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创作、“作者之死”与人的主体性之反思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4,共8页
人工智能近年来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效应已蔓延至过往被视为人类专属的创造性领域,如音乐、绘画乃至文学的创作。一些人工智能创作程序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类作者,这几乎可视为又一次“作者之死”。若就此联系1968年“作... 人工智能近年来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效应已蔓延至过往被视为人类专属的创造性领域,如音乐、绘画乃至文学的创作。一些人工智能创作程序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类作者,这几乎可视为又一次“作者之死”。若就此联系1968年“作者之死”的相关代表性论述,透析人工智能与作者乃至主体之关联,可以发现,一方面,注重形式和规范的文学研究范式,在人工智能的时代需要再次审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特殊效应也许并非威胁取代人类作者,而是重新激发对于文学、作者以至人之为何的根本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作者之死 主体 罗兰·巴特 福柯
下载PDF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被引量:4
2
作者 施津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0-74,共5页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从表面上看 ,表现在意义附着、死亡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差异性 ,但从根本上看 ,这种差异性仍然是由男权话语给出的规定 ,与传统的男权话语相比 ,只不过以往由男性在说 ,而今由女性自己在说。这说明女性的主体意识...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从表面上看 ,表现在意义附着、死亡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差异性 ,但从根本上看 ,这种差异性仍然是由男权话语给出的规定 ,与传统的男权话语相比 ,只不过以往由男性在说 ,而今由女性自己在说。这说明女性的主体意识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只是初见端倪 ,并未形成格局。所以 ,从审美死亡 ,其实也是从审美人生的角度看 ,女性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亟待挖掘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死亡叙事 女性文学 主体意识
下载PDF
驱力与死亡驱力
3
作者 王君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9-83,共5页
驱力和死亡驱力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但其意义超出了精神分析理论的领域,进入哲学和政治学。在齐泽克那里,驱力和死亡驱力成为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它们几乎遍布其所有的著作。本文梳理了分散于齐泽克不同著作中的对驱力和死亡驱力的... 驱力和死亡驱力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但其意义超出了精神分析理论的领域,进入哲学和政治学。在齐泽克那里,驱力和死亡驱力成为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它们几乎遍布其所有的著作。本文梳理了分散于齐泽克不同著作中的对驱力和死亡驱力的论述,对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从驱力的一般规定性、驱力的产生和驱力的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力 死亡驱力 齐泽克 主体
下载PDF
“人之死”何以成为可能——试论福柯的话语/主体理论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福柯在《词与物》中通过对西方思想史的考古学分析,得出"人之死"的结论。"人之死"可以被解读为主体的消亡,这一论断建立在福柯的话语理论基础之上,即主体是话语建构的结果。福柯的话语/主体理论在当代西方文化界引... 福柯在《词与物》中通过对西方思想史的考古学分析,得出"人之死"的结论。"人之死"可以被解读为主体的消亡,这一论断建立在福柯的话语理论基础之上,即主体是话语建构的结果。福柯的话语/主体理论在当代西方文化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影响了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等批评实践,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一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当下中国多元、开放的语境中我们需要批判性地评价这一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人之死 话语 主体
下载PDF
论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宝平 黄志兴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40-44,50,共6页
