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霉菌对五种植物病原真菌的重寄生作用 被引量:62
1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2 位作者 郭润芳 高宝嘉 朱天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2,共6页
研究了哈茨木霉 (Trichodermaharzianum)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对立枯丝核菌 (Rhizocto niasolani)、杨树烂皮病菌 (Valsasordida)、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Botryosphaeriaribis )、苹果树腐烂病菌 (V .ceratosper ma )... 研究了哈茨木霉 (Trichodermaharzianum)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对立枯丝核菌 (Rhizocto niasolani)、杨树烂皮病菌 (Valsasordida)、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Botryosphaeriaribis )、苹果树腐烂病菌 (V .ceratosper ma )、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 (B .berengerianaf.sp .piricola )的重寄生作用。对峙培养的结果可观察到 ,多数情况下 ,接种后 2d内木霉与病原菌接触 ,随后覆盖或侵入病菌菌落 ,抑制其生长。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木霉对不同的植物病原真菌重寄生作用方式不同。可观察到木霉菌缠绕病原菌的菌丝 ,或沿着病原菌的菌丝平行或波浪式生长 ,或产生钩状分枝、吸器或附着胞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 ,或穿透病原菌的菌丝 ,最终使病原菌的菌丝细胞原生质浓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病原真菌 重寄生 超微结构 植物病害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抗菌物质及其特性 被引量:55
2
作者 顾真荣 吴畏 +1 位作者 高新华 马承铸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固体培养物在黄瓜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抑菌试验中证实,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过滤上清液中,它们是从酸沉淀物中提取出的伊枯草菌素、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存在于盐析粗蛋白中的几丁质酶。在叶霉孢子萌发试验... 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固体培养物在黄瓜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抑菌试验中证实,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过滤上清液中,它们是从酸沉淀物中提取出的伊枯草菌素、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存在于盐析粗蛋白中的几丁质酶。在叶霉孢子萌发试验中,伊枯草菌素微弱地抑制孢子萌发但强烈破坏芽管和新生菌丝;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几丁质酶则强烈抑制孢子萌发并长久性地抑制芽管伸长。在PDA平板上的灰霉菌丝抑菌试验中,伊枯草菌素抑制菌丝生长,引发菌丝顶端膨大,形成泡囊,泡囊破裂后原生质外泄;几丁质酶抑制菌丝生长,引发产生不规则的菌丝团;生物表面活性素在平皿上对菌丝则不显示出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G3菌株 抗菌物质 伊枯草菌素 生物表面活性素 几丁质酶
下载PDF
木霉菌株T_(88)对7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6
3
作者 高克祥 王淑红 +2 位作者 刘晓光 李静 马昌水 《河北林果研究》 1999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将木霉菌株T88与7种常见的林果病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88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等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都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观察到T88对病原菌菌丝的缠绕、使细胞... 将木霉菌株T88与7种常见的林果病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88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等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都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观察到T88对病原菌菌丝的缠绕、使细胞质变稀薄、菌丝消解或穿透等现象,以及对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的菌核的重寄生作用,使其发生腐烂,并抑制了白绢病菌菌核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T88 病原真菌 拮抗作用 重寄生
下载PDF
重迎茬条件下大豆根系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贾新民 姜述君 +1 位作者 殷奎德 范文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12-15,共4页
采用重迎茬条件培养大豆,分离大豆根系分泌物,以大豆根系分泌物为培养基,培养大豆根腐病病原菌,观察重迎茬条件下的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影响。同时利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培养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用培养液处理土壤,测... 采用重迎茬条件培养大豆,分离大豆根系分泌物,以大豆根系分泌物为培养基,培养大豆根腐病病原菌,观察重迎茬条件下的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影响。同时利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培养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用培养液处理土壤,测定病原菌分泌物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重迎茬条件下大豆根系分泌物对立枯丝核菌影响最大,而病原菌分泌物对土壤元素的活化顺序为Mn〉Zn〉Cu〉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迎茬 大豆 根系分泌物 根腐病 病原菌
