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辛弃疾到GPT: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生产格局的重塑及其效应 被引量:27
1
作者 姜华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145,共11页
从形式上看,GPT生产的知识文本已接近人类的知识产品,但从知识的形成过程看,GPT生产的知识与人类生产的知识却有着本质差异。人类生成知识是在意向性的基础上完成的,以一阶知识、二阶知识的面目呈现;GPT的知识生产是缺乏反思性的通过逻... 从形式上看,GPT生产的知识文本已接近人类的知识产品,但从知识的形成过程看,GPT生产的知识与人类生产的知识却有着本质差异。人类生成知识是在意向性的基础上完成的,以一阶知识、二阶知识的面目呈现;GPT的知识生产是缺乏反思性的通过逻辑关系对既有知识的联结和组合,以三阶知识的面貌呈现。GPT生产知识的机制也与人类不同,它是“非意向性的”,它对应的是一个必然性的世界,形成的是“既成的知识”。GPT介入知识生产,模糊了知识生产中“人类要素”与“非人类要素”的界限,形成了大量“杂合知识”,人类的生存境遇也将随着知识生产的此种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GPT 三阶知识 知识生产 反思性 社会效应
原文传递
辛弃疾与道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晓岚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53,共6页
辛弃疾对道家思想极感兴趣,其词作也从多方面表现出他对庄子人生哲学的接受与认同:思想情感上,他因家国、时势的悲慨与庄子的“天下”、“万世”之悲悯共鸣共振;处世态度上,他力图以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来看待世界和自己的处境,“齐物我... 辛弃疾对道家思想极感兴趣,其词作也从多方面表现出他对庄子人生哲学的接受与认同:思想情感上,他因家国、时势的悲慨与庄子的“天下”、“万世”之悲悯共鸣共振;处世态度上,他力图以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来看待世界和自己的处境,“齐物我”以求解脱;处世方法上,他吸取庄子“安时处顺”的生存智慧以应对孤危的处境;闲退之后,庄子崇尚自然、“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观念又对他的山水词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庄子 道家思想
下载PDF
论辛弃疾南归前期词的创作 被引量:5
3
作者 巩本栋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95,共11页
历来研治辛词者 ,对辛弃疾南归后词的创作的发展变化 ,较少注意。实则辛氏南归后 ,以宋孝宗淳熙八年 (1181)落职退居为界 ,词的创作也明显地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作多写其南渡之初的复杂心态和身世之感 ,手法多用比兴 ,词风兼具... 历来研治辛词者 ,对辛弃疾南归后词的创作的发展变化 ,较少注意。实则辛氏南归后 ,以宋孝宗淳熙八年 (1181)落职退居为界 ,词的创作也明显地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作多写其南渡之初的复杂心态和身世之感 ,手法多用比兴 ,词风兼具深婉细约和清疏刚健之美 ,而后期则直以词为陶写之具 ,无施不可 ,沉郁顿挫 ,雄奇悲怆。简单地以“豪放”或以词备众体论辛词 ,既不符合辛词创作发展的实际 ,也难以涵盖辛词的主要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艺术风格 艺术手法 社会背景
原文传递
辛弃疾词作译者群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彬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其词特色鲜明,在宋词中极具代表性。有数十位译者曾将辛弃疾的词译成英文。本文将这些译者作为一个群体,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视域,探讨这一群体的译者行为特征。研究发现,英美译者、华裔译者和本土译者既存...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其词特色鲜明,在宋词中极具代表性。有数十位译者曾将辛弃疾的词译成英文。本文将这些译者作为一个群体,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视域,探讨这一群体的译者行为特征。研究发现,英美译者、华裔译者和本土译者既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在翻译内和翻译外也显示出一些译者行为差异,凸显了各自的文化身份和翻译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宋词 译者行为 译者群体
下载PDF
稼轩是何人:对“豪放”的追索
5
作者 刘学(译) 《长江学术》 2024年第2期84-94,共11页
