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SPR/Cas9编辑Badh2基因改良优质粳稻品种香味性状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明基 林艳 +3 位作者 刘华清 付艳萍 宋亚娜 王锋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473,共9页
【目的】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编辑水稻香味基因,改良优质粳稻香味性状。【方法】构建CRISPR/Cas9-BADH基因编辑载体,转化优质粳稻品种龙稻18、龙稻24和秀水134,测序鉴定3个优质粳稻品种的香味基因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Badh2)... 【目的】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编辑水稻香味基因,改良优质粳稻香味性状。【方法】构建CRISPR/Cas9-BADH基因编辑载体,转化优质粳稻品种龙稻18、龙稻24和秀水134,测序鉴定3个优质粳稻品种的香味基因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Badh2)突变体并分析潜在脱靶效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遗传背景badh2突变体稻米的2-乙酰-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2AP)含量。【结果】转化获得的30株T0代中有24株为badh2突变体,其中53.33%为杂合型突变,16.67%为纯合型突变,10%为双等位突变类型。T1代非转基因植株内共鉴定获得7种纯合badh2突变基因型。在5个预测位置上未检测到脱靶事件的发生,说明设计的sgRNA具有高度特异性。所有Badh2移码突变体稻米的2AP含量都达到或高于稻花香的水平,但不同品种来源的badh2突变体间2AP含量差异极显著。【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能够高效诱导水稻Badh2突变的CRISPR/Cas9定向编辑靶点,改良了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3个优质水稻品种龙稻18、龙稻24和秀水134的香味性状,发现了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badh2突变体间2AP含量差异显著,为基于定向编辑Badh2基因的方法培育适合生产应用的香稻品种、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香味 Badh2 CRISP/CAS9 2-乙酰-1-吡咯啉
下载PDF
Creation of aromatic maize by CRISPR/Cas 被引量:7
2
作者 Yanxiao Wang Xiaoqin Liu +7 位作者 Xiuxiu Zheng Wenxia Wang Xunqing Yin Haifeng Liu Changle Ma Xiaomu Niu Jian-Kang Zhu Fei W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664-1670,共7页
Aroma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parameter for breeding in rice(Oryza sativa).For example,the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basmati and jasmine rice,with a popcorn-like scent,are popular worldwide and routinely command a price... Aroma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parameter for breeding in rice(Oryza sativa).For example,the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basmati and jasmine rice,with a popcorn-like scent,are popular worldwide and routinely command a price premium.2-acetyl-1-pyrroline(2AP)is a key flavor compound among over 200 volatiles identified in fragrant rice.A naturally fragrant germplasm exists in multiple plant species besides rice,which all exhibit lower activity of 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BADH2).However,no equivalent aromatic germplasm has been described in maize(Zea mays).Here,we characterized the two maize BADH2 homologs,ZmBADH2a and ZmBADH2b.We generated zmbadh2a and zmbadh2b single mutants and the zmbadh2a-zmbadh2b double mutant by CRISPR/Cas in four inbred lines.A popcorn-like scent was only noticeable in seeds from the double mutant,but not from either single mutant or in wild type.In agreement,we only detected 2AP in fresh kernels and dried mature seeds from the double mutant,which accumulated between 0.028 and 0.723 mg/kg 2AP.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ZmBADH2a and ZmBADH2b redundantly participate in 2AP biosynthesis in maize,and represent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s first aromatic maize by simultaneous genome editing of the two BADH2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omatic maize 2-acetyl-1-pyrroline 2ap CRISPR/Cas
原文传递
淀粉糖浆中纯味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漫娜 徐正康 +3 位作者 万振平 黄玉新 黄智钧 谭丽敏 《食品工程》 2018年第1期23-26,46,共5页
淀粉糖浆在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后,会产生对糖浆风味影响较大的气味物质2AP(2-氨基乙酰苯),2AP会影响产品风味,ISBT(国际饮料科学技术协会)明确规定高果葡糖浆中2AP限量为0.5μg/kg。通过对大孔吸附树脂处理F-42果葡糖浆中2AP的去除效果... 淀粉糖浆在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后,会产生对糖浆风味影响较大的气味物质2AP(2-氨基乙酰苯),2AP会影响产品风味,ISBT(国际饮料科学技术协会)明确规定高果葡糖浆中2AP限量为0.5μg/kg。通过对大孔吸附树脂处理F-42果葡糖浆中2AP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得知糖液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后2AP明显降低,可达到2AP含量≤0.5μg/kg的限量标准。树脂处理量约为250 BV,且经过树脂处理后的糖液p H及电导率与进料相似,不随树脂处理量增大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糖 2ap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2-Acetyl-1-Pyrroline (2AP) in Rice Leaf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4
