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理气中药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糖代谢某些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0
1
作者 徐晓阳 张爱芳 +2 位作者 武桂新 冯美云 冯炜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以SD雄性大鼠为对象,测定了扶正理气中药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及疲劳性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间骨骼肌糖代谢某些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强度耐力训练可使大鼠骨骼肌中糖厚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提高(P<0.05);磷... 以SD雄性大鼠为对象,测定了扶正理气中药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及疲劳性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间骨骼肌糖代谢某些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强度耐力训练可使大鼠骨骼肌中糖厚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提高(P<0.05);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变化不大;扶正理气中药对这些训练效果没有影响;疲劳运动后即刻肌糖原含量下降(P<0.05),服药组的肌糖原下降更多,但无显著性;运动后即刻PFK活性增高(P<0.05),恢复3小时该酶活性下降,恢复24小时时已降至安静水平,服药并不改变PFK的变化趋势;MDH活性在运动后即刻变化不大,恢复3小时时有所增加,恢复24小时时反而明显下降(P<0.05);服药大鼠该酶活性在运动后即刻明显下降(P<0.05),恢复3小时时明显高于安静值(P<0.05),恢复24小时时仍较安静时高。结果提示:扶正理气中药可能有促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理气 中药 大强度 耐力训练 糖代谢
下载PDF
脾气虚大鼠骨骼肌中某些元素、酶及能荷的变化 被引量:24
2
作者 孙恩亭 谢锦玉 +1 位作者 李乐红 薛庆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736-738,共3页
为了探讨中医脾与肌肉的关系,测定了脾气虚模型大鼠在造模和复健后,骨骼肌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一些元素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骨骼肌细胞腺苷酸(ATP、ADP和AMP)浓度和能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大鼠比较,脾气虚大鼠骨骼肌细胞ATP... 为了探讨中医脾与肌肉的关系,测定了脾气虚模型大鼠在造模和复健后,骨骼肌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一些元素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骨骼肌细胞腺苷酸(ATP、ADP和AMP)浓度和能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大鼠比较,脾气虚大鼠骨骼肌细胞ATP含量和能荷值显著减小(P<0.01,P<0.001);与无氧酵解相关的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升高(P均<0.01);与之相关的微量元素锌和铁的含量也相应地升高(P均<0.01);与肌肉收缩有关的元素铜、钾、钠减少而钙增多。经健脾益气的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后,上述变化可得到纠正而趋于正常。说明脾气虚证的发生机制与脾失健运造成能量代谢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为中医"脾主肌肉"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骨骼肌 能量代谢 元素
下载PDF
骨骼肌的内分泌功能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靓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3-198,共6页
长期以来,骨骼肌被认为是一种效应器官,接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近年大量实验研究资料发现骨骼肌也具有分泌活性物质的功能,能表达、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信号分子,包括调节肽、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也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骨骼肌分... 长期以来,骨骼肌被认为是一种效应器官,接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近年大量实验研究资料发现骨骼肌也具有分泌活性物质的功能,能表达、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信号分子,包括调节肽、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也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骨骼肌分泌的活性物质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方式调节骨骼肌的生长、代谢和运动功能;甚至以血液循环内分泌的方式调节机体远隔器官组织的功能。骨骼肌生成和分泌的活性物质在运动系统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骨骼肌分泌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内分泌功能 生长 代谢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烧伤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1