近年来有关侵犯死者名誉的案件时有发生,尽管对于死者名誉的保护已成共识,但有关死者名誉保护的理论根据却众说纷纭,在司法实践和传统理论之间也出现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法学界从各种角度为现有法律实践寻找... 近年来有关侵犯死者名誉的案件时有发生,尽管对于死者名誉的保护已成共识,但有关死者名誉保护的理论根据却众说纷纭,在司法实践和传统理论之间也出现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法学界从各种角度为现有法律实践寻找理论根据,现有的一些观点各有利弊,但都未能合理解释实践与理论的矛盾。本文试图从民事权利能力制度角度,追本溯源地论证民事权利一般原则与特定领域的关系,分析民事权利在特定领域的突破源于民法理想的追求,并给出相关的立法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能力 出生 死亡 权利主体
下载PDF
人的诞生与死亡——福柯的主体批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4-197,共4页
福柯在《词与物》中批判了两百年来西方主要的理论形态——人类学主体主义,认为文艺复兴、古典时期不存在主体,主体是19世纪第二次知识断裂的结果。福柯的"人之死"指的是与人相关的知识、人文学科的死掉,这里的"人"... 福柯在《词与物》中批判了两百年来西方主要的理论形态——人类学主体主义,认为文艺复兴、古典时期不存在主体,主体是19世纪第二次知识断裂的结果。福柯的"人之死"指的是与人相关的知识、人文学科的死掉,这里的"人"是概念上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实体的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之死 主体 福柯
下载PDF
超越死亡的凯歌——海明威“死亡主题”文学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小明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3-46,共4页
死亡是海明威笔下反复出现的主题 ,从“体验死亡”、“认识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可以透视出海明威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敏感和偏爱。同时结合海明威对待生活的强者的态度 。
关键词 海明威 文学 死亡主题 超越 阐释 强者 作品 偏爱 体验 中文
下载PDF
论《高老庄》的死亡主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祝喜 《唐都学刊》 2004年第4期79-81,共3页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老庄》通过观照死亡 ,审视生命、历史、宇宙和人类 ,摈弃人类一切非人道现象 ,高倡人文情怀 ,凸现出一定的深度和丰赡意味。
关键词 《高老庄》 死亡 主题
下载PDF
寄寓他者——解读《伤逝》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琎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
《伤逝》巨大的文本阐释空间源自于涓生自言自说的话语分裂状态,而这种自我言说的抵牾情境则是由于其缺乏自主性主体认定而不得不依靠"他者"——子君来确立主体地位所形成的。因此,探寻子君在文本中独特的叙事作用,进而发掘... 《伤逝》巨大的文本阐释空间源自于涓生自言自说的话语分裂状态,而这种自我言说的抵牾情境则是由于其缺乏自主性主体认定而不得不依靠"他者"——子君来确立主体地位所形成的。因此,探寻子君在文本中独特的叙事作用,进而发掘鲁迅对于启蒙者在自我确认中呈现的不安状态所给予的自觉检视也许可以成为对《伤逝》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他者 启蒙主体
下载PDF
后人类语境中的人机关系——以《爱、死亡与机器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莹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0-76,共7页
目前对于人机关系的讨论多聚焦于人与机器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即人机的对抗、渗透与融合。但二元对立并非解读人机关系的唯一可能方式,后人类语境赋予我们超越二元对立模式来谈论人机关系的可能性。文章分析了网飞(NetFlix)在2019年推... 目前对于人机关系的讨论多聚焦于人与机器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即人机的对抗、渗透与融合。但二元对立并非解读人机关系的唯一可能方式,后人类语境赋予我们超越二元对立模式来谈论人机关系的可能性。文章分析了网飞(NetFlix)在2019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短片合集《爱、死亡与机器人》,考察了这部剧集对多种形态的机器人、赛博、怪物等非人经验的书写,以及与人机关系密切相关的超人类与后人类等议题。认为将人机关系放置在更加复杂的关系网络中,有助于摆脱二元对立的人机关系的成见,建立在生成的一元论基础之上的后人类游牧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死亡与机器人》 超人类 后人类 人机关系 游牧主体
下载PDF
论苏轼的自我超越与自我重建——“乌台诗案”后苏轼心态研究
11
