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参稚参对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朱伟 麦康森 +2 位作者 张百刚 王福振 徐桂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8,共5页
实验设计了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18%,26%,32%,37%,44%,粗脂肪水平分别为3%,5%,8%,以藻粉、白鱼粉和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刺参实验饲料,用以饲喂平均体质量为0.90 g的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经过66 d的饲养实验,测定了试验刺参的质... 实验设计了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18%,26%,32%,37%,44%,粗脂肪水平分别为3%,5%,8%,以藻粉、白鱼粉和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刺参实验饲料,用以饲喂平均体质量为0.90 g的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经过66 d的饲养实验,测定了试验刺参的质量增长率、脏壁比和体成分等指标.结果显示,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平对刺参的生长和脏壁比有明显影响.实验刺参在粗蛋白水平为18.21%~24.18%、粗脂肪为5%时获得最大生长,同时获得最低的脏壁比.体成分等指标没有受到饲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水平的明显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刺参的最佳蛋白质和脂肪需要量分别为18.21%~24.18%和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蛋白质 脂肪 营养需求
下载PDF
牙鲆幼鱼营养需要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爱杰 张道波 +1 位作者 魏万权 张显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B09期6-10,共5页
在实验条件下,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2.78%、脂肪含量8.78%、碳水化合物含量15.80%时,牙鲆增重率最高;在饲料中不含EPA和DHA时,牙鲆幼鱼生长缓慢,肝体指数升高,当EPA和DHA在饲料中含0.5%和1.0%时,牙鲆生长最好;EPA和DHA的比率对于鱼体... 在实验条件下,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2.78%、脂肪含量8.78%、碳水化合物含量15.80%时,牙鲆增重率最高;在饲料中不含EPA和DHA时,牙鲆幼鱼生长缓慢,肝体指数升高,当EPA和DHA在饲料中含0.5%和1.0%时,牙鲆生长最好;EPA和DHA的比率对于鱼体生长和脂肪酸的组成影响较大,摄入EPA/DHA比率为1/2的饲料,鱼的增重率都显著高于其它各组,饲料中脂肪酸的组成对于鱼体肌肉和肝脏中极性和非极性脂肪酸组成都无显著影响,而且发现摄食不同饲料,鱼体肌肉和肝脏极性脂中EPA/DHA的比率都接近于1/2。牙鲆幼鱼饲料中,各微量元素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铁374mg/kg,锌119.2mg/kg,锰19.24~29.15mg/kg,铜5.62~7.24mg/kg,钴2.20mg/kg,硒1.94~2.19mg/kg。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为:VA8780IU/kg,VD1880IU,VE186mg/kg,VK11.7mg/kg,VB118.2mg/kg,VB214.7mg/kg,水溶性VB360mg/kg,水不溶VB345mg/kg,VB5106mg/kg,VB625.4mg/kg,生物素1.91mg/kg,叶酸9.4mg/kg,VC(LAPP)400mg/kg,肌醇800~1200mg/kg,胆碱20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幼鱼 营养需要 微量元素 维生素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维生素E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歧存 麦康森 +1 位作者 谭北平 徐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于 1 997年 5月在山东荣成石岛鲍珍品养殖场采集幼鲍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进行幼鲍维生素E(VE)营养需要的研究。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 ,通过用不同浓度VE 的饲料(E1 —E7七个实验组 ) ,即在每 1 0 0g饲料中分别添加 0、5、1 0、2 0、5... 于 1 997年 5月在山东荣成石岛鲍珍品养殖场采集幼鲍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进行幼鲍维生素E(VE)营养需要的研究。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 ,通过用不同浓度VE 的饲料(E1 —E7七个实验组 ) ,即在每 1 0 0g饲料中分别添加 0、5、1 0、2 0、50、1 0 0、2 0 0mgVE 来饲喂幼鲍 (平均体重为 2 2 0— 2 4 0mg) 1 0 3天。结果表明 ,饲料中适量的VE 具有促进幼鲍生长的作用 ;幼鲍软体部水分和脂肪含量不受饲料中VE 添加水平的影响 ,然而饲料中VE 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软体部蛋白质含量 ;贝壳中灰分和钙、磷含量不受VE 添加水平的影响。以增重和蛋白质增量为指标 ,皱纹盘鲍幼鲍饲料中VE 的适宜含量为 5— 1 0mg/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维生素E 营养需要 生长 幼鲍 体重 蛋白质增量
下载PDF
球形棕囊藻生长的营养需求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艳 齐雨藻 李韶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9,共6页
