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亚地区翼状胬肉发病与紫外线暴露时间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93
1
作者 阎启昌 刘忠鑫 +5 位作者 邸悦 王尉 高倩 张劲松 刘扬 刘嵘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686-1688,共3页
目的研究紫外线辐射与翼状胬肉发病的量效关系。方法海南省三亚市崖城地区95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翼状胬肉组,在当地人群中按相同年龄、性别、民族、是否戴眼镜和帽子的标准选取95名志愿者进行1∶1配对,作为正常对照。将两组人群按年龄分... 目的研究紫外线辐射与翼状胬肉发病的量效关系。方法海南省三亚市崖城地区95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翼状胬肉组,在当地人群中按相同年龄、性别、民族、是否戴眼镜和帽子的标准选取95名志愿者进行1∶1配对,作为正常对照。将两组人群按年龄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个阶段,通过详细询问研究对象个体累积户外活动的时间,填写调查表,以此计算个体紫外线暴露时间,作为紫外线暴露量,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的紫外线暴露时间与翼状胬肉发病的关系。结果在青年组(35 637 h+13 587 h or 26 188 h+17 423 h;t=3.352,P=0.006,与中年组(73 412 h+23 082 h or 63368 h+25 091 h;t=2.322,P=0.024)患有翼状胬肉人群紫外线暴露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老年翼状胬肉组(106 816 h+37 423 h or 106 748 h+43 111 h)与对照组的紫外线暴露时间未见有统计学意义(t=0.008,P=0.994);翼状胬肉的长度与紫外线暴露时间呈正相关(r=0.361,P<0.05),且随年龄增长而其长度也增加。结论紫外线辐射与翼状胬肉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紫外线 暴露时间
原文传递
6种常用消毒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4
2
作者 蒋学兵 马骢 +3 位作者 陆晓白 王珍光 李艳君 古东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58-1259,共2页
目的 探讨理想的空气消毒方法及不同消毒方法对空气不同菌种的消毒效果。方法 用平板自然沉降法于开始消毒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菌数并作细菌鉴定 ;空气消毒效果采用检验科细菌室中自然菌作为观察对象 ;氯氧三嗪 (三氯异氰尿酸 ... 目的 探讨理想的空气消毒方法及不同消毒方法对空气不同菌种的消毒效果。方法 用平板自然沉降法于开始消毒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菌数并作细菌鉴定 ;空气消毒效果采用检验科细菌室中自然菌作为观察对象 ;氯氧三嗪 (三氯异氰尿酸 ,健之素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试验采用微粒子气溶胶喷雾 ;比较紫外线、氯氧三嗪、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中药艾条和空气消毒洁净器对细菌室空气自然菌的杀菌效果。结果  6种消毒方法均能使空气细菌明显下降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和空气洁净器消毒效果显著 ;空气洁净器能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持续消毒杀菌 ;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对 6种消毒方法均敏感 ,芽胞杆菌和真菌类对上述个别方法有一定的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消毒 过氧化氢 过氧乙酸 氯氧三嗪 艾条 空气洁净器 紫外线
下载PDF
UV/Fe(C_2O_4)_3^(3-)/H_2O_2法处理水中苯胺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黄君礼 张乃东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48-51,共4页
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UV/Fe(C2O4)/H2O2法处理水中苯胺的最佳条件。当水中苯胺浓度为30~40mg/L,pH30-40时,在100mL水样中投加0.3mL1.0mol/LFeSO4,2.0mL1.0mol/LK2C2O4和1.4mL3%H2O2溶液,UV灯下反应10min,均收到满... 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UV/Fe(C2O4)/H2O2法处理水中苯胺的最佳条件。当水中苯胺浓度为30~40mg/L,pH30-40时,在100mL水样中投加0.3mL1.0mol/LFeSO4,2.0mL1.0mol/LK2C2O4和1.4mL3%H2O2溶液,UV灯下反应10min,均收到满意效果,对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且本法对水中本胺的处理效果好于芬顿试剂法和UV/Fe(C2O4)法。这为进一步用UV/Fe(C2O4)/H2O2法处理高浓度苯胺废水和其它有机废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铁(Ⅲ) 草酸盐络合物 苯胺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迟发性脑病的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顾仁骏 尹景岗 +2 位作者 宋景贵 王致声 卢红 《中华理疗杂志》 1994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用配对设计方法,对31例应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与31例对照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近期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0%和90%(P>0.05),近期显效率两组分别为77%和39%... 用配对设计方法,对31例应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与31例对照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近期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0%和90%(P>0.05),近期显效率两组分别为77%和39%(P<0.01),从开始治疗到病情好转的日数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从开始治疗到病情明显好转的日数、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和获得1年以上面访的痊愈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血液 氧疗法 痴呆 光疗法 脑病
下载PDF
