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被引量:53
1
作者 卢桂梅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9期264-265,共2页
从合同管理、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实施、现场管理、加强索赔意识、竣工结算等方面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要点进行了阐述,以提高企业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水平,获得满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施工阶段 造价管理 索赔 竣工结算
下载PDF
行政法上请求权的理论构造 被引量:50
2
作者 徐以祥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9,共11页
公法请求权根源于并服务于基础性公法权利,但具备独立实体权利的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确保或回复基础性公法权利不受干扰状态的干扰防御请求权和作为受益权核心内容的给付请求权是公法请求权的两种典型形态。公法请求权的确认和保护... 公法请求权根源于并服务于基础性公法权利,但具备独立实体权利的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确保或回复基础性公法权利不受干扰状态的干扰防御请求权和作为受益权核心内容的给付请求权是公法请求权的两种典型形态。公法请求权的确认和保护,对基础性公法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实现对公法请求权的全面保护,方可实现对基础性公法权利的全面保护。我国应当通过立法和司法的革新措施促进公法请求权的行政法制保护,以提升公法权利的行政法保障水平:一方面,行政立法应当树立对公法请求权予以直接立法确认的理念;另一方面应通过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促进公法请求权的司法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法请求权 公法权利 行政法上的请求权
原文传递
具身认知观:认知科学研究的身体主题回归 被引量:47
3
作者 陈波 陈巍 丁峻 《心理研究》 2010年第4期3-12,共10页
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在本质上是具身的,只有将认知活动与其对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所涉及的动力学的、依赖于时间的和关系的正确评价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认知活动做出正确的理解。具身认知观中所涉及的身体、环境等核心... 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在本质上是具身的,只有将认知活动与其对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所涉及的动力学的、依赖于时间的和关系的正确评价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认知活动做出正确的理解。具身认知观中所涉及的身体、环境等核心概念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身体和环境。在研究方法上,也采用了有别于传统的计算机模拟的动力学研究方法。文章首先整合和剖析了具身认知学科内的基本立场及其一般主张,随之阐述了作者对具身认知身体观的理解,另外,辨析了动力学研究方法的适宜性,优点和缺点,最后,对当前具身认知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立场 主张 身体观 动力学研究方法
下载PDF
侵权责任法回归债法的可能及路径——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修改要点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杨立新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6,共14页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在一审稿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修改,第二章由"责任承担"改为"损害赔偿",归责原则条文强调调整的是造成损害的救济责任,侵权责任构成增加损害要件...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在一审稿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修改,第二章由"责任承担"改为"损害赔偿",归责原则条文强调调整的是造成损害的救济责任,侵权责任构成增加损害要件,扩大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保护范围,增加新的免责事由等。这些新的修改,都意味着我国侵权责任法即将迎来一个重大变革,即回归债法而成为侵权损害赔偿法。这一回归的路径是从《民法总则》在"民事权利"一章把侵权行为的后果规定为债权开始的,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的修改将使侵权责任法回归债法,将形成侵权请求权归属于债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归属于民事责任的双重体制,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侵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等固有请求权的分离,形成结构严整、类型清晰的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的体系,更有利于建立内容完整、体系和谐的债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责任编 债法 损害赔偿法 请求权
原文传递
索赔与反索赔的内涵界定 被引量:23
5
作者 冉立平 杨晓林 张红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1年第4期29-30,共2页
索赔与反索赔是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对国内和国外的现状加以分析,讨论了索赔与反索赔的概念,澄清目前的一些关于索赔管理中的模糊认识,希望按照国际惯例界定我国的索赔与反索赔的内涵,从而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要求,... 索赔与反索赔是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对国内和国外的现状加以分析,讨论了索赔与反索赔的概念,澄清目前的一些关于索赔管理中的模糊认识,希望按照国际惯例界定我国的索赔与反索赔的内涵,从而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我国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管理 施工索赔 索赔管理 工程建设 国际惯例 中国 反索赔 内涵 市场经济
