79 4 2 %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则分别达到 1∶13 4 2、1∶14 39和 1∶12 2 9(平均为 1∶13 4 0 ) ,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免疫后 12个月、36个月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T均有所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血清流行病学 减毒活疫苗 免疫原性 儿童
原文传递
新疆地区普通人群中人疱疹病毒8型IgG抗体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53
14
作者 杜文慧 陈国敏 +1 位作者 孙荷 曾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了解卡波西肉瘤 (Kaposi’ssarcomon ,KS)在新疆的普通人群中是否也有较高的流行情况。方法 自新疆的南部及北部地区共采集血清样本 10 71份 ,其中包括维吾尔 (维 )族、柯尔克孜 (柯 )族、哈萨克 (哈 )族和汉族。以含人疱疹病毒 ... 目的 了解卡波西肉瘤 (Kaposi’ssarcomon ,KS)在新疆的普通人群中是否也有较高的流行情况。方法 自新疆的南部及北部地区共采集血清样本 10 71份 ,其中包括维吾尔 (维 )族、柯尔克孜 (柯 )族、哈萨克 (哈 )族和汉族。以含人疱疹病毒 8型 (HHV 8)的BCBL 1细胞为抗原 ,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HHV 8IgG抗体。结果 柯族HHV 8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为 48%、维族次之为 30 4% ,哈族为 12 5 %、汉族为 16 9% ,当血清稀释 1∶2 0时 ,柯族仍高达 30 5 %。除哈族外 ,在相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和当地汉族相比均显著高于汉族。结论 本资料显示不同民族HHV 8感染率不同 ,新疆地区以柯族最高 ,维族次之 ,但在新疆KS病例报告中以维族为主 ,至今尚未见柯族患KS报告 ,其原因尚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肉瘤 疱疹病毒8型 人口
原文传递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远期效果考核(11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57
15
作者 林曦敏 徐志一 +5 位作者 欧阳佩英 吴维寿 邵志萍 应庆茹 曹惠霖 刘崇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远期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 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至少隔年随访一次,抽血检测HBsAg、抗- HBc 和抗- HBs。在第5 年,对同年出生但... 目的 研究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远期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 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至少隔年随访一次,抽血检测HBsAg、抗- HBc 和抗- HBs。在第5 年,对同年出生但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邻近行政区儿童进行调查,以此作为外对照计算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结果 11 年HBsAg 阳性率在0 .46 % ~0.98 % 之间,平均0.70 % (25/3 578) ,大大低于免前本底对照和外对照,而且没有随免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同外对照相比首针接种后5 年的保护效果为85 .42 % (95% 可信区间:70 .11 % ~100% )。结论 新生儿首针接种后11 年内无加强免疫的必要,是否或何时加强,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新生儿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免疫接种
原文传递
我国云南德宏地区HIV感染者HIV毒株膜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52
16
作者 邵一鸣 赵全壁 +6 位作者 王斌 陈筝 苏玲 曾毅 赵尚德 张家鹏 段一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1-299,共9页
1990年和1993年,从云南瑞丽县感染HIV的静脉注射毒品者中采血,分离白细胞,用PCR方法扩增HIV1膜蛋白基因(env)并克隆。核苷酸序列分析由手工和ABI公司DNA序列分析仪进行。将云南瑞丽HIV毒株的env... 1990年和1993年,从云南瑞丽县感染HIV的静脉注射毒品者中采血,分离白细胞,用PCR方法扩增HIV1膜蛋白基因(env)并克隆。核苷酸序列分析由手工和ABI公司DNA序列分析仪进行。将云南瑞丽HIV毒株的envV3-V5区序列与国际各亚型同源序列作比较,90年和93年HIV毒株与B亚型的同源性均为最高。这表明云南瑞丽流行的HIV毒株属国际B亚型。经分析发现,在90年的10个毒株的序列中,有8个是典型的B亚型序列,即V3环顶端的四肽是GPGR,占80%;而在93年的毒株中,该型序列只见于21个样品中的12个,比例下降到57%。与此同时,V3环顶端四肽为GPGQ的B亚型中的泰国基因型序列,则由90年的10%(1/10)上升到93年的29%(6/21)。进一步分析编码GPGR最末一个精氨酸密码子发现,CGA与AGA比例由90年的1:7上升到93年的5:7。由于CGA比AGA更接近编码谷氨酰胺(Q)密码子CAA,这种以GPGQ为特征的泰国基因型B亚型毒株,在该地区还可能进一步增高。这些数据提示,当地流行的HIV毒株V3环顶端的四肽在过去几年中由GPGR向GPGQ漂移,其原因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 感染 毒株 膜蛋白基因 序列测定
下载PDF
从云南省无名热病人和脑炎病人分离到新环状病毒 被引量:55
17
作者 徐普庭 王逸民 +2 位作者 左建民 林静雯 徐丕模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7-33,共7页
