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700例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26
1
作者 刘明生 胡蓓蕾 +3 位作者 崔丽英 汤晓芙 杜华 李本红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明确电生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0患者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240例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测定。结果507例(724%)患者电生理检查异常,其中307例(606%)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74例(14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明确电生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0患者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240例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测定。结果507例(724%)患者电生理检查异常,其中307例(606%)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74例(146%)为腕管综合征;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程度重于运动神经,波幅的下降程度较传导速度减慢明显,下肢重于上肢(P<005)。仅有46%的患者针极肌电图异常而神经传导正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均以感觉神经受损为主;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发现临床病变,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发现电生理异常;建议不将针极肌电图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筛查作为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患者 临床 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 神经电生理 感觉神经 结论 运动神经 发现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25
2
作者 王国凤 徐宁 +3 位作者 尹冬 惠媛 张吉平 韩冠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661-1663,1667,共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临床症状和肌电图检查能提高临床的诊断率,其治疗涉及多个层面,包括针对病因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临床症状和肌电图检查能提高临床的诊断率,其治疗涉及多个层面,包括针对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措施,症状控制的方案,预防和治疗神经病变引起的其他器官系统的并发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于世界糖尿病日重谈糖尿病足的诊治与预防 被引量:114
3
作者 许樟荣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糖尿病足治疗困难,医疗费用高。临床处理时,首先要明确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因素,如神经性、缺血性或神经缺血性以及是否合并感染,并根据常用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来判断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神经性溃疡应减轻局... 糖尿病足治疗困难,医疗费用高。临床处理时,首先要明确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因素,如神经性、缺血性或神经缺血性以及是否合并感染,并根据常用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来判断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神经性溃疡应减轻局部压力和纠正局部的畸形,周围血管病变则采用内科治疗和介入或外科治疗,感染的局部处理和全身用药等。糖尿病足的防治必须强调多学科合作和综合治疗,预防的重点在于开展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并给予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血管病变
原文传递
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10
4
作者 陈明月 蔡慧敏 +2 位作者 陈江云 张宁 王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87例。采用MDNS、TCSS对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87例。采用MDNS、TCSS对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进行评价,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为DPN的诊断金标准,计算MDNS、TCSS诊断DP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约登指数及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并计算二者诊断DP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MDNS的异常检出率为84.5%(327/387),TCSS的异常检出率为62.0%(240/387),NCV的异常检出率为76.0%(294/387);MDNS联合NCV的异常检出率为88.4%(342/387),TCSS联合NCV的异常检出率为86.8%(336/387),三者联合应用的异常检出率为91.5%(354/387)。MDNS、TCSS的灵敏度分别为92.9%、77.6%,特异度分别为51.6%、87.1%,准确度分别为82.9%、79.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8%、9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6%、55.1%,约登系数分别为0.445、0.647,Kappa值分别为0.488、0.539(P<0.05),AUC分别为0.837、0.87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DNS、TCSS均与双下肢神经NCV呈负相关(P<0.05)。结论 MDNS和TCSS在DPN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与NCV联合应用可以提高DPN的检出率,且操作简便,是DPN临床筛查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诊断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92
5
作者 宋利格 李颖 +3 位作者 周筠 陈亚青 李红 张秀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7,共2页
选择40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分别静脉注射α-硫辛酸和甲钴胺连续2周,发现α-硫辛酸可以提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同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内皮素和C反应蛋白,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其疗效与甲钴胺相仿。
关键词 硫辛酸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原文传递
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4
6
作者 贾志荣 石昕 +1 位作者 黄一宁 孙相如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讨皮肤交感反应 (SSR)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病变的关系 ,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 80例糖尿病患者及 30名健康人四肢进行SSR测定 ,对两组SSR各波潜伏期及波幅的均值行t检验。结果 两... 目的 探讨皮肤交感反应 (SSR)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病变的关系 ,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 80例糖尿病患者及 30名健康人四肢进行SSR测定 ,对两组SSR各波潜伏期及波幅的均值行t检验。结果 两组SSR的起始潜伏期、N波、P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N波波幅、P波波幅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健康对照组全部可引出SSR ,而糖尿病组仅 2例患者四肢可正常引出SSR ,78例 (97 5 % )患者至少有一肢SSR潜伏期异常。结论 SSR为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客观依据 ,可发现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纤维的早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交感反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早期诊断 电生理学 交感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7
作者 朱文博 匡洪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736-739,共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可累及多个神经系统(感觉、自主和运动神经系统),其中自主神经系统病变可影响心血管和消化系统。多系统的受累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进一步明确它的发病机制,选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可累及多个神经系统(感觉、自主和运动神经系统),其中自主神经系统病变可影响心血管和消化系统。多系统的受累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进一步明确它的发病机制,选择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制和管理三方面对DP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系统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足浴按摩治疗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8
作者 张京慧 黄凤毛 +2 位作者 刘新华 周谊辉 欧阳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59-660,共2页