4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烧伤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中的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大鼠背部 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后 ,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 (6 mg/ kg)制成烧伤脓毒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2、6、12和 2 4小时...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烧伤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中的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大鼠背部 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后 ,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 (6 mg/ kg)制成烧伤脓毒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2、6、12和 2 4小时组 ,另设对照组 ,每组 15只。称重、有氧孵育大鼠伸趾长肌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组织总蛋白和肌纤维蛋白的降解率 ;并通过 Northern杂交检测伸趾长肌内泛素和 C2 m RNA的表达变化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内 TNFα含量变化。结果 :脓毒症大鼠伤后 12小时及 2 4小时较对照组伸趾长肌重量显著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脓毒症大鼠伸趾长肌总蛋白、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在2小时较对照组即显著升高 (P均 <0 .0 1) ,12小时达高峰 ,分别升高 5 8%和 335 % ,2 4小时仍高于对照组(P均 <0 .0 1) ;脓毒症大鼠伸趾长肌内泛素 m RNA(2 .4 kb)和 C2 m RNA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其中 12小时升高最显著 ;脓毒症大鼠血浆内 TNFα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伸趾长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与血浆内 TNFα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r=0 .96 4 8,P<0 .0 1)。结论 :体内 TNFα分泌增多是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骨骼肌 蛋白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 泛素 核糖核酸印迹 大鼠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骨骼肌代谢的调控及其机制 被引量:19
5
作者 首健 陈佩杰 肖卫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2-606,共5页
糖皮质激素(GCs)对骨骼肌代谢有重要调控作用。GCs可通过促进Pik3r1表达,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或通过促进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表达,从而抑制骨骼肌糖摄取及糖原合成,提高血糖水平;GCs可抑制骨骼肌脂质代谢,引起脂质代谢中间体二酰甘油... 糖皮质激素(GCs)对骨骼肌代谢有重要调控作用。GCs可通过促进Pik3r1表达,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或通过促进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表达,从而抑制骨骼肌糖摄取及糖原合成,提高血糖水平;GCs可抑制骨骼肌脂质代谢,引起脂质代谢中间体二酰甘油和神经酰胺堆积,诱发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GCs可通过促进Fox O表达,激活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和自噬-溶酶体途径,以及通过激活氧化应激途径,诱导MuRF1与MAFbx表达,或者通过上调C/EBPβ表达,从而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分解; GCs还可通过促进肌肉生长抑制素以及Pik3r1表达,抑制m TOR途径,或者通过上调KLF-15表达,从而抑制骨骼肌蛋白质合成。该文通过综述国内外最新进展,深入探讨GCs对骨骼肌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将为GCs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骨骼肌代谢 糖代谢 脂代谢 蛋白质代谢 调控机制
下载PDF
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模型大鼠脾主肌肉实质的探讨 被引量:20
6
作者 屈小虎 黄玲 +2 位作者 陈慧 吕斌 金丽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研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模型大鼠骨骼肌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变化,探讨中医脾主肌肉理论的内涵实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组、脾气虚组和脾不统血组,每组12只。复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 目的研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模型大鼠骨骼肌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变化,探讨中医脾主肌肉理论的内涵实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组、脾气虚组和脾不统血组,每组12只。