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0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12
1
作者 王绍强 周成虎 +2 位作者 李克让 朱松丽 黄方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3-544,共12页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实测 2 4 73个典型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 ,以及土壤各类型分布面积 ,估算中国土壤有机碳库的储量约为 92 4 .1 8× 1 0 8t,平均碳...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实测 2 4 73个典型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 ,以及土壤各类型分布面积 ,估算中国土壤有机碳库的储量约为 92 4 .1 8× 1 0 8t,平均碳密度为 1 0 .53kg/m2 ,表明中国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其空间分布总体规律上表现为 :东部地区大致是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增 ,北部地区呈现随经度减小而递减的趋势 ,西部地区则呈现随纬度减小而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全球变化 土壤有机库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 被引量:280
2
作者 王绍强 周成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9-356,共8页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之一,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了解土壤碳循环是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础, 确定土壤有机碳的储量、空间分布, 对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之一,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了解土壤碳循环是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础, 确定土壤有机碳的储量、空间分布, 对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得到的土壤各类型分布面积、采样数据、土壤有机质含量, 运用GIS技术, 来估算土壤碳库。经过计算,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总量为1 001.8×108t ,平均碳密度为10.83 kgC/m 2,这表明中国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变化 土壤碳库 碳循环
下载PDF
新能源在碳中和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245
3
作者 邹才能 熊波 +6 位作者 薛华庆 郑德温 葛稚新 王影 蒋璐阳 潘松圻 吴松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1-420,共10页
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介质,具有实现生态系统有机物的转换和造成温室效应的双重属性。将大气圈中被固定或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定义为"灰碳";无法被固定或利用,并留存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定义为"黑碳"。碳中和... 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介质,具有实现生态系统有机物的转换和造成温室效应的双重属性。将大气圈中被固定或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定义为"灰碳";无法被固定或利用,并留存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定义为"黑碳"。碳中和是人类发展的共识,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政治、资源、技术、市场、能源结构等诸多挑战。提出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其中碳替代将是碳中和的中坚力量。新能源已经成为第3次能源转换的主角,未来将成为碳中和的主导。目前,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氢能等是新能源的主力军,助力电力部门实现低碳排放;"绿氢"是新能源的后备军,助力工业与交通等领域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人工碳转化技术是连接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的桥梁,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预测2030年中国碳达峰的峰值约110×10^(8) t。按照高、中、低3种情景预测2060年中国碳排放将分别降至22×10^(8),33×10^(8),44×10^(8)t。针对中国实现碳中和提出7项实施建议。构建中国新的"三小一大"能源结构,推动实现中国能源"独立自主"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碳达峰 碳中和 灰碳 黑碳 碳替代 碳减排 碳封存 碳循环
下载PDF
中国浅海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 被引量:190
4
作者 张继红 方建光 唐启升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9-365,共7页
中国是浅海贝藻养殖的第一大国,年产量超过 1 000万t。根据贝藻养殖产量、贝藻体内碳元素的含量及其贝类能量收支,推算出 2002年中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使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可达 300多万t,并通过收获从海中移出至少 120万t的碳。该结... 中国是浅海贝藻养殖的第一大国,年产量超过 1 000万t。根据贝藻养殖产量、贝藻体内碳元素的含量及其贝类能量收支,推算出 2002年中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使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可达 300多万t,并通过收获从海中移出至少 120万t的碳。该结果不仅为探讨全球“遗漏的碳汇”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同时也证明了浅海的贝类和藻类养殖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大量的海洋碳,提高了浅海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另外,贝藻的养殖活动与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之间关系复杂,相互作用明显,因此,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贝藻养殖 浅海 中国
下载PDF
森林土壤呼吸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50
5
作者 杨玉盛 董彬 +5 位作者 谢锦升 陈光水 高人 李灵 王小国 郭剑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3-591,共9页
