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3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酮和甾体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71
1
作者 周立刚 张颖君 +4 位作者 蔡艳 刘玉青 王锦亮 王君健 杨崇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29,共6页
用琼脂扩散法对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到的12个黄酮和5个甾体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实验,其中黄芩甙元(baicalein)、funkioside C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生长均有抑制作... 用琼脂扩散法对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到的12个黄酮和5个甾体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实验,其中黄芩甙元(baicalein)、funkioside C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尖孢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12、0.217和0.108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0.264、0.310和0.078g/L。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甾体 尖孢镰刀菌 抗真菌活性 药用植物
下载PDF
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8
2
作者 李国辉 张庆文 王一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156-3160,共5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野葛Pueraria lobata干燥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2个化合物:β-谷甾醇棕榈酸酯(1),β-谷甾醇(2),葛香豆... 目的:进一步研究野葛Pueraria lobata干燥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2个化合物:β-谷甾醇棕榈酸酯(1),β-谷甾醇(2),葛香豆雌酚(3),羽扇豆醇(4),羽扇豆酮(5),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槐香豆素A(8),香豆雌酚(9),尿囊素(10),大豆苷元(11),芒柄花素(12),3′-甲氧基大豆苷元(13),芒柄花苷(14),3′-羟基大豆苷元(15),染料木苷(16),大豆苷(17),8-甲氧基芒柄花苷(18),5-羟基芒柄花苷(19),(-)-puerol B 2-O-glucopyranoside(20),(6S,9R)-长寿花糖苷(21)和蔗糖(22)。结论:化合物1,5~8,15,18,21和22为首次从野葛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7,15,18,21和22为首次从葛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化学成分 异黄酮 甾体
原文传递
川楝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3
作者 李海波 马森菊 +4 位作者 石丹枫 王振中 姚新生 于洋 肖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059-4074,共16页
川楝子作为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驱虫,是天然的杀虫剂。川楝子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含有柠檬苦素型三萜、木脂素、黄酮、甾体、有机酸等成分,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镇痛、抗病毒、驱虫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由于川楝子有肝毒性、... 川楝子作为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驱虫,是天然的杀虫剂。川楝子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含有柠檬苦素型三萜、木脂素、黄酮、甾体、有机酸等成分,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镇痛、抗病毒、驱虫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由于川楝子有肝毒性、妊娠毒性等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川楝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 柠檬苦素型三萜 木脂素 黄酮 甾体 驱虫 抗肿瘤 抗氧化 抗菌 消炎镇痛 抗病毒 肝毒性
原文传递
红绒毛羊蹄甲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尚小雅 李帅 +3 位作者 王映红 王素娟 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953-1955,共3页
目的: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酸(1),4-羟基苯甲酸(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 目的: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酸(1),4-羟基苯甲酸(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甲酯(6),没食子酸乙酯(7),羽扇豆-3-醇(8),羽扇豆-3-酮(9),豆甾-4-烯-3-酮(10),β-谷甾醇(11)和胡萝卜苷(12)。结论:除化合物5,8,11和12外,其余化合物均属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红绒毛羊蹄甲 芳香酸 三萜 甾体
下载PDF
天麻化学成分分类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5
作者 于涵 张俊 +6 位作者 陈碧清 黄红 李召辉 黄世伟 李小雪 刘新民 吕光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553-5564,共12页
天麻具有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具有抗癫痫、抗疲劳、改善学习记忆等多种药理作用。根据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官能团种类及连接方式,对天麻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类。首先,根据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将天麻中的化学成分分为芳香族类、甾体... 天麻具有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具有抗癫痫、抗疲劳、改善学习记忆等多种药理作用。根据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官能团种类及连接方式,对天麻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类。首先,根据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将天麻中的化学成分分为芳香族类、甾体类、有机酸及酯类、糖类及其苷类、氨基酸类和其他类等6大类;再根据官能团及其连接方式,将芳香族类化合物分为单苄基类、parishin类、多芳香取代糖苷类、多苄醚类、聚苄基类、杂原子芳香族类、呋喃芳香族类和其他芳香族类8小类。主要介绍了每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药理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天麻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构效关系、新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芳香族类 甾体类 有机酸及酯类 糖类及苷类 氨基酸类 parishin类 抗癫痫 抗疲劳 改善学习记忆