复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ATP含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ComplexⅠ、ComplexⅡ、ComplexⅢ、ComplexⅣ)活性、柠檬酸合酶(CS)活性、mt DNA拷贝数、COXⅣ蛋白和Cyt-C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期和末期脾气虚组和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的ATP含量、线粒体复合物活性、CS活性、mt DNA拷贝数、COXⅣ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均降低,Cyt-C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均升高(P <0. 05,P <0. 01);与脾气虚组比较,中期和末期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ATP含量、CS活性均降低(均P <0. 05);中期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ComplexⅠ、ComplexⅡ、ComplexⅢ活性降低,末期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ComplexⅠ、ComplexⅢ、ComplexⅣ活性降低(P <0. 05,P <0. 01);中期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mt DNA拷贝数升高(P <0. 05);脾不统血组大鼠骨骼肌COXⅣ、Cyt-C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脾气虚证大鼠和脾不统血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变化,且脾气虚证发展成为脾不统血证的过程中,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障碍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证 脾不统血证 骨骼肌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仔猪骨骼肌注射pGRF基因质粒的促生长及代谢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勇 周安国 +3 位作者 吴德 朱宇旌 王康宁 杨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给体重约 5 0kg的长白×太湖仔猪以 0 2 5、0 5、1 0、2 0mg剂量半腱肌部位注射 pGRF基因的表达质粒 ,5~ 10kg阶段终体重分别比 0mg组增加 4%、17%、2 0 %和 16 % ,日增重增加 8%、37%、43%和 36 % ,采食量提高 17%、2 7%、2 ... 给体重约 5 0kg的长白×太湖仔猪以 0 2 5、0 5、1 0、2 0mg剂量半腱肌部位注射 pGRF基因的表达质粒 ,5~ 10kg阶段终体重分别比 0mg组增加 4%、17%、2 0 %和 16 % ,日增重增加 8%、37%、43%和 36 % ,采食量提高 17%、2 7%、2 3 %和 11% ;耗料增重比 ,0 5mg组、1 0mg组及 2 0mg组分别比 0mg组降低 8%、14%和 18%。1 0mgpGRF基因质粒使血液中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GRF)比对照组升高 1 6倍 (P <0 0 5 )、生长激素 (GH)升高2 5倍 (P <0 0 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 Ⅰ )升高 2 3倍 (P <0 0 1) ,血液中尿素浓度降低 2 0 % (P <0 0 5 ) ,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 (TG)明显下降 (P <0 0 5 )。试验研究还证明生长抑素 (SS)分泌的增加是限制 pGRF基因质粒高用量时正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 ,1mg为 5~ 10kg阶段仔猪注射 pGRF基因质粒的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RE基因质粒 仔猪 骨骼肌 代谢调控
下载PDF
穴位和非穴位刺激对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海峰 吴瑛 杨华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实验法,将大鼠随机分成非穴位刺激组、穴位刺激组(刺激"足三里"、"承山"、"大椎"、"命门"穴位)进行电针刺激,观察大鼠骨骼肌ATP酶、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的变化。结果表... 采用实验法,将大鼠随机分成非穴位刺激组、穴位刺激组(刺激"足三里"、"承山"、"大椎"、"命门"穴位)进行电针刺激,观察大鼠骨骼肌ATP酶、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穴位电刺激使大鼠骨骼肌ATPase、LDH和CPK活性比非穴位刺激组显著升高(P<0 01),并对协调发展磷酸肌酸(CP)供能,糖酵解供能能力有明显效果,说明了穴位电刺激能改善大鼠骨骼肌的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电刺激 酶活性 大鼠 骨骼肌 能量代谢
下载PDF
补充天然虾青素对递增负荷训练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补充天然虾青素和游泳训练对大鼠骨骼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2只7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运动组(T)、服药组(M)和运动服药组(TM)。T组和TM组进行6周的递增负荷游泳运动,M组和T... 目的:探讨补充天然虾青素和游泳训练对大鼠骨骼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2只7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运动组(T)、服药组(M)和运动服药组(TM)。T组和TM组进行6周的递增负荷游泳运动,M组和TM组每天灌服天然虾青素,剂量为400mg/Kg BW。6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液中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测定骨骼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含量。结果:长期递增负荷训练使大鼠血清LDH(P<0.01)和CK(P<0.01)水平显著上升,骨骼肌SOD活性、SOD/MDA比值、GSH-PX、T-AOC和CAT显著降低。补充天然虾青素显著降低了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大鼠血清的LDH、CK浓度和骨骼肌MDA的含量,同时显著提高骨骼肌SOD活性、SOD/MDA比值,GSH-PX、T-AOC和CAT活性。结论:①长期递增负荷训练使骨骼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主要表现为血清LDH和CK浓度的增加。②补充天然虾青素显著降低了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大鼠血清的LDH、CK浓度和骨骼肌MDA的含量。骨骼肌SOD活性、SOD/MDA比值,GSH-PX、T-AOC和CAT显著增高,这可能是天然虾青素保护运动机体骨骼肌的细胞膜功能和结构完整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虾青素 骨骼肌 自由基代谢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下一个将是谁?——关键信号分子对运动性骨骼肌能量代谢的调控 被引量:13
