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洋资源现状及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05
1
作者 楼东 谷树忠 钟赛香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6,共7页
应用灰色系统方法,对我国及沿海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海洋产业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并应用GM(1·1)模型对我国海洋产业产值进行预测,预测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将达到15000×108元以上。文章还评述了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 应用灰色系统方法,对我国及沿海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海洋产业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并应用GM(1·1)模型对我国海洋产业产值进行预测,预测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将达到15000×108元以上。文章还评述了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贡献率低,海洋灾害影响大。海洋水产业仍将在我国海洋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将成为新时期我国海洋主导产业,海洋药物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海洋产业 关联度分析 预测 发展趋势 海洋产业结构 发展趋势分析 资源现状 中国海洋 GM(1.1)模型 海洋交通运输业 灰色系统方法 产业结构调整 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关于我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耀光 刘锴 王圣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56,I0003,共11页
中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的研究,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的特征。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海洋资源,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海洋经济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及在全... 中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的研究,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的特征。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海洋资源,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海洋经济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及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海洋经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变状况。在研究中应用了主成份分析等数量方法,对海洋经济发展年际之间的综合实力水平进行评估,并绘出了海洋经济总值与海洋产业之间的平滑曲线,以此了解各类海洋产业的线性增长趋势。根据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的发展,分析了海洋三次产业的变化过程,并利用三轴图法绘制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为了反映中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不同类型的差异,应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沿海各海洋经济省市进行综合实力评估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不同综合实力水平的海洋经济类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海关系 海洋资源 海洋产业 海洋经济地域系统
下载PDF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43
3
作者 唐启升 苏纪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11,共7页
围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介绍了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对我国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实施计划。该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 围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介绍了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对我国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实施计划。该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弄清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服务与产出 ,量化其动态变化及生态容纳量 ,预测生物资源的补充量 ,寻求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系统的途径。使集多种机制于一体并具陆架特色的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和研究队伍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动力学 海洋生态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加林 沈满洪 +7 位作者 马仁锋 杨红生 陈一宁 孙才志 刘明 韩喜球 胡志丁 马学广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9-849,共21页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了系统认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邀请了九位来自海洋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生...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了系统认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邀请了九位来自海洋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发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地缘政治和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研究领域进行了交流访谈。结果认为:(1)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明确美丽海洋建设目标、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方法、坚持陆海统筹重大谋略、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国家海洋空间规划要整合现有涉海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资源,创新规划技术与规划治理理念,强化海洋空间管制指标、海洋空间发展能力和海洋空间治理地方特色机制等方面的创新。(3)海洋牧场建设要聚焦产业链条,推进“全域型”海洋牧场建设;强化原创驱动,构建“全域型”海洋牧场技术体系;倡导融合发展,培育“全域型”海洋牧场新业态。(4)“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强调运用陆海交错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和资源管理优化的技术,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过程和机理,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把握数字经济大势,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升级产业结构,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主动衔接区域战略。(6)海洋科技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是聚焦深海、极地战略新领域,提升关键海域实时精细观测和预报能力,聚焦海洋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加强海工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7)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需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学科调查、长周期监测,加强深海开发技术研发,评估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减少深海开发过程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文明 海洋资源 海洋经济 海洋科技 海洋战略
原文传递
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耀光 关伟 +1 位作者 李春平 董丽晶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8-775,共8页