下载PDF
一种简便的病原真菌单孢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龚国淑 徐琴 +4 位作者 张敏 杨继芝 陈华保 申世安 唐太飞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27,134,共3页
研究一种简便、实用、高效的病原真菌单孢分离法——挑针转移法,即用尖细而光滑的挑针从培养物或标样上挑取孢子,将其转移到清水琼脂块上,然后挑取分散的单个孢子转移到另一琼脂块上获得单孢。通过对多种真菌的分离表明,该法操作简便,... 研究一种简便、实用、高效的病原真菌单孢分离法——挑针转移法,即用尖细而光滑的挑针从培养物或标样上挑取孢子,将其转移到清水琼脂块上,然后挑取分散的单个孢子转移到另一琼脂块上获得单孢。通过对多种真菌的分离表明,该法操作简便,成功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病害 病原真菌 单孢分离 挑针转移法
原文传递
产几丁质酶芽孢杆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顾真荣 马承铸 韩长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88-92,共5页
三株产几丁质酶芽孢杆菌 [短芽孢杆菌 (G1)、地衣芽孢杆菌 (G2 )和枯草芽孢杆菌(G3) ]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它们在琼脂平板上对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均有抑菌圈产生。G2 菌和G3菌 ,在灭菌... 三株产几丁质酶芽孢杆菌 [短芽孢杆菌 (G1)、地衣芽孢杆菌 (G2 )和枯草芽孢杆菌(G3) ]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它们在琼脂平板上对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均有抑菌圈产生。G2 菌和G3菌 ,在灭菌土抑菌试验和不灭菌土抑菌试验中对油菜菌核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显出强烈的抑菌活性 ,G3菌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几丁质酶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葡萄霜霉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对三种杀菌剂的抗药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文桥 刘国容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2,共5页
葡萄霜霉病菌经 UV诱导 4次得 5个抗烯酰吗啉菌株 ,其适合度较原菌株 B951差 ,竞争力较弱 ,该菌经药剂驯化 7代对恶霜灵产生抗性 ,但未对烯酰吗啉及霜脲氰产生抗性 ,UV诱导 4次对霜脲氰及恶霜灵均未产生抗性。相比之下 ,马铃薯晚疫病菌... 葡萄霜霉病菌经 UV诱导 4次得 5个抗烯酰吗啉菌株 ,其适合度较原菌株 B951差 ,竞争力较弱 ,该菌经药剂驯化 7代对恶霜灵产生抗性 ,但未对烯酰吗啉及霜脲氰产生抗性 ,UV诱导 4次对霜脲氰及恶霜灵均未产生抗性。相比之下 ,马铃薯晚疫病菌经 UV诱导 11次得 7个抗恶霜灵菌株 ,其中菌株 UO1适合度好于其原菌株 ,竞争力较强。马铃薯晚疫病菌经过药剂驯化 3代对恶霜灵产生了抗性 ,但是经 UV诱导 8~ 11次和药剂驯化 30代对烯酰吗啉和霜脲氰仍保持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诱导 药剂驯化 致病真菌 抗药性 适合度
下载PDF
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33
8
作者 吴玉柱 季延平 +2 位作者 刘会香 刘殷心 曹鹏云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报道了山东境内近年来发生的1种新病害冬枣黑斑病。从16批次139个冬枣病果样品中分离获得321个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回接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细极链格孢 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 。
关键词 冬枣 黑斑病 病原菌 鉴定
下载PDF
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类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牛桃香 骆志成 +4 位作者 石磊 武三卯 李文竹 周晓黎 薛晓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 14 43例 ,取标本行 10 %KOH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镜检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分析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结果 真菌...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 14 43例 ,取标本行 10 %KOH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镜检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分析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结果 真菌镜检阳性 5 94例 (4 1.2 % ) ,主要为足癣 2 3 0例 (3 8.7% )、甲真菌病 165例 (2 7.8% )、手癣 80例(13 .5 % ) ;分离菌株 2 2 1株 ,其中红色毛癣菌 97株 (4 3 .9% )、须癣毛癣菌 65株 (2 9.4% )、念珠菌 3 1株 (14 .0 % ) ,其他菌种2 8株 (12 .7% )。结论 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中足癣最常见 ;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 ,须癣毛癣菌位于第二 ,念珠菌居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浅部真菌病 病原菌 菌种分布 菌种鉴定 发病特点
下载PDF
细菌P-FS08的鉴定及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石志琦 胡梁斌 +2 位作者 于淑池 徐朗莱 范永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2,共5页
