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离子注入棉花种子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21
1
作者 程备久 李展 +3 位作者 王公明 林毅 余增亮 何建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73-80,共8页
用30keV的氮离子注入棉花干种子,并以^(60)Coγ射线辐照作参照,研究了M_1代损伤、M_2代变异频率和变异谱,以及剂量效应曲线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氮离子能诱发棉花染色体畸变,特别是落后染色体的频率较高。在M_2变异中,数量性状,以及... 用30keV的氮离子注入棉花干种子,并以^(60)Coγ射线辐照作参照,研究了M_1代损伤、M_2代变异频率和变异谱,以及剂量效应曲线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氮离子能诱发棉花染色体畸变,特别是落后染色体的频率较高。在M_2变异中,数量性状,以及多个性状同时变异的频率较高,尤以4×10~6N^+/cm^2诱发的铃重、铃数、早熟和优质等有益性状的变异最多,其剂量效应曲线可用Y=A+BX+CX^2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 棉花 诱变 60
下载PDF
巢式PCR分析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线粒体DNA4977bp缺失 被引量:25
2
作者 封江彬 陆雪 +2 位作者 陈德清 陈晓穗 刘青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 探索对不同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的人外周血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进行分析的方法。方法 采用 3对引物对γ射线诱导的人外周血线粒体DNA缺失进行PCR扩增 ,建立对人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进行分析的巢式PCR方法 ,扩增线粒体DNA缺失区... 目的 探索对不同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的人外周血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进行分析的方法。方法 采用 3对引物对γ射线诱导的人外周血线粒体DNA缺失进行PCR扩增 ,建立对人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进行分析的巢式PCR方法 ,扩增线粒体DNA缺失区片段 ,纯化PCR产物进行测序。采集 5例正常人外周血进行 0~ 5Gy6 0 Coγ射线的外照射 ,利用巢式PCR技术 ,分析6 0 Coγ射线照射后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的发生情况。结果 用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可在受到照射的外周血样品中检测到mtDNA 4 977bp缺失。所有外周血样本在照射前均无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 ,1~ 5Gy6 0 Coγ线照射后均诱导出此缺失。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可用来分析电离辐射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 巢式PCR 线粒体DNA 照射 缺失 ^60coγ射线 电离辐射诱导 PCR产物 测序 纯化
原文传递
切花月季^(60)Co γ辐照诱变育种初报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树发 张颢 +5 位作者 邱显钦 葛红 蹇洪英 王其刚 晏慧君 唐开学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3-718,F0003,共7页
以10个切花月季品种为材料,用60Co γ(30、40、50和60Gy)辐照接芽,研究辐照剂量对切花月季嫁接成活率及变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切花月季品种的嫁接成活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品种对辐照的反应不一样,仅有4个品种产生了可... 以10个切花月季品种为材料,用60Co γ(30、40、50和60Gy)辐照接芽,研究辐照剂量对切花月季嫁接成活率及变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切花月季品种的嫁接成活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品种对辐照的反应不一样,仅有4个品种产生了可成活的变异,品种变异率高达3.06%~8.82%;变异主要发生在花型、花色、叶片等方面,但大多数变异不稳定,变异体之间以及变异体与原品种在株高、花色等性状上差异明显。最终,选育出了1个切花月季变异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月季 60co γ射线 辐照 育种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对水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彩莲 慎玫 +1 位作者 陈秋方 徐刚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3-19,共7页
用15~30keV的氮离子注入水稻种子,以50Coγ射线辐照作对比,研究其M1代生物学效应和M2代突变。结果表明,氮离子能诱发水稻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但染色体畸变效应低于... 用15~30keV的氮离子注入水稻种子,以50Coγ射线辐照作对比,研究其M1代生物学效应和M2代突变。结果表明,氮离子能诱发水稻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但染色体畸变效应低于γ辐射。氮离子注入还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使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发生变化。离子束诱发幼苗叶绿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而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与γ射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 突变 水稻 诱变效应 种子
下载PDF
^(60)Co γ射线对杨树种子的辐射效应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瑞静 王瑞文 沈宝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2-765,共4页
以60Co γ射线辐照杨树种子,测定不同剂量对4个杨树品种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各品种杨树种子的萌发和成苗明显受到抑制。不同剂量处理间的根长差异显著,且随着剂量增加,主根生长呈明显下降趋势;幼苗高度差异不显著。鲁山杨... 以60Co γ射线辐照杨树种子,测定不同剂量对4个杨树品种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各品种杨树种子的萌发和成苗明显受到抑制。不同剂量处理间的根长差异显著,且随着剂量增加,主根生长呈明显下降趋势;幼苗高度差异不显著。鲁山杨、I-69杨和I-72杨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200Gy,圣山杨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25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γ射线 杨树 种子 辐照