渤海是我国一个半封闭的内海,海域面积7.7×104km2,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盐资源、滩涂资源、港口与滨海旅游资源等。随着对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已形成了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开采业、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沿海... 渤海是我国一个半封闭的内海,海域面积7.7×104km2,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盐资源、滩涂资源、港口与滨海旅游资源等。随着对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已形成了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开采业、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沿海造船和海盐业等海洋经济产业部门。通过对渤海海洋资源评估、对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经济增长、海洋产业部门结构特征以及当前渤海存在的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渤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重点与发展方向,明确了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是以利用资源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由此提出了渤海海洋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开发利用 持续发展 渤海 渔类资源 油气资源 海盐资源
下载PDF
中国海岛县经济类型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耀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62,共8页
对我国12个海岛县经济类型划分的研究,了解目前海岛县所处不同的经济结构演进阶段,为因岛制宜布局海岛的产业及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海岛县三次产业结构的重心轨迹的变化,动态和定量的分析海岛县三次产业... 对我国12个海岛县经济类型划分的研究,了解目前海岛县所处不同的经济结构演进阶段,为因岛制宜布局海岛的产业及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海岛县三次产业结构的重心轨迹的变化,动态和定量的分析海岛县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从而划分出海岛县经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县 经济类型 产业结构 类型划分 海洋资源
下载PDF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模式——海洋牧场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力群 张朝晖 王宗灵 《海岸工程》 2006年第4期71-76,共6页
介绍了海洋牧场的发展史和国外海洋牧场建设状况,并结合我国的海洋渔业形势,分析了海洋牧场与“海洋农牧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我国建设海洋牧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海洋牧场的建设内容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希望能对我国海洋渔... 介绍了海洋牧场的发展史和国外海洋牧场建设状况,并结合我国的海洋渔业形势,分析了海洋牧场与“海洋农牧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我国建设海洋牧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海洋牧场的建设内容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希望能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扩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可持续发展 海洋牧场
下载PDF
渤海海洋资源价值量核算的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吴姗姗 刘容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2期70-75,共6页
探讨海洋资源核算的目的在于重新建立海洋资源价值观,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实施有效的管理、保障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构建了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海洋资源... 探讨海洋资源核算的目的在于重新建立海洋资源价值观,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实施有效的管理、保障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构建了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海洋资源价值量评估的基本方法。以渤海为研究区域,以2004年为基准年,对上述海洋资源初步进行货币化的价值量核算。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洋资源价值为8 028亿元,相当于当年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的24%;海洋资源价值以港址资源为主,占总价值的38.56%;海洋资源价值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占总价值的47.4%;单位岸线海洋资源价值差异大,其中天津最高为7.84亿元/km;海洋资源开发雷同现象严重,环渤海各地区均以海洋渔业、港口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洋资源 实物量 价值量 核算
下载PDF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泽宇 卢函 孙才志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7-126,共10页
从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四个方面构建海洋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相对隶属度模型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引入VAR模型探究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 从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四个方面构建海洋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相对隶属度模型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引入VAR模型探究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2001—2014年,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呈整体明显上升趋势。广东、山东两省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水平最高;浙江、福建、辽宁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较高;天津、海南、江苏、河北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较低;上海、广西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水平低。(2)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相关性,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响应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天津、辽宁、浙江、山东、广西和海南属于波动型响应,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属于平滑型响应。(3)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的总体空间分布,以山东、广东响应低值中心为两极,响应程度向南北方向递增,两者关系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4)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的不同类型在空间上呈部分连片集中,各类型交替不连续分布的特征,广东、山东、福建和天津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001~0.041之间,属于弱响应;河北、辽宁、浙江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042~0.075之间,属于较弱响应;上海、江苏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076~0.150之间,属于较强响应;广西、海南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151~0.340之间,属于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开发 评价指标体系 海洋经济增长 VAR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PSR模型的围填海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于定勇 王昌海 刘洪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0-175,共6页