森林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流通途径之一 ,其动态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 C平衡。森林土壤呼吸由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组成 ,不同森林类型、测定季节和测定方法等直接影响其所占比例。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最主要因素 ,共... 森林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流通途径之一 ,其动态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 C平衡。森林土壤呼吸由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组成 ,不同森林类型、测定季节和测定方法等直接影响其所占比例。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最主要因素 ,共同解释了森林土壤呼吸变化的大部分。因树种组成、生产力和枯落物数量等不同而使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差异。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有增加、降低或无影响 ,因采伐方式、森林类型、采伐迹地上植被恢复进程和气候条件等而异。火烧一般导致土壤呼吸速率降低。因肥料种类、施用剂量和立地条件不同 ,施肥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出现增加、降低或无影响等不同结果。大气 CO2 浓度升高和升温均可促进森林土壤呼吸。 N沉降有可能刺激了土壤呼吸 ,而酸沉降则可能降低了土壤呼吸。臭氧浓度和 UV-B辐射强度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森林土壤呼吸。但目前全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综合影响尚不清楚 ,深入探讨森林土壤呼吸的调控因素及其对全球变化和营林措施的响应等仍是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呼吸 营林措施 采伐方式 森林类型 采伐迹地 植被恢复 土壤温度 湿度 碳循环
下载PDF
生物生产力的“4P”概念、估算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63
6
作者 方精云 柯金虎 +1 位作者 唐志尧 陈安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419,共6页
生物生产力是指从个体、群体到生态系统、区域乃至生物圈等不同生命层次的物质生产能力 ,它决定着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也是指示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表示生物生产力的概念有总初级生产力 (GPP)、净初级生产力 (N PP)、净生... 生物生产力是指从个体、群体到生态系统、区域乃至生物圈等不同生命层次的物质生产能力 ,它决定着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也是指示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表示生物生产力的概念有总初级生产力 (GPP)、净初级生产力 (N 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N EP)和净生物群区生产力 (N BP) ,本文简称“4P”。主要探讨“4P”概念的内涵和估算以及全球变化对它们的影响 ;通过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建立“4P”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对若干衍生概念进行定义。尽管生态系统的最终产物 (N BP或现存量 )占光合总产量的很少一部分 ,但它是决定物质再生产的资本 ,维持和决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初级生产力 净初级生产力 净态生态系统生产力 净生物群区生产力 全球变化 碳循环
下载PDF
中国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 被引量:182
7
作者 杨元合 石岳 +25 位作者 孙文娟 常锦峰 朱剑霄 陈蕾伊 王欣 郭焱培 张宏图 于凌飞 赵淑清 徐亢 朱江玲 沈海花 王媛媛 彭云峰 赵霞 王襄平 胡会峰 陈世苹 黄玫 温学发 王少鹏 朱彪 牛书丽 唐志尧 刘玲莉 方精云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4-574,共41页
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简称陆地碳汇)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全面理解陆地碳汇特征及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本文系统梳理了近40年来陆地碳源汇研究... 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简称陆地碳汇)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全面理解陆地碳汇特征及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本文系统梳理了近40年来陆地碳源汇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了全球和我国陆地碳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了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根据全球碳收支评估报告,过去60年全球陆地碳汇从1960年代的(-0.2±0.9)Pg C yr^(-1)(弱碳源;1 Pg=10^(15)g=10亿吨碳)增加至2010年代的(1.9±1.1)Pg C yr^(-1)(碳汇).目前,陆地碳汇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而热带地区表现为微弱的碳汇或碳源.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汇大小存在差异:森林是陆地碳汇的主体,灌丛、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土壤整体表现出碳汇功能,但草地的碳源汇功能尚不明确.此外,荒漠生态系统可能起着碳汇功能,但其大小和形成机制尚存在争议.大气CO_(2)浓度上升、氮沉降、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等是影响陆地碳汇强度的主要因素,火灾、气溶胶等因素也影响其大小.不同区域陆地碳汇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北美和欧洲陆地碳汇主要是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所致;而在中国,除了上述全球变化要素外,植树造林、生态修复也是驱动其碳汇的重要因素.综合以往研究结果评估,目前我国陆地碳汇强度为0.20~0.25 Pg C yr^(-1),预计2060年可能处于0.15~0.52 Pg C yr^(-1)之间.未来研究需通过扩大生态系统调查与监测的范围、完善陆地生物圈模型等途径提升陆地碳汇的评估精度,量化各类措施对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影响,精准评估我国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汇 碳中和 碳循环 全球变暖
原文传递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 被引量:131
8
作者 李玉宁 王关玉 李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51-357,共7页
土壤呼吸作用是全球碳循环中一个主要的流通途径 ,导致土壤碳以CO2 形式流向大气圈。全球土壤中碳贮存量的增加有助于缓和人为CO2 的进一步释放 ,而土壤CO2 的流失则显著地加剧大气CO2 的升高和增强温室效应。文章简单评述了土壤呼吸作... 土壤呼吸作用是全球碳循环中一个主要的流通途径 ,导致土壤碳以CO2 形式流向大气圈。全球土壤中碳贮存量的增加有助于缓和人为CO2 的进一步释放 ,而土壤CO2 的流失则显著地加剧大气CO2 的升高和增强温室效应。文章简单评述了土壤呼吸作用、大气CO2 升高、全球温度升高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 :改进的管理实践能减少农业土壤中CO2 净流失 ,增加有机碳贮存。减缓土壤呼吸作用的一项简单措施是减少土壤耕作。土壤扰动最小的耕作实践称为免耕作。实践证明 ,当实施免耕作时 ,土壤有机质的流失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作用 碳循环 碳截留 免耕作 二氧化碳 大气 土壤有机质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5