作者 Manoch Kongchum Dustin L. Harrell Steve D. Linscombe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Aromatic rice lines were examined for 2-Acetyl-1-Pyrroline (2AP) content in leaf tissue at fiv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illering, panicle initiation, 50% heading, booting, and maturity). A small plot trial with plot... Aromatic rice lines were examined for 2-Acetyl-1-Pyrroline (2AP) content in leaf tissue at fiv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illering, panicle initiation, 50% heading, booting, and maturity). A small plot trial with plot size of 1.42 m × 4.88 m (7 row-plots) was arranged in completely randomize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Dry-seeded, delayed flood cultural practice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three locations. The average 2AP concentrations in leaf tissue at tillering stages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four growth stages. 2AP levels were declined when rice plant reached booting. AP levels decreased slightly at heading stage an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maturit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2AP in leaf at 50% heading from three locations as well as the 2AP content in rice grain. Correlations between 2AP in leaf and 2AP in grain were significantly in all five growth stage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found between 2AP in leaf at booting and grain (r = 0.811**) and lowest was in the leaf at harvest (r = 0.564**). Results indicated that 2AP could be determined in leaf tissue at early growth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cetyl-1-Pyrroline (2ap) Aromatic Rice Leaf Tissue Gas Chromatography
下载PDF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2和M2A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5
作者 谢彬彬 章庆伟 +4 位作者 陈亲芬 白炳君 林季 刘文权 梁韶晖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0-823,共4页
目的构建弓形虫RH株微线体蛋白M2AP和MIC2的真核表达载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为建立同时表达MIC2和M2AP蛋白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重组粘附蛋白复合体MIC2-M2AP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用Oligo dT-Adap... 目的构建弓形虫RH株微线体蛋白M2AP和MIC2的真核表达载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为建立同时表达MIC2和M2AP蛋白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重组粘附蛋白复合体MIC2-M2AP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用Oligo dT-Adaptor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根据已知的弓形虫mic2和m2ap基因序列,采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5.0自行设计并合成引物,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mic2和m2ap基因,克隆入pMD-19-simple-T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回收目的片段,分别插入至pGAPZαA内,构建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转化入E.coli DH5α。提取转化菌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PCR扩增得到的mic2和m2ap基因分别为2 200bp和1 000bp,与预期大小一致。T-A克隆重组质粒pMD19-T-mic2、pMD19-T-m2ap和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GAPZαA-mic2、pGAPZαA-m2ap经测序鉴定,与GenBank收录的弓形虫mic2基因和m2ap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为进一步研究MIC2和M2AP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免疫保护效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MIC2 M2ap 真核表达
原文传递
稻谷短期贮藏过程中稻米品质变化 被引量:27
6
作者 舒庆尧 吴殿星 +2 位作者 夏英武 高明尉 AnnaMcClung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稻谷收获后在短期贮藏(4 个月) 过程中,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 、糊化温度( 碱消值) 和碾磨品质均无明显变化,但香味主要成份2乙酰1吡洛淋(2AP) 含量明显下降,Della 在5 ℃和35℃下贮藏4 个... 稻谷收获后在短期贮藏(4 个月) 过程中,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 、糊化温度( 碱消值) 和碾磨品质均无明显变化,但香味主要成份2乙酰1吡洛淋(2AP) 含量明显下降,Della 在5 ℃和35℃下贮藏4 个月后,2AP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7.8% 和68 .1 % ;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apid ViscoAnalyser,RVA) 测得的稻米淀粉谱(RVA谱) 的崩解值和碱消值,以及米饭的硬度和粘性在贮藏过程中增加或下降,这种变化在低温(5 ℃) 下较小,在高温(35 ℃) 下较大。如35 ℃下贮藏4 个月后,Della和Skybonnet2 个水稻品种的米饭硬度分别增加了15.7% 和16 .4 % ,而粘度则分别下降了23-3 % 和31 .7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温度 籽粒品质 水稻 育种
下载PDF