从批评史的角度切入,追索“豪放”用于辛词批评的确切内涵,辛弃疾词的总体风貌和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大致的勾勒。由此可见,辛词研究的核心议题并非爱国情怀的表达,而是词人自我人格的书写展露。一个真实可感的躁动不安的个体和一种奇特气... 从批评史的角度切入,追索“豪放”用于辛词批评的确切内涵,辛弃疾词的总体风貌和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大致的勾勒。由此可见,辛词研究的核心议题并非爱国情怀的表达,而是词人自我人格的书写展露。一个真实可感的躁动不安的个体和一种奇特气质的粗犷之美,这是辛弃疾区别于其他词人的最为突出的特征,而这种中国诗歌传统中罕见的、狂放不羁的人格特质在辛词中得到了强有力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批评 豪放 人格特质
下载PDF
不同的爱国诗篇,相同的英雄精神——《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
6
作者 杨雪馨 李景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基于文本的古诗词解读方法是阅读鉴赏的基础,但并非古诗词阅读鉴赏的目的本身。初步掌握比较的思维方法是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学习目标。而比较阅读不仅让教师和学生发现古诗词的文本差异、进一步理解对应的人... 基于文本的古诗词解读方法是阅读鉴赏的基础,但并非古诗词阅读鉴赏的目的本身。初步掌握比较的思维方法是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学习目标。而比较阅读不仅让教师和学生发现古诗词的文本差异、进一步理解对应的人文主题,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引发更多的推理、质疑、讨论、延伸、应用,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自主自发地发掘、欣赏、吸收、内化古诗词的文化营养。本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深入比较辛弃疾的两首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诗人故事、诗意载体、思想冲突等三个维度上的区别和联系,揭示了这两首诗词在表达爱国、沙场、英雄等主题时的深层次内涵和艺术特色。通过这种比较阅读,不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诗词的意象和修辞,还能深刻体悟到诗词背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因此,本文认为,从诗人故事、诗意载体、思想冲突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阅读,是探索以古诗词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稼轩词 比较阅读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中的辛弃疾词批评研究
7
作者 左卉婧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的推重是以一己之力反拨清中叶以来的词坛风气。在对辛弃疾词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王国维对鼓励后学学习辛弃疾词颇多犹疑,使辛弃疾词在王国维词论中难以得到典范性认同。王国维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总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的推重是以一己之力反拨清中叶以来的词坛风气。在对辛弃疾词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王国维对鼓励后学学习辛弃疾词颇多犹疑,使辛弃疾词在王国维词论中难以得到典范性认同。王国维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总结的理论与标准在辛弃疾词上的应用难以如愿,因此其对辛弃疾的词史地位含糊其辞,使其极为重视的词人辛弃疾反而在其词学体系中出现边缘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王国维 辛弃疾
下载PDF
从南京书写看阳羡词派对辛弃疾的承衍
8
作者 魏雨柔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8-52,58,共6页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文人在南京创作了大量怀古伤今的诗词,辛弃疾也在此列。辛弃疾的南京书写形成了独特的范式,呈现为凸显自我的抒情主体、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联结怀古与伤今的用典技巧。阳羡词派继承“稼轩风”,其书写南京之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文人在南京创作了大量怀古伤今的诗词,辛弃疾也在此列。辛弃疾的南京书写形成了独特的范式,呈现为凸显自我的抒情主体、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联结怀古与伤今的用典技巧。阳羡词派继承“稼轩风”,其书写南京之词也多遵循辛词的表现方式。阳羡词派的南京书写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行舟移步换景勾连吴越文学区的多地,有意识地建构与拓展南京及其相关景观构成的文学空间,使南京书写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呈现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书写 辛弃疾 阳羡词派 文学空间