9
作者 陶波 葛全胜 +1 位作者 李克让 邵雪梅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4-575,共12页
近年来 ,碳循环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 ,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全球碳循环中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本文结合IGBP和IPCC中有关碳循环的最新报告 ,介绍了全球碳循环中大气、海洋和陆... 近年来 ,碳循环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 ,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全球碳循环中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本文结合IGBP和IPCC中有关碳循环的最新报告 ,介绍了全球碳循环中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等几个主要碳库的大小及特点 ,并重点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基本过程。总结了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四种主要方法 :清单方法、反演模拟、涡度相关技术和陆地碳循环模式 ,介绍了它们的各自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陆地碳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外 ,还简要叙述了当前碳循环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碳汇 碳库 陆地生态系统 模式
下载PDF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误差分析 被引量:119
10
作者 王绍强 刘纪远 于贵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97-802,共6页
简要介绍了土壤碳蓄积量的计算方法 ,包括土壤类型法、植被类型法、生命地带法、相关关系法和模型方法 ,以及土壤有机碳蓄积量的误差分析方法 .根据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2 4 73个典型土种剖面数据 ,采用土壤类型法和两种碳密度方法计算 ... 简要介绍了土壤碳蓄积量的计算方法 ,包括土壤类型法、植被类型法、生命地带法、相关关系法和模型方法 ,以及土壤有机碳蓄积量的误差分析方法 .根据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2 4 73个典型土种剖面数据 ,采用土壤类型法和两种碳密度方法计算 ,估算的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处于 6 15 .19× 10 14 ~ 12 11.37× 10 14 g之间 ,平均碳密度为 10 .4 9~ 10 .5 3kg·m-2 (土壤厚度为 10 0cm)或 11.5 2~ 12 .0 4kg·m-3 (土壤平均厚度为 88cm) ,土壤平均碳蓄积量为 913.2 8± 2 98.0 9× 10 14 g ,估算的不确定性在 2 0 %~ 5 0 %之间 .其中 ,土壤碳计算和采样数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碳蓄积量估算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蓄积量 碳循环 土壤碳循环 土壤类型法 植被类型法 生命地带法 相关关系法 模型方法
下载PDF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淋失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1
11
作者 周志红 李心清 +3 位作者 邢英 房彬 张立科 彭艳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8-284,共7页
淋洗作用是土壤氮肥损失途径之一,也是环境水体氮素污染的重要途径。研发降低土壤氮素淋失的技术途径不仅有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而且有助于防治水体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对我国两种重要... 淋洗作用是土壤氮肥损失途径之一,也是环境水体氮素污染的重要途径。研发降低土壤氮素淋失的技术途径不仅有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而且有助于防治水体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对我国两种重要土壤类型黒钙土和紫色土氮素淋失的影响。由玉米秸秆制成的生物炭按10 t/ha,50 t/ha,100 t/ha的比例施用于土壤,同时模拟田间尿素施用量240 kg.N/ha并用相当于每天10 mm的降水量用去离子水淋洗土壤。对淋滤液氮素组成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施用生物炭的条件下,黒钙土和紫色土总氮的淋失量分别占土壤(土壤+尿素)总氮含量的7.5%和9.0%,氮素的淋失主要发生在前130 mm降水过程中,其淋失量占全部淋失量的96%。在淋失的成分中,除硝态氮外,有机氮也是重要的组成物质,二者均占淋失总氮量的48%。生物炭的施用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氮素的淋失作用。50 t/ha和100t/ha的生物炭施用量降低黑钙土氮素淋失分别为29%和74%,减少紫色土氮素淋失分别达41%和78%。但10 t/ha的生物炭施用量却增加黒钙土和紫色土氮素淋失量分别达到22%和2%。这表明较低的生物炭施用量会促进氮素的淋失。生物炭对有机氮淋失的抑制作用大于硝态氮。100 t/ha的生物炭施用量对有机氮和硝态氮淋失的降低率分别为88%和62%左右,因土壤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寻求防治土壤氮素淋失的技术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焦炭 黑碳 氮循环 氮肥 淋失作用
下载PDF
现代岩溶学和全球变化研究 被引量:114
12
作者 袁道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7-25,共9页
广泛的全球岩溶对比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入以及研究方法的解决,推动了现代岩溶学的发展,从而显示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现代岩溶学的新发展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岩溶作用在大气温室气体CO2源汇关系中的... 广泛的全球岩溶对比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入以及研究方法的解决,推动了现代岩溶学的发展,从而显示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现代岩溶学的新发展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岩溶作用在大气温室气体CO2源汇关系中的效应,初步估算全球岩溶作用每年可由大气回收6.02×108t碳;二是由岩溶记录提取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我国大陆岩溶不但面积辽阔,而且碳酸盐岩古老坚硬,新生代以来大幅度抬升以及未受末次冰期大陆冰盖的刨蚀破坏,因而保留第四纪环境变化的信息量很大。我国季风区水热配套,岩溶作用的季节和地区反差明显,极有利于进行岩溶作用与大气CO2源汇关系研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种地域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地球系统科学 全球变化 碳循环 岩溶记录
下载PDF
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4
13