二至丸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尹江宁 卢国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二至丸提取物(EZF)保护足细胞而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STZ及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复制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考察EZF对大鼠尿蛋白量、肾指数、肾脏中炎症因子和抗氧化指标、肾脏病理结构变化(HE/PAS染色)以及足细... 目的探讨二至丸提取物(EZF)保护足细胞而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STZ及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复制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考察EZF对大鼠尿蛋白量、肾指数、肾脏中炎症因子和抗氧化指标、肾脏病理结构变化(HE/PAS染色)以及足细胞裂孔膜CD2AP和podocin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ZF各剂量组的24h尿蛋白量均显著降低(P<0.05);EZF能够显著抑制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降低(P<0.01),并能显著抑制肾指数的增加(P<0.05);EZF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肾脏中IL-β、TNF-α和IL-6的水平(P<0.05~0.01);EZF高、中剂量组均显著降低大鼠肾脏中MDA含量(P<0.05),且显著提高SOD活力(P<0.05);HE和PAS染色表明,EZF对模型组大鼠的病理变化有减轻作用,且肾小球形态基本恢复正常;Western blot法对DN大鼠肾脏中CD2AP和podocin的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EZF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podocin、CD2AP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EZF可调节足细胞裂孔膜蛋白CD2AP和podocin表达而保护足细胞,进而修复肾功能而抗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提取物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PODOCIN CD2ap蛋白
下载PDF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CD2AP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潘晓霞 陈楠 +6 位作者 周伟 王朝晖 张文 王伟铭 陈晓农 巫永睿 陆颖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CD2AP基因突变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1年至2004年我院收治的82例病理确诊为FSGS患者,年龄12-76岁,男性43例,女性39例,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NS)者55例,非NS 27例;6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 目的了解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CD2AP基因突变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1年至2004年我院收治的82例病理确诊为FSGS患者,年龄12-76岁,男性43例,女性39例,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NS)者55例,非NS 27例;6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 PCR扩增后直接测序。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检测突变患者肾组织中CD2AP和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 (1)发现2个CD2AP外显子突变,1个为2号外显子160G>A杂合突变,造成第5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 (V54I),该患者为非NS患者,已出现肾功能不全。另1个为4号外显子358A>G杂合突变,造成第120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变为缬氨酸(1120V),该患者为NS患者,曾复发2次,目前肾功能尚正常。正常对照120条染色体中未发现同样突变。查阅文献和基因库,未发现相同突变报道。 (2)CD2AP外显子突变患者肾小球内CD2AP表达明显减低,同时伴有podocin表达的降低。(3) 发现1个启动子区突变、2个内含子突变和8个SNP位点,其中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以往未见报道。结论CD2AP突变可能是原发性FSGS的致病原因之一。CD2AP外显子突变可导致CD2AP蛋白表达减少,并影响podoc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病灶性 基因 突变 CD2ap PODOCIN
原文传递
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秋月 李六生 +2 位作者 李桂霞 周静 吕金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及CD2AP表达的变化,以及坎地沙坦对其的干预作用,为DN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DN组,C组为DN+坎地沙坦组。用药后第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及CD2AP表达的变化,以及坎地沙坦对其的干预作用,为DN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DN组,C组为DN+坎地沙坦组。用药后第4周和第7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GLU)、体重、24h尿蛋白(proteinuria)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于第7周予RT-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及CD2AP mRNA表达。结果 7周后,与A组比较,B组出现尿蛋白排泄增多,Ccr下降(P<0.05),肾组织Nephrin、Podocin及CD2AP mRNA水平均下调(均P<0.05);与B组比较,C组尿蛋白排泄量降低(P<0.05),Ccr升高(P<0.05),Nephrin、Podocin及CD2AP mR-NA水平均增加(均P<0.05)。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后发现,尿蛋白与肾组织Nephrin、Podocin和CD2AP mRNA水平呈负相关;Ccr与肾组织Nephrin、Podocin和CD2AP mRN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DN时存在足细胞分子Nephrin、Podo-cin及CD2AP表达异常,坎地沙坦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Nephrin、Podocin及CD2AP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NEPHRIN PODOCIN CD2ap
下载PDF
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方敬 陈志强 +6 位作者 郭倩 陈春宇 王春宁 谢田 孙汝 刘利飞 张肖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5-841,共7页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 mg/kg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 mg/kg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12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分别给予化瘀通络中药和厄贝沙坦灌胃,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等量蒸馏水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连续干预16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体重(body weight,BW)、肾重(kidney weight,KW)、肾脏指数(kidney index,K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尿酸(uric acid,UA);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肾脏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4、8、12、16周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1),造模后大鼠BW减轻,KI、FBG、SCr、BUN和UA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第4、8、12、16周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且化瘀通络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厄贝沙坦组减少更明显(P<0.05,P<0.01);造模后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BUN水平降低(P<0.05,P<0.01)。(2)肾脏病理显示:模型组肾脏结构紊乱,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重度增生,足突广泛融合;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3)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odocin、CD2A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podocin、CD2A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化瘀通络组podocin、CD2AP蛋白和CD2AP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化瘀通络中药 PODOCIN CD2ap
