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及格局优化——以七里河区为例 被引量:87
1
作者 李骞国 石培基 +2 位作者 刘春芳 魏伟 吴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乡村聚落是农户的居住场所,对其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实践意义。基于2002年的Landsat 7 ETM和2012年的SPOT 5遥感影像,采用实地访谈法,景观格局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七里河区乡村聚... 乡村聚落是农户的居住场所,对其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实践意义。基于2002年的Landsat 7 ETM和2012年的SPOT 5遥感影像,采用实地访谈法,景观格局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七里河区乡村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过程、机理及空间格局优化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10年来,全区乡村聚落发展较快,斑块数目增多,平均斑块面积减小,但不同地域发展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集镇中心及三条沟谷地带分布逐渐密集,空间上总体呈现"融合—迁移"之演变趋势。2乡村聚落向地形平坦、交通和水系沿线布局的趋向明显,地形梯度在3级以下,距离道路和河流1 000m是乡村聚落发展的主要集聚区,同时乡村聚落的演变受农户耕作半径、中心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大。3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户生计的改变、政策制度的实施等因素是全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力。4结合全区社会经济、人口、自然环境、聚落布局等情况,提出城镇化整理型、集聚发展型和迁移型三种优化空间格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时空演变 格局优化 七里河区
原文传递
水平井注采井网优化 被引量:59
2
作者 凌宗发 胡永乐 +1 位作者 李保柱 王丽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查明水平井注采井网的开发效果及其与传统直井注采井网的区别,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注采井网部署方案。结果表明:与直井注水相比,水平井注采井网可形成线性驱动,推迟注入水突破时间、提高波及效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水平井水... 为查明水平井注采井网的开发效果及其与传统直井注采井网的区别,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注采井网部署方案。结果表明:与直井注水相比,水平井注采井网可形成线性驱动,推迟注入水突破时间、提高波及效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水平井水平段压力损失影响水平井注水开发效果,平行对应反向井网考虑了压力损失的影响,可有效地克服压力损失造成的注入水局部突进现象,平行交错反向指指井网既考虑了水平段压力损失的影响,又可扩大井网控制面积,为最优的水平井注采井网;对于均质薄层油藏,水平井在油藏中位置的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不明显。水平井注水技术在哈得4薄砂层油藏的开发中起到了降低注入压力、增加注入量、有效保持地层压力的作用,所设计的水平井注采井网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注水 水平井注采井网 井网优化 低渗透油藏 薄层油藏 塔里木油田
下载PDF
平原水乡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与格局优化——以湖北公安县为例 被引量:59
3
作者 郑文升 姜玉培 +1 位作者 罗静 王晓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127,共8页
以湖北公安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自相关计量方法,借助Arc GIS10.0和Geoda095i的空间分析功能,重点分析了公安县平原水乡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机制与格局优化。结果表明:公安县用地规模较小的聚落分布密度高,用地规模较大的聚... 以湖北公安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自相关计量方法,借助Arc GIS10.0和Geoda095i的空间分析功能,重点分析了公安县平原水乡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机制与格局优化。结果表明:公安县用地规模较小的聚落分布密度高,用地规模较大的聚落分布密度低,全局与局部Moran指数分析进一步发现了小规模聚落局部集聚明显,大规模聚落集聚不明显。水文、地形、交通等基础地理要素仍是影响平原水乡乡村聚落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口迁徙、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管理政策等影响因素正深刻冲击聚落格局。研究认为新时期聚落格局的优化需要解决聚落体系结构与布局不适应发展要求以及中心聚落、散居聚落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并基于集聚人口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视角提出了集镇社区、中心村和散居村庄的科学布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平原水乡 空间分布 格局优化 公安县
原文传递
水平井与直井交错井网优化方法 被引量:52
4
作者 赵春森 肖丹凤 +2 位作者 宋文玲 冯凤萍 单春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采用拟三维思想,利用保角变换方法,推导出一排水平井的平面势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势叠加原理给出了水平井与直井交错注采井网条件下的产量公式。理论分析表明,该公式更适合于面积井网条件下水平井产能的计算。利用推导的水平井产能公式... 采用拟三维思想,利用保角变换方法,推导出一排水平井的平面势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势叠加原理给出了水平井与直井交错注采井网条件下的产量公式。理论分析表明,该公式更适合于面积井网条件下水平井产能的计算。利用推导的水平井产能公式,引入2个重要的无因次量(水平井无因次长度和井网形状因子)对交错注采井网进行优化分析,得到在不同的井网面积条件下的水平井无因次长度与井网最优形状因子的关系式。结果表明,井网最优形状因子仅取决于水平井的无因次长度,而油层厚度和井网面积对其影响很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条件下水平井井网的优化设计方法,为水平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特别是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直井 交错井网 无因次产量 井网优化
下载PDF
甘谷县乡村聚落时空布局特征及格局优化 被引量:50
5
作者 马利邦 郭晓东 张启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7-225,I0008,共10页