原文传递
北京大气气溶胶PM_(2.5)中的有机示踪化合物 被引量:47
6
作者 何凌燕 胡敏 +1 位作者 黄晓锋 张远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9,共7页
有机示踪化合物是大气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化合物,是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指示物种,在污染源识别和利用受体模型进行源解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研究采用衍生化预处理和GC MS分析技术,对北京2002~2003年夏、秋、冬3个季节大气PM2 5样品中几类... 有机示踪化合物是大气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化合物,是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指示物种,在污染源识别和利用受体模型进行源解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研究采用衍生化预处理和GC MS分析技术,对北京2002~2003年夏、秋、冬3个季节大气PM2 5样品中几类有机示踪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检测,其中包括生物质燃烧源示踪物———左旋葡聚糖和β 谷甾醇,肉类烹饪等餐饮源示踪物———胆甾醇、化石燃料燃烧源示踪物———17α(H),21β(H) 藿烷类化合物,它们在北京各季大气中平均浓度分别为33 9ng·m-3~116 7ng·m-3,1 8ng·m-3~10 7ng·m-3,0 17ng·m-3~2 9ng·m-3,5 0ng·m-3~13 8ng·m-3.它们的季节变化规律还表明,生物质燃烧源和燃煤源分别在秋季和冬季对北京大气PM2 5污染有突出贡献.同时,还定性地检测到其它一些可能作为源示踪物的有机化合物,如甾烷类化合物,脱氢松香酸和邻苯二甲酸,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源 PM2.5 大气污染源 大气气溶胶 源解析 煤源 甾烷 体模 类化合物 定量检测
下载PDF
板蓝根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王晓良 陈明华 +6 位作者 王芳 卜鹏滨 林生 朱承根 李玉环 蒋建东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2-1182,共11页
采用大孔树脂、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和方法,从板蓝根的水煎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借助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为:(+)-去氢催吐罗芙木醇(1),(S)-(+)-脱落酸(2... 采用大孔树脂、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和方法,从板蓝根的水煎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借助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为:(+)-去氢催吐罗芙木醇(1),(S)-(+)-脱落酸(2),(R)-4-羟基-4-[(R,E)-3-羟基丁-1-烯基]-5,5-二甲基环己烷-2-烯酮(3),环(L-苯丙-L-亮)二肽(4),环(L-苯丙-L-酪)二肽(5),环(L-酪-L-亮)二肽(6),环(L-脯-L-酪)二肽(7),(+)-3-羟基-1,2-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8),(+)-丁香树脂醇(9),(-)-(7R,7'R,8S,8'S)-4,4'-二羟基-3-甲氧基-7,9';9,7'-双环氧木脂素(10),(-)-皮树脂醇(11),(+)-(7R,7'R,8S,8'S)-新橄榄树脂素(12),(-)-5-甲氧基异落叶松树脂酚(13),1,3-二氢-2H-吲哚-2-酮(14),4-甲氧基-2,3-吲哚二酮(15),N-甲氧基二氢抗坏血酸原(16),尿蓝母(17),(-)-(S)-腈甲基-3-羟基氧吲哚(18),4'-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19),毛蕊异黄酮(20),豆甾-5-烯-3β-醇-7-酮(21),香草乙酮(2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23),二氢松柏醇(24),3-甲氧基-4-羟基苯丙酸(25),3-羟基-1-(4-羟基苯基)丙-1-酮(26),3-羟基-1-(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1-酮(27),对氨基苯甲酸(28),3-(4-羟基苯基)丙-1-醇(29),4-(2-羟乙基)苯酚(30),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31),邻苯二酚(32)和4-戊烯酰胺(33)。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板蓝根中分离得到。在初步体外抗病毒活性筛选中,异黄酮类化合物19对流感病毒A/汉防/359/95(H3N2)、单纯性疱疹病毒1型(HSV-1)和柯萨奇病毒B3型(Cox-B3)病毒株均显示有一定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06,6.84,8.70μmol.L-1;在1.0×10-5mol.L-1下,其他化合物均未表现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水提物 倍半萜 环二肽 木脂素 生物碱 黄酮 甾体
原文传递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8
作者 李颖 赵守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298,共4页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为深入了解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收集了相关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之间存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方面的联系...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为深入了解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收集了相关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之间存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方面的联系,抗过敏治疗对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短期疗效并可有效防止分泌性中耳炎复发。采用鼻内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其治愈率明显增加。这些发现为人们深入研究变态反应性疾病与分泌性中耳炎形成机制间的联系、抗过敏治疗对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以及针对该病更广泛的药物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变应性鼻炎 鼻内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雪茶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41
9
作者 姜北 赵勤实 +2 位作者 彭丽艳 林中文 孙汉董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530,共6页