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对人白血病细胞株NB4、HL-60、K562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楠楠 黄世林 +3 位作者 张德杰 向阳 郭爱霞 张励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PSO)加长波紫外线(UVA)光化学疗法对人白血病细胞株NB4、HL-60、K562的作用。方法以NB4、HL-60、K56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及在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为检测指标,观察PSO加波长360nm的UVA对人白血...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PSO)加长波紫外线(UVA)光化学疗法对人白血病细胞株NB4、HL-60、K562的作用。方法以NB4、HL-60、K56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及在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为检测指标,观察PSO加波长360nm的UVA对人白血病细胞株的影响,并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当PSO浓度均为80μg/ml,UVA照射时间分别为10min、15min和15min时,NB4、HL-60、和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峰值;当PSO浓度分别为40μg/ml、80μg/ml和80μg/ml,UVA照射时间为10min、15min和15min时,NB4、HL-60和K562细胞的凋亡率达峰值。不同PSO浓度、不同UVA照射时间对不同白血病细胞株的抑制率、凋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各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电镜下观察经PSO和UVA处理后的NB4、HL-60及K562细胞超微结构,均可见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PSO加UVA(PUVA)可抑制白血病细胞株NB4、HL-60、K562的生长,并可诱导其凋亡。浓度为40~80μg/mlPSO与波长为360nm的UVA照射10~15min是PUVA抗NB4、HL-60、K562白血病细胞的最佳作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紫外线A疗法 紫外线 白血病 NB4细胞株 HL-60细胞株 K562细胞株
下载PDF
118例志愿者紫外线最小红斑量值测定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丽英 陈昆 +2 位作者 常宝珠 顾恒 郑家润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测定118例志愿者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的最小红斑量(MED)正常值。方法以SUV1000型日光紫外模拟仪为光源,测定118例健康志愿者和非炎症性皮肤病患者UVA-MED和UVB-MED正常值。结果UVA-MED均值男性为55J/cm2(18 ̄95J/cm2)... 目的测定118例志愿者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的最小红斑量(MED)正常值。方法以SUV1000型日光紫外模拟仪为光源,测定118例健康志愿者和非炎症性皮肤病患者UVA-MED和UVB-MED正常值。结果UVA-MED均值男性为55J/cm2(18 ̄95J/cm2),女性40J/cm2(15 ̄100J/cm2);UVB-MED均值男性31mJ/cm2(12 ̄95mJ/cm2),女性29mJ/cm2(8 ̄95mJ/cm2)。男性UVA-MED显著高于女性(P<0.05),UVB-MED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光反应类型为Ⅲ型的受试者UVA-MED和UVB-MED均显著低于Ⅳ型(两种类型皮肤UVA-MED:在男性、女性均P<0.05;UVB-MED:在男性P<0.05,女性P<0.01)。女性的年龄与MED值无关;30 ̄49岁男性UVB-MED低于其他年龄组,UVA-MED与年龄无关。遮光部位测得的UVA-MED和UVB-MED与户外停留时间长短无关。结论皮肤光反应类型是决定MED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男性 女性 红斑 正常值 皮肤 健康志愿者 结论 年龄组 类型
原文传递
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对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芳 王云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比较紫外线灯照射和独立单元空气净化系统两种方法对接台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探讨无层流装置手术间的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方法用平板自然沉降法于手术室空气开始消毒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观察两种方法对接台手术室空... 目的比较紫外线灯照射和独立单元空气净化系统两种方法对接台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探讨无层流装置手术间的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方法用平板自然沉降法于手术室空气开始消毒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观察两种方法对接台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效果。结果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时间间隔的前提下,两种方法均能使术前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达到80%;利用紫外线消毒,在人员进入手术室后空气中菌落数明显上升;空气净化可以在人在条件下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持续消毒杀菌,使手术全过程空气中平均菌落数达到国家标准。结论独立单元空气净化系统可以缩短手术间隔时间,并且是解决接台手术人在条件下持续空气消毒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消毒 接台手术 紫外线 空气净化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皮肤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鹏 蒋献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窄谱中波紫外线为近年来治疗皮肤病应用较为广泛的紫外线,经临床证实对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瘙痒症及其他炎症性皮肤病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好。治疗机制可能与其较强的穿透性、抑制免疫系统作用及调节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 窄谱中波紫外线为近年来治疗皮肤病应用较为广泛的紫外线,经临床证实对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瘙痒症及其他炎症性皮肤病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好。治疗机制可能与其较强的穿透性、抑制免疫系统作用及调节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平衡等有关。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上述皮肤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谱中波紫外线 皮肤疾病 治疗机制 免疫系统
下载PDF