作者 齐玉春 董云社 +2 位作者 耿元波 杨小红 耿会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2-352,共11页
文中首先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研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而对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包括植物、凋落物、土壤三大碳库以及主要含碳温室气体通量等,对其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提出了今... 文中首先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研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而对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包括植物、凋落物、土壤三大碳库以及主要含碳温室气体通量等,对其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提出了今后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碳循环 碳库 温室气体
下载PDF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 被引量:95
14
作者 彭少麟 李跃林 +1 位作者 任海 赵平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05-713,共9页
土壤呼吸是陆地植物固定CO2 尔后又释放CO2 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 ,是与全球变化有关的一个重要过程。综述了全球变化下CO2 浓度上升、全球增温、耕作方式的改变及氮沉降增加的土壤呼吸效应。大气CO2 浓度的上升将增加土壤中CO2 的释放通... 土壤呼吸是陆地植物固定CO2 尔后又释放CO2 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 ,是与全球变化有关的一个重要过程。综述了全球变化下CO2 浓度上升、全球增温、耕作方式的改变及氮沉降增加的土壤呼吸效应。大气CO2 浓度的上升将增加土壤中CO2 的释放通量 ,同时将促进土壤的碳吸存 ;在全球增温的情形下 ,土壤可能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CO2 ,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是引发温室气体CO2 产生的重要原因 ,所有这些全球变化对土壤呼吸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认为土壤碳库的碳储量增加并不能减缓 2 1世纪大气CO2 浓度的上升。据此讨论了该问题的对策并提出了今后土壤呼吸的一些研究方向。其中强调 ,尽管森林土壤碳固定能力有限 ,但植树造林、森林保护是一项缓解大气CO2 上升的可行性对策 ;基于现有田间尺度CO2 通量测定在不确定性方面的进展 ,今后应继续朝大尺度田间和模拟程序方面努力 ;着重回答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过程机理 ;区分土壤呼吸的不同来源以及弄清土壤呼吸黑箱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动物的功能。当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碳循环 全球变化 二氧化碳 固定能力 全球变化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氮状态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7
15
作者 任书杰 曹明奎 +1 位作者 陶波 李克让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7,共10页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密切相关,碳贮量与碳通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氮循环的影响和限制。由于氮循环的复杂性,在以往的大多数碳循环研究中,更多考虑水分、温度和大气CO2浓度等因子的影响,考虑碳氮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氮素可限制植物...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密切相关,碳贮量与碳通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氮循环的影响和限制。由于氮循环的复杂性,在以往的大多数碳循环研究中,更多考虑水分、温度和大气CO2浓度等因子的影响,考虑碳氮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氮素可限制植物光合、有机质分解、同化产物的分配以及生态系统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根据目前有关碳氮模型的发展状况可将碳氮耦合循环模型分为三大类:一是静态模型,它的土壤养分水平或者叶氮含量不变,是常数,这类模型适合于在站点或氮素浓度变化不大的区域应用;二是土壤氮限制模型,能够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氮收支,在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的模拟中考虑土壤氮有效性的动态变化的影响,使模拟结果更为合理;三是叶氮限制模型,在NPP的模拟中考虑叶片氮浓度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这三类模型虽然都考虑了氮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但在氮碳循环机理方面尚有不少欠缺,所以在研究中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通过加强碳氮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增进对碳氮过程的深入了解,进而建立综合动态的碳氮耦合模型,以减少目前碳循环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氮循环 陆地生态系统 限制作用 模型
下载PDF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3
16
作者 沈芳芳 袁颖红 +2 位作者 樊后保 刘文飞 刘苑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7-527,共11页
为探讨氮沉降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在杉木人工林中开展了野外模拟N沉降试验。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对照)、N1(60 kg N.hm-.2a-1)、N2(120 kg N.hm-.2a-1)和N3(240 kg N.hm-.2a-1),每处理重复3次。... 为探讨氮沉降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在杉木人工林中开展了野外模拟N沉降试验。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对照)、N1(60 kg N.hm-.2a-1)、N2(120 kg N.hm-.2a-1)和N3(240 kg N.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28 d的培养后发现,各土层有机碳日均矿化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则逐步增加。不同氮沉降处理下各土层有机碳累计矿化量总体趋势表现为:随着氮沉降量的增加而降低,日均矿化量降低幅度以N1最大,其次是N0和N2,N3降幅最小。相同N沉降处理下,参与土壤碳循环的6种主要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β-葡糖苷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和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氮沉降对6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对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具有促进作用,而对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中-低氮沉降(N1、N2)对蔗糖酶无影响,而对β-葡糖苷酶具有促进作用,高氮沉降(N3)促进了蔗糖酶活性,但抑制了β-葡糖苷酶活性。表层土壤中,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土壤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氮沉降促进了表层土壤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杉木人工林 土壤酶 有机碳矿化 碳循环