由管枝衣科地茶属植物雪茶 (Thamnoliavermicularis)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0个成分 ,通过波谱分析及与已知品对照等方法 ,最终确定其中的 9个化合物分别为 :Thamnolin(1) ,鳞片衣酸 (2 ) ,坝巴酸 (3) ,羊角衣酸 (4) ,3β 羟基 5α ,8... 由管枝衣科地茶属植物雪茶 (Thamnoliavermicularis)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0个成分 ,通过波谱分析及与已知品对照等方法 ,最终确定其中的 9个化合物分别为 :Thamnolin(1) ,鳞片衣酸 (2 ) ,坝巴酸 (3) ,羊角衣酸 (4) ,3β 羟基 5α ,8α 桥二氧麦角甾 6 ,2 2 二烯(5 ) ,3β 羟基 5α ,8α 桥二氧麦角甾 6 ,9,2 2 三烯 (6 ) ,麦角甾烷 7,2 2 二烯 3 醇 (7) ,麦角甾烷 5 ,8,2 2 三烯 3 醇 (8) ,亚油酸 (9)。其中 ,化合物 1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 3和 6~9系首次由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云南中甸地区产雪茶为主要含有坝巴酸 (3)和羊角衣酸 (4)等酚性成分 ,而非主含地茶酸等酚性成分的植物品种类型 ,这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茶 化学成分 地衣 酚性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 Thamnolin
下载PDF
猪苓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0
作者 陈晓梅 田丽霞 郭顺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7,共13页
猪苓是伞形多孔菌的菌核,在我国有2 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猪苓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猪苓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苓 多糖 甾体 抗肿瘤 利尿
原文传递
青钱柳化学成分及降血糖活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40
11
作者 范冰舵 魏颖 +5 位作者 李沧海 刘洋洋 李朋收 魏茜 徐暾海 刘铜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39-242,共4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青钱柳化学成分和降糖活性相关文献研究报道,对青钱柳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活性作用的内容进行文献整理、分析和归纳。研究表明,青钱柳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萜类、黄酮类、甾体类、鞣质、有机酸、生物碱等,且研究部位...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青钱柳化学成分和降糖活性相关文献研究报道,对青钱柳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活性作用的内容进行文献整理、分析和归纳。研究表明,青钱柳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萜类、黄酮类、甾体类、鞣质、有机酸、生物碱等,且研究部位多集中在青钱柳叶中;青钱柳降血糖活性作用部位可分为水提物和醇提物,其降血糖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类、黄酮类、三萜及皂苷类、甾体类成分等。本文对青钱柳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药效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化学成分 降血糖 萜类 黄酮类 甾体类 鞣质 有机酸 生物碱
原文传递
中药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2
作者 刘世军 唐志书 +4 位作者 崔春利 刘红波 梁艳妮 张娱 党文涛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月经不调、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等疾病。到目前为止,从红花中先后分离得到的化学成...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月经不调、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等疾病。到目前为止,从红花中先后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聚炔类、生物碱类、醌式查尔酮类、木脂素类、亚精胺类、烷基二醇类、有机酸类、甾族类、甾醇类等。由于红花成分的多样性和药理作用的广泛性,以及物美价廉的特性,从本世纪初对红花的成分和药理药效的研究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对红花近年来国内外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于对该药材资源进行更好地研究、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黄酮类 聚炔类 生物碱类 醌式查尔酮类 木脂素类 亚精胺类 烷基二醇类 有机酸类 甾族类 甾醇类
下载PDF
桦树皮镇咳祛痰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建华 黄文哲 +3 位作者 张增辉 于昌贵 杨培全 肖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8-271,共4页
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的树皮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有显著疗效,从其外皮中分离出6个单体成分,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羽扇豆醇(lupeol,Ⅰ)、3-乙酰齐墩果酸(3-acetylole... 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的树皮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有显著疗效,从其外皮中分离出6个单体成分,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羽扇豆醇(lupeol,Ⅰ)、3-乙酰齐墩果酸(3-acetyloleanolicacid,Ⅱ)、白桦脂醇(betulin,Ⅲ)、白桦脂醚(betulinicacid,Ⅳ)、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Ⅴ)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结晶Ⅰ、Ⅲ的药理试验表明这2个单体均具有镇咳、祛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树皮 碱萜 甾醇 镇咳 桦树
下载PDF
外源激素和眼柄提取物对罗氏沼虾卵母细胞的离体诱导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赵维信 贾江 安苗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21-225,共5页
使用四种类固醇激素,两种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和眼柄提取物进行罗氏沼虾离体卵巢小块培育,于25℃培育24h后切片并进行光镜观察。发现17α—羟孕酮、孕酮和JHA-ZR515对卵黄发生前期和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卵径增大均有极显著刺激作用... 使用四种类固醇激素,两种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和眼柄提取物进行罗氏沼虾离体卵巢小块培育,于25℃培育24h后切片并进行光镜观察。发现17α—羟孕酮、孕酮和JHA-ZR515对卵黄发生前期和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卵径增大均有极显著刺激作用(P<0.01)。高浓度雌二醇对卵黄发生前期卵母细胞卵径增大也有明显刺激作用(P<0.01);高浓度JHA-ZR512对成熟前卵巢卵母细胞卵径培大有显著作用(P<0.05)。蜕皮激素对卵径增大无作用(P>0.05),眼柄提取物对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则有抑制作用,使卵径明显减小(P<0.05)。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的卵巢发育受孕激素和保幼激素样物质的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卵母细胞 离体培育 激素
下载PDF
小木通茎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32
15