目的探讨足浴按摩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运动、降糖处理及甲钴铵100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干预组除了对照组处理外,另外予以... 目的探讨足浴按摩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运动、降糖处理及甲钴铵100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干预组除了对照组处理外,另外予以中药足浴,每天1次,1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MNCV及腓浅神经的SNCV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干预组以及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MNCV及腓浅神经的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足浴联合按摩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 糖尿病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传导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王爱红 李家兰 +2 位作者 许樟荣 王玉珍 刘彧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0-501,共2页
应用2米压力平板检测足底峰值压力、峰值时间百分比。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第3、5跖骨头、拇趾峰值压力异常增高,峰值时间增加。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足 足底压力 糖尿病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宁光 邹大进 +6 位作者 刘伟 刑惠莉 张炜 赵咏桔 鲁瑾 徐华 金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 评价神经妥乐平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上海地区 4家医院的 95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入选本研究 ,并随机进入神经妥乐平组 (4 9例 )和弥可保组(4 6例 )。神经妥乐平组每天 1次静脉推注神经妥乐平针剂 ,... 目的 评价神经妥乐平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上海地区 4家医院的 95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入选本研究 ,并随机进入神经妥乐平组 (4 9例 )和弥可保组(4 6例 )。神经妥乐平组每天 1次静脉推注神经妥乐平针剂 ,每次 2支 ;2周后口服神经妥乐平片 ,每次 2片 ,每天 2次 ,共 2周。弥可保组每天 1次肌肉注射弥可保针剂 ,每次 1支 ;2周后口服弥可保片剂 ,每次 1片 ,每天 3次 ,共 2周。结果 经 4周治疗后 ,2组的痛觉VAS评分皆有明显降低 ,神经妥乐平组治疗 1周时的有效率 (显著改善 +改善 )为 6 7 3%、显著改善率为 10 2 % ,均明显高于弥可保组 (有效率为 34 8% ,显著改善率为 2 2 % )。至 4周时 ,2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7 0 %和 6 8 5 %。神经妥乐平组麻木症状改善有效率为 5 8 7% ,弥可保组为 6 9 5 % ,神经妥乐平组显效率 (2 3 9% )明显高于弥可保组 (13 0 % )。结论 神经妥乐平对 2型糖尿病神经损害的自发性疼痛、麻木有较好疗效 ,尤其对疼痛的疗效优于弥可保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弥可保 治疗 有效率 糖尿病神经病变 麻木 多中心研究 上海地区 改善 针剂
原文传递
依帕司他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11
作者 郑琪蓉 苏青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76-884,共9页
依帕司他是目前唯一上市的醛糖还原酶特异性抑制剂,通过阻断多元醇通路而发挥作用。依帕司他可减轻糖尿病个体的氧化应激,并抑制蛋白非酶糖化。依帕司他主要用以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不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而且对自主神经病变也... 依帕司他是目前唯一上市的醛糖还原酶特异性抑制剂,通过阻断多元醇通路而发挥作用。依帕司他可减轻糖尿病个体的氧化应激,并抑制蛋白非酶糖化。依帕司他主要用以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不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而且对自主神经病变也有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能增加糖尿病病人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的生成而提高病人抵抗力。依帕司他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糖尿病 药物疗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血管病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12
作者 唐键 王博 +4 位作者 张玄娥 程笑冰 唐文佳 顾蕾 周尊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657-3661,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9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确诊的T2DM患者282例,并发DPN患者170例(DPN组),未并发DPN患者11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震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9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确诊的T2DM患者282例,并发DPN患者170例(DPN组),未并发DPN患者11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震动阈值、踝臂指数(ABI),T2DM并发DPN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对照组与DPN组患者性别、视物模糊发生率、手足麻木发生率、吸烟率、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舒张压、脉搏、尿微量清蛋白、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钾、血钠、血钙水平、右侧ABI、左侧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肌酐、尿素氮(BUN)、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右侧震动阈值、左侧震动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PN组患者饮酒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病程与T2DM并发DPN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T2DM并发DPN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吸烟会加重DPN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神经病变评分系统在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40
13
作者 胡泓 李红 +3 位作者 郑芬萍 程怡 缪菁 张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比较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评分系统(MNSI)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在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DPN)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的232例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目的比较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评分系统(MNSI)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在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DPN)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的232例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行MNSI、TCSS及神经电生理检查(NET)筛查,以NET为诊断ADPN的金标准,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两种评分系统的诊断效能及分析它们不同切点诊断ADP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K值;同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两种评分系统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MNSI及TCSS诊断ADP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704,MNSI及TCSS诊断ADPN的最佳切点均为〉2,此时它们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K值分别为66.2%、90.4%、78.3%、0.566、0.588及73.3%、63.7%、68.5%、0.370、0.345。MNSI对ADPN的诊断效率及与NET的一致性较好且优于TCSS。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DPN的大部分相关危险因素[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lC)、HbAlC×病程、胰岛功能、HDL—C]同样与MNSI评分相关。结论MNSI是一项相对快速、可靠性较好的筛查方法,因此可用于对ADPN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的筛查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ROC曲线 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
原文传递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 被引量:31
14