以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Scherffel)香港株(Hongkong strain,HK)和汕头株(Shantou strain,ST)为材料,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铁、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磷是球形棕囊藻香港株和汕头株生长的首要... 以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Scherffel)香港株(Hongkong strain,HK)和汕头株(Shantou strain,ST)为材料,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铁、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磷是球形棕囊藻香港株和汕头株生长的首要限制因子,在添加磷的培养基中,球形棕囊藻生长较快,在无磷培养液中,藻细胞生长较慢,其死亡速率超过生长速率,一般不形成正常生长曲线。汕头株的比生长速率极差值远高于香港株,表明汕头株棕囊藻的生长对营养盐更为敏感。磷酸盐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p<0.01),硝酸盐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铁、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影响不显著,表明自然海水中铁、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含量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不构成限制。各因素影响的主次次序为P>N>微量元素>铁>维生素。本研究结果提示,海水富营养化是我国南海海域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的关键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赤潮 营养需求 正交实验 生长曲线 海水富营养化
下载PDF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幼体发育各阶段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季文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8-34,共7页
通过对中国对虾幼体的五个发育阶段(卵、无节幼体、状幼体、糠虾和仔虾)的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分析比较了幼体脂肪中11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在卵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棕榈油酸和EPA、油酸;在仔虾脂肪中占主... 通过对中国对虾幼体的五个发育阶段(卵、无节幼体、状幼体、糠虾和仔虾)的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分析比较了幼体脂肪中11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在卵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棕榈油酸和EPA、油酸;在仔虾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EPA及DHA。从卵到仔虾整个发育过程中,幼体脂肪中的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的含量逐渐减少,而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和DHA的含量逐渐增加。讨论了这些结果对了解幼体脂肪酸营养需要的重要性及幼体饵料对幼体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脂肪酸 幼体发育
下载PDF
饲粮色氨酸水平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体成分沉积及下丘脑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席鹏彬 林映才 +3 位作者 郑春田 蒋守群 周桂莲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色氨酸(Trp)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体成分沉积、血清游离Trp以及下丘脑游离Trp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并根据二次回归模型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总Trp和可消化Trp需要量。选用200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色氨酸(Trp)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体成分沉积、血清游离Trp以及下丘脑游离Trp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并根据二次回归模型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总Trp和可消化Trp需要量。选用2000只1日龄岭南黄鸡,采用5×2两因子设计,设5个饲粮Trp水平(0.13%、0.16%、0.19%、0.22%和0.25%)和公母2个性别。结果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Trp可显著改善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P<0.05),提高机体蛋白质沉积量和母鸡氮沉积率(P<0.05),增强机体脂肪和腹脂沉积(P<0.05)。基础饲粮中补充Trp可提高母鸡血清游离Trp浓度和公、母鸡下丘脑中游离Trp浓度(P<0.05),有提高公、母鸡下丘脑中5-HT浓度的趋势(P<0.10),且下丘脑5-HT浓度与平均日采食量和Trp日摄入量呈一定正相关(r=0.85,P=0.069),血清游离Trp浓度与下丘脑中游离Trp(r=0.81,P=0.094)和5-HT的浓度(r=0.81,P=0.100)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说明饲粮中Trp可能通过下丘脑5-HT的神经递质作用来调节黄羽肉鸡的采食量。饲粮中Trp水平与性别对黄羽肉鸡血清和下丘脑中游离Trp浓度、体蛋白质沉积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表现为母鸡的上述各项指标对饲粮Trp浓度的变化较公鸡敏感。根据二次回归模型估测1~21日龄黄羽肉鸡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和最大体成分沉积的95%处的总色氨酸需要量,母鸡为0.200%~0.210%或0.037~0.039g/d,公鸡为0.190%~0.199%或0.036~0.038g/d;可消化色氨酸需要量,母鸡为0.179%~0.189%或0.033~0.035g/d,公鸡为0.169%~0.179%或0.032~0.034g/d。试验获得色氨酸需要量估测值因黄羽肉鸡性别、估测指标以及需要量表示方式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生产性能 体成分沉积 下丘脑5-羟色胺 营养需要量 黄羽肉鸡