10
作者 钱帅伟 漆正堂 +1 位作者 孙易 丁树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89,F0003,共8页
骨骼肌不仅是机体最重要的运动器官,也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其代谢稳态是维持骨骼肌健康乃至整个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与重要保证。运动可驯化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体系,使其进行积极性调整,并产生显型代谢适应(能量驯化),从而产出更多能量... 骨骼肌不仅是机体最重要的运动器官,也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其代谢稳态是维持骨骼肌健康乃至整个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与重要保证。运动可驯化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体系,使其进行积极性调整,并产生显型代谢适应(能量驯化),从而产出更多能量。细胞分子信号调控理论的逐渐丰富与完善,以及线粒体角色的重新转换与定位,为研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运动适应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作为对能量状态极其敏感的感受器或调节器,AMPK、mTOR、PGC-1α、p53、SIRT1、FoxOs等关键信号分子及其介导的信号网络的稳态表达对于稳定骨骼肌能量代谢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探寻更多关键信号分子,深入剖析其在物质能量代谢及其与线粒体功能网络之间的信号耦联作用,将会进一步揭示骨骼肌能量代谢稳态的运动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能量代谢 关键信号分子 运动适应 稳态效应
下载PDF
骨骼肌细胞铁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海涛 刘玉倩 +3 位作者 刘建国 段相林 赵焕彬 于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6-100,共5页
铁在ATP合成、氧的转运与利用等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骼肌是机体运动中利用铁的重要器官,运动会改变骨骼肌细胞的铁稳态,骨骼肌铁缺乏或铁超载都会影响骨骼肌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因此运动与铁代谢的关系引起... 铁在ATP合成、氧的转运与利用等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骼肌是机体运动中利用铁的重要器官,运动会改变骨骼肌细胞的铁稳态,骨骼肌铁缺乏或铁超载都会影响骨骼肌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因此运动与铁代谢的关系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骨骼肌细胞膜上铁转运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l,DMT1)、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等参与了铁的摄取和释放,NO可能对运动中骨骼肌铁代谢起重要调控作用,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尚需深入研究。此外,骨骼肌细胞膜上分布着参与调节肠铁吸收的铁调素调节蛋白(hemojuvelin,HJV),其在运动中对肠铁吸收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生理学 骨骼肌 铁代谢 运动 铁转运蛋白受体 综述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不同类型肌纤维代谢与分布的调节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一 朱荣 +1 位作者 梁永桥 马建设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1次)和长期(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T)对SD大鼠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代谢与分布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r-C)组、急性HIT(a-HIT)组和长期HIT(c-HIT)组,每组n=10只。a-HIT组进行1次急性HIT,c-HIT组进行8... 目的:探讨急性(1次)和长期(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T)对SD大鼠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代谢与分布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r-C)组、急性HIT(a-HIT)组和长期HIT(c-HIT)组,每组n=10只。a-HIT组进行1次急性HIT,c-HIT组进行8周HIT,r-C组保持安静状态。实验后分离胫骨前肌(快肌,II型肌纤维为主)和比目鱼肌(慢肌,I型肌纤维为主),比色法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ATP酶染色法鉴定肌纤维类型(I、II),Western Blot法测定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亚基(AMPKα)、磷酸化AMPKα(p-AMPKα)、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p-p38 MAPK、钙调神经磷酸酶(Ca 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激活T细胞核因子(NFAT)c1亚基(NFATc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肌球蛋白重链(MHC)亚型(I、IIa、IId/x和IIb)百分构成比。