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跨语言时-体-情态的范畴化、显赫性及扩张性——库藏类型学视角 |
于秀金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2
|
“记得”的叙实性漂移及其概念结构基础 |
袁毓林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3
|
情态屈折语假设与二分时非兼容的跨语言视角 |
于秀金
张辉
|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4
|
“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及其概念结构基础 |
袁毓林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5
|
光杆名词主语指称解释的情态动因 |
张寒冰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跨语言(非)现实与时—体—情态的范畴关联及显赫性格局 |
于秀金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7
|
已然/未然范畴下时体助词的同形异质性 |
于秀金
吴春相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8
|
已然/未然范畴与“果真”的分化 |
聂仁发
葛子岚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9 |
1
|
|
9
|
汉日“忘记”类动词叙实性的对比分析 |
吉田泰谦
袁毓林
|
《高等日语教育》
|
2022 |
0 |
|
10
|
特征重组视角下英语母语者的汉语否定标记习得 |
王佳
陈月红
|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1
|
载瓦语现实和非现实范畴的实证研究 |
朱艳华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2
|
话语标记“你看”、“我看”与现实情态 |
陈振宇
朴珉秀
|
《语言科学》
|
2006 |
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