作者 闫利华 徐丽珍 +1 位作者 邹忠梅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研究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木通的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豆甾醇(Ⅰ)... 目的研究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木通的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豆甾醇(Ⅰ)、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Ⅱ)、5α-豆甾烷-3β,6α-二醇(Ⅲ)、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Ⅳ)、胡萝卜苷(Ⅴ)、葡萄糖(Ⅵ)、正二十二烷酸(Ⅶ)、5-羟甲基-2-呋喃醛(Ⅷ)、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Ⅸ)和阿魏酸(Ⅹ)。结论除Ⅴ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木通 川木通 甾醇
下载PDF
蒲公英黄酮类和甾醇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凌云 张雅林 +1 位作者 蔡少青 郑俊华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蒲公英黄酮类和甾醇类成分的研究凌云1)张雅林(海军总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7)蔡少青郑俊华(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83)关键词碱地蒲公英;黄酮;甾醇从中药蒲公英的主要基源植物碱地蒲公英(Taraxacu... 蒲公英黄酮类和甾醇类成分的研究凌云1)张雅林(海军总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7)蔡少青郑俊华(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83)关键词碱地蒲公英;黄酮;甾醇从中药蒲公英的主要基源植物碱地蒲公英(TaraxacumsinicumKitag.)的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碱地蒲公英 黄酮 甾醇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海马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7
作者 陈梦 陈建真 +3 位作者 葛宇清 石森林 张光霁 程汝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089-4099,共11页
海马Hippocampus为我国名贵珍稀动物类药材,其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含有氨基酸、活性多肽、甾体类、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海马为传统补益类药材,药理作用广泛,其主要的药理活性包括性激素样作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提高... 海马Hippocampus为我国名贵珍稀动物类药材,其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含有氨基酸、活性多肽、甾体类、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海马为传统补益类药材,药理作用广泛,其主要的药理活性包括性激素样作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海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结合课题组前期的工作对海马药材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海马的临床应用和后续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动物类药材 补益药 氨基酸 多肽 甾体类
原文传递
外源激素对雄性黄鳝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陶亚雄 林浩然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外源激素对雄性黄鳝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陶亚雄,林浩然(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广州510275)STEROIDALRISPONSESTOEXOGENOUSHORMONESINMALERICEFIELDEEL,XONOPT... 外源激素对雄性黄鳝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陶亚雄,林浩然(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广州510275)STEROIDALRISPONSESTOEXOGENOUSHORMONESINMALERICEFIELDEEL,XONOPTERUSALBUS¥TaoYax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类固醇 促性腺激素 分泌
下载PDF
冷水七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赵晓亚 孙汉董 吴继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4-586,共3页
目的:研究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冷水七Impatienspritzelliivar hupehensis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冷水七根茎中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 菠菜甾醇(α- spina... 目的:研究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冷水七Impatienspritzelliivar hupehensis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冷水七根茎中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 菠菜甾醇(α- spinasterol,Ⅰ) ,α- 菠甾醇3 O- β-D 吡喃葡萄糖苷(α-spinasteryl 3 -O -β- D- glucopyranoside,Ⅱ) ,豆甾7,2 2 - 二烯 -3- 酮- (stigmast 7,2 2- dien -3- one ,Ⅲ) ,硬脂酸(stearicacid ,Ⅳ) ,三十一烷烃(hentriantane ,Ⅴ)。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Ⅱ,Ⅲ,Ⅳ,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研究 冷水七 根茎 Β-D-吡喃葡萄糖苷 α-菠菜甾醇 硅胶柱色谱 α-菠甾醇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波谱数据 理化性质 acid 化合物Ⅰ 化合物Ⅱ 植物 凤仙花 硬脂酸
下载PDF
灰树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佳 包海鹰 图力古尔 《菌物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150-157,共8页
通过查阅近30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灰树花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截至目前已从灰树花中分离鉴定出主要多糖组分11个,甾类化合物21个,酚类化合物7个,以及醇类、酯类、酮类等其他多种化合物。灰树花主... 通过查阅近30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灰树花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截至目前已从灰树花中分离鉴定出主要多糖组分11个,甾类化合物21个,酚类化合物7个,以及醇类、酯类、酮类等其他多种化合物。灰树花主要有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抑菌等药理作用。本文为灰树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化学成分 多糖 甾类 多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