结果:与r-C组比较,a-HIT组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糖原含量均下降(P<0.05),p-AMPKα/AMPKα、p-p38 MAPK/p38 MAPK、Ca N、PGC-1α和NFATc1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c-HIT组力竭时间延长(P<0.05),胫骨前肌LDH活性升高,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糖原含量、SDH活性以及PGC-1α和NFATc1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比目鱼肌IIa型和IIb型肌纤维比例减少(P<0.05),I型肌纤维比例增加(P<0.05),胫骨前肌IIb和IId/x型肌纤维减少(P<0.05),IIa和I型肌纤维增加(P<0.05)。结论:一次急性HIT可同时募集快肌和慢肌纤维并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通路;而长期HIT则提高快肌中I型和IIa型肌纤维以及慢肌中I型肌纤维比例,上调快肌和慢肌糖原含量和有氧代谢酶活性以及快肌无氧代谢酶活性,最终改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 骨骼肌 纤维类型 代谢 分布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在调控骨骼肌缺氧时能量代谢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亚琼 周播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40,共5页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一种调控组织细胞氧稳态的关键性核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其表达和活性受到细胞氧浓度的严密调控。它能在生理性和病理性缺氧缺血的情况下,通过调控细胞能量代谢、血管发生、红细胞生成、细胞生...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一种调控组织细胞氧稳态的关键性核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其表达和活性受到细胞氧浓度的严密调控。它能在生理性和病理性缺氧缺血的情况下,通过调控细胞能量代谢、血管发生、红细胞生成、细胞生存、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效应,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得以生存或者走向凋亡。本文中我们主要概述了HIF-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缺氧时调控骨骼肌能量代谢方面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低氧诱导因子-1 骨骼肌 能量代谢
下载PDF
运动时长和强度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亮 史霄雨 +5 位作者 刘子铭 王祯 李琳 高久翔 刘晓然 王瑞元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1-642,共12页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时长、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和自噬的影响及FUNDC1的作用。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周、4周的安静对照组(Con组)、中等强度运动组(M-ex组,跑台运动16 m/min,1 h/d,6 d/week)和大强度运动组(Hi-ex组,...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时长、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和自噬的影响及FUNDC1的作用。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周、4周的安静对照组(Con组)、中等强度运动组(M-ex组,跑台运动16 m/min,1 h/d,6 d/week)和大强度运动组(Hi-ex组,跑台运动35 m/min,20 min/d,6 d/week),每组10只。干预结束后分离双侧比目鱼肌,石蜡切片制备透射电镜样本,用ELISA检测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 CS)的含量,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细胞色素c氧化酶IV亚型(cytochrome c oxidase IV, COX-IV)、FUNDC1/COX-IV及LC3/FUNDC1的共定位情况。提取骨骼肌线粒体,用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 PGC-1α)、COX-I、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AMPKα)、p-AMPKα、Unc-51样激酶1 (Unc-51 like kinase 1, ULK1)、FUNDC1、LC3、自噬选择性底物(p62)等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运动可上调线粒体功能,即PGC-1α、COX-I蛋白表达和CS含量,2周Hi-ex组和2周M-ex组之间无差异,而4周Hi-ex组显著低于4周M-ex组。在运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4周运动组大鼠的骨骼肌线粒体自噬激活程度高于2周运动组;在运动时长相同的情况下,Hi-ex组的线粒体自噬激活程度高于M-ex组。2和4周运动干预均可提高LC3/COX-IV、COX-IV/FUNDC1、FUNDC1/LC3共定位。运动可提高LC3-II/LC3-I比值,下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FUNDC1、ULK1蛋白表达水平和AMPKα磷酸化水平,4周Hi-ex组的这些蛋白表达变化幅度显著大于4周M-ex组。