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3家医院采集到发热病人血清106份,脑炎病人脑脊液5份,从中分离到27株病毒。经血清学鉴定,该类病毒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某些病毒的免疫腹水,以及呼肠孤病毒科环病毒属M14、YN187病毒的免疫腹... 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3家医院采集到发热病人血清106份,脑炎病人脑脊液5份,从中分离到27株病毒。经血清学鉴定,该类病毒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某些病毒的免疫腹水,以及呼肠孤病毒科环病毒属M14、YN187病毒的免疫腹水,都不发生反应。电镜观察病毒为球形无囊膜颗粒,直径65.49±3.11nm,其核衣壳直径为51.79±2.01nm。在感染细胞中常见到大量颗粒状包涵体。负染中可见排列整齐的壳粒结构,显示了典型的环状病毒形态特征。该类病毒对酸和热敏感,抵抗5—Id?和乙醚。27株病毒的基因组均由12条RNA片段组成,其带形均相同,分子量约为0.25×10~6~2.5×10~6道尔顿。该类病毒的带形与文献报道的任何一种环状病毒的RNA带形都不同。病人双份血清中对该环状病毒特异IgM抗体滴度显示4倍以上升高。对该类病毒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和对无名热和脑炎的病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目前暂定名为BANNA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病毒 无名热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和免疫策略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陈化新 叶克龙 +19 位作者 张家驹 罗兆庄 胡美娇 张遵宝 赵铁镪 夏建华 姜克俭 朱凤才 龙清忠 宋干 刘文雪 朱智勇 王华 童政 吴扬生 俞永新 周燕平 李伟 张平均 王福兴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41-247,共7页
1993~1994年对中国试生产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上海生研所和天元公司),乳鼠脑纯化Ⅰ型灭活疫苗(兰州生研所)和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长春生研所),在疫区现场进行了人群接种、安全性观察和血清学... 1993~1994年对中国试生产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上海生研所和天元公司),乳鼠脑纯化Ⅰ型灭活疫苗(兰州生研所)和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长春生研所),在疫区现场进行了人群接种、安全性观察和血清学、流行病学近期效果考核。结果:3种疫苗安全性皆较好,上海沙鼠苗、天元沙鼠苗、鼠脑苗和地鼠苗中强反应率分别为0.56%、0.03%、3.26%、1.57%。3种疫苗3针全程免疫后14天,中和抗体阳转率地鼠苗为78.78%,上海沙鼠苗为58.64%,天元沙鼠苗为70.00%,鼠脑苗为51.09%;荧光抗体阳转率地鼠苗为82.64%,上海沙鼠苗为93.69%,天元沙鼠苗为83.33%,鼠脑苗为84.27%。3种疫苗近期流行病学防病效果均较好,保护率地鼠苗为97.63%,上海沙鼠苗为94.07%,天元沙鼠苗为100.00%,鼠脑苗为9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疫苗 免疫效果 免疫策略
下载PDF
从我国人群中再次分离到H9N2亚型流感病毒 被引量:51
19
作者 郭元吉 谢健屏 +4 位作者 王敏 董婕 郭俊峰 张烨 吴昆昱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了解分离流感病毒毒株表面抗原亚型和特性及其来源。方法 病毒通过MDCK细胞分离 ,用红细胞凝集抑制 (HI)和神经氨酸酶抑制 (NI)测定对病毒株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和特性分析 ,人血清中抗体测定采用HI和中和实验。对患者进行个案调查... 目的 了解分离流感病毒毒株表面抗原亚型和特性及其来源。方法 病毒通过MDCK细胞分离 ,用红细胞凝集抑制 (HI)和神经氨酸酶抑制 (NI)测定对病毒株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和特性分析 ,人血清中抗体测定采用HI和中和实验。对患者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分离物为甲型流感病毒H9N2亚型 ,属G9类似毒株 ,它的HA抗原特性与已经从人、鸡和鸽分离到的H9N2亚型毒株均有差异。患者恢复期血清对分离物的HI抗体滴度为 40 0 ,中和效价为≥ 6 40。其母血清的HI滴度为 1:2 5。结论 从患者所分离出的病毒为H9N2亚型流感病毒 ,属G9类毒株。它的HA抗原性与测定的H9N2毒株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流感病毒 再次分离 人流感
原文传递
我国首次分离到辛德毕斯病毒 被引量:52
20
作者 梁国栋 李其平 +9 位作者 何英 陈伯权 谢杏初 陈立 赵子江 黄轶军 郅琦 马丽 巴特 阿布里克木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5-59,共5页
1990年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捕获的一组按蚊中分离到1株虫煤病毒,命名为XJ160。该毒株对BHK和C6/36细胞致病变,表现为圆缩,脱落。对乳小白鼠可致死,对3周龄鼠不致死。对酸、乙醚敏感,抵抗5-氟脱氧尿苷。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病毒颗粒... 1990年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捕获的一组按蚊中分离到1株虫煤病毒,命名为XJ160。该毒株对BHK和C6/36细胞致病变,表现为圆缩,脱落。对乳小白鼠可致死,对3周龄鼠不致死。对酸、乙醚敏感,抵抗5-氟脱氧尿苷。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病毒颗粒呈球形,具有包膜,直径58nm。蔗糖丙酮法制备的血凝素对羊红细胞有凝集作用。血清学鉴定提示该毒株与甲病毒属的SIN,CHIK,RR和EEE的免疫腹水呈阳性反应,而与SAG等5种甲病毒的免疫腹水呈阴性反应。与黄病毒组的10种及布尼亚组的5种免疫腹水亦呈阴性反应。中和试验表明SIN抗体能中和XJ-160病毒,中和指数为100000,其它抗体无中和作用。以上结果提示XJ-160病毒为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病毒属 辛德毕斯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