对黄土丘陵区的甘谷县乡村聚落时空布局特征进行分析,为乡村聚落格局优化及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研究基础。基于1998年的Landsat-5TM和2008年的SPOT5遥感影像,应用景观格局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谷县1998-2008年乡村聚落的时... 对黄土丘陵区的甘谷县乡村聚落时空布局特征进行分析,为乡村聚落格局优化及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研究基础。基于1998年的Landsat-5TM和2008年的SPOT5遥感影像,应用景观格局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谷县1998-2008年乡村聚落的时空布局特征及空间格局优化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近10a来,甘谷县乡村聚落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3.69%上升至5.45%。斑块数和斑块总面积分别增加114.77%和47.76%,现状聚落斑块密度很高(1.68个/km2),2个时期斑块面积大小悬殊,平均斑块面积减小。在空间分布上,2008年甘谷县乡村聚落密度明显高于1998年,呈"东北密、西南疏、距县城距离近的密"的空间分布格局,且空间差异显著。2个时期乡村聚落均呈显出强烈的海拔、坡度、交通和水系指向,海拔1750m以下、坡度小于15°、距离道路和河流1000m以内是甘谷县乡村聚落的主要聚居区。为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对甘谷县乡村聚落以优先发展型、扩建发展型和集中发展型3种发展模式进行空间格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土地利用 遥感 乡村聚落 时空布局 格局优化 甘谷县
下载PDF
中国生态用地重要性及其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6
作者 周朕 蒙吉军 +1 位作者 齐杨 彭福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5,共8页
生态用地因提供了比其他用地更多、更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而成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依据,也成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核心内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对生态用地的内涵、分类、识别及规划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以... 生态用地因提供了比其他用地更多、更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而成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依据,也成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核心内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对生态用地的内涵、分类、识别及规划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生态用地是以发挥生态功能或生态效应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非生产性、非建设性、以发挥生态功能、稳定区域生态平衡为主等特点;(2)生态用地重要性识别应该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生态脆弱性等方面来衡量,基于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关键生态过程的最小生态用地核算是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底线,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协同优化是生态用地格局优化的关键;(3)在多尺度视角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生态用地重要性识别、基于情景分析的生态用地动态模拟、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也是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实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生态服务功能 最小生态用地 格局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CVOR和电路理论的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格局优化 被引量:46
7
作者 潘竟虎 王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82-2595,共14页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共同构建“贡献力⁃活力⁃组织力⁃恢复力”(CVOR)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2000和2015年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估,识别生态源地,提取最小成本路...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共同构建“贡献力⁃活力⁃组织力⁃恢复力”(CVOR)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2000和2015年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估,识别生态源地,提取最小成本路径。基于电路理论连通度模型构建次优生态廊道,识别障碍点,基于生态源地、最小成本廊道、次优廊道、障碍点识别结果,构建并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2000和2015年讨赖河流域低度安全等级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63.68%、61.25%,高安全区和较高安全区仅占总面积的13.93%、15.80%。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生态源地面积3165.41 km2,破碎度高,主要分布于流域南部山区及中部绿洲农业区。最小成本路径共1122条,共长3468.15 km,较大阻力廊道有242条。将流域生态格局优化分区划分为生态稳定区、生态发展区和重点保护区。提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策略,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格局优化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健康 电路理论模型 讨赖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车伍 张伟 +5 位作者 李俊奇 李海燕 王建龙 刘红 何建平 孟光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51-57,共7页
分析了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现状,指出目前国内该领域仍存在理念落后、控制或利用模式单一、决策与管理系统落后、依靠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和有局限的径流污染控制以及狭义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等难以全面解决城市雨水径流带来的各种突出... 分析了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现状,指出目前国内该领域仍存在理念落后、控制或利用模式单一、决策与管理系统落后、依靠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和有局限的径流污染控制以及狭义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等难以全面解决城市雨水径流带来的各种突出问题。根据多年的研究、应用经验和系统的分析,对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进行分类,并对雨洪控制利用模式优选主要影响因素、特点和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综合系统优选模式,并以北京、宁波为例说明这种模式在典型的南、北方城市的具体应用。最后,结合国内外发达城市的经验,指出相关法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对推行这种综合性雨洪控制利用模式的重要作用,对我国保障雨洪控制利用模式实施的政策制定和激励机制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控制利用 模式优选 综合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土地整治中生态连通性变化及其优化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李谦 戴靓 +2 位作者 朱青 杨桂山 吴绍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3-739,共7页