下载PDF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之适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曲昇霞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4-160,共7页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现代型司法解纷机制,维护社会公益的特性决定了调解制度的运用必然有别于普通民事诉讼。从不同的诉讼请求维度探讨公益诉讼调解的内容与限度,有助于理清环境民事公益案件在实体请求层面如何适用...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现代型司法解纷机制,维护社会公益的特性决定了调解制度的运用必然有别于普通民事诉讼。从不同的诉讼请求维度探讨公益诉讼调解的内容与限度,有助于理清环境民事公益案件在实体请求层面如何适用调解。对当事人处分权进行必要限制、在发现案件真实的基础上启动调解,调解结果必须经过审查与监督是公益诉讼调解特殊的程序品性,决定了调解在启动、进行、调解书的形成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程序安排。立法应进一步完善环境公益诉求的具体类型,强化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调解原则,在引导民众有序参与调解,充分审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调解协议,并完善调解协议的公告程序、法院审查处理方式及调解书的公开途径,以真正实现公益保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调解 公共利益 诉讼请求
下载PDF
承运人在无单放货索赔中的抗辩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建星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1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无单放货频频发生 ,导致对承运人提起的索赔案件不断发生。本文从承运人角度出发 ,对其所可能采取的事前防范措施和事后抗辩理由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承运人 无单放货 事前防范措施 事后抗辩理由 租约 提单 免责条款
下载PDF
论行政诉讼原告诉讼请求对法院的拘束力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松波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9,共10页
诉讼请求是原告权利主张的核心体现,决定着法院审理案件争议的内容和边界,但只有原告的诉讼请求足够具体时,才对法院具有拘束力。实践中,当涉及诉讼请求所确定的诉讼标的、原告撤诉后再次以相同的诉讼请求提起诉讼等情形时,诉讼请求对... 诉讼请求是原告权利主张的核心体现,决定着法院审理案件争议的内容和边界,但只有原告的诉讼请求足够具体时,才对法院具有拘束力。实践中,当涉及诉讼请求所确定的诉讼标的、原告撤诉后再次以相同的诉讼请求提起诉讼等情形时,诉讼请求对法院具有强拘束力。由于受到基于行政诉讼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功能而确立的合法性审查原则的限制,以及受到法官运用利益衡量原则、重大情势变更原则和尊让行政裁量权的影响,诉判往往不能一一对应,法院不得不超出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裁判,以同时满足保护原告合法权益和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因而此时原告的具体诉讼请求仅对法院具有"牵引"作用,即相对拘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告诉讼请求 行政诉讼 拘束力 相对
原文传递
ON THE RUIN FUNCTIONS FOR A CORRELATED AGGREGATE CLAIMS MODEL WITH POISSON AND ERLANG RISK PROCESSES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艳 杨文权 胡亦钧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321-330,共10页
This article considers a risk model as in Yuen et al. (2002). Under this model the two claim number processes are correlated. Claim occurrence of both classes relate to Poisson and Erlang processes. The formulae is ... This article considers a risk model as in Yuen et al. (2002). Under this model the two claim number processes are correlated. Claim occurrence of both classes relate to Poisson and Erlang processes. The formulae is deriv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urplus immediately before ruin,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urplus immediately after ruin and the joint distribution of the surplus immediately before and after ruin. The asymptotic property of these ruin functions is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lated aggregate claims Poisson process Erlang process ruin functions
下载PDF
基于多属性效用函数的工程合同索赔机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晓龙 武振业 李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327,共5页
构造了以工程投资、工期和工程质量为多属性变量的甲乙双方的多属性效用函数。以积式函数为目标函数 ,通过对双方博弈Nash解的数学分析得出了达成协议的合同平衡点处双方效用值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效用平衡点的变化分析了索赔产生... 构造了以工程投资、工期和工程质量为多属性变量的甲乙双方的多属性效用函数。以积式函数为目标函数 ,通过对双方博弈Nash解的数学分析得出了达成协议的合同平衡点处双方效用值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效用平衡点的变化分析了索赔产生的机理 ,并从理论上解释了现实中工程界存在的“中标靠低价 ,盈利靠索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效用函数 工程合同 索赔机理 博弈分析 积式目标函数 多属性变量 平衡点
下载PDF
《民法典》中请求权竞合条款实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德新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55,共13页
我国《民法典》遵循了基础权利与请求权一一对应关系原理,采取了对物权、人格权和身份权等对应的请求权"分类保护"的立法政策,使得请求权竞合现象愈加多样和复杂。《民法典》对请求权竞合现象作了有限的回应,其中总则编第186... 我国《民法典》遵循了基础权利与请求权一一对应关系原理,采取了对物权、人格权和身份权等对应的请求权"分类保护"的立法政策,使得请求权竞合现象愈加多样和复杂。《民法典》对请求权竞合现象作了有限的回应,其中总则编第186条是核心条款,总体延续了原《合同法》第122条的立法表述。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该条款的理解存在严重分歧,如果继续根据"择一行使、择一消灭"等传统民法理论解读,将在审判实务中遭遇侵害诉权、重复起诉、无法实现一次性纠纷解决等多重诉讼困境。从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的视角,即坚持实体法说的诉讼标的理论,同时以诉的客观预备合并理论对《民法典》第186条重新解读,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请求权人权益保护不充分、诉讼法理违反等多重困境,是一种既符合立法精神也便于审判实务操作的请求权竞合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请求权 请求权竞合 实施困境 诉的预备合并
