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智能创作、“作者之死”与人的主体性之反思 |
郑鹏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2
|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
施津菊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3
|
驱力与死亡驱力 |
王君霞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4
|
“人之死”何以成为可能——试论福柯的话语/主体理论 |
黄华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论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 |
刘宝平
黄志兴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07 |
1
|
|
6
|
人的诞生与死亡——福柯的主体批评理论研究 |
李小海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7
|
超越死亡的凯歌——海明威“死亡主题”文学述评 |
杜小明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2
|
|
8
|
论《高老庄》的死亡主题 |
李祝喜
|
《唐都学刊》
|
2004 |
1
|
|
9
|
寄寓他者——解读《伤逝》 |
王琎琎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0
|
后人类语境中的人机关系——以《爱、死亡与机器人》为例 |
李莹莹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1
|
论苏轼的自我超越与自我重建——“乌台诗案”后苏轼心态研究 |
吴晓风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2
|
“人之死”——论乔治·奥威尔《1984》中极权运作下的主体消亡 |
张艳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3
|
中国早期边塞诗与西方战争诗歌的比较——以《诗经》中的战争诗与《伊利亚特》的比较为例 |
刘浩天
周晓琳
|
《阴山学刊》
|
2012 |
1
|
|
14
|
论福柯“作者死亡”观中主体的自我身份建构 |
由荣彬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5
|
论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蕴涵的死亡意识观 |
关浩杰
|
《武夷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6
|
福柯对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人性观的否定 |
毛国民
|
《新余高专学报》
|
2006 |
0 |
|
17
|
后马克思主义对普世价值的哲学批判解读 |
陈波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8
|
死,而后生——A.S.拜厄特《静止的生活》中的死亡解读 |
姚成贺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9
|
论海明威作品中死亡主题的多重意蕴 |
吴童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20
|
晚年罗兰·巴特和他的“想象物” |
张同铸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