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彭楠 《中国康复》 2005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紫外线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紫外线组24例给予紫外线照射;药物组24例口服阿昔洛韦,疗程7d,治疗前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定及疗效评定。结果紫外线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2... 目的观察紫外线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紫外线组24例给予紫外线照射;药物组24例口服阿昔洛韦,疗程7d,治疗前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定及疗效评定。结果紫外线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显效率87.5%。药物组分别为4、11、7、2例及6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VAS评定,紫外线组优于药物组。结论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带状疱疹 药物
下载PDF
辣木油对小鼠抗紫外线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段琼芬 杨莲 +3 位作者 李钦 段小花 林青 安鑫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3,共5页
研究辣木油对小鼠抗紫外线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开发防晒护肤品提供实验依据。采用中波(UVB 290-320 nm)和长波(UVA 320-400 nm)紫外线照射小鼠背部皮肤及双耳,造成小鼠皮肤及双耳灼伤水肿模型,以皮指数、耳指数、表皮厚度及皮肤组织... 研究辣木油对小鼠抗紫外线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开发防晒护肤品提供实验依据。采用中波(UVB 290-320 nm)和长波(UVA 320-400 nm)紫外线照射小鼠背部皮肤及双耳,造成小鼠皮肤及双耳灼伤水肿模型,以皮指数、耳指数、表皮厚度及皮肤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评价辣木油对该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辣木油组小鼠的耳指数、皮指数、表皮厚度均低于模型组且有显著性差异,能明显抑制紫外线射伤所致小鼠皮肤表皮角质化与浸润,抑制真皮层组织病理改变,提示了辣木油具有抗紫外线损伤的功能即防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油 紫外线 防晒 表皮 真皮 病理
下载PDF
不同消毒方法对空气消毒净化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庆华 何文胜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比较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的消毒、净化效果,使用层流过滤法、空气净化机净化法、紫外线消毒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用平板沉降法和GLJ-BG型尘埃粒子计数仪分别测定了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尘埃粒子数。结果,在无人情况下,消毒120 mi... 为比较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的消毒、净化效果,使用层流过滤法、空气净化机净化法、紫外线消毒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用平板沉降法和GLJ-BG型尘埃粒子计数仪分别测定了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尘埃粒子数。结果,在无人情况下,消毒120 min后,层流过滤法对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及尘埃粒子数下降率分别为100%、 99.92%,可达到100级净化标准;空气净化机净化法为94.47%、92.51%;紫外线消毒法仅为82.82%、26.16%。在有人活动情况下,层流过滤法可使手术室空气维持在1 000级水平,空气净化机净化法污染回升较缓慢平稳,紫外线消毒法则污染回升最严重。层流过滤法的空气除菌净化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空气净化机的除菌净化效果优于普通紫外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方法 空气消毒 净化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马跃文 董继超 +1 位作者 杜宝琮 马庆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3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48例,物理治疗组4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醋酸泼尼松、甲钴胺、VitB1治疗;物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同时给... 目的:探讨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3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48例,物理治疗组4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醋酸泼尼松、甲钴胺、VitB1治疗;物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超短波、紫外线和直流电局部导入VitB1治疗;综合康复组则是在物理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面部肌肉运动训练。用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0天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第30天面神经功能评分与各组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意义。综合康复组和物理治疗组面神经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综合康复组评分高于物理治疗组。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迅速缓解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超短波 紫外线 直流电 康复
下载PDF
紫外线使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失活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崔云龙 田明 邵宗泽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用电镜、电泳、生物鉴定等方法,研究了紫外线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变种的伴孢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能破坏伴孢晶体的表面结构和形态,降低伴孢晶体在碱性液和蚕胃液中的溶解度,5小时以上的长时间照射,能导致伴孢晶体完全不溶... 用电镜、电泳、生物鉴定等方法,研究了紫外线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变种的伴孢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能破坏伴孢晶体的表面结构和形态,降低伴孢晶体在碱性液和蚕胃液中的溶解度,5小时以上的长时间照射,能导致伴孢晶体完全不溶,因而不能降解为具有杀虫活性的毒素蛋白而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伴孢晶体 苏云金杆菌