作者 郑蕙田 李永方 +3 位作者 袁顺兴 张晨光 陈国美 张力方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DPN患者104 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52 例。结果 治疗2 个月后,针药组的临床显效率为51.9% ,总有效率为88.5% ,均...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DPN患者104 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52 例。结果 治疗2 个月后,针药组的临床显效率为51.9% ,总有效率为88.5% ,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治疗DPN 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针灸疗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菁 邓晓龙 王敏哲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8-279,共2页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α-硫辛酸、甲钻胺及前列地尔,对照组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α-硫辛酸、甲钻胺及前列地尔,对照组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CV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临床使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钻胺及前列地尔治疗DPN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Α-硫辛酸 甲钴胺 前列地尔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 被引量:29
16
作者 栾松 崔丽英 +7 位作者 汤晓芙 姜楠 管宇宙 王含 严莉 翦凡 李本红 杜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36-439,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特点。方法对60例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神经系统查体,常规测定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用计算机辅助对冲方法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范围,并与10名健康志愿者...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特点。方法对60例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神经系统查体,常规测定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用计算机辅助对冲方法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范围,并与10名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照。结果正中神经最慢速度(CV10%)为(46.7±5.7)m/s、中等速度(CV50%)为(50.6±5.2)m/s、最快速度(CV90%)为(53.4±5.0)m/s;尺神经CV10%为(47.4±5.6)m/s、CV50%为(51.6±5.3)m/s、CV90%为(55.0±5.4)m/s;腓总神经CV10%为(34.9±5.4)m/s、CV50%为(39.2±4.6)m/s、CV90%为(42.7±4.7)m/s。除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CV10%及所有检测神经的CV50%外,60例患者与健康人的结果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神经速度分布峰值左移,各级速度纤维传导均减慢。各级纤维非均匀损害,快传导速度纤维优先受累最常见。运动神经速度分布检测比常规运动传导测定更敏感、稳定,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和发现亚临床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计算机辅助 运动神经元 神经传导
原文传递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肌电图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倪孝兵 王思宏 黄崇兵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肌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肌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肌电图指标。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胰激肽原酶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陈崇鑫 余萌 +1 位作者 杨征 李蓉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相关性及HGI在DCAN发病风险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 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93例2型糖尿...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相关性及HGI在DCAN发病风险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 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及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等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留取24 h晨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根据FPG与HbA1c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HGI。根据HGI 数值,采用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低HGI组、中HGI组及高HGI组三组,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分析各组间基线资料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CAN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9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CAN组293例,非DCAN组700例,DCAN的发病率为29.5%(293/993),低HGI组(331例)、中HGI组(331例)及高HGI组(331例)三组DCAN的发病率分别为15.1%(50/331)、28.7%(95/331)、44.7%(148/331),随着HGI水平的增高,DCAN的发生率随之增加,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始模型显示,随着HGI的增加,DCAN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优势比1.445,95%可信区间(CI)1.281~1.629),P<0.01]。在校正年龄、糖尿病家族史、FPG、HbA1c、hs-CRP、UACR>30 mg/g、eGFR、BMI、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混杂因素后,HGI为DCAN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578(95%CI 1.378~1.808),P<0.01]。高HGI 组患者发生DCAN的风险是低HGI 组的4.545倍(95%CI 3.137~6.585,P<0.05),中HGI组发生DCAN的风险是低HGI 的2.262倍(95%CI 1.541~3.320,P<0.05)。结论 HGI与2型糖尿病患者DCAN发病密切相关,HGI检测有望用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个性化风险评估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指数 危险因素 糖基化
原文传递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陈巧云 鄢新民 +2 位作者 胡继红 刘娟 成金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1-415,共5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均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由于发病的隐匿性,常常不被重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及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和DM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均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由于发病的隐匿性,常常不被重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及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和DM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相关的研究也开始被广泛开展。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骨血流量减少可能导致骨量丢失和骨脆性增加,且微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是DM患者骨量减少的临界因素。因此积极探讨DM合并骨质疏松与DM其他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早期对DM患者的不良结局进行综合性防范,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以及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利红 毛培军 +2 位作者 徐永妮 张艳 王亚妮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6例。两组均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d,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6例。两组均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神经功能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氧化应激[硝基酪氨酸(N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5%)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B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NCV、MNCV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SS、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T、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弱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硫辛酸 前列地尔 神经传导 神经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