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9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食品污染监测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3
1
作者 王茂起 刘秀梅 王竹天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6年第6期491-497,共7页
目的掌握我国食源性疾病流行及食品污染状况。方法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覆盖16个省(市)、自治区的食品污染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连续对29类食品中的36种化学污染物、10种食品添加剂、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进... 目的掌握我国食源性疾病流行及食品污染状况。方法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覆盖16个省(市)、自治区的食品污染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连续对29类食品中的36种化学污染物、10种食品添加剂、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对食源性疾病报告个案信息进行病因和病原的综合分析。结果我国食品中砷、汞污染状况已基本得到控制,但铅、镉的污染突出,全国鲜奶和皮蛋铅含量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水产品中软体类和猪肾的铅污染水平较高;我国成人,特别是2岁儿童膳食铅摄入量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耐受摄入量。7种添加剂存在过量添加问题,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卫生使用标准规定的限量是安全的。我国出口的天然发酵酱油中氯丙醇含量符合我国行业标准和欧盟标准,但国内个别地区市场的酱油氯丙醇污染水平较高。部分食品存在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违规使用的现象,茶叶污染菊酯类农药和有机氯类农药严重。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个案报告的资料分析表明,微生物性病原占46·4%,其次为化学物(占24·1%)和有毒动植物(14·7%)。食源性疾病发生场所以公共餐饮单位、食堂为主。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及阪崎肠杆菌)的监测分析发现,生肉类、水产类食品的病原菌分离率最高。在数百个沙门菌分离株中,20%以上对至少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并发现了对8类15种抗生素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株,其耐药谱与国外暴发流行的超级耐药鼠伤寒沙门菌DT104接近。结论该研究为控制我国食品中主要化学性和微生物性危害的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为制修订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污染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添加剂 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我国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97
2
作者 赵怀龙 付留杰 唐功臣 《医学动物防制》 2012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食源性疾病是我国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微生物病原是其主要诱因,而细菌又占微生物病原的主要部分。因此认识并了解我国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国内常见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单核... 食源性疾病是我国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微生物病原是其主要诱因,而细菌又占微生物病原的主要部分。因此认识并了解我国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国内常见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空肠弯曲杆菌、椰毒假单胞菌等细菌的特点及发生概况、主要带菌食物,以期能够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致病菌
原文传递
北京市食品中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70
3
作者 陈倩 骆海朋 +5 位作者 赵春玲 张文力 韩喜荣 张桂春 董忠 张正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70-571,共2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状况、动物储存宿主的种类、菌株生物学特点 ,初步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 ,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 〔目的〕了解北京市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状况、动物储存宿主的种类、菌株生物学特点 ,初步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 ,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 ,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 ,对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 (牛、猪、鸡 )、熟肉、生牛奶、冰激凌、酸奶各生食水产品六类样品共 92 7件 ,共检出致病菌 197株 ,总检出率 2 1.3 % ;其中分离沙门菌 3 3株 ,检出率 3 .2 % ;单增李斯特菌 99株 ,检出率 9.6% ;金黄色葡萄球菌 65株 ,检出率 6.3 %。EHEC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均未检出。 6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肉 ( 3 7.7% ) ,其次为生奶 ( 2 4.7% ) ,酸奶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北京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其中生肉和生奶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 ,单增李斯特菌在肉与肉制品中污染率较高 ( 17.1% ) ,生肉 (鸡肉 )中沙门菌带菌率较高 ( 19.4% ) ,主要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 ,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率高 ( 2 4.7% ) ,生食水产品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但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间接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食品卫生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食物中毒
下载PDF
中国内陆6省(自治区)淡水鱼养殖、销售和餐饮环节常见嗜盐性弧菌污染调查 被引量:70
4
作者 裴晓燕 余波 +7 位作者 张秀丽 闫琳 陈玉贞 李宁 张誉 占利 姚雪婷 杨大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了解内陆6省(自治区)淡水鱼养殖、销售、餐饮环节鱼、水体、水底沉积物等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明确淡水鱼养殖、销售、餐饮各环节中3种嗜盐性弧菌的分布。方法在广西、河南、湖北、山东、四川、浙江6... 目的了解内陆6省(自治区)淡水鱼养殖、销售、餐饮环节鱼、水体、水底沉积物等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明确淡水鱼养殖、销售、餐饮各环节中3种嗜盐性弧菌的分布。方法在广西、河南、湖北、山东、四川、浙江6个省(自治区)的内陆地市设置采样点,采集养殖场、销售场所、餐馆的鱼样及存养鱼的对应水样。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检测3种嗜盐性弧菌,并进行生化鉴定。结果养殖环节水体和淡水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89%(5/264)、5.81%(14/241),溶藻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89%(5/264)、4.98%(12/241),创伤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14%(3/264)、0.83%(2/241);3种嗜盐性弧菌的污染率在流通环节增高,存养水体和淡水鱼的检出率分别为副溶血性弧菌18.47%(29/157)、14.93%(40/268),溶藻弧菌10.83%(17/157)、9.70%(26/268),创伤弧菌3.18%(5/157)、3.36%(9/268);餐饮环节淡水鱼中嗜盐性弧菌的检出率与流通环节基本一致。结论传统意义上海水中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3种嗜盐性弧菌已经在内陆地区的淡水养殖、流通和餐饮各个环节中检出,尤其是淡水养殖环境中嗜盐性弧菌的出现可能对整个食物链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副溶血性弧菌 溶藻弧菌 创伤弧菌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 嗜盐性弧菌 调查