从油菜茎秆内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核上分离得到拮抗菌P FS08,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该细菌的16SrDNA部分序列的进化树分析,鉴定其为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经平皿测试表明,多粘芽孢杆菌P... 从油菜茎秆内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核上分离得到拮抗菌P FS08,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该细菌的16SrDNA部分序列的进化树分析,鉴定其为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经平皿测试表明,多粘芽孢杆菌P FS08菌株及其无菌滤液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 rum)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P FS08培养液通过70%硫酸铵沉淀得到具有拮抗活性的蛋白粗提液,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均不敏感;能够使小麦赤霉病菌菌丝断裂,原生质浓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鉴定 多粘芽孢杆菌 16S RDNA 病原真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镰刀菌属病原真菌鉴定 被引量:33
11
作者 伍晓丽 王钰 +2 位作者 刘飞 陈大霞 李隆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3-1328,共6页
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大大打击了连农的积极性。为了明确其病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镰刀菌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真菌,再进行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结合分子... 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大大打击了连农的积极性。为了明确其病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镰刀菌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真菌,再进行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结合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将病原菌鉴定到种。结果共计分离到镰刀菌属真菌20株,其中的5株离体回接和活体回接均显示强致病性。根据以上结果推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solani、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是黄连根腐病的病原真菌,且可能是复合侵染的前期入侵菌,其中尖孢镰刀菌在分离出的镰刀菌中占据优势,其他镰刀菌分离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在大田生产中应针对该菌进行重点防护。高温和高湿度会增强镰刀菌的致病性,据此推测,全球气候变暖使原本冷凉的黄连产区气温升高,适合病原菌生长繁殖入侵,可能是导致近年黄连根腐病大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黄连根腐病的方法除了研发和施用农药,还可以将种植基地向高海拔地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镰刀菌属 病原真菌
原文传递
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真菌毒素致病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江柱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就广义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链孢霉属(Alternaria)等属中的18种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真菌毒素对寄主的致病机理,尤其是作用于寄主的原初位点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指出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真菌毒素... 就广义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链孢霉属(Alternaria)等属中的18种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真菌毒素对寄主的致病机理,尤其是作用于寄主的原初位点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指出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作为致病因子,在致病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真菌 致病毒素 致病机制 寄生性植物
下载PDF
重庆地区2135例浅部真菌病患者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熊亚 周村建 +6 位作者 李芹阶 黄秀英 黄元辉 钟白玉 唐书谦 戴玮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11-713,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的2135例浅部真菌病临床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镜检阳性率为66.5%,培养阳性率为55.7%。菌种分布主要为:红色毛癣菌872株(68.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的2135例浅部真菌病临床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镜检阳性率为66.5%,培养阳性率为55.7%。菌种分布主要为:红色毛癣菌872株(68.2%),犬小孢子菌50株(3.9%),须癣毛癣菌48株(3.8%),念珠菌及酵母样菌173株(13.5%),曲霉26株(2.0%),青霉11株(0.9%)。结论:①重庆地区浅部真菌感染中,皮肤癣菌仍占主导地位。男性皮肤癣菌的镜检及培养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冬季癣菌的检出率低于春、夏、秋三季。②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但其在15岁以下年龄组患者中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浅部 病原真菌 皮肤癣菌 酵母菌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致病性及侵染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晋齐鸣 潘顺法 +1 位作者 姜晶春 卢宗志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4-78,共5页