下载PDF
芜菁叶汁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19
6
作者 钱晓薇 朱睦元 +2 位作者 刘春蕾 倪向勇 陈晓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用 KM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 ,研究芜菁叶汁对 60 Co- γ射线照射损伤的防护和修复效应 .测定了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的微核试验等方法 .结果辐照前给叶汁组、辐照后给叶汁组和连续给叶汁... 用 KM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 ,研究芜菁叶汁对 60 Co- γ射线照射损伤的防护和修复效应 .测定了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的微核试验等方法 .结果辐照前给叶汁组、辐照后给叶汁组和连续给叶汁组分别使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血象、PCE微核率等明显高于 60 Co- γ辐照组 ,其中免疫器官指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PCE微核率等数据与 60 Co- γ辐照组的差异极为显著 (P<0 .0 0 1) .表明芜菁叶汁对小鼠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不仅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叶汁 辐射损伤 防护效应 ^60co-γ射线 小鼠
下载PDF
γ射线诱变烟草花药培养的突变体 被引量:12
7
作者 佟道儒 贾兴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93-196,共4页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辐照烟草单核靠边期的花药,诱导培养突变体。结果表明,1kR左右的γ射线对花粉的出苗率有促进效应;3kR时,花药出苗时间延长,出苗花药率和花药产苗率明显降低,视为半致死剂量;6kR时,虽有部分花药可以出苗,但花药...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辐照烟草单核靠边期的花药,诱导培养突变体。结果表明,1kR左右的γ射线对花粉的出苗率有促进效应;3kR时,花药出苗时间延长,出苗花药率和花药产苗率明显降低,视为半致死剂量;6kR时,虽有部分花药可以出苗,但花药产苗率极低。诱变处理当代出现白花突变体,其后代的品质比亲本品种有明显改善,但抗病力下降。经试验,该突变系在生产上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花药培养 突变体 γ射线
下载PDF
^(60)Coγ射线低剂量辐照对生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秀清 章铁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8-872,共5页
用不同剂量(10、20、30、40和50Gy)60Coγ射线辐照生菜种子,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照可显著提高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田间出苗率、幼苗高度和主根长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不同剂量(10、20、30、40和50Gy)60Coγ射线辐照生菜种子,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照可显著提高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田间出苗率、幼苗高度和主根长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考虑各苗期性状指标初步确定生菜低剂量辐照的适宜剂量为30Gy。在所试剂量范围内辐照处理的POD活性均低于对照;在20~40Gy剂量范围内辐照处理的CAT活性与对照相比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60coγ射线 低剂量辐照 酶活性 萌发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荷兰鸢尾的辐照效应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兵 钟淮钦 +2 位作者 黄敏玲 吴建设 叶秀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60Coγ射线对‘展翅’荷兰鸢尾种球进行辐照,对各处理的出苗率、成活率、株高、植株形态变化、子球繁育等指标做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3~10Gy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加大,植株的辐照损伤效应也逐渐加强;且大种球耐辐照能力大于小种球;辐照... 以60Coγ射线对‘展翅’荷兰鸢尾种球进行辐照,对各处理的出苗率、成活率、株高、植株形态变化、子球繁育等指标做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3~10Gy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加大,植株的辐照损伤效应也逐渐加强;且大种球耐辐照能力大于小种球;辐照对M2代植株开花仍有很大的影响,其中7Gy处理的M2代植株变异率相对最高,成活率也较高,并能得到优变单株。根据结果确定‘展翅’荷兰鸢尾小种球适宜的辐照剂量为7~8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鸢尾 60coγ射线 剂量 辐照效应
下载PDF
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致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晓白 王晓平 +1 位作者 赵仕花 韦舒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探讨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致造血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辐射模型组、牛大力低[5 g/(kg.d)]、中[10 g/(kg.d)]、高[20 g/(kg.d)]剂量组。除阴性对照组外,用5 Gy的60Coγ射线对各组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均匀... 目的探讨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致造血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辐射模型组、牛大力低[5 g/(kg.d)]、中[10 g/(kg.d)]、高[20 g/(kg.d)]剂量组。除阴性对照组外,用5 Gy的60Coγ射线对各组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以建立辐射损伤模型。牛大力组小鼠在照射前4 d及照射后10 d,以相应剂量的牛大力煎煮液连续灌胃14 d,最后一次灌胃24 h后取血并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数,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通过彗星试验检测小鼠脾、骨髓细胞的DNA损伤。