原文传递
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55
5
作者 冉陆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年第5期F002-F002,609-612,共5页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公共卫生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2006-2009年江苏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52
6
作者 王燕梅 乔昕 +3 位作者 袁宝君 戴月 符晓梅 沈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了解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技术要求,2006-2009年在江苏省的13个监测点采集食品样品3865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 目的了解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技术要求,2006-2009年在江苏省的13个监测点采集食品样品3865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菌和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3865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490株,总检出率为12.68%。生肉、生奶、水产品、速冻米面、熟肉制品、蛋糕以及蔬菜沙拉样品的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7.93%(242/814)、18.87%(10/53)、17.49%(89/509)、16.18%(56/346)、9.24%(56/606)、4.79%(7/146)和0.98%(5/509);2006-2009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16.92%、14.05%、15.32%、7.06%;13个监测点中,泰州、南京、扬州、徐州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结论生肉、生奶和水产品是江苏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作为直接入口食品的熟肉、生食水产品和蛋糕,可能导致较高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原文传递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危害及其检测 被引量:43
7
作者 沈晓盛 郑国兴 +1 位作者 李庆 刘承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7-91,共5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近年来 ,在许多国家 ,它被列为卫生部门重点检测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本文综述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布、污染途径、危害与流行病学概况和检测方法。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食源性致病菌 卫生部门 流行病学 人畜共患 危害 食品 污染途径 生理生化特征 检测方法
下载PDF
2010—2012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7
8
作者 马晓晨 滕仁明 +3 位作者 赵耀 金庆中 余晓辉 信信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分析2010—2012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物中毒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收集到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北京市共报... 目的分析2010—2012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物中毒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收集到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85起,发病1 268人,死亡1人。食物中毒发病高峰集中在7~9月,报告事件数量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41.18%(35/85),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微生物;报告发病人数最多的是植物性食物中毒,占42.19%(535/1 268),主要为扁豆中毒。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为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分别占40.00%(34/85)和30.59%(26/85)。结论北京市食物中毒防控策略应以降低副溶血性弧菌等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和扁豆中毒为主,防控重点场所为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降低食物中毒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分析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物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沙门菌检测和鉴定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王晔茹 崔生辉 李凤琴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5-689,共5页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从门诊腹泻病人粪便分离的88株沙门菌进行检测分型。方法利用优化的MALDI-TOF-MS实验条件对沙门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分型,并与血清学分型、耐药分型和PFGE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从门诊腹泻病人粪便分离的88株沙门菌进行检测分型。方法利用优化的MALDI-TOF-MS实验条件对沙门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分型,并与血清学分型、耐药分型和PFGE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反映亲缘关系的差异水平值为100时,88株沙门菌被分为15个MALDI-TOF-MS型别。MALDI-TOF-MS分型结合耐药表型分型,可以将88株沙门菌分成44个亚型;MALDI-TOF-MS分型结合血清学分型,可以将88株菌分成46个亚型。MALDI-TOF-MS分型结合PFGE分型,可以将88株菌分成64个亚型。说明MALDI-TOF-MS在沙门菌分型中具有很好的分型能力。结论MALDI-TOF-MS方法在检测与鉴定食源性病原菌中具有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成为食源性致病细菌分析鉴定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鉴定
下载PDF
2010年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5
10