原文传递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的类型化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姚敏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功能主要通过原告的诉讼请求实现。目前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的类型不能满足制度目的和功能需求。诉讼请求的相互依赖性和救济的不可分割性可作为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应处理的诉讼请求的判定标准。同类集合性的诉讼请求...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功能主要通过原告的诉讼请求实现。目前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的类型不能满足制度目的和功能需求。诉讼请求的相互依赖性和救济的不可分割性可作为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应处理的诉讼请求的判定标准。同类集合性的诉讼请求也应纳入其中。中国不妨借鉴并调整欧盟关于消费者集体利益保护的指令提案,扩宽消费公益诉讼中确认请求的范围;依照损害的性质对损害赔偿请求进行分类,允许原告请求公益性和私益性损害赔偿;谨慎对待集体惩罚性赔偿;在确认请求和损害赔偿请求的关系方面,可以采用并限制"两步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公益诉讼 集体救济 诉讼请求 确认请求 损害赔偿
原文传递
Increased end-stage renal disease risk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被引量:11
13
作者 Seona Park Jaeyoung Chun +7 位作者 Kyung-Do Han Hosim Soh Kookhwan Choi Ji Hye Kim Jooyoung Lee Changhyun Lee Jong Pil Im Joo Sung K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42期4798-4808,共11页
AIM To estimate the risk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3,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CD) and ulcerative colitis(UC) we... AIM To estimate the risk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3,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CD) and ulcerative colitis(UC)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both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 th revision(ICD-10) and the rare,intractable disease registration program code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NHI) database in South Korea. We compared 38812 patients with IBD to ageand sex-matched non-IBD controls with a ratio of 1:3.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ESRD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ICD-10 code.RESULTS During a mean follow-up of 4.9 years, ESRD was detected in 79(0.2%) patients with IBD and 166(0.1%)controls. The incidence of ESRD in patients with IBD was0.42 per 1000 person-years. Patients with IBD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ESRD than controls [adjusted hazard ratio(HR) = 3.03; 95% confidence interval(CI):1.77-5.20; P < 0.001]. The incidences(per 1000 personyears)of ESRD were 0.51 in patients with CD and 0.13 in controls, respectively(adjusted HR = 6.33; 95%CI:2.75-14.56; P < 0.001). In contrast, the incidence of ESRD was similar between the UC and control groups(0.37 vs 0.37 per 1000 person-years; adjusted HR = 2.01;95%CI: 0.90-4.51; P = 0.089).CONCLUSION The risk of ESRD was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CD, but not UC. Patients with CD should be monitored carefully for signs of renal insu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ims data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rohn’s DISEASE END-STAGE renal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下载PDF
对抗与和谐——谈法官的释明权 被引量:7
14
作者 陶建国 何秉群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7-151,159,共6页
释明权制度对修正辩论主义的形骸化、明确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关系,进而实现公平地解决纠纷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官的释明包括消极的释明和积极的释明,释明内容主要为请求内容的释明、请求原因的释明、证明促使以及法律观点的指明等。目前,... 释明权制度对修正辩论主义的形骸化、明确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关系,进而实现公平地解决纠纷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官的释明包括消极的释明和积极的释明,释明内容主要为请求内容的释明、请求原因的释明、证明促使以及法律观点的指明等。目前,在如何行使释明权以及行使程度和范围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些问题主要靠判例来解决。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尚未引入释明权制度,因此,对该制度的探讨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释明权 释明义务 辩论主义 诉讼请求