利用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永生腐霉菌(Pythiumgraminicola)和链状腐霉菌(Pythiumcatemulatum)3种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通过两年的试验进行了对玉米抗病品种... 利用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永生腐霉菌(Pythiumgraminicola)和链状腐霉菌(Pythiumcatemulatum)3种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通过两年的试验进行了对玉米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致病性和侵染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田自然条件下,3种病原菌对玉米植株均有致病性.其中以禾谷镰刀菌的致病性最强,其次是禾生腐霉菌和链状腐霉菌。禾谷镰刀菌和腐霉菌在植株散粉盛期以前的侵染规律符合苗期致病性试验的结果。二者侵染致病作用的部位不同。禾谷镰刀菌主要是胚根,腐霉菌主要是次生根和须根。在感病品种中,病原菌侵染的高峰期从散粉盛期开始。而在抗病品种上则从灌浆期开始。在灌浆期以前,病原菌只能侵染植株的根系。以后则侵入植株的茎部组织到乳熟期侵入到第三茎节。本试验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了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在大田自然条件下的致病性和侵染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病原菌 侵染规律 致病性
下载PDF
浅部真菌病2600例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道军 黄云丽 +3 位作者 张卫卫 丁菲 陈文颖 李红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浅部致病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本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拟诊为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临床标本再次进行镜检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944份临床送验标本中,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29.39%,培养阳性率...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浅部致病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本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拟诊为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临床标本再次进行镜检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944份临床送验标本中,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29.39%,培养阳性率19.70%,而镜检和(或)培养的阳性率为32.73%,显著高于单一的镜检或培养。上述3种方法的真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分离的1565株浅部致病真菌中,红色毛癣菌1088株(69.52%),马拉色菌216株(13.80%),须癣毛癣菌118株(7.54%)。镜检和(或)培养阳性的2600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中,足癣803例(30.88%),甲真菌病424例(16.31%),股癣386例(14.85%),体癣364例(14.00%),花斑癣259例(9.96%),手癣194例(7.46%),马拉色菌毛囊炎83例(3.19%)和头癣46例(1.77%),同时患有手癣和足癣41例(1.58%)。结论镜检结合培养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镜检或培养法,昆明地区浅部真菌的病种以足癣、甲真菌病、股癣较多见,浅部致病真菌以红色毛癣菌和马拉色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病原真菌
下载PDF
浅部真菌病1948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学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朱红梅 温海 +4 位作者 王溪涛 徐赤宇 赵瑾 徐红 仇芸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浅部真菌病患者临床送检标本的病原真菌菌种进行系统分析,了解感染及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直接镜检、培养及真菌鉴定等方法对临床送验标本进行检验和鉴定,大部分标本鉴定到种。结果1948份临床送验标本中,直接涂片镜... 目的通过对浅部真菌病患者临床送检标本的病原真菌菌种进行系统分析,了解感染及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直接镜检、培养及真菌鉴定等方法对临床送验标本进行检验和鉴定,大部分标本鉴定到种。结果1948份临床送验标本中,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53.41%,培养阳性率40.28%,而镜检+培养的阳性率为66.98%。对上述3种方法的真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χ2检验p均<0.005)。在培养的1944份标本中,共分离出18个属,36种真菌,其中,红色毛癣菌24.52%、须癣毛癣菌16.48%、白念珠菌12.64%。结论①镜检结合培养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的镜检或培养的阳性率。②在患者即时的真菌镜检阴性时,应选择培养方法进一步检测,不轻易排除浅部真菌病感染可能。③皮肤癣菌居患者浅部真菌病致病菌首位,而白念珠菌及酵母类菌也是重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病原真菌 标本 皮肤癣菌 酵母菌
下载PDF
哈茨木霉对4种番茄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姚彬 王傲雪 李景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31,共6页
