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化度的泵送混凝土温升模型及参数反演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井 魏李威 +1 位作者 张玉鑫 胡晓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81,共7页
针对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绝热温升高、早期水化速率快的特点,结合绝热温升试验,构建了基于水化度的水化温升速率模型(简称水化度模型),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水化度模型、双曲线模型、单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参数进行反演对比分析,将水化度模... 针对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绝热温升高、早期水化速率快的特点,结合绝热温升试验,构建了基于水化度的水化温升速率模型(简称水化度模型),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水化度模型、双曲线模型、单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参数进行反演对比分析,将水化度模型应用于5组绝热温升试验结果拟合中,使用4种温升模型对上海某泵闸工程混凝土试块温度场进行了反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水化度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水化度模型能反映不同阶段的水化热变化特性,其参数采用分阶段拟合,稳定性好,避免了一般模型参数过多时出现的过拟合问题,能为泵送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智能温控提供较准确的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 绝热温升 水化度 人工蜂群算法
下载PDF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建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7期296-296,F0003,共2页
介绍了宜万铁路龙王庙特大桥12#墩(墩高106.5m)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降低内外温差、预防收缩裂缝,在地形复杂条件下,严密组织,减少坍落度损失、延缓凝结时间,确保了顺利泵送和浇注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泵送C60自密实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亚宁 袁富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59,共3页
通过使用聚羧酸盐外加剂、控制粗骨料粒径不超过20mm和使用粉煤灰+矿渣双掺30%的途径配制出了满足工程需要的泵送C60自密实混凝土;经过制定正确的浇筑方案和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与养护等关键环节的控制,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内部均... 通过使用聚羧酸盐外加剂、控制粗骨料粒径不超过20mm和使用粉煤灰+矿渣双掺30%的途径配制出了满足工程需要的泵送C60自密实混凝土;经过制定正确的浇筑方案和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与养护等关键环节的控制,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内部均匀密实,外观质量良好,很好地解决了配筋密集结构的混凝土施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应用
下载PDF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核电站取水口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士明 沈良君 +4 位作者 胡德华 丁新龙 周伟 张长民 许海彬 《混凝土》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8,共3页
本文介绍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秦山核电站三期海上取水口稳管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论述了根据工程对混凝土强度、水灰比、泵送及塌落度保持时间等要求和现场作业条件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和新拌混凝土性能的研制和改进过程。同时在综... 本文介绍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秦山核电站三期海上取水口稳管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论述了根据工程对混凝土强度、水灰比、泵送及塌落度保持时间等要求和现场作业条件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和新拌混凝土性能的研制和改进过程。同时在综合考虑塑性混凝土的材料特点和施工方法的基础上 ,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水下抗分散性的矛盾平衡及兼顾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絮凝剂 流动性 塌落度损失 泵送混凝土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泵送混凝土时的行为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尚英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2-73,共2页
研究分析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泵送混凝土时的行为特点,指出一般计算中将泵送混凝土单纯作为荷载作用在钢管拱上的错误,对于挖掘钢管混凝土拱的潜力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拱桥 钢管混凝土 压力 泵送混凝土
下载PDF
人工碎石骨料的针片含量及基本粒形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海军 文梓芸 《混凝土》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3-56,共4页
本文主要针对广州市生产商品混凝土所用两大类别不同粒形粗骨料 ,其针片状含量对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认为片状骨料含量不同对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有轻微降低作用 ,但对其坍落度损失影响较大 ,而片状骨料数量... 本文主要针对广州市生产商品混凝土所用两大类别不同粒形粗骨料 ,其针片状含量对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认为片状骨料含量不同对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有轻微降低作用 ,但对其坍落度损失影响较大 ,而片状骨料数量的增加会恶化混凝土的强度性能 ,增大混凝土硬化后的不均匀性 ,增大其潜在危险性 ,而针状骨料对泵送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骨料基本粒形 针、片状骨料 混凝土性能
下载PDF
泵送混凝土施工机械优化组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红艳 刘志杰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8-29,41,共3页
对泵送混凝土施工机械的组合方案进行了评价分析,给出了其优化方案的目标,提出用系统模拟方法。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施工机械 混凝土运输系统 优化组合
下载PDF