下载PDF
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和童虫免疫小鼠的抵抗力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吕芳丽 韩家俊 +3 位作者 李雍龙 刘世国 万中原 石佑恩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报告用25条、50条、150条和300条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钻皮免疫或减毒童虫皮下注射免疫均能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抗攻击感染抵抗力。以25条免疫量为例,尾蚴钻皮及童虫皮下注射后的减成虫率分别为72.1%和70.... 本文报告用25条、50条、150条和300条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钻皮免疫或减毒童虫皮下注射免疫均能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抗攻击感染抵抗力。以25条免疫量为例,尾蚴钻皮及童虫皮下注射后的减成虫率分别为72.1%和70.4%,肝脏减卵率分别为69.4%和57.4%,小肠组织减卵率分别为76.6%和80.5%,免疫后的有效保护期为7.5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尾蚴 童虫 紫外线 免疫力
下载PDF
电焊紫外辐射对工人危害及防护措施现况调查 被引量:17
15
作者 徐岩 宫曼漫 +7 位作者 王姣 何丽华 王生 杜巍巍 张龙连 林森 董雪梅 王如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8-453,共6页
目的:调查电焊紫外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及工人对于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分析典型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修订我国紫外辐射职业卫生标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体检对北京市、广东省4家大型车辆制造工厂的828名电焊工... 目的:调查电焊紫外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及工人对于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分析典型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修订我国紫外辐射职业卫生标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体检对北京市、广东省4家大型车辆制造工厂的828名电焊工及辅工进行现况调查,应用SPSS 16.0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部、手部皮肤损伤症状和体征排在前3位的均为灼热刺痛(48.7%、41.3%)、皮肤痒(39%、34.9%)、色素沉着(31.9%、24.5%),眼部损伤症状和体征排在前3位的为疼痛(61.5%)、畏光流泪(61.4%)、视物模糊(50.2%)。面部、手部灼热刺痛、手部潮红及手部斑疹丘疹的发生率在不同工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手部灼热刺痛、潮红、面部感觉迟钝麻木、眼部症状及体征在不同工龄段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率较高的防护用品为面罩(87.2%)、长筒皮制手套(84.3%)及护目镜(65.9%),除涂抹紫外防护用品一项外,不同工种防护措施的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面部灼热刺痛这一典型症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时间接触电焊弧光(4~6 h、6~8 h)、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不戴防护面罩、不涂抹紫外防护用品为危险因素,工龄为保护因素,其比值比(95%CI)分别为2.665(1.122~6.332)、3.894(1.716~8.836)、1.765(1.272~2.449)、2.052(1.143~3.685)、1.759(1.118~2.768)、1.833(1.116~3.011)、0.440(0.202~0.956)。结论:电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紫外辐射不仅对焊工造成危害,而且对周围的辅工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提示电焊车间的作业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穿戴防护服、防护面罩、护目镜、设置焊接隔离屏障等,同时企业应增加采用自动焊接、半自动焊接装置代替传统焊接方式,减少工人接触紫外辐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紫外线 职业暴露 辐射防护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与氦氖激光照射对感染性伤口愈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秦洪云 王书友 束国防 《中华理疗杂志》 200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研究短波紫外线(UVC)与氦氖激光照射对感染性伤口愈合作用的影响,并判别其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将50 只Hartley 豚鼠随机分为3 组:UVC组、激光组各20 只,对照组10 只(不做特殊处理) 。首先在豚鼠背部... 目的 研究短波紫外线(UVC)与氦氖激光照射对感染性伤口愈合作用的影响,并判别其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将50 只Hartley 豚鼠随机分为3 组:UVC组、激光组各20 只,对照组10 只(不做特殊处理) 。首先在豚鼠背部造成实验性感染伤口,感染48 h 后进行治疗,每天1 次,9 次为1 疗程。并在治疗前、治疗3,6,9 d 后分别对感染伤口的变化进行观察;抽取眼静脉血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切取皮肤组织标本进行光镜与电镜分析。结果 UVC组与激光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伤口炎症浸润的缩小率,治疗3 d 后UVC 组(60.45 ±1 .87) % ,激光组(33 .96 ±1 .44) % ,对照组(10.18±1 .65)% 。UVC 组与激光组、对照组比较,χ2 = 9 .58,12.61,P< 0 .01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而UVC组又优于激光组。结论 UVC 与激光对感染性伤口的愈合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UVC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伤口感染 UVC 氦氖激光 光疗法
下载PDF
紫外线A1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损伤及Tempol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严淑贤 胡跃 +3 位作者 邓辉 洪新宇 徐昱 廖康煌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3-415,共3页