作者 吴晓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13,共6页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死里逃生后,他获得了自我重生的契机。漫长的贬谪生涯中,佛道思想,给了他很大安慰,但他并未沉溺其中。他融儒释道为一体,不断超越自我,重建自我主体意识,经历了超越死亡、超越自我、发现真我、...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死里逃生后,他获得了自我重生的契机。漫长的贬谪生涯中,佛道思想,给了他很大安慰,但他并未沉溺其中。他融儒释道为一体,不断超越自我,重建自我主体意识,经历了超越死亡、超越自我、发现真我、重建自我的自我实现过程,不断达到个体性及主体性的生命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死亡 超越自我 个体意识 主体意识 自我重建
下载PDF
“人之死”——论乔治·奥威尔《1984》中极权运作下的主体消亡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1984》隐喻地呈现了一幅极权主义统治的梦魇图景。在后现代主义空间及语言双重转向的视阈下,依托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同时结合其理论视野中互为一体的身体、空间和凝视等观点对文本进行解读,揭示极权统治得以延续的秘密,说明现代主... 《1984》隐喻地呈现了一幅极权主义统治的梦魇图景。在后现代主义空间及语言双重转向的视阈下,依托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同时结合其理论视野中互为一体的身体、空间和凝视等观点对文本进行解读,揭示极权统治得以延续的秘密,说明现代主体在极权运作下解体和消亡的必然性。奥威尔以一种后现代的反乌托邦的形式构想了乌托邦空间,以此启示人类找寻走出极权生存困境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权 福柯 主体消亡
下载PDF
中国早期边塞诗与西方战争诗歌的比较——以《诗经》中的战争诗与《伊利亚特》的比较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浩天 周晓琳 《阴山学刊》 2012年第6期43-46,共4页
作为中国边塞诗之滥觞的《诗经》中的战争诗,与西方战争诗歌代表作《伊利亚特》均是古代战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但却体现出了不同的美学风格、主体文化精神及生死观、战争观。
关键词 早期边塞诗 美学风格 主体文化精神 死亡主题 战争观
下载PDF
论福柯“作者死亡”观中主体的自我身份建构
14
作者 由荣彬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28-130,共3页
福柯的"作者死亡"观受到了布朗肖和巴尔特的影响,他在《作者是什么》一文中阐释了对于写作主体的见解,这种服务于考古学和谱系学的"作者死亡"观,植根于福柯哲学领域对于主体的认识以及在写作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的... 福柯的"作者死亡"观受到了布朗肖和巴尔特的影响,他在《作者是什么》一文中阐释了对于写作主体的见解,这种服务于考古学和谱系学的"作者死亡"观,植根于福柯哲学领域对于主体的认识以及在写作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的试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作者死亡 主体 自我身份建构
下载PDF
论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蕴涵的死亡意识观
15
作者 关浩杰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6-30,共5页
托尔斯泰的死亡意识伴随着他漫长的一生,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最后一直到晚年,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浅入深,并且深深影响着托尔斯泰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同时,托尔斯泰的死亡意识也直接影响到他浓厚的忏悔意识,继而间接地影响到他... 托尔斯泰的死亡意识伴随着他漫长的一生,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最后一直到晚年,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浅入深,并且深深影响着托尔斯泰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同时,托尔斯泰的死亡意识也直接影响到他浓厚的忏悔意识,继而间接地影响到他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思想。探讨托尔斯泰的死亡意识,同时也对死亡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对此也应辩证地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死亡意识 忏悔意识 死亡学
下载PDF
福柯对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人性观的否定
16
作者 毛国民 《新余高专学报》 2006年第2期27-29,共3页
福柯用考古学和系谱学的方法去考证人和构造人,并赋予人以真实的涵义。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主体之人经历了“诞生”和“死亡”等阶段。他认为“人”是现代知识图式的产物、是知识与权力的产物,而不是人文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所解释的人。... 福柯用考古学和系谱学的方法去考证人和构造人,并赋予人以真实的涵义。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主体之人经历了“诞生”和“死亡”等阶段。他认为“人”是现代知识图式的产物、是知识与权力的产物,而不是人文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所解释的人。因为人文主义者把人放到科学中去找寻他自己的位置,存在主义者则主张普遍化和绝对化的“人”,这样不但没有把人的经验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反而把人导向了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人文主义人性观 存在主义人性观 知识图式 主体的诞生 主体的死亡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对普世价值的哲学批判解读