下载PDF
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对斑节对虾幼虾存活、蜕皮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淳仁 梁亚全 +1 位作者 刘庆慧 韩阿寿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5-79,共5页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四种含不同脂肪酸的脂肪源组成四种试验饲料,对斑节对虾幼虾进行45天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能促进幼虾的生长和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幼虾摄食含有不同脂肪酸的饲料,虽然虾...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四种含不同脂肪酸的脂肪源组成四种试验饲料,对斑节对虾幼虾进行45天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能促进幼虾的生长和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幼虾摄食含有不同脂肪酸的饲料,虽然虾体内脂肪含量接近,但虾体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斑节对虾幼虾对18碳以下的脂肪酸转化能力有限。在斑节对虾幼虾的养殖饲料中直接添加含有HUFA的脂肪源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不饱和脂肪酸 存活 蜕皮 生长
下载PDF
稚幼鱼的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春芳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7-562,共6页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稚鱼 营养 活饵料 饲料
下载PDF
维生素A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歧存 麦康森 谭北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皱纹盘鲍 维生素A 营养
下载PDF
中国对虾对维生素B_2、B_5、B_6营养需要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志昌 刘铁斌 李爱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7-104,共8页
研究了三种水溶性维生素B2、B5和B6在以酪蛋白为蛋白源的饲料中的不同含量对中国对虾的存活率、体重增重率、体长增长率、蛋白质消化率及实验维生素在体内的累积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100g饲料中维生素B2、B5和... 研究了三种水溶性维生素B2、B5和B6在以酪蛋白为蛋白源的饲料中的不同含量对中国对虾的存活率、体重增重率、体长增长率、蛋白质消化率及实验维生素在体内的累积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100g饲料中维生素B2、B5和B6的含量分别为10(体重1.53g)—20mg(体重6.00g)、40mg、14mg时,上述指标均达最佳,维生素缺乏或过量都会阻碍对虾生长。在适宜添加量范围内,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6的增加,对虾肝胰脏中类胰蛋白酶活力也增加,并在VB6添加量为0.014%时最高。适量的VB6对类胰蛋白酶起着激活作用,从而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在实验条件下,C18:2n-6、20:4n-6及20:5n-3的含量皆以添加0.014%VB6时为最高,而18:3n-3和22:6n-3的含量则以添加0.028%VB6时为最高。适量添加维生素B6可提高组织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维生素B_2 维生素B_5 维生素B_6 营养需要
下载PDF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维生素营养的研究──Ⅴ.中国对虾维生素C营养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志昌 刘铁斌 +1 位作者 雷清新 李爱杰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3期364-372,共9页
提出以稳定态的LAPP代替一般维生素C添加在配合饲料中饲喂对虾,指出:在100g饲料中含LAPP400mg时,其体长增长率和体重增重率最高,存活率最佳.饲料中LAPP浓度大小影响对虾的蜕壳频率和蜕壳周期,当饲料中LA... 提出以稳定态的LAPP代替一般维生素C添加在配合饲料中饲喂对虾,指出:在100g饲料中含LAPP400mg时,其体长增长率和体重增重率最高,存活率最佳.饲料中LAPP浓度大小影响对虾的蜕壳频率和蜕壳周期,当饲料中LAPP缺乏时,对虾的蜕壳频率降低,蜕壳周期延长;过量的LAPP也会使对虾的蜕壳频率相对降低,但比缺乏或不足的要高。维生素C在对虾肝胰脏中的积累以LAPP含量400mg/100g饲料组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维生素 营养 饲料
下载PDF
大黄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何志刚 艾庆辉 麦康森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56-59,共4页
文章综合论述了近年来大黄鱼营养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的适宜含量;不同蛋白源替代鱼粉以及原料消化率;非营养性添加剂;大黄鱼配合饲料发展现状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 大黄鱼 营养需求 配合饲料
下载PDF
从锯缘青蟹幼体及其饵料的含脂情况探讨其脂营养需求 被引量:16
13
作者 翁幼竹 李少菁 王桂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88-94,共7页