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土地整治项目为实验区,基于格局-过程-效应的视角,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连通性的影响及生态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①从景观格局看,土地整治后生态景观破碎度降低,集聚度上升,较整治前更规整,... 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土地整治项目为实验区,基于格局-过程-效应的视角,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连通性的影响及生态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①从景观格局看,土地整治后生态景观破碎度降低,集聚度上升,较整治前更规整,但景观优势、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下降,不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与可持续发展;②从景观过程看,土地整治后原有的生态廊道被侵占和阻断,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和强度均弱化。③从景观效应看,土地整治后生态功能连通性降低,生态流阻隔,形成明显的3个"生态孤岛"。因此,研究区在整治过程中需注意保护东-西方向生态流迁移关键通道和南-北方向、西南-东北方向辅助通道的畅通,努力优化整治区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用地 连通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格局优化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及格局优化 被引量:35
10
作者 何珍珍 王宏卫 +3 位作者 杨胜天 方斌 张兆勇 刘香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473-5482,共10页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绿洲区,维护其生态安全,是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1997年、2006年及2016年3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渭?库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近20...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绿洲区,维护其生态安全,是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1997年、2006年及2016年3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渭?库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近20年来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最小阻力模型,以水域、林草地为生态源地,将生态安全水平、海拔和坡度作为阻力因子生成最小累计阻力面,划分生态功能区,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从点、线、面综合视角进行景观格局优化。结果表明:(1)1997—2016年渭?库绿洲生态安全区域面积呈波动变化,相对安全区域面积在不断增加,临界安全、敏感和风险区域面积呈减小趋势,景观生态安全度在空间分布上由高到低呈内向外扩展的态势。(2)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的Moran′s I值分别为0.6479、0.7049、0.6587,景观生态安全值的空间集聚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类型为主,呈现出“同质聚集、异质分离”的特点。(3)景观格局优化中选取的生态源地占绿洲总面积的12.76%,构建的绿洲生态廊道基本贯穿整个研究区,关键廊道连接了绝大多数的绿洲生态源地,辅助廊道是连接没有与关键廊道连接的源地之间的通道,识别的生态节点主要分布在绿洲生态廊道的薄弱环节处,共计36个。将划分的生态缓冲区、生态连通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5个功能区和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景观组分相结合,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维持及进一步改善该绿洲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库绿洲 景观生态安全 时空分异 最小阻力模型 格局优化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州市中心城区城市森林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朱耀军 王成 +1 位作者 贾宝全 粟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90-2300,共11页
城市森林是城市中主要的生态功能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基于居民方便获取城市森林服务的要求,根据大型城市森林斑块、道路网和街区单元数据,利用ArcGIS9.2的Network Analyst工具,分析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在2km步行距离内... 城市森林是城市中主要的生态功能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基于居民方便获取城市森林服务的要求,根据大型城市森林斑块、道路网和街区单元数据,利用ArcGIS9.2的Network Analyst工具,分析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在2km步行距离内街区单元到达城市森林斑块的可达性以及城市森林斑块的承载力,并结合航片解译的树冠覆盖数据对具有不同可达性的街区单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州中心城区的外环高速以内的区域范围,分别有73%、46%和18%的的街区单元在步行2km、1km和0.5km距离内能够到达大型城市森林绿地斑块。从街区单元的行政归属看,以越秀区的街区可达性最好,而海珠区和原芳村区的街区可达性较差。研究范围内,0.5km内不能到达大型城市森林斑块且树冠覆盖超过30%的街区类型中,以公共管理单位类型为主,单位绿化对于树冠覆盖的贡献率大;而绝大多数以住宅类型为主的街区单元的树冠覆盖率低于10%,其中64%的街区树冠覆盖率低于5%。以街区单元为基本对象进行可达性度量,分析城市森林斑块现状分布和服务状况,并结合其树冠覆盖特征,可以明确需要重点关注区域的空间分布,可为广州市在较小尺度上的城市森林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城市森林 可达性 街区 网络分析 格局优化
下载PDF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岳德鹏 于强 +3 位作者 张启斌 苏凯 黄元 马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最优化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采用模型方法准确地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析及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多角度的分析和多种实现手段的结合。一般建...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最优化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采用模型方法准确地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析及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多角度的分析和多种实现手段的结合。一般建立在对不同景观类型、景观的空间格局、景观过程以及功能之间关系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首先找到景观格局对过程的影响方式,建立数量关系,其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集成数学模型,优化土地利用,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发展、研究内容演变、优化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出未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的研究趋势:多模型、多方法、多技术的有机集成;区域生态安全标准量化的探索;公众参与机制及利益协调的管理手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安全 格局优化 模型集成