利用PSR模型中压力、状态、响应相互作用的关系阐述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影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子系统确定并标准化处理了影响评价指标,根据判断矩阵分析结果赋值了指标权重,构建了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影响的评价体系,... 利用PSR模型中压力、状态、响应相互作用的关系阐述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影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子系统确定并标准化处理了影响评价指标,根据判断矩阵分析结果赋值了指标权重,构建了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影响的评价体系,应用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福建省福清湾及海坛峡海域围填海开发活动对其海洋资源的影响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福清湾及海坛峡海域围填海开发活动对其海洋资源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海洋资源 PSR模型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桂春 史庆斌 +2 位作者 王泽宇 郭可蒙 胡伟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8,共7页
为明确海洋经济增长及其驱动要素的时空差异,文章借鉴经济增长理论和相关研究,构建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定量测度指标体系,借助集对分析法计算各驱动要素得分,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方法对2000—2015年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贡献度进行测度... 为明确海洋经济增长及其驱动要素的时空差异,文章借鉴经济增长理论和相关研究,构建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定量测度指标体系,借助集对分析法计算各驱动要素得分,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方法对2000—2015年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贡献度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①2000—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逐年上升,海洋经济增长变化存在空间差异。②资本要素始终是中国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资源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减弱,除2006—2009年外,结构要素和创新要素均推动海洋经济增长,但前者在整体影响结构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制度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量保持正负交替演变的态势。③不同驱动要素对各省和各类型区的海洋经济增长贡献量存在空间差异。创新、结构和制度要素分别对落后增长区、积极增长区和问题增长区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更大,资本和资源要素对落后增长区的贡献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增长 驱动要素 集对分析 资本 创新驱动 海洋资源“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 被引量:23
12
作者 徐质斌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海洋资源大部分属于国有资产.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长期被排斥在资产管理之外.从而造成一系列严重恶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国海洋资源大规模调查的完成,当前要确立实施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大思路... 海洋资源大部分属于国有资产.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长期被排斥在资产管理之外.从而造成一系列严重恶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国海洋资源大规模调查的完成,当前要确立实施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大思路。即”四个目标、一个核心三个步骤””.1司时要建立起我国的“海洋第零次产业”即海洋资源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资产化 产业化 资源管理 海洋经济学
下载PDF
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内涵解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大海 欧阳慧敏 +1 位作者 李晓璇 纪瑞雪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6期3-8,共6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工作。随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必要尽快启动编制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文章基于环境经济学、会计学等理论,探讨编制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梳理海洋自然资源资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工作。随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必要尽快启动编制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文章基于环境经济学、会计学等理论,探讨编制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梳理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背景;结合海洋资源属性特点,界定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具体概念,深入剖析海洋自然资源资产、海洋自然资源负债与海洋自然资源净资产等要素的内涵和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讨论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则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海洋资源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负债
下载PDF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耀光 韩增林 +1 位作者 刘锴 刘桂春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5-794,共10页
辽宁是中国北方海洋资源丰富的省区,既有海洋生物、海水化学、海洋能源等狭义的海洋资源,又有港湾、海洋交通运输航线、海洋旅游景观、滨海浴场和海洋空间等广义的海洋资源。论文对辽宁海洋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评述,并计算... 辽宁是中国北方海洋资源丰富的省区,既有海洋生物、海水化学、海洋能源等狭义的海洋资源,又有港湾、海洋交通运输航线、海洋旅游景观、滨海浴场和海洋空间等广义的海洋资源。论文对辽宁海洋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评述,并计算了辽宁沿海各个地区的海洋资源丰度。随着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辽宁主要海洋产品的产量逐年增长,论文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与资源产出(产品)的关系,据此计算了辽宁沿海各地的海洋经济资源丰裕度指数。通过海洋资源丰度和海洋资源丰裕度指数两个指标的对比,既反映出各个地区海洋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状况,而且海洋资源丰度和海洋资源丰裕度指数这两个指标在地区排列顺序上完全一致,充分说明了海洋资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资源利用 资源丰度 丰裕度指数
原文传递
关于海洋资源的资产属性与资产化管理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荭 何广顺 高中文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50,共4页
通过对海洋资源的基本特性分析,论证了海洋资源的资产属性和把海洋资源纳入资产化管理的合理性,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海洋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的有关核算问题作了探讨。指出只有合理的海洋资源核算,才能明确界定海洋资源产权,实现海... 通过对海洋资源的基本特性分析,论证了海洋资源的资产属性和把海洋资源纳入资产化管理的合理性,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海洋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的有关核算问题作了探讨。指出只有合理的海洋资源核算,才能明确界定海洋资源产权,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资产属性 资产化管理 核算 信息披露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海洋产业结构分析——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22
16