应用气相色谱仪和其他生化方法测定了锯缘青蟹幼体发育各发育期及其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总脂含量、脂类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为了解锯缘青蟹幼体的脂营养需求提供一些资料.结果表明,蚤状幼体的脂类含量随着发育逐渐增加,变态为大眼幼... 应用气相色谱仪和其他生化方法测定了锯缘青蟹幼体发育各发育期及其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总脂含量、脂类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为了解锯缘青蟹幼体的脂营养需求提供一些资料.结果表明,蚤状幼体的脂类含量随着发育逐渐增加,变态为大眼幼体后明显减少,说明幼体变态时对脂类有较高的营养需求.磷脂和胆固醇是幼体的脂类基本营养需求,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基本上能满足幼体对饵料磷脂和胆固醇的需求.幼体的主要脂肪酸有16∶0,18∶1和20∶5n-3.在幼体发育过程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20∶4n-6(AA)和20∶5n-3(EPA)的含量保持稳定,22∶6(DHA)则逐渐减少.笔者认为,饵料中DHA含量不足是影响幼体存活、发育和变态的关键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幼体 脂类 营养需求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幼蟹维生素C营养需求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立侨 艾春香 +2 位作者 温小波 刘晓玲 江洪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在每100g等氮、等能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200,400,800,1000mg维生素C(Vc)多聚磷酸酯(LAPP),用这样配制成的试验饲料饲喂已淡化5d的河蟹大眼幼体及后续幼蟹25d,探讨Vc对大眼幼体和幼蟹生长、存活、蜕壳频率及抗逆性的影响,... 在每100g等氮、等能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200,400,800,1000mg维生素C(Vc)多聚磷酸酯(LAPP),用这样配制成的试验饲料饲喂已淡化5d的河蟹大眼幼体及后续幼蟹25d,探讨Vc对大眼幼体和幼蟹生长、存活、蜕壳频率及抗逆性的影响,同时探明幼蟹对Vc的适宜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Vc添加量为100-400mg/100g时,可以保证幼蟹正常生长、存活和蜕皮,尤其以投喂添加Vc200mg/100g(C2组)和400mg/100g(C3组)饲料的Ⅲ期幼蟹增重率、存活率和平均蜕皮频率较高,其中C2组(上述各指标值)分别为516.18%,62.83%,2.58,C3组分别为458.89%,66.17%,2.61;饲料中缺少Vc时(如C0组),Ⅲ期幼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平均蜕皮频率最低,分别为265.31%,26.67%和2.26.饲料中Vc的添加量达到800mg/100g(C4)和1000mg/100g(C5)时,幼蟹的蜕皮反而受到抑制,平均蜕皮频率降低,蜕皮周期延长,且存活率降低,到Ⅲ期幼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平均蜕皮频率在C4组分别为355.7%,31.33%,2.39,在C5组分别为307.53%,28.56%,2.19.此外,各处理组幼蟹对抗逆性影响的试验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饲料中添加Vc能提高幼蟹的耐低氧能力和耐pH突变能力,而对耐盐度突变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为保持幼蟹良好生产性能,饲料中添加的Vc应为200-400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幼蟹 维生素C 营养需求 抗逆性
下载PDF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物学特性和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志明 朱旺明 蓝汉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1-36,共6页
近年来加州鲈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已超20万吨。但由于加州鲈具有特殊的生活和摄食习性,对加州鲈营养需求、消化吸收和代谢机制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和使用也尚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因此多年来加州鲈养殖一直以投... 近年来加州鲈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已超20万吨。但由于加州鲈具有特殊的生活和摄食习性,对加州鲈营养需求、消化吸收和代谢机制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和使用也尚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因此多年来加州鲈养殖一直以投喂冰鲜杂鱼为主,人工配合饲料仅在养殖后期间歇性使用,极大地制约了加州鲈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章综述了加州鲈生物学特性以及国内外对其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营养需求的研究,为加州鲈营养需求研究和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 营养需求 配合饲料
下载PDF
黑鲷幼鱼对Zn、Cu的营养需要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四清 季文娟 潘生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2-56,共5页
通过正交设计,进行了黑鲷幼鱼对Zn、Cu营养需求的试验,比较了饵料中不同含量的Zn、Cu对黑鲷幼鱼增重效果的影响及Zn、Cu影响作用的大小,分析了饵料中不同含量的Zn、Cu对黑鲷幼鱼体内Zn、Cu存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正交设计,进行了黑鲷幼鱼对Zn、Cu营养需求的试验,比较了饵料中不同含量的Zn、Cu对黑鲷幼鱼增重效果的影响及Zn、Cu影响作用的大小,分析了饵料中不同含量的Zn、Cu对黑鲷幼鱼体内Zn、Cu存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少量Zn(6.8~20.5mg/kg)有助于黑鲷幼鱼生长,Cu对其增重的作用不大,Cu的添加量以少于1.2mg/kg为宜;Zn的营养作用大于Cu;Zn、Cu存积随饵料中的含量增加而增加,Cu的累积毒性大于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幼鱼 ZN CU 营养需求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仔蟹维生素E营养需求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艾春香 陈立侨 温小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共5页