下载PDF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概念、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30
13
作者 易浪 孙颖 +1 位作者 尹少华 魏晓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5-856,共12页
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是人类维护绿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生态安全格局业已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领域。加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对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保护生物多... 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是人类维护绿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生态安全格局业已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领域。加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对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概念辨析、基础框架、研究进展与展望”等方面入手,全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安全格局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尺度、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的基本研究框架有待发展;(2)生态源地识别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考虑未能兼顾;(3)生态廊道提取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4)地理空间联动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相互性考虑欠缺;(5)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间耦合关系研究较为薄弱。未来研究趋势可关注以下方面:(1)多模型、多方法、多技术的集成研究;(2)动态考量生态安全标准的量化研究;(3)各方利益博弈的现实执行研究;(4)生态安全预测、预警与调控管理的强化研究;(5)服务国家战略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格局 源地-廊道 格局优化 模型集成 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治理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土壤干燥化: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杨磊 张子豪 李宗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382-7388,共7页
黄土高原大规模植被建设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大规模人工植被种植也造成了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导致了土壤干燥化,成为当前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重要制约因素,威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系统综述了黄土高原地区人工... 黄土高原大规模植被建设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大规模人工植被种植也造成了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导致了土壤干燥化,成为当前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重要制约因素,威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系统综述了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植被恢复对土壤干燥化的作用机制,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干燥化的耦合关系,多尺度土壤干燥化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明确了当前大规模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建议今后加强植被动态对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明确多尺度植被格局与土壤干燥化时空分异的耦合关系,系统开展变化环境下不同尺度植被与土壤水分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探讨基于植被格局优化的土壤水分调控机制,维护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安全,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植被恢复 植被动态 格局优化 土壤安全
下载PDF
新立油田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技术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马福军 胡景春 +2 位作者 庄健 石清龙 吴琼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7-49,52,109,共5页
针对新119区块低渗透、低丰度油藏递减快、稳产难、采收率低的特点,采用了超前注水技术开发。在油藏研究基础上进行井网优化设计,应用储层整体改造技术保证油井产能发挥,及时进行油藏监测、动态跟踪评价及注水方案调整保证注采关系协调... 针对新119区块低渗透、低丰度油藏递减快、稳产难、采收率低的特点,采用了超前注水技术开发。在油藏研究基础上进行井网优化设计,应用储层整体改造技术保证油井产能发挥,及时进行油藏监测、动态跟踪评价及注水方案调整保证注采关系协调。经新立油田试验区块18个月的生产实践,与相邻的储层性质相同的区块对比,开发同期超前注水区块平均单井产能是滞后注水区块的2·3倍。超前注水开发试验的成功,对同类油田或区块的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超前注水 井网优化 压裂技术 新立油田 新119区块
下载PDF
中国煤炭供应行业格局优化及排放 被引量:26
16