以上结果提示,运动可诱导骨骼肌线粒体自噬,自噬的激活程度与运动时间和强度有关,运动的诱导机制可能是通过AMPK-ULK1通路影响FUNDC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FUNDC1 运动 骨骼肌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紫草提取物有效成分测定及对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和抗疲劳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小仙 熊正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450,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游泳和大鼠跑台2个训练实验模型,研究紫草提取物对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以及抗疲劳作用;并测定紫草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方法:选取雄性小鼠和大鼠各24只,将小鼠随机分为游泳训练组(a组)、游泳力竭组(b组)和游泳加药...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游泳和大鼠跑台2个训练实验模型,研究紫草提取物对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以及抗疲劳作用;并测定紫草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方法:选取雄性小鼠和大鼠各24只,将小鼠随机分为游泳训练组(a组)、游泳力竭组(b组)和游泳加药组(c组),每组各8只;将大鼠随机分为跑台训练组(A组)、跑台力竭组(B组)、跑台加药组(C组),每组各8只。小鼠和大鼠按照不同的训练模型分别进行游泳和跑台训练,在训练方案的最后1天,a、A组动物不进行训练,在安静状态下处死制备待测样本,并通过试剂盒测定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巯基(-SH)、丙二醛(MDA)指标;b、B、c、C组动物进行一次力竭运动,力竭后即刻处死并进行样本处理和上述指标测定。结果:训练对照组(b、B组)动物在游泳和跑台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自由基代谢产物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补充紫草提取物组(c、C组)动物在力竭运动后,与训练对照组动物(b、B)相比,骨骼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自由基代谢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运动至力竭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紫草提取物可以改善骨骼肌组织自由基清除和代谢水平,延缓运动疲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提取物 骨骼肌 自由基 代谢 抗疲劳活性 紫草素 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 乙酰紫草素 去氧紫草素 异丁基紫草素 β 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 α-甲基-正丁酰紫草素 异戊酰紫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运动与白细胞介素-6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大川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4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 ,总结了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表明 ,运动能够诱导局部工作的肌肉产生 IL - 6 ,并可能参与调节和运动有关的代谢变化。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运动 代谢 骨骼肌 损伤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大鼠骨骼肌蛋白消耗及低蛋白联合α酮酸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嘉琳 谷立杰 +3 位作者 袁伟杰 黄娟 董婷 唐知还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观察Goto—Kakizaki(GK)大鼠2型非肥胖糖尿病肾病(DKD)模型骨骼肌蛋白消耗情况,探讨低蛋白联合仪酮酸对其的作用。方法雄性GK大鼠45只,24周龄开始给予饮食干预,随机分为正常蛋白组(22%酪蛋白,NPD组)、低蛋白组(6%酪蛋... 目的观察Goto—Kakizaki(GK)大鼠2型非肥胖糖尿病肾病(DKD)模型骨骼肌蛋白消耗情况,探讨低蛋白联合仪酮酸对其的作用。方法雄性GK大鼠45只,24周龄开始给予饮食干预,随机分为正常蛋白组(22%酪蛋白,NPD组)、低蛋白组(6%酪蛋白,LPD组)和低蛋白联合d酮酸组(5%酪蛋白+1%a酮酸,Keto组);另设性别、周龄相同的Wistar大鼠15只为对照组(CTL组),予以正常蛋白饮食(22%酪蛋白)。观察大鼠生存状况,每周用电子秤称重,同时检测各组第24、32、40、48周龄大鼠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血清中葡萄糖、Scr、BUN、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变化。组织病理学观察48周龄大鼠比目鱼肌形态,并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用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比目鱼肌肌萎缩关键基因atrogin.1、MuRF-1和骨骼肌增殖分化关键基因MyoD、myogenin表达水平。结果与CTL组相比,NPD、LPD及Keto组体质量显著下降[(317.90±13.81)、(330.38±11.96)、(390.44±12.25)g比(429.43±16.85)g,均P〈0.05】;尿白蛋白排泄增多【(14.36±5.52)、(8.12±4.61)、(5.58±3.50)mg/24h比(0.61±0.16)mg/24h,均P〈0.051;Scr和BUN水平也显著增高【Scr:(81.50±7.88)、(66.32±8.36)、(63.44±8.21)umol/L比(24.43±6.15)umol/L;BUN:(7.53±1.05)、(5.63±1.40)、(5.54±0.97)mmol/L比(2.98±0.62)mmol/L;均P〈0.051。与CTL组相比,NPD、LPD及Keto组比目鱼肌变细,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均P〈0.05);肌肉组织atrogin,1和MuRF-1表达水平约为CTL组的2倍(均P〈0.05),而MyoD和myogenin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P〈0.05)。与NPD、LPD组相比,Keto组GK大鼠40周龄时体质量显著增加[(381.62±15.82)g比(331.50±17.58)、(326.60±13.43)g,均P〈0.05];Sc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骨骼 能量代谢 a酮酸 低蛋白饮食