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辐射模型组、牛大力各剂量组小鼠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数、胸腺指数、脾指数明显减少(P<0.01或P<0.05),脾、骨髓细胞的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明显增大(P<0.01);但与辐射模型组比,牛大力剂量组小鼠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数、胸腺指数、脾指数明显增加(P<0.01或P<0.05),脾、骨髓细胞的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明显减少,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致小鼠造血系统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拮抗造血系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60coγ射线 造血系统损伤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变选育早熟、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新春30号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跃强 樊哲儒 +3 位作者 李剑峰 吴振录 王岩军 王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8-981,共4页
以新春9号为母本,新春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当代种子用80Gy 60Coγ射线辐照,经多代单穗选择,温室加代,培育成早熟、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新春30号。于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稳产高产、适应性广、... 以新春9号为母本,新春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当代种子用80Gy 60Coγ射线辐照,经多代单穗选择,温室加代,培育成早熟、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新春30号。于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稳产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锈病和白粉病)、抗倒伏性强、生长势好、早熟,属于优质中强筋类型,产量水平为5250~9000kg/hm2。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多年来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取得的成果表明,辐射诱变与杂交结合的育种技术是选育抗旱高产、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辐照 杂交 品种 小麦
下载PDF
菜豆A18-1^(60)Co-γ射线诱变和突变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其福 刘畅 +3 位作者 斯琴图雅 赵弘韬 刘大军 冯国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4,共7页
分别用辐射剂量为0、50、100、150、200、25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菜豆品种A18-1的成熟干种子,根据辐射剂量和种子的相对出苗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研究^(60)Co-γ射线对菜豆的辐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处理的半致死剂量为126 Gy。... 分别用辐射剂量为0、50、100、150、200、25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菜豆品种A18-1的成熟干种子,根据辐射剂量和种子的相对出苗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研究^(60)Co-γ射线对菜豆的辐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处理的半致死剂量为126 Gy。用辐射剂量为126 Gy的^(60)Co-γ射线处理A18-1的干种子,对M_2进行田间表型筛选,共筛选到279株突变株,占M_2诱变群体总数的1.83%。构建了包括叶、茎、花和育性、荚、生长习性和株型、黄化、熟期等性状变异类型的突变体,可为今后菜豆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诱变 菜豆 突变体库 表型筛选
下载PDF
五指毛桃水提液对^(60)Coγ射线致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晓平 段丽菊 +2 位作者 黄翔 岑业文 李桂芬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水提液对60Coγ射线所致的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4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辐射模型组单纯接受照射,3个五指毛桃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5,10,20 g·kg-1·d-1五指...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水提液对60Coγ射线所致的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4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辐射模型组单纯接受照射,3个五指毛桃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5,10,20 g·kg-1·d-1五指毛桃水提液,连续灌胃7 d。除阴性对照组外,所有小鼠接受全身一次性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剂量为6Gy。照射24 h后处死小鼠,取股骨,制作骨髓单细胞悬液,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辐射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DNA的尾部DNA百分率(Tail DNA%)和尾矩(Tail Moment)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五指毛桃各剂量组的Tail DNA%和Tail Moment均显著低于辐射模型组(P<0.01),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Tail DNA%和TailMoment降低。结论五指毛桃水提液对60Coγ射线损伤小鼠骨髓细胞DNA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60coγ射线 骨髓细胞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秋水仙素和^(60)Co-γ射线对无芒隐子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代玉 吴凡 +3 位作者 张吉宇 王彦荣 张岩 罗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430,共7页