原文传递
基于F2AP网络安全策略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志勇 李晓宁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8,42,共5页
F2AP是计划好一旦防火墙被渗透应怎么办,即防火墙安排事故计划。分析了防火墙备份策略、热恢复策略、加密策略和审计策略、回馈策略,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F2AP网络安全策略模型。
关键词 F2ap 备份 热恢复 加密 审计
原文传递
芪卫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CD2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馨瑶 耿建国 +4 位作者 高彦彬 李娇阳 周盛楠 邹大威 刘迎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芪卫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CD2相关蛋白(CD2-associated protein,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 目的探讨芪卫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CD2相关蛋白(CD2-associated protein,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 mg/kg)诱导DN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以及芪卫颗粒组,连续给药,动态监测大鼠血糖、体质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24周后将大鼠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足细胞CD2AP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呈高血糖、低体质量状态(P<0.05),24 h尿微量白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足细胞CD2AP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体质量、血糖无明显变化,24 h尿微量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CD2AP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芪卫颗粒能够上调CD2AP在肾组织的表达,降低DN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延缓DN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卫颗粒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CD2ap
下载PDF
活血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邓顺有 黄赐平 +4 位作者 叶颖霞 陈小燕 吴琳英 谭愈昱 邓雪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167-1173,共7页
目的:探讨活血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蛋白Nephrin、Podocin、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单侧肾脏切除结合小剂量STZ单次腹腔注射方法建造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假手术正常对照组(N组)、活血降糖胶囊... 目的:探讨活血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蛋白Nephrin、Podocin、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单侧肾脏切除结合小剂量STZ单次腹腔注射方法建造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假手术正常对照组(N组)、活血降糖胶囊干预治疗组(H组),每组6例。H组给予活血降糖胶囊的剂量折合生药2.5 g·kg^(-1)·d^(-1)灌胃,M组和N组给予等量纯化水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等指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8周后,与N组比较,M组出现24 h尿蛋白定量增多,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P<0.05),肾组织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与M组比较,H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5),Ccr升高(P<0.05),肾组织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后发现,24h尿蛋白定量与肾组织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Ccr与肾组织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DN时存在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表达异常,活血降糖胶囊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表达,减少蛋白尿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降糖胶囊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NEPHRIN PODOCIN CD2ap
原文传递
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与CD_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颖超 赵宗江 +3 位作者 赵敬 杨美娟 张新雪 田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07-109,I0001,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分子nephrin和CD2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4只,按体重随机分组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64只。造模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 目的:观察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分子nephrin和CD2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4只,按体重随机分组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64只。造模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72 h后检测大鼠血糖和尿糖,以血糖≥16.7 mmol/L、尿糖(++++)者为DN大鼠造模成功。模型成功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糖肾平小、大剂量组,各组分别干预14周。于第14周处死大鼠,无菌取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肾组织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CD2AP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nephrin和CD2AP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厄贝沙坦、糖肾平干预后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和CD2AP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糖肾平可能通过维持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CD2AP的稳定性,从而发挥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肾平胶囊 足细胞