原文传递
雄激素对骨骼肌蛋白质代谢的调控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静 陈佩杰 肖卫华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6-832,共7页
雄激素可调控骨骼肌蛋白质代谢,从而在肌肉质量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雄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雄激素可在雄激素受体介导下,分别通过IGF-1/Akt、ERK/mTOR和GPCR等信号通路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质量增长;当雄激素不足时,... 雄激素可调控骨骼肌蛋白质代谢,从而在肌肉质量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雄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雄激素可在雄激素受体介导下,分别通过IGF-1/Akt、ERK/mTOR和GPCR等信号通路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质量增长;当雄激素不足时,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自噬和肌肉生长抑制素等途径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分解和肌肉流失。雄激素调控骨骼肌蛋白质代谢机制的阐明,将加深人们对雄激素功能及骨骼肌蛋白质代谢调控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骨骼肌 蛋白质代谢
原文传递
参芪复方介导IGF-1/PI3K/Akt通路干预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钟文 谢春光 +3 位作者 朱海燕 刘桠 高泓 杨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072-1075,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探索。方法:GK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复方组及西格列汀组,另设Wist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饮食,连续8周,建立...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探索。方法:GK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复方组及西格列汀组,另设Wist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饮食,连续8周,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同时开始分组给药,期间监测动物一般情况及血糖水平,试验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IGF-1含量,取腓肠肌称取湿重及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腓肠肌PI3K,Akt及p70s6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腓肠肌湿重、IGF-1、PI3K、Akt以及p70s6k明显降低(P〈0.05),且病理观察发现腓肠肌细胞萎缩,有较大面积水肿,肌间淋巴细胞浸润。经参芪复方治疗后,GK大鼠腓肠肌湿重、IGF-1、PI3K、Akt以及p70s6k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理观察未见明显肌细胞萎缩、水肿,炎细胞浸润少。结论:参芪复方对糖尿病骨骼肌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激活IGF-1/PI3K/Akt蛋白质合成代谢相关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骼肌 蛋白质代谢 脾主肌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下载PDF
AMPK——运动调控骨骼肌糖脂代谢的重要激酶 被引量:9
20
作者 沈文清 何标 丁树哲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1-643,共13页
AMPK(5′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是AMP激活的,由催化亚基α(α1/α2)、调节亚基β(β1/β2)和γ(γ1/γ2/γ3)构成的异源三聚体蛋白激酶。营养物质缺乏(无糖或低氧)、二甲双胍、AMPK激活剂AICAR和运动皆能激活骨骼肌AMPK,而AMPK... AMPK(5′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是AMP激活的,由催化亚基α(α1/α2)、调节亚基β(β1/β2)和γ(γ1/γ2/γ3)构成的异源三聚体蛋白激酶。营养物质缺乏(无糖或低氧)、二甲双胍、AMPK激活剂AICAR和运动皆能激活骨骼肌AMPK,而AMPK主要促进骨骼肌分解代谢,抑制其合成代谢。其中,运动主要通过上调骨骼肌[AMP]/[ATP]或[ADP]/[ATP]比率促进AMPKαThr172位点磷酸化,从而激活骨骼肌AMPK介导的糖脂代谢信号通路,包括AMPK/TBC1D1/TBC1D4信号通路调控的GLUT4转位以促进葡萄糖摄取,以及AMPK/ACC(乙酰辅酶A羧化酶)信号通路结合线粒体蛋白转移酶CPT1/2和脂肪酸转运蛋白FAT/CD36、FABPpm和FATP1/4共同促进的骨骼肌脂肪酸氧化。为突出AMPK调控运动中骨骼肌糖脂代谢的重要性,本文分别阐述了运动对骨骼肌AMPK的调控作用,运动在骨骼肌AMPK介导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深度理解运动过程中AMPK调控骨骼肌糖脂代谢的细胞分子机制有助于将AMPK开发成治疗代谢类疾病的潜在有效靶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 运动 骨骼肌 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