通过不同剂量秋水仙素和^(60) Co-γ射线处理,系统分析了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对无芒隐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0.1%浓度处理48h的种... 通过不同剂量秋水仙素和^(60) Co-γ射线处理,系统分析了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对无芒隐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0.1%浓度处理48h的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对照组的54.3%和43.3%,分别是41%和0.55;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对无芒隐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低剂量(50~200Gy)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剂量(400~2 000Gy)抑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其中,^(60)0Gy辐射处理的发芽率为48.5%。因此,0.1%浓度处理48h和^(60)0Gy可分别作为秋水仙素和^(60) Co-γ射线处理的半致死剂量。本研究初步确定的半致死剂量,可为进一步研究无芒隐子草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隐子草 秋水仙素 60 co-γ射线 发芽
下载PDF
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淋巴细胞株的差异基因表达谱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雪 李玉文 +2 位作者 封江彬 陈德清 刘青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用基因芯片来筛选不同剂量辐射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为快速生物剂量指标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用0.5、3和8Gy 60Coγ射线照射指数增长期的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株,24h后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标记后用基因芯片筛选各剂量点的差异表... 用基因芯片来筛选不同剂量辐射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为快速生物剂量指标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用0.5、3和8Gy 60Coγ射线照射指数增长期的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株,24h后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标记后用基因芯片筛选各剂量点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用实时荧光PCR对某些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0.5、3和8Gy剂量组分别有16、240和4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三个剂量组均上调或下调的基因分别为4个和3个。对TP53I3基因进行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电离辐射诱导的TP53I3、GDF15、CDC43EP5、S100A4、IGJ和KLF2等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有可能与照射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淋巴细胞 60coγ射线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2种狼尾草属牧草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武炳超 童磊 +6 位作者 杜昭昌 胡家菱 张欢 陈燚 刘伟 张新全 黄琳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27,共14页
【目的】探究^(60)Co-γ射线对"热研4号"杂交狼尾草及"华南"象草的诱变效应,创制新种质,以推动狼尾草的育种工作。【方法】在前期剂量筛选基础之上,以2种狼尾草品种("热研4号"杂交狼尾草和"华南&qu... 【目的】探究^(60)Co-γ射线对"热研4号"杂交狼尾草及"华南"象草的诱变效应,创制新种质,以推动狼尾草的育种工作。【方法】在前期剂量筛选基础之上,以2种狼尾草品种("热研4号"杂交狼尾草和"华南"象草)种茎为材料,利用^(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剂量为30 Gy,剂量率为1 Gy·min^(-1)。将辐射后的种茎与未辐射的种茎栽植于大田中,常规田间管理,1个月后统计成活率。待成活的植株生长成熟后,在2个诱变系群体中分别随机挑选30株进行形态指标的测定,共测定7个指标。随后利用分子标记探究辐射对遗传变异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的辐射材料,分别随机选取30株进行形态指标测定,与对照相比,发现"热研4号"诱变系中有28株的株高,21株的茎节数及17株的叶宽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华南"诱变系中有20株的株高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他形态指标差异不大。2种牧草的突变体大都表现出株高的降低,因此,生物量也随之减少。还发现一个辐射材料RY4-17,由于分蘖数多于对照导致生物量增加。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在"热研4号"诱变系中,20对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245,共扩增出8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诱变系与对照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7—0.89,平均值为0.81,差异位点数为9—27,平均为15.9个,UPGMA聚类结果显示突变体RY4-9和RY4-23与对照遗传距离最远,变异程度最大。在"华南"诱变系中,20对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94,共扩增出8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5条,诱变系与对照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4—0.86,平均值为0.77,差异位点数为10—38,平均为18.8个,UPGMA聚类结果显示突变体HN-24与对照遗传距离最远,变异程度最大。【结论】适宜剂量的^(60)Go-γ射线辐射可以使2种牧草种茎成活率显著降低,同时可以有效诱导2种牧草在形态学和遗传学水平上发生变异。^(60)Go-γ射线辐射诱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尾草 60co-γ射线 表型变异 遗传变异 SSR分子标记
下载PDF