下载PDF
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和CD2AP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彭亚琴 莫樱 +2 位作者 蒋小云 张巧玲 陈述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0,25,共7页
【目的】动态观察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72只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36只和对照组36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 【目的】动态观察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72只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36只和对照组36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5、7、14、28、42d各杀检6只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CD2AP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①模型组大鼠7d时nephrinmRNA表达增加,14d时其蛋白表达(9.44±0.49)亦显著增加;CD2AP表达增加时间较晚,28d时其mRNA和蛋白表达(7.88±1.01)才显著增加。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CD2AP出现分布异常,从沿着毛细血管袢线样分布逐渐转变为不连续性颗粒样或斑片状分布。③肾小球nephrinmRNA、CD2APmRNA表达量与24h尿蛋白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878,P<0.01;r=0.945,P<0.01)。【结论】①nephrin早期出现表达增加及分布异常,可能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及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②CD2AP在后期出现表达增加,可能是足细胞抵抗损伤的一种代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HRIN CD2ap 阿霉素 蛋白尿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致膜性肾病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素枝 陈文军 +2 位作者 张卓 宋瑞婧 檀金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77-1883,共7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致膜性肾病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形态及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CD2相关蛋白(CD2AP)、结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致膜性肾病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形态及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CD2相关蛋白(CD2AP)、结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采用尾iv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和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16.7、33.3、66.7 mg/kg)组。每组按相应剂量给药,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UTP)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免疫荧光、光镜、电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CD2AP、Desmin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TP显著增加(P<0.01),血清TC、TG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TP、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UTP、TC、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TP、AL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与盐酸贝那普利组大鼠UTP、TC、TG、TP、ALB比较无显著差异;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组内比较亦无明显差异。各组大鼠BUN、Scr相比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CD2AP蛋白及m RNA表达量均显著减少,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CD2AP蛋白及m RNA表达量显著增多,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各治疗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CD2AP表达、下调Desmin表达,抑制足细胞损伤,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膜性肾病 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CD2相关蛋白 结蛋白 24 h尿蛋白定量
原文传递
糖肾一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SREBP-1c、SREBP-2c水平及肾组织IRS-1、PI3K、podocin、CD2AP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苏衍进 王郁金 +6 位作者 王琴 徐军建 赵莉 秦刚新 袁秀丽 杨锦欣 李科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糖肾一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腔注射STZ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对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片组(15.75mg/kg)、糖肾一号组(1800mg/kg)、糖肾一号组(900mg/kg)、糖肾一号组(450mg/k... 目的:观察糖肾一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腔注射STZ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对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片组(15.75mg/kg)、糖肾一号组(1800mg/kg)、糖肾一号组(900mg/kg)、糖肾一号组(450mg/kg),各15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5只,连续给药8周,观察血糖、血脂、胱抑素C、SREBP-1c、SREBP-2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肾组织IRS-1、PI3K、podocin、CD2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糖肾一号胶囊(900mg/kg、1800mg/kg)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肾脏组织IRS-1及PI3K、podocin、CD2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糖肾一号胶囊(450mg/kg)组升高不明显,糖肾一号胶囊(900mg/kg)组与糖肾一号胶囊(450mg/kg)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糖肾一号胶囊(900mg/kg)为有效剂量。结论:糖肾一号胶囊通过激活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激活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达到降糖;降低血清SREBP-1c、SREBP-2c水平,调节血脂代谢;提高肾组织podocin、CD2AP蛋白表达,改善肾足细胞损伤,降低尿蛋白,进而通过上述综合作用达到改善肾脏纤维化、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一号胶囊 糖尿病肾病 SREBP-1C SREBP-2c IRS-1 PI3K PODOCIN CD2ap