目的研究紫外线Al(UVAl,340 nm-400 nm)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氧化性损伤、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氮氧化物Tempol对这些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接受UVAl照射,同时加入或不加Tempol,... 目的研究紫外线Al(UVAl,340 nm-400 nm)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氧化性损伤、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氮氧化物Tempol对这些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接受UVAl照射,同时加入或不加Tempol,以生化方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连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MP-1,MMP-3,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5 J/cm2 UVAl照射可显著抑制细胞SOD活性,提高MDA含量,促进MMP-1,MMP-3 mRNA表达,同时显著抑制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照射同时加入Tempol,在一定浓度范围,可显著抑制UVAl引起的上述改变(P<0.05)。结论Tempol在体外对UVAl引起的氧化性损伤以及真皮细胞外基质成分代谢紊乱有保护作用,因而有可能成为防治光老化的一种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A1 真皮成纤维细胞 细胞损伤 Tempol保护作用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氧
原文传递
接触阳光与儿童近视关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翟露露 伍晓艳 +1 位作者 许韶君 陶芳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55-1560,共6页
近视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减少接触阳光时间可能是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的一个潜在诱因,而走向户外、亲近阳光可能是预防近视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本文就接触阳光与儿童近视关联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近视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减少接触阳光时间可能是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的一个潜在诱因,而走向户外、亲近阳光可能是预防近视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本文就接触阳光与儿童近视关联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儿童近视防控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 维生素D 多巴胺 紫外线
原文传递
三种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新仁 张安美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4-546,共3页
为观察不同消毒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比较了3种空气消毒方法对空气中自然菌消毒效果。结果,在无人条件下,用含1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5 m in,对手术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6.9%;... 为观察不同消毒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比较了3种空气消毒方法对空气中自然菌消毒效果。结果,在无人条件下,用含1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5 m in,对手术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6.9%;用紫外线照射60 m in,对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为93.0%;用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连续运行60 m in,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6.3%。在手术室有人条件下,三种消毒方法消毒处理60 m in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均在卫生标准规定范围内;但在人员进入手术后,气溶胶喷雾消毒和紫外线照射都处于停止状态,随时间延长,细菌数不断增加;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可继续运行,能保持细菌总数符合要求。结论,3种消毒方法在无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在有人条件下,只有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可持续消毒,保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符合规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气溶胶喷雾 循环风净化机 空气消毒 紫外线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导致真丝绸黄变的机理 被引量:13
20
作者 骆文正 封云芳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52-57,共6页
本文对真丝绸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黄变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真丝绸受紫外线照射随受照时间的增加而白度降低;丝蛋白的肽链发生了断裂,组成氨基酸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损失百分率大的是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等... 本文对真丝绸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黄变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真丝绸受紫外线照射随受照时间的增加而白度降低;丝蛋白的肽链发生了断裂,组成氨基酸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损失百分率大的是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等;主要光解反应首先发生在非晶区内,进而向晶区扩展;丝纤维的热分解温度稍有降低,而热分解热焓则明显减小。同时,还发现织物水分的存在更能加速光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织物 紫外线 泛黄 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