下载PDF
宫观官制度与南宋前中期信州文人群体
9
作者 张振谦 《长江学术》 2024年第1期61-72,共12页
宫观官制度对宋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们的退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南渡初期,吕本中与曾几先后领任宫观官寓居上饶,在他们的吸引下,信州一带的文人士大夫时常聚饮酬唱,形成了颇为闻名的地域文人群体。南宋中... 宫观官制度对宋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们的退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南渡初期,吕本中与曾几先后领任宫观官寓居上饶,在他们的吸引下,信州一带的文人士大夫时常聚饮酬唱,形成了颇为闻名的地域文人群体。南宋中期,赵蕃监南岳庙闲居玉山30余年,接续吕、曾倡导的文化精神和文学传统,与当地耆旧诗人往来频繁,成为信州文人群体的核心人物之一。与此同时,辛弃疾因罢官而主管冲佑观赋闲带湖和瓢泉长达20年,其信州诗词透露出闲逸自适与愤懑不平交织的心态,塑造了人生最后阶段的双重自我形象:赋闲归耕的“稼轩居士”和壮志未酬的爱国文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观官制度 信州文人群体 吕本中 曾几 赵蕃 辛弃疾
下载PDF
百年来李清照、辛弃疾研究成果量的时段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兆鹏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1-66,共6页
1901—2009年间有关李清照研究的成果量为2 207项,辛弃疾研究的成果量为1 970项,分别位居个体词人研究成果量的第二和第三,仅次于苏轼。但二安研究并不是持续的热点,70年代以前一直比较冷落,直到1979年李清照才开始成为备受追捧的热点,... 1901—2009年间有关李清照研究的成果量为2 207项,辛弃疾研究的成果量为1 970项,分别位居个体词人研究成果量的第二和第三,仅次于苏轼。但二安研究并不是持续的热点,70年代以前一直比较冷落,直到1979年李清照才开始成为备受追捧的热点,辛弃疾研究也开始进入发展时期。比较而言,1978年以前,辛弃疾研究的热度略高于李清照;1979年以后,易安研究的热度则高过稼轩。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10年,易安研究快速升温,成果量比稼轩研究高出4成,但选题重复扎堆的现象相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研究 李清照 辛弃疾 成果量 计量学术史
下载PDF
国内辛弃疾词作英译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祝琦 徐国琴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9-73,共5页
古典诗词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辛弃疾作为国内词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在当今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期,其作品必然是汉语典籍对外译介并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辛弃疾词的英译研究做出综述,分三个阶段总结梳理并加以思考... 古典诗词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辛弃疾作为国内词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在当今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期,其作品必然是汉语典籍对外译介并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辛弃疾词的英译研究做出综述,分三个阶段总结梳理并加以思考,摸清研究现状,明确不足,有助于推动今后的对外译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宋词 英译 综述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中辛弃疾的超拔地位与成因——兼论王国维的评词标准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祖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7-84,共8页