以酪蛋白、明胶、糊精和去维生素E的鱼油为原料,配制成等氮等能的半纯化基础饲料,每100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0,10,20,40,60,80mg制成试验饲料,对淡化5d的河蟹大眼幼体和后继仔蟹进行了为期25d的饲养试验,探讨了VE 对大眼幼体和仔蟹生... 以酪蛋白、明胶、糊精和去维生素E的鱼油为原料,配制成等氮等能的半纯化基础饲料,每100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0,10,20,40,60,80mg制成试验饲料,对淡化5d的河蟹大眼幼体和后继仔蟹进行了为期25d的饲养试验,探讨了VE 对大眼幼体和仔蟹生长、存活、蜕皮的影响和适宜需求量。结果表明,每100g饲料中分别添加20mg和40mgVE 时,Ⅲ期仔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蜕皮频率均较高,分别为436.06 %,51.17 %和2.54及487.61 %,61.50 %和2.58;而VE 缺乏组,同期仔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蜕皮频率最低,仅分别是264.94 %,26.17 %和2.21,但是当每100g饲料中VE 的添加量提高到80mg时,仔蟹的上述三项指标,不但没有随之升高,反而明显下降,并与VE 缺乏的对照组相接近,表明VE 添加过量,也会抑制仔蟹的正常生长、存活和蜕皮。VE 对仔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存活和蜕皮是必需的,其适宜添加量为每100g饲料中添加20~4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仔蟹 维生素E 营养需求
下载PDF
不同蛋白水平对2种规格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书燕 林黑着 +4 位作者 黄忠 周传朋 王珺 王芸 戚常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6,共10页
为研究2个不同生长阶段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设计了蛋白水平分别为37%、40%、43%、46%和49%5组等脂等能的饲料。大规格石斑鱼平均初始体质量为(341.29±5.72)g,小规格石斑鱼平... 为研究2个不同生长阶段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设计了蛋白水平分别为37%、40%、43%、46%和49%5组等脂等能的饲料。大规格石斑鱼平均初始体质量为(341.29±5.72)g,小规格石斑鱼平均初始体质量为(83.93±0.30)g,每个网箱15尾,每组饲料3个平行,养殖8周。结果显示,大、小规格石斑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大规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43%组石斑鱼特定生长率最大(P<0.05)。2个生长阶段石斑鱼的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胆固醇和血糖随蛋白水平增加显著降低(P<0.05),血清蛋白含量先增加后降低(P<0.05)。大规格石斑鱼的肌肉灰分随蛋白水平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小规格石斑鱼则显著升高(P<0.05)。肌肉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随蛋白水平增加显著降低,p H逐渐增加,肌肉硬度和弹性先增加后降低(P<0.05)。结果表明,大规格石斑鱼适宜蛋白需求量为40.94%,小规格石斑鱼蛋白需求量为43.44%,小规格石斑鱼品质优于大规格石斑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饲料蛋白质 营养需求 生长 肌肉品质
下载PDF
中国对虾营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歧存 刘东超 +1 位作者 叶富良 李爱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59-63,共5页
综述中国十多年来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营养需要的研究概况 ,详细阐述中国对虾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类固醇、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定性和定量需要 .
关键词 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 营养需要
下载PDF
中华鲟幼鲟维生素C营养需要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强 文华 +5 位作者 李英文 雍文岳 刘伟 罗晓松 蒋明 丁诗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4,共6页
本研究旨在确定中华鲟幼鲟对维生素C(VC)的营养需要量。配制含VC分别为0.5、59.8、119.5、239.1、478.1和956.2 mg/kg饲料的6组日粮(分别编号为C0.5、C59.8、C119.5、C239.1、C478.1和C956.2),连续投喂中华鲟幼鲟8周后,以生长速度、组... 本研究旨在确定中华鲟幼鲟对维生素C(VC)的营养需要量。配制含VC分别为0.5、59.8、119.5、239.1、478.1和956.2 mg/kg饲料的6组日粮(分别编号为C0.5、C59.8、C119.5、C239.1、C478.1和C956.2),连续投喂中华鲟幼鲟8周后,以生长速度、组织VC含量和部分相关酶活性来确定中华鲟对VC的需求量。结果表明,C0.5和C59.8组鲟鱼的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都低于C119.5组,进一步提高饲料VC含量,也没有显著变化(P>0.05);C478.1组的肝脏和肌肉组织VC含量达最高水平;C239.1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最高;C239.1组SOD活性最低。根据平均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做折线法分析表明,维持中华鲟最佳生长的饲料VC含量为108.5 mg/kg;肝脏中VC含量达最大时饲料VC添加量为309.4 mg/kg;肌肉中VC含量达最大时饲料VC添加量为273.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维生素C 营养需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