辐射诱发叶艺兰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畅 李枝林 +1 位作者 任智慧 王玉英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阐明辐射诱发兰花变异体的产生,以黄色素花虎头兰与黄蝉兰F1代杂交组培苗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且经6次继代培养性状稳定的优良变异株系(叶艺兰株TRIR-2、TRIR-3)和原杂交苗F1代TRIR-1(叶片全绿)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方式研究这3种兰... 为阐明辐射诱发兰花变异体的产生,以黄色素花虎头兰与黄蝉兰F1代杂交组培苗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且经6次继代培养性状稳定的优良变异株系(叶艺兰株TRIR-2、TRIR-3)和原杂交苗F1代TRIR-1(叶片全绿)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方式研究这3种兰株在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原杂交苗F1 TRIR-1相比,(1)随着叶艺艺象程度增加,植株矮化越明显,艺象最明显植株的生物量、株高、叶长、叶宽和根长都下降,但根数不减,叶片数增多;(2)叶艺植株增强了光合产物可溶性糖的合成,而叶片全绿植物有利于促进蛋白质的合成;(3)植株叶艺艺象越明显,叶绿素含量越低,对光能的利用和调节能力较低,同时植株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增强,但叶艺植株能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来应对。研究表明,辐射诱发了兰花叶艺型突变体新品系,可从中选育出叶艺兰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叶艺兰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60coγ射线 诱变
下载PDF
彗星实验评价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致小鼠DNA损伤的防护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晓白 王晓平 赵仕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牛大力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辐射模型组、牛大力低(5g.kg-1.d-1)、中(10g.kg-1.d-1)、高(20g.kg-1.d-1)剂量组。用5Gy60Coγ射线对除阴性对照组外的各组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制... 目的探讨牛大力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辐射模型组、牛大力低(5g.kg-1.d-1)、中(10g.kg-1.d-1)、高(20g.kg-1.d-1)剂量组。用5Gy60Coγ射线对除阴性对照组外的各组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牛大力剂量组小鼠在照射前4 d及照射后10 d,以相应剂量的牛大力煎煮液连续灌胃14 d,最后一次灌胃24 h后处死小鼠,取肝、肾、肺、睾丸、脾组织进行彗星实验。结果小鼠在接受60Coγ射线照射后,牛大力剂量组各组织细胞尾部DNA百分率(Tail DNA%)和尾矩(Tail Moment)与辐射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并随着牛大力的浓度增加,Tail DNA%和Tail Moment逐步减少,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在一定剂量下,中药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诱导的小鼠DNA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彗星实验 60coγ射线 DNA损伤
下载PDF
辐照对黄籽油菜种子活力、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继祥 胡端红 刘后利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用^(60)Coγ射线辐照2个杂交组合高世代材料中分离出的黄籽和黑籽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近等基因系种子,测定辐照前、后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的种子活力,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后,黄... 用^(60)Coγ射线辐照2个杂交组合高世代材料中分离出的黄籽和黑籽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近等基因系种子,测定辐照前、后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的种子活力,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后,黄籽比黑籽的SOD活性上升幅度小,MDA含量上升幅度大,种子活力下降较多。黄籽油菜种子的辐射敏感性比黑籽强;油菜的辐射抗性或敏感性不仅与体内保护酶水平有关,也可能与种皮的特殊保护结构和保护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子 超氧物歧化酶 辐照
下载PDF
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诱发CHL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左雅慧 郭鲜花 +2 位作者 王小莉 王仲文 耿晓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5-150,共6页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微核检测技术对60Coγ射线照射诱发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产生的直接效应、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成不同的剂量组,经γ射线照射后,对受照存活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和...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微核检测技术对60Coγ射线照射诱发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产生的直接效应、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成不同的剂量组,经γ射线照射后,对受照存活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和微核发生率(MF)的测定。同时,将一部分受照存活细胞继续传代培养,待其传至33代时,再给予2 Gy的照射剂量进行二次照射,然后再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和MF的测定。结果表明,首次照射剂量与子代二次照射后的损伤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本实验为探讨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不稳定性 ^60co γ射线 二次损伤 微核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