下载PDF
黑碳在土壤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88
17
作者 张旭东 梁超 +4 位作者 诸葛玉平 姜勇 解宏图 何红波 王晶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9-355,共7页
黑碳是化石燃料或生物有机体不完全燃烧形成的一种含有芳香环的高聚物,碳元素含量在60%以上,另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新近的研究证实,黑碳通过在缓慢的土壤有机碳库中的循环,对全球碳和氧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黑碳是化石燃料或生物有机体不完全燃烧形成的一种含有芳香环的高聚物,碳元素含量在60%以上,另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新近的研究证实,黑碳通过在缓慢的土壤有机碳库中的循环,对全球碳和氧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黑碳的基本概念、理化性质、在土壤中的作用及测定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提出了开展土壤黑碳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为我国开展土壤黑碳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土壤肥力 有机碳 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 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18
作者 袁道先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25-432,共8页
I G C P 379 项“岩溶作用与碳循环”是中国建议并组织实施的,于1995~1999 年执行。作者对 1995 年以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其研究进展作了总结,并对每一科学目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①表层岩溶系统碳循环与大气 ... I G C P 379 项“岩溶作用与碳循环”是中国建议并组织实施的,于1995~1999 年执行。作者对 1995 年以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其研究进展作了总结,并对每一科学目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①表层岩溶系统碳循环与大气 C O2 源汇的主要进展有 3 方面:扩展了研究地区;揭示了表层岩溶系统碳循环的运行机制;对表层岩溶作用回收大气 C O2 量进行了估算。②深部 C O2 释放问题的主要进展有:发现了更多的深部 C O2 释放带;揭示了深部 C O2 气体来源问题;对西藏地区 C O2 源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③以岩溶记录重建环境变化过程的主要进展有:研究时空范围不断扩大;采取多种新技术、新方法获取更多古环境信息;不断提高研究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CP 岩溶作用 碳循环 科学目标 全球环境变化
下载PDF
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的技术途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 被引量:99
19
作者 于贵瑞 朱剑兴 +1 位作者 徐丽 何念鹏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0-501,共12页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约为每年10亿—13亿吨二氧化碳(CO_(2))。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功能,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等相结合,稳定现有森林、草...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约为每年10亿—13亿吨二氧化碳(CO_(2))。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功能,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等相结合,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滨海碳碳汇,进而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大增汇工程,同时还需要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及新型生物/生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Bio-CCUS/Eco-CCUS)的开发应用。通过统筹陆地-河流-海洋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种增汇技术,有望实现中国区域生态系统自然和人为碳汇功能倍增目标,即在2050—2060年实现每年20亿—25亿吨CO_(2)的碳汇贡献。当前,亟待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碳汇提升关键技术,科学评估其增汇效应、经济可行性和时间可持续性,集成不同区域增汇技术并开展区域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碳汇 碳储量 生态关键带 碳循环 碳中和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77
20
作者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9期65-71,77,共8页
在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典型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碳汇 /源的概念 ,综合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分析得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源功能体现在碳库的贮量、稳定性和碳库的输入与输出强度方面 ;天然次生林和人... 在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典型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碳汇 /源的概念 ,综合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分析得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源功能体现在碳库的贮量、稳定性和碳库的输入与输出强度方面 ;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汇功能较强 ,农田和草地较弱 ;土壤有机碳过程源 /汇方面 ,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是强汇 ,人工林生态系统是弱汇 ,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是源。提出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措施包括增加生态系统碳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碳循环 生态系统 碳汇/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