王国维《人间词话》论词偏爱五代、北宋,对南宋的词人词作整体评价不高,但对辛弃疾却一反常态,认为其“堪与北宋人颉颃”,在南宋词人中将其置于超拔地位。王国维对辛弃疾的赞赏,主要着眼于词人品格、自然真情、整体风貌等方面,这也是辛... 王国维《人间词话》论词偏爱五代、北宋,对南宋的词人词作整体评价不高,但对辛弃疾却一反常态,认为其“堪与北宋人颉颃”,在南宋词人中将其置于超拔地位。王国维对辛弃疾的赞赏,主要着眼于词人品格、自然真情、整体风貌等方面,这也是辛弃疾获此超拔地位的原因。通过辛词在《人间词话》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可以看出王国维的评词标准之中,所谓“隔与不隔”对用典的要求并不僵化,有可转圜通融之处;“要眇宜修”与“不隔”之间看似矛盾,实则具有深层的协调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辛弃疾 超拔地位
下载PDF
论辛弃疾二十四首《临江仙》的体式及其词谱学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惠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和《钦定词谱》所总结的谱式更符合创作实际。辛弃疾24首《临江仙》的句式、韵位等主要由词调本身决定,但辛弃疾对词调、体式的选择以及对词调固有声情特点的遵循,使其词总体呈现出舒缓流畅的声情特点。24首词大部分作于辛弃疾退居江西时期,作者有较多时间观察农村的美景,体验家居的闲适乐趣,因此词的题材虽然比较广泛,情感层次也比较多样,但总体上呈现出和谐冲淡、舒缓雍容的特点,与《临江仙》60字体流丽谐婉、舒缓和畅的体式特征相一致,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辛弃疾所用的《临江仙》60字体较为后出,由58字体变化而来,但由于增加了律句,使其更加和谐整饬,受到文人普遍欢迎。从留存的作品看,这一体式首见于滕宗谅,由苏轼初步成型,中间经叶梦得等人的创作实践,最后由辛弃疾确定其词调风貌和词谱定式,并通过大量创作而彰显其活力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临江仙》 词调 体式 词谱学
下载PDF
辛弃疾咏花词的主体精神与艺术呈现
14
作者 孙学堂 《齐鲁学刊》 2023年第6期137-146,共10页
辛弃疾咏花词的特色和成就不在于摹写花卉自身的审美特征,而在于以新奇的构想和强悍的笔力表现作者的主体精神。辛弃疾所写之花大都外表冷淡而情意热烈,在其50余首咏花词中,尤以咏梅和咏桂的作品最为突出。在这些咏花词中,辛弃疾或抒写... 辛弃疾咏花词的特色和成就不在于摹写花卉自身的审美特征,而在于以新奇的构想和强悍的笔力表现作者的主体精神。辛弃疾所写之花大都外表冷淡而情意热烈,在其50余首咏花词中,尤以咏梅和咏桂的作品最为突出。在这些咏花词中,辛弃疾或抒写自己的英豪气概和用世激情,或寄托作为“归正人”的身世之感,或表现作为“当行”词人的才思敏捷、风流自赏的创作情态。辛弃疾咏花词所呈现的主体精神热烈豪放而又不乏深曲之致,与“英雄词”“农村词”等所表现的主体精神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咏花词 英豪气概 用世激情 身世寄托
下载PDF
辛弃疾信州词作的寺庙景观书写
15
作者 王新雨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地方是作家日常生活之处,也是他们诗文表达的对象。作家对地方的描写具有主观性,辛弃疾信州闲居时是壮志不得酬的人生低谷,因此信州的寺庙、山水林泉等景观出现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稼轩利用信州的寺庙景观与... 地方是作家日常生活之处,也是他们诗文表达的对象。作家对地方的描写具有主观性,辛弃疾信州闲居时是壮志不得酬的人生低谷,因此信州的寺庙、山水林泉等景观出现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稼轩利用信州的寺庙景观与人交往、排遣忧愁;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为信州地方人文意蕴的积淀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信州词 寺庙景观
下载PDF
辛弃疾与陈亮交游考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88,共7页
辛弃疾与陈亮作为辛派词人群的主要成员,因心系故国、力言恢复中原而成为南宋以来爱国志士的精神楷模。辛陈二人之交游行迹及相互酬唱被历代学者文人津津乐道,然由于文献遗失,学界对二人定交、铅山之会、考亭之会等重要交游事件之发生... 辛弃疾与陈亮作为辛派词人群的主要成员,因心系故国、力言恢复中原而成为南宋以来爱国志士的精神楷模。辛陈二人之交游行迹及相互酬唱被历代学者文人津津乐道,然由于文献遗失,学界对二人定交、铅山之会、考亭之会等重要交游事件之发生时间争议颇多。结合前贤研究成果,通过史料考辨,可以推定辛弃疾与陈亮初识于孝宗乾道六年(1170);第二次会面于江西铅山,事在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第三次会面于福建考亭,事在光宗绍熙三年(1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陈亮 铅山之会 考亭之会
下载PDF