作者 唐正康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7-100,共4页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举足轻重的核心关键。海洋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优势逐步加大了海洋开发力度。随着江苏沿海开发的不断推进,江苏海洋经济取得了...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举足轻重的核心关键。海洋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优势逐步加大了海洋开发力度。随着江苏沿海开发的不断推进,江苏海洋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本文通过偏离份额模型分析,认为江苏海洋产业结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演变,日趋合理,竞争力较强。但与海洋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海洋渔业增长基础不稳固,发展缓慢甚至负增长;海洋第二、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较高,高增长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后发优势和区域海洋科技比较优势不明显。必须注重海洋基础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加强海洋渔业的战略基础地位。加强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竞争力提高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产业结构 海洋资源 海洋能源
下载PDF
国内外海洋资源研究知识图谱解析及启示 被引量:23
17
作者 彭飞 富宁宁 +1 位作者 胡伟 胡锦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47-2061,共15页
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强国建设。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海洋资源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的分析... 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强国建设。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海洋资源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的分析,总结2000—2019年国内外海洋资源研究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①国外对于海洋资源研究的关注远大于国内,且国家(地区)间合作发文密切的主要是欧美海洋经济强国;国内海洋资源研究主体主要以沿海地区涉海院校为主,网络图谱结构松散,跨区域跨机构交流有待加强。②国外关注海洋资源研究的学科聚焦于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学、国际关系、地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国内主要集中在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人文经济地理、国际关系及政治学等学科。③国外海洋资源研究视角呈多元化发展,对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深远海资源探索等议题关注较多;国内海洋资源的阶段性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空间治理等主题成为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进一步提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具有大局观与全球视野、重视海洋资源基础性研究与实践、加快人海关系框架下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转换及加强海洋资源理论研究等政策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研究进展 知识图谱 CITESPACE 海洋强国
原文传递
南海资源环境地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君珏 苏奋振 王雯玥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3-1453,共11页
南海及沿岸地带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海资源环境正发生快速变化,对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带来新压力。本文从地理空间信息角度,以海岸资源、海洋资源和珊瑚礁资源的地理研究为综... 南海及沿岸地带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海资源环境正发生快速变化,对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带来新压力。本文从地理空间信息角度,以海岸资源、海洋资源和珊瑚礁资源的地理研究为综述内容,梳理了该区域岸线遥感监测、油气资源储量及渔业资源渔获量的地理差异、珊瑚礁地貌遥感监测与珊瑚白化等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已有研究的成果及其薄弱方向,依据发展趋势探讨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综述发现,南海资源环境的地理空间研究中,主要成果表现在资源环境的大面积快速监测与地理分异性方面,但在资源分布的内在机制及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影响方面仍缺少足够的研究。未来可望获得突破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时空多尺度特征及其效应,区域间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分异和规律,多源数据融合的南海资源动态监测的精度与时效的提高,以及资源变化过程的海洋生态与环境综合效应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地理分异 岸线资源 海洋资源 珊瑚礁
原文传递
我国深水海洋油气田开发现状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单日波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74-278,共5页
首先阐明了世界上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及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巨大前景;进而说明了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向深海发展的必然性,阐述了深海油气开发的特点和困难以及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我... 首先阐明了世界上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及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巨大前景;进而说明了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向深海发展的必然性,阐述了深海油气开发的特点和困难以及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人才方面存在的困境,指出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目前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开发 深海开发 船舶资源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静 宁凌 曹阳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167,共6页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是海洋开发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海洋开发潜力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了解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从海洋经济承载、海洋资源承载和海洋环境承载三个层面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借助熵...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是海洋开发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海洋开发潜力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了解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从海洋经济承载、海洋资源承载和海洋环境承载三个层面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借助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模型计算承载水平,对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及三个子系统水平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在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总体提高态势,其中,在历经2008—2009年的快速上升阶段之后,2009—2016年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并且在2016年之后存在下行态势。广东省在制订海洋开发战略时,应该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海洋环境动态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资源 海洋环境 熵权TOPSIS 承载力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