下载PDF
民法上对象与客体的区分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山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116,共25页
在我国民法学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将对象与客体当作同义语使用,而在刑法学中对象和客体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基础概念。对象与客体不分无法解释同一对象上承载不同利益、生成不同法益、获得平行保护的普遍现象。对象与客体的区分,缘起于罗... 在我国民法学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将对象与客体当作同义语使用,而在刑法学中对象和客体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基础概念。对象与客体不分无法解释同一对象上承载不同利益、生成不同法益、获得平行保护的普遍现象。对象与客体的区分,缘起于罗马法中有体物和无体物的二分,确立于德国《民法典》,是人类理性认识提升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德国《民法典》"物/债"二分与五编制体例的逻辑基础,为后世各国以权利为核心概念设计民法典创造了可能。对象与客体区分在民法中具有如下法技术价值:法益分类的事实前提和逻辑根基;法益内容的现实基础;法益救济中请求权配置与行使的依据。后《民法典》时代,应当重视对象和客体区分在法教义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 客体 法益 请求权
原文传递
民事强制执行中生存权与债权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彪 刘卫国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7-100,共4页
在法律规范的层面,民事强制执行程序存在着平衡生存权与债权关系的三层结构。这种正反合的制衡关系,既能够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基本生存权,同时又不对债权的实现构成不正当的妨害。但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立法技术上存在缺... 在法律规范的层面,民事强制执行程序存在着平衡生存权与债权关系的三层结构。这种正反合的制衡关系,既能够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基本生存权,同时又不对债权的实现构成不正当的妨害。但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立法技术上存在缺陷,而司法解释又受到强势利益集团的影响,导致实践中对生存权与债权之间的关系在认识上有所偏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应当强化对生存权的保护,同时界定“生活所需的房屋”的范围,并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执行 生存权 债权 规范结构 冲突与平衡
下载PDF
论作为国家义务的社会救助——源于社会救助制度规范起点的思考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锴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9-75,共17页
在社会救助立法中将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国家义务予以规范优于将其视为权力或责任的进路,因其关注到宪法上"公民权利—国家义务"和行政法上"社会救助请求权—国家给付义务"两个层面的互动关系。我国社会救助国家义务... 在社会救助立法中将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国家义务予以规范优于将其视为权力或责任的进路,因其关注到宪法上"公民权利—国家义务"和行政法上"社会救助请求权—国家给付义务"两个层面的互动关系。我国社会救助国家义务来源于通过《宪法》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共享权等条文解释导出的生存权,其规范体系可以分成排除国家公权力对生存权侵害的尊重义务、提供生存权保障制度和财政支持的保护义务、在具体法律关系中达成个体生存权的给付义务三部分。社会救助国家义务的实现有赖于作为与被救助者个体直接关联的给付义务的履行,从行政法上请求权的赋予、行使和实现可以看到社会救助国家义务实现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国家义务 生存权 请求权 给付行政
原文传递
企业应建立顾客抱怨管理体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尤建新 王艳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顾客抱怨反映了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不满,揭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缺陷。为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应建立顾客抱怨管理体系,以正确处理顾客抱怨和利用顾客抱怨信息,推动企业持续改进。
关键词 顾客抱怨 企业 顾客满意度 管理体系 顾客投诉处理
下载PDF
宁波市医疗纠纷理赔处理制度的实践和思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晓卓 吴美蓉 +3 位作者 李国炜 邵峰 王国平 郭春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我国首个规范医疗纠纷调解与处置的地方性行政规章《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对宁波市医疗纠纷理赔处理机制创新特点分析,从实践角度深入探析该制度的实践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思路。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疗责任保险 理赔 制度 宁波市
下载PDF
驰名商标“按需认定”原则辨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杜颖 何吉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20年第8期20-30,共11页
为了克服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驰名商标异化现象,"按需认定"原则应运而生。对于"按需认定"的内涵和具体理解,向来都存在不同的认识,总体来说包括"是否认定驰名商标应取决于当事人的需要""只有为处理案... 为了克服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驰名商标异化现象,"按需认定"原则应运而生。对于"按需认定"的内涵和具体理解,向来都存在不同的认识,总体来说包括"是否认定驰名商标应取决于当事人的需要""只有为处理案件所需之目的才得认定驰名商标""是否认定驰名商标应考虑不同的请求权基础"等三种不同的理解。现有争论的存在以及司法效益原则说明"按需认定"原则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并亟需通过相关规定进行明确,以指导实践。"按需认定"原则的具体含义可界定如下:缺乏法定要件情形下不作驰名认定;商品相同或类似情形下不作驰名认定;可通过其它途径获得充分救济情形下不作驰名认定。但在具体适用中也应对其进行从宽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名商标 异化 按需认定 请求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