高温季节泵站泵送混凝土施工的温控防裂方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乜树强 陈沛 +1 位作者 朱岳明 王振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泵站裂缝是一直困扰工程界的"疑难杂症",裂缝的出现使人们对于泵站能否安全运行产生很大的疑虑。针对这种情况,将冷却水管技术应用于泵站施工期,并且采用"表面保温+内部水管降温"的双重防裂措施。以上方法在南水北... 泵站裂缝是一直困扰工程界的"疑难杂症",裂缝的出现使人们对于泵站能否安全运行产生很大的疑虑。针对这种情况,将冷却水管技术应用于泵站施工期,并且采用"表面保温+内部水管降温"的双重防裂措施。以上方法在南水北调淮安第四泵站工程中得以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迄今为止在已经完工的部分尚未发现裂缝,可以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温控防裂 泵送混凝土 冷却水管 仿真计算
下载PDF
基于CFD的泵送混凝土流变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悦 田小璇 +3 位作者 金彩云 王子赓 李亚强 王睿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9-1144,1152,共7页
预测新拌混凝土在泵管中的流变性复杂且困难,而计算流体力学(CFD)提供了一种模拟泵送混凝土流变性能的新方法,具有预测结果准确且可视化、减少试验工作量等优点。为此通过采用CFD中的Fluent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C60新拌混凝土在盘管试验... 预测新拌混凝土在泵管中的流变性复杂且困难,而计算流体力学(CFD)提供了一种模拟泵送混凝土流变性能的新方法,具有预测结果准确且可视化、减少试验工作量等优点。为此通过采用CFD中的Fluent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C60新拌混凝土在盘管试验中的流变性,重点分析了具有不同厚度润滑层的混凝土在泵管中流速、压力分布以及泵送压力损失的变化规律,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模拟新拌混凝土泵送性的建模方法,结果表明,当润滑层厚度为6 mm左右时,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泵送混凝土 流变性能 数值模拟 润滑层
下载PDF
机制砂加特细砂配制泵送混凝土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太昌 《铁道建筑技术》 2002年第z1期97-99,共3页
将机制砂、特细砂优化组合成为级配良好的中砂配制泵送混凝土 ,解决了特细砂不能用于重要的混凝土工程以及单独用机制砂配制流态混凝土内实外不美的难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机制砂 特细砂 试验 应用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混凝土碳化及抗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华美 杨华全 +1 位作者 王迎春 严建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泵送混凝土的碳化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泵送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龄期的增长而增长;相比常态混凝土,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较为有利;掺SP-8N... 为了研究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泵送混凝土的碳化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泵送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龄期的增长而增长;相比常态混凝土,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较为有利;掺SP-8N泵送混凝土的抗碳化及抗冻性能略高于掺JM-2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30%,水胶比从0.30变化至0.50时,泵送混凝土均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水胶比是影响泵送混凝土碳化及抗冻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水胶比 碳化 抗冻性能 泵送混凝土
下载PDF
C50泵送混凝土孔隙分形与氯离子渗透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明 陈哲 杨帆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5,共4页
在对C50泵送混凝土孔隙特征和氯离子渗透特征的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孔隙分形维数与氯离子渗透的关系。研究表明,用孔50~550 nm孔径分形维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泵送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特征。随着孔隙的分形维数增大,凝胶孔增多,混凝土氯离子扩... 在对C50泵送混凝土孔隙特征和氯离子渗透特征的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孔隙分形维数与氯离子渗透的关系。研究表明,用孔50~550 nm孔径分形维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泵送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特征。随着孔隙的分形维数增大,凝胶孔增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显著降低。矿渣粉煤灰双掺的C50泵送混凝土总孔隙率最小,氯离子扩散系数最小,粉煤灰混凝土总孔隙率最大,分形维数最小,氯离子扩散系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分形 掺合料 氯离子渗透 孔隙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华东 曹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70-1375,共6页
在正式施工生产前,根据图纸技术要求选用水泥、砂石级配、粒径、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出几种不同的配合比与配料的不同投放顺序,通过仔细比较来确定最优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高性能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实施了动态调配.... 在正式施工生产前,根据图纸技术要求选用水泥、砂石级配、粒径、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出几种不同的配合比与配料的不同投放顺序,通过仔细比较来确定最优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高性能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实施了动态调配.在施工中为保证施工质量,对每批进场混凝土进行严格检验.完善了泵送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工艺,在施工中对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浇筑及振捣模式,同时注重混凝土成品后期的养护及保护.该技术提高了工程技术含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业主提供了高质量的住宅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 泵送混凝土
下载PDF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志强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4年第8期38-39,共2页
针对泵送混凝土施工这一技术,从泵送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泵送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步骤、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3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施工 步骤
下载PDF
机制砂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燕菲 何应高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4,共3页