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及褐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哈茨木霉与各病原真菌对峙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孢子悬浮液、代谢液,多数情况下,哈茨木霉对供试的番茄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及褐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哈茨木霉与各病原真菌对峙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孢子悬浮液、代谢液,多数情况下,哈茨木霉对供试的番茄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哈茨木霉菌丝缠绕在灰霉病菌的菌丝上,与枯萎和叶霉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产生附着枝结构附着于病原真菌菌丝上,穿透褐斑病菌菌丝使其菌丝发生断裂。上述结果说明,哈茨木霉对供试各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以及重寄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番茄 病原真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巨尾桉挥发油对真菌和昆虫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小香 陈秋波 +2 位作者 王真辉 谢龙莲 徐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5-839,共5页
对巨尾桉挥发油对真菌和昆虫的化感潜力及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油乳液对真菌和昆虫均有抑制作用。随着巨尾桉油乳液浓度的增大,其对病原真菌(真菌粉蕉枯萎病菌、水稻稻瘟菌、香蕉胶胞炭疽菌和胡椒疫霉病菌)和有害昆虫... 对巨尾桉挥发油对真菌和昆虫的化感潜力及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油乳液对真菌和昆虫均有抑制作用。随着巨尾桉油乳液浓度的增大,其对病原真菌(真菌粉蕉枯萎病菌、水稻稻瘟菌、香蕉胶胞炭疽菌和胡椒疫霉病菌)和有害昆虫(斜纹夜蛾和棉铃虫)的取食和化蛹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用GC/MS联用方法,对巨尾桉挥发油进行鉴定,相对百分含量在3%以上的化合物有:α-蒎烯(13·63%)、别罗勒烯(43·22%)、γ-萜品烯(5·49%)、(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醇(3·58%)、β-小茴香醇(4·58%)和2-氨基-3,5-二氰基-6-(4-甲氧基苯氧基)-吡啶(3·67%)。萜烯类化合物在巨尾桉挥发油对真菌和昆虫的抑制活性中起主要作用,巨尾桉人工林生物多样性较低可能与其化感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挥发油 化感作用 病原真菌 有害昆虫
下载PDF
复合保鲜剂涂膜对石榴果实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润光 田呈瑞 张有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3-1186,共14页
【目的】石榴采后易出现果皮褐变、籽粒劣变、软化腐烂等问题,导致贮期短,贮后质量差,商品价值降低。优选石榴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保鲜剂对石榴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 【目的】石榴采后易出现果皮褐变、籽粒劣变、软化腐烂等问题,导致贮期短,贮后质量差,商品价值降低。优选石榴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保鲜剂对石榴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净皮甜’石榴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保鲜剂组分比例,通过生理变化和感官鉴评确定最佳配方。用复合保鲜剂涂膜处理石榴,于温度(1.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以未经保鲜剂处理的石榴作对照。贮期测定各处理果实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果实硬度,果皮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计算贮藏不同时期各处理褐变指数、腐烂指数、失重率和商品果率,贮藏160d时对石榴果实的口感、色泽、气味等感官性状进行综合评定。对引起石榴贮期病害的病原菌进行科赫氏验证、形态学分析和ITS序列鉴定,测定复合保鲜剂对石榴贮期病原菌的抑制率、半致死浓度(EC50)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复合保鲜剂由壳寡糖、那他霉素、葡萄糖酸-δ-内酯、柠檬酸、抗坏血酸、六偏磷酸钠和酪蛋白酸钠7种组分配制而成。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涂膜处理能够降低石榴果实呼吸速率,减缓果皮褐变指数和相对电导率升高,抑制果皮PPO、POD活性,保持果皮CAT、SOD较高活性,有效地维持籽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糖含量和果实硬度,降低果实腐烂指数和失重率,提高商品果率,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引起石榴贮期主要病害的病原菌为葡萄核盘菌属的富氏葡萄核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和青霉属的小刺青霉(Penicillium spinulosum);复合保鲜剂抑制病原菌生长作用明显。贮藏期可达160 d,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果实 保鲜剂 采后生理 贮藏品质 病原菌
下载PDF
海洋细菌B-9987胞外代谢产物的纯化及抑菌机理初探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培青 田黎 +1 位作者 李光友 赵相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由渤海海泥中分离得到 30 0株菌株 ,从中筛选获得海洋生境芽孢杆菌B 9987菌株 ,其胞外物质经乙醚萃取、硅胶G薄层层析、官能团显色反应及紫外扫描 ,测其组分 ;以不同浓度B 9987菌株的抑菌液测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 ,B 9... 由渤海海泥中分离得到 30 0株菌株 ,从中筛选获得海洋生境芽孢杆菌B 9987菌株 ,其胞外物质经乙醚萃取、硅胶G薄层层析、官能团显色反应及紫外扫描 ,测其组分 ;以不同浓度B 9987菌株的抑菌液测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 ,B 9987菌株的胞外抑菌物质可能是酚类化合物 ;该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茄交镰孢菌、大丽轮枝菌、黄枝孢菌、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 ,主要是造成真菌孢子或菌丝末端膨大成球状 ,继而胞壁崩解 ,原生质外泄。对尖刀镰孢菌和莴苣霜霉菌的抑制作用 ,则表现为孢子萌发率降低和菌丝长度明显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抑菌物质 分离纯化 植物 病原真菌 抑菌机理 海洋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