作者 郑雷军 王颖 +3 位作者 彭少杰 田明胜 王李伟 徐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掌握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在全市监测网点抽检各类食品,开展沙门菌等11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为7.6%,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包括剩饭(25.0%)、生禽肉(21.7%)、生畜肉(... 目的掌握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在全市监测网点抽检各类食品,开展沙门菌等11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为7.6%,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包括剩饭(25.0%)、生禽肉(21.7%)、生畜肉(19.0%)、水产品(14.4%)、餐饮即食食品(4.5%)和速冻熟制米面制品(1.7%)。其中,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生禽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生猪产品中的沙门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0%,19.8%和11.6%,是本市食源性致病菌风险来源的主要食品品种和项目。熟食卤味、乳制品、鸡蛋、生食蔬菜、冷饮饮料、糕点、非发酵豆制品等食品均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结论上海市部分市售食品,特别是部分生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仍有一定的检出率,食品加工过程仍应采取烧熟煮透、防止交叉污染等针对性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污染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监测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江苏地区2008年~2009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袁宝君 戴月 +3 位作者 符晓梅 乔昕 沈贇 王燕梅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主动监测和评价江苏地区各类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食物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并作生化及血清... 目的:主动监测和评价江苏地区各类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食物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并作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2008年和2009年分别监测了江苏8个监测点的生畜禽肉、熟肉制品、生食蔬菜、水产品各类样品764件和1 071件。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5.9%和2.7%,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6.5%和5.0%;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5.9%和7.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6%和5.0%;大肠杆菌O157:H7检出1株,检出率0.3%(2009年);阪崎肠杆菌检出率5%(2008年);空肠弯曲菌未检出。70株沙门氏菌经血清型鉴定,分离出8种血清型,主要是里定沙门菌、鸭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结论:江苏地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而市场熟肉和生食水产品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风险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2
作者 封莉 黄继超 +2 位作者 刘欣 黄明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32-339,共8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免疫学、代谢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其中免疫学...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免疫学、代谢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其中免疫学技术由于快速简便和低操作要求等特点便于目前的普及,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则是致病菌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免疫学技术 代谢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
下载PDF
显色培养基在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淑红 吴清平 +1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用显色培养基鉴定微生物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以生化反应为基础,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菌特异性酶的显色底物直接根据菌落颜色对菌种作出鉴定。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BCMTMListeriamonocytogenes,Ra... 用显色培养基鉴定微生物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以生化反应为基础,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菌特异性酶的显色底物直接根据菌落颜色对菌种作出鉴定。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BCMTMListeriamonocytogenes,Rapid’LMONOagar,CHROMagarTMListeria)、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TMEcoli)、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Rambachagar)、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Staphylococcusaureus)等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极大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效率。但是,显色培养基也存在一些假阳(阴)性等问题,其设计尚待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培养基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应用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现状与食品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少彤 栾玉明 蒋卓勤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56-1557,共2页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9274份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1
15
作者 李可维 刘思洁 +3 位作者 赵薇 杨修军 石奔 孙景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3期9033-9038,共6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9274份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吉林省9个地市级行政区采集市售6类肉及肉制品样品共9274份,包括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冷冻肉糜制品和动物血液及制品。按... 目的了解吉林省9274份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吉林省9个地市级行政区采集市售6类肉及肉制品样品共9274份,包括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冷冻肉糜制品和动物血液及制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10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全部9274份样本食源性致病菌总阳性检出率为3.9%(366/9274)。检出率最高为调理肉制品(13.0%,63/483),其次是生禽肉(5.6%,107/1900)和生畜肉(5.0%,71/1428)。检出的主要致病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生禽肉中弯曲菌检出率(7.5%,31/411)和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3.9%,7/180)均高于沙门菌检出率(3.5%,8/231)。生禽肉、生畜肉中未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动物血液及制品未检出单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弯曲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冷冻肉糜制品未检出沙门氏菌。熟肉制品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志贺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熟肉制品各年度检出率范围为1.3%~4.4%。结论吉林省市售的肉及肉制品较长时间受到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存在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肉与肉制品 单增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下载PDF