论辛弃疾词意象的创新性和交融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文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5,共9页
辛弃疾词的意象富于创新性,这源于他的卓荦奇才和灵心妙思。他营造意象既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有敏锐独到的感受,更擅长飞腾起想象和幻想的翅膀。他巧妙运用社会意象来表现自然意象,或反过来用自然意象表现社会意象。他使两大类意象紧密... 辛弃疾词的意象富于创新性,这源于他的卓荦奇才和灵心妙思。他营造意象既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有敏锐独到的感受,更擅长飞腾起想象和幻想的翅膀。他巧妙运用社会意象来表现自然意象,或反过来用自然意象表现社会意象。他使两大类意象紧密结合,互相映衬。他与鸥鹭结为盟友,共同演出了饶有诗情画意理趣的"连续剧"。辛弃疾为了营造新鲜的有交融性的意象,锐意创新,不倦地实践以诗文为词,向多种文体广泛吸取艺术营养,变北宋词的"就景叙情"为"即事叙景",为南宋及其后词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意象 南宋词 稼轩词
下载PDF
从“入闽词”看辛弃疾仕闽期间的矛盾心态
18
作者 郭薇 王心怡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5-92,共8页
简述“入闽词”是了解辛弃疾仕闽期间心态的重要凭证,总结辛弃疾“入闽词”作品历史编年,通过分析词的题材、意象、典故等即可发现他的内心矛盾激荡,进退维谷。而结合正史、地方志等所记载的辛弃疾在福建为官时的事迹分析,词中的犹疑、... 简述“入闽词”是了解辛弃疾仕闽期间心态的重要凭证,总结辛弃疾“入闽词”作品历史编年,通过分析词的题材、意象、典故等即可发现他的内心矛盾激荡,进退维谷。而结合正史、地方志等所记载的辛弃疾在福建为官时的事迹分析,词中的犹疑、退隐等情绪和治理地方的积极作风又产生了鲜明矛盾,实质上是现实与理想冲突所造成的失落情绪的外化,也是其报国责任压制消沉心态的表现。通过整理分析文本,以更直观的方式梳理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探索“入闽词”与辛弃疾复杂心态之间的有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入闽词” 仕闽期间 矛盾心态
下载PDF
苏辛农村词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茜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都创作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农村词,扩大了词的堂庑。苏辛农村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苏轼常以关心民瘼的地方官之眼看农村,辛弃疾则作为失意英雄从农村中得到慰藉;苏轼的农村词常直书所见、感性直观,辛弃疾的农村... 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都创作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农村词,扩大了词的堂庑。苏辛农村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苏轼常以关心民瘼的地方官之眼看农村,辛弃疾则作为失意英雄从农村中得到慰藉;苏轼的农村词常直书所见、感性直观,辛弃疾的农村词则蕴意更深、含更多理性思考;辛弃疾农村词的意象较苏轼的丰富;苏轼的农村词善用比喻,辛弃疾则常用白描。此外苏辛的农村词也表现出一些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辛弃疾 农村 比较
下载PDF
论辛弃疾的“夜作”词
20
作者 范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夜作”词是指创作于夜晚时刻,或者以夜晚为创作情境的词作,辛弃疾的“夜作”词多达80余首,且不乏被广为传颂的名篇。辛弃疾的“夜作”词在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上均有很高的价值。从内容上看,这些“夜作”词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多面的辛... “夜作”词是指创作于夜晚时刻,或者以夜晚为创作情境的词作,辛弃疾的“夜作”词多达80余首,且不乏被广为传颂的名篇。辛弃疾的“夜作”词在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上均有很高的价值。从内容上看,这些“夜作”词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多面的辛弃疾形象:他会抒发豪情壮志、思考进退出处,表达思归怀人之念,还会用笔记录温馨画面、调侃世间万物。从风格上看,这些“夜作”词涵盖了豪放、怪奇、理趣、婉约、诙谐、精致等多种风格,是“词备众体”的完美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夜作”词 内容丰富 “词备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