作者 柳君波 高俊莲 徐向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3-486,共14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为降低中国未来煤炭供应行业总成本,在收集和分析行业现有格局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优化未来中国煤炭产、运格局;并通过分析各地区煤炭供应行业的各个环节,最终核算出碳排...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为降低中国未来煤炭供应行业总成本,在收集和分析行业现有格局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优化未来中国煤炭产、运格局;并通过分析各地区煤炭供应行业的各个环节,最终核算出碳排放系数,再利用这些系数对优化格局下的煤炭活动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在资源和政策的约束下,中国煤炭开发将不断集中化,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到2030年占全国总生产比例将近88%,比2015年提高17%;(2)煤炭调运压力先增后减,新疆、西南、东北等地区铁路运力不足,需不同程度地扩能;(3)2020年煤炭供应行业总排放约6.41亿t CO_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8.75%,2030年总排放约5.26亿t CO_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15.34%。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各地区煤炭生产、运输及排放情况,并提出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为煤炭行业相关决策和碳减排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供应 格局优化 碳排放 政策约束
原文传递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任西锋 任素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77,共5页
立足于城市规划的空间规划途径,将城市生态安全作为应对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增补,厘清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型,分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特点,研究城市生态安全格... 立足于城市规划的空间规划途径,将城市生态安全作为应对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增补,厘清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型,分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特点,研究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格局优化、干扰分析、预案研究等空间规划途径。首先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特点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原则,而后又针对4种研究方法列举了一些案例研究及目前我国研究的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安全 空间途径 格局优化 干扰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的沈阳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俊英 施拓 +4 位作者 闫红伟 金煜 冮明鸣 李英 尹红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5-290,共6页
城市绿地可达性是影响其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绿地建设合理性的重要标志。以沈阳市为例,在考虑城市居住用地类型及人口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基于QuickBird卫星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基于人口权重的人口重心模型,定量表征... 城市绿地可达性是影响其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绿地建设合理性的重要标志。以沈阳市为例,在考虑城市居住用地类型及人口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基于QuickBird卫星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基于人口权重的人口重心模型,定量表征与模拟研究区绿地优化格局,并结合缓冲区分析方法对绿地格局优化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增幅为39.9%的情况下城市公园绿地可达人口增加了104.7%,优化方案中86.5%的居民均可实现500m可见绿地的目标,通过优化实现了以较少的绿地面积发挥较大的绿地效益。可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可达性 模式优化 人口重心模型 沈阳市
下载PDF
面向行为尺度的城市绿地格局公平性评价及其优化策略——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4
19
作者 周详 张晓刚 +1 位作者 何龙斌 曾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2-898,共7页
应用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提出城市绿地格局公平性概念,探讨面向行为尺度的城市绿地格局公平性评价方法。以深圳市为例,利用ArcGIS中邻域分析方法,对4种情景的绿地格局公平性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 应用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提出城市绿地格局公平性概念,探讨面向行为尺度的城市绿地格局公平性评价方法。以深圳市为例,利用ArcGIS中邻域分析方法,对4种情景的绿地格局公平性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市绿地公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2)绿地格局的绝对公平性(E)与相对公平性(E*)差异明显,居住用地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市绿地格局的公平性;3)不同行为尺度下的公平性差异明显,出行距离会对城市绿地格局公平性产生影响;4)公平性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指导绿地格局优化设计,进而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格局公平性 行为尺度 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格局优化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模式优选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桂琴 罗一鸣 +2 位作者 李国学 许德刚 张红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8-842,共5页
以北京市海淀区的生活垃圾收运和分类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混合收集运输、分类收集运输而转运站功能不变、分类收集运输且转运站功能改变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讨与垃圾分类趋势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结果表明,混合... 以北京市海淀区的生活垃圾收运和分类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混合收集运输、分类收集运输而转运站功能不变、分类收集运输且转运站功能改变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讨与垃圾分类趋势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结果表明,混合收集运输为最差方案;分类收集运输并且改变转运站功能为最优方案,而分类收集运输而转运站功能不变可作为最优与最差方案的过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城市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方案选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