多重PCR检测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4种致病菌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杨小鹃 吴清平 +1 位作者 张菊梅 吴慧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5-101,共7页
建立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VP)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为这些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选择分别针对EHEC溶血素基因hlyAB、副溶血性弧菌属保守序列t... 建立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VP)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为这些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选择分别针对EHEC溶血素基因hlyAB、副溶血性弧菌属保守序列toxR基因、沙门氏菌侵袭基因invA和LM的iap基因特异的4对引物,先分别进行单重PCR扩增,再同时加入4对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经测序验证。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简便、快速、灵敏地实现对EHEC、LM、沙门氏菌和VP的同时检测,在畜禽肉和水产品中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3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 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
下载PDF
饮用水中5种致病菌多重PCR技术检测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范宏英 吴清平 +3 位作者 吴若菁 寇晓霞 张菊梅 吴慧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沙门氏菌(Salm onellasp.)、志贺氏菌(Shigellasp.)、绿脓杆菌(Pseudom onasaeruginosa)、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E terohaem orrhagicO157)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rah-aem olyticus)是5种饮用水中不得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根据它们的毒素基... 沙门氏菌(Salm onellasp.)、志贺氏菌(Shigellasp.)、绿脓杆菌(Pseudom onasaeruginosa)、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E terohaem orrhagicO157)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rah-aem olyticus)是5种饮用水中不得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根据它们的毒素基因、高度保守基因及特异性基因,设计合成5对寡核苷酸引物,应用PCR技术对10个属的30株细菌进行引物特异性检测。通过对多重PCR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优化,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初步应用于水样分析中,极大的缩短了检测时间、降低了成本。实验结果表明:5对寡核苷酸引物都具较高的特异性和专一性,多重PCR检测灵敏度达到101~102cfu,检测需5~6h,在水样检测的初步应用中得到了均一、稳定、清晰的结果,可推广应用于环境监测、水源检测、食品卫生监督、商品检验检疫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39
18
作者 徐方旭 刘诗扬 +2 位作者 兰桃芳 王月华 冯叙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1,共4页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公共卫生热点,而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论述...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公共卫生热点,而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论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这5种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种污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确保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疾病 污染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及其毒力基因调查 被引量:39
19
作者 闫韶飞 闫旭 +4 位作者 甘辛 李志刚 余东敏 赵熙 李凤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了解国内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及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MPN法定量检测婴儿配方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在对分离菌株正确鉴定的基础上,开展腹泻型和呕吐型毒素产生相关毒力基因的分布研究。结果 135份婴儿配方乳... 目的了解国内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及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MPN法定量检测婴儿配方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在对分离菌株正确鉴定的基础上,开展腹泻型和呕吐型毒素产生相关毒力基因的分布研究。结果 135份婴儿配方乳粉中有57份检出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42.22%。平均污染水平为7.14 MPN/g。国产产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较进口产品重,网售产品较超市销售产品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现24种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其中nhe基因携带率最高,达92.98%(53/57),其次为ent FM基因(71.93%),70.18%(40/57)的菌株同时携带nhe和ent FM基因。亚型分型结果显示nhe A、nhe B和nhe C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88.72%、88.72%和49.12%。溶血素BL基因携带率分别为hbl A 24.56%、hbl C 22.81%和hbl D 17.54%,cyt K基因携带率为22.81%。有8株菌既携带nhe的3个基因又携带hbl的3个基因。结论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蜡样芽胞杆菌污染较重,分离到的蜡样芽胞杆菌菌株普遍携带毒力基因,建议加强对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监管,并开展膳食暴露该菌对婴儿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为制定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的限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婴儿配方乳粉 毒力基因 定量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食源性致病菌及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动态 被引量:33
20
作者 冉陆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1年第4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疾病 监测动态 食品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