原文传递
CD2相关蛋白在肾病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史秀岩 张春 +4 位作者 付应峰 朱忠华 朱红艳 易丽霞 付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相关蛋白(CD2AP)的表达,探讨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NS患者54例,10例同期肾肿瘤切除患者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肾活检后常规染色观...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相关蛋白(CD2AP)的表达,探讨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NS患者54例,10例同期肾肿瘤切除患者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肾活检后常规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肾组织行免疫荧光法CD2AP和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双重标记,对肾小球CD2AP的表达进行定位;分别用real time 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CD2AP的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nephrin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的结构变化,并定量测量足突密度。结果 (1)NS患者肾小球中CD2AP的表达及nephrin的表达下调,足细胞足突不同程度融合,足突密度降低。(2)病理表现为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和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NS患者CD2AP表达及nephr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CD2AP与nephrin表达呈正相关,病理表现为MCD和FSGS的NS患者CD2AP表达与足突密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原发性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AP的表达降低,且在MCD和FSGS中与足细胞病变程度相关,提示CD2AP低表达在足细胞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2AP有利于诊断足细胞病变的早期检测,对CD2AP表达减低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足细胞 CD2ap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人3个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家系CD2AP和NPHS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孟大川 王道静 +4 位作者 余自华 付荣 王晶晶 陈新民 叶礼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9-332,344,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南方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家系CD2AP和NPHS1基因突变及其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A、B、C 3个南方汉族SRNS家系先证者及其父母,A、B 2个家系先证者的姐姐和50例尿检正常的南方汉族成年人。取所有研究对象外... 目的分析中国南方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家系CD2AP和NPHS1基因突变及其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A、B、C 3个南方汉族SRNS家系先证者及其父母,A、B 2个家系先证者的姐姐和50例尿检正常的南方汉族成年人。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CD2AP基因全部18个外显子和NPHS1基因全部29个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对PCR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在3个SRNS家系先证者未检测出CD2AP基因致病突变。在B家系的先证者检测出NPHS1基因2398C>T(R800C)杂合突变,先证者父亲亦携带此杂合突变,但先证者母亲及姐姐未发现该突变。在50例对照人群中未发现2398C>T突变。此外,在3个先证者及50例对照人群还检测出9种已报道的CD2AP基因多态性——IVS4-25G>A、IVS8-95G>A、IVS10+36C>A、IVS10-153A>T、IVS10-110A>G、IVS11+82T>C、1204C>T、IVS16+24G>A、IVS17-66T>C和4种已报道的NPHS1基因多态性——349G>A、IVS24+36C>T、3315G>A和IVS27+45C>T。结论在1个中国南方汉族SRNS家系先证者检测出NPHS1基因突变——2398C>T,证实中国南方汉族人家族性SRNS儿童存在NPHS1基因突变,提示对其需进行NPHS1基因突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CD2ap基因 NPHS1基因 突变 汉族人
原文传递
肾络通对糖尿病肾病大鼠podocin、CD2AP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潘利敏 方超 +4 位作者 娄菲菲 张江华 郭立芳 王月华 李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络通(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为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24 h尿白蛋白定量(UAlb)及肾组织podocin、CD2AP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0只大鼠均行腹腔注射STZ(55 mg·kg-1·d-1)1次,3 d后测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肾络通(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为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24 h尿白蛋白定量(UAlb)及肾组织podocin、CD2AP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0只大鼠均行腹腔注射STZ(55 mg·kg-1·d-1)1次,3 d后测空腹血糖≥16.7 mmol/L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及厄贝沙坦组,按各组相应药物剂量灌胃。于第24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 h UAlb定量,免疫组化法测肾组织podocin、CD2AP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24 h UAlb明显减少,podocin、CD2AP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肾络通可能通过减少podocin、CD2AP蛋白的丢失,使肾小球滤过膜的完整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络通 糖尿病大鼠 24 h尿白蛋白定量 PODOCIN CD2a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