17
作者 陈波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4-46,共3页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与西方所倡导的普世价值不同,人类正逐渐步入更加自主化、个性化和偶然性的社会中,这无疑令学界开始对普世价值是否存在而展开争论。以拉克劳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学者以解构主义的哲学立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构,提出&...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与西方所倡导的普世价值不同,人类正逐渐步入更加自主化、个性化和偶然性的社会中,这无疑令学界开始对普世价值是否存在而展开争论。以拉克劳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学者以解构主义的哲学立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构,提出"主体死亡"理论,指出普遍性和特殊性间存在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并最终以话语理论来阐述普世价值的不可能性,无疑给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文化霸权以致命一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普世价值 主体死亡 普遍性和特殊性 话语理论
下载PDF
死,而后生——A.S.拜厄特《静止的生活》中的死亡解读
18
作者 姚成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49-53,共5页
《静止的生活》是英国当代作家A.S.拜厄特四部曲的第二部。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斯蒂芬妮在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地触电身亡,成为作品中最大的隐喻。本文从语言风格、词汇意义、语言功能入手,以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理论、康德道德宗教概念、以及... 《静止的生活》是英国当代作家A.S.拜厄特四部曲的第二部。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斯蒂芬妮在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地触电身亡,成为作品中最大的隐喻。本文从语言风格、词汇意义、语言功能入手,以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理论、康德道德宗教概念、以及死亡与悲剧的内在关系解读斯蒂芬妮的生死意义,通过对其死亡场景描写的探究分析其死亡的深层次动因,指出积极的死亡以否定的形式传达生命的力量,其意义在于开启生者新的生命,并以此分析拜厄特的生死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的生活》 死亡 本能 主体 悲剧
下载PDF
论海明威作品中死亡主题的多重意蕴
19
作者 吴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1-55,共5页
海明威历经坎坷、九死一生的传奇人生,直接影响其创作和他对死亡的态度。在他的作品中,贯穿着主人公对死亡的理性思考与无畏抗争,特别是“硬汉子形象”,不仅敢于正视死亡,而且超然笑对死亡,展现了生命的张力与活力。海明威的死亡主题具... 海明威历经坎坷、九死一生的传奇人生,直接影响其创作和他对死亡的态度。在他的作品中,贯穿着主人公对死亡的理性思考与无畏抗争,特别是“硬汉子形象”,不仅敢于正视死亡,而且超然笑对死亡,展现了生命的张力与活力。海明威的死亡主题具有深刻而多重的意蕴,凸显了生命底蕴,彰显了哲理寓意。他独出一格地将死亡视为一种美丽和平静,即使肉体毁灭,精神却永存,人物会以另一种超越现实的方式来延续已然结束的生命,以此强调了精神理想的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死亡主题 意蕴
下载PDF
晚年罗兰·巴特和他的“想象物”
20
作者 张同铸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46-549,共4页
晚年罗兰.巴特不再否定主体、作者,相反他越来越明确地坚持自己的作者主体性,这是因为他不再恐惧暴露自己的"想象物"。他的"想象物",也就是他的隐秘的性倾向,他的真实的情感,还有他的私生活,属于克里斯蒂娃所说的&q... 晚年罗兰.巴特不再否定主体、作者,相反他越来越明确地坚持自己的作者主体性,这是因为他不再恐惧暴露自己的"想象物"。他的"想象物",也就是他的隐秘的性倾向,他的真实的情感,还有他的私生活,属于克里斯蒂娃所说的"符号的"形态。此前的巴特慑于"象征的"律法而小心翼翼,不敢暴露自己的秘密,直到晚年他所深爱的母亲去世之后,他才勇敢地站了出来,希望能在新的写作中战胜自己的恐惧。巴特的一生是一个巨大的文本,这个文本充满了矛盾,要想解读巴特,就得从他的"想象物"开始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巴特 “作者之死” “想象物” 作者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