通过某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实践,从原材料、强度、施工配合比、技术措施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泵送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分析了地区性机制砂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提出配制泵送混凝土时,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山砂中粉末含量等影响... 通过某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实践,从原材料、强度、施工配合比、技术措施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泵送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分析了地区性机制砂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提出配制泵送混凝土时,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山砂中粉末含量等影响因素,宜结合地方标准综合考虑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现场质量控制 施工配合比 地区性机制砂 地方标准
下载PDF
泵送钢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蓝天助 张红日 +2 位作者 陆世斌 官少龙 韦能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钢渣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通过对钢渣的特性进行研究显示,钢渣骨料密度较大,表面粗糙,吸水率较大,力学性能与石料相似。在研究钢渣级配及吸水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泵送钢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以及配合比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对钢... 钢渣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通过对钢渣的特性进行研究显示,钢渣骨料密度较大,表面粗糙,吸水率较大,力学性能与石料相似。在研究钢渣级配及吸水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泵送钢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以及配合比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对钢渣混凝土进行试配和强度验证,得出水∶水泥∶粉煤灰∶钢渣∶砂子∶减水剂=1∶1.51∶0.38∶6.18∶4.38∶0.0302的比例时,工作性能及强度皆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钢渣骨料的吸水特性,泵送钢渣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一泵车混凝土的施工时间不宜超过5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骨料 泵送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坍落度损失
下载PDF
含气量对混凝土流变参数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育庆 濮国轩 +1 位作者 刘博文 赵秋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S01期132-135,共4页
为了研究影响混凝土的流变参数,通过掺入引气剂改变混凝土含气量对混凝土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标准,利用混凝土流变仪、塌落度桶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塌落度、扩展度、含气量以及流变参数,并对混凝土拌... 为了研究影响混凝土的流变参数,通过掺入引气剂改变混凝土含气量对混凝土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标准,利用混凝土流变仪、塌落度桶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塌落度、扩展度、含气量以及流变参数,并对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变学参数与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掺用适量引气剂在混凝土拌和物内形成适量微小的封闭球状气泡,可以降低集料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摩擦阻力),从而可降低屈服剪切应力和粘度、改善拌和物流变性能;引气剂掺量过大,混凝土强度下降明显。结合流变参数和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引气剂掺量控制在0.1/10000~0.5/10000之间较为合适;提高混凝土含气量可以改善其流动性,降低泵送混凝土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含气量 流变参数 粘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朝栋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3,共3页
从泵送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性能和泵送过程等几方面探讨了泵送混凝土施工控制问题,并介绍了泵送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 施工控制
下载PDF
宁夏地区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强曲线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芳 卜勇 邵海东 《工程质量》 2011年第9期25-27,共3页
针对宁夏地区常用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及生产成型工艺,经过试验研究及分析,制定了符合宁夏地区泵送混凝土回弹测强曲线,通过与国家行业标准的比对及实际工程验证,证明制定的宁夏地区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精度优于国家行业规程《回弹法检测混... 针对宁夏地区常用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及生产成型工艺,经过试验研究及分析,制定了符合宁夏地区泵送混凝土回弹测强曲线,通过与国家行业标准的比对及实际工程验证,证明制定的宁夏地区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精度优于国家行业规程《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的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测强 地方测强曲线
下载PDF
超厚底板低水化热泵送混凝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明 蒋宏伟 宋东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45,共5页
为解决超厚底板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问题,在综合防裂措施中采用低水化热的混凝土是非常有效的,结合沈阳地区2个厚度超过8 m的超厚底板混凝土的工程实际,探索了掺入大量降低水化热的复合掺合料(最高达到58%)和控制水化热技术,缓凝、泵送、... 为解决超厚底板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问题,在综合防裂措施中采用低水化热的混凝土是非常有效的,结合沈阳地区2个厚度超过8 m的超厚底板混凝土的工程实际,探索了掺入大量降低水化热的复合掺合料(最高达到58%)和控制水化热技术,缓凝、泵送、防水一体化的技术。研究发现,过多粉煤灰掺量早期强度低,过多矿渣粉易开裂,较好的配合比关系是粉煤灰∶矿渣粉为1.5∶1,实测表明,浇筑后超厚混凝土底板内部最高温度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超厚底板 收缩开裂 低水化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