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9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研究述评 被引量:151
1
作者 冯建军 袁建国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62,共5页
对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的提出,核心肌群的确定与分类,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作用、方法和手段,核心力量的测量与评价,核心力量在专项训练中的应用和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得出人体核心最主要的区域是由腰... 对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的提出,核心肌群的确定与分类,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作用、方法和手段,核心力量的测量与评价,核心力量在专项训练中的应用和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得出人体核心最主要的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三部分围构而成,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稳固脊柱和传递力量,训练需要循序渐进,稳定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如何把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融合在一起,开创专项力量训练的新途径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核心肌 核心稳定性 核心力量 述评
下载PDF
网球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被引量:71
2
作者 刘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3-176,180,共5页
借助三维高速录像及直接线性变换(DLT)方法,获取我国优秀青年女子网球选手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揭示网球大力发球属鞭打类动作的特征,并完整地论证和提出了网球大力发球的基本技术原理。
关键词 网球 发球 运动生物力学 技术原理
原文传递
鱼类波状游动的推进机制 被引量:59
3
作者 童秉纲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9-74,共6页
关键词 鱼类 波状游动 推进机制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王立平 李建设 《浙江体育科学》 2004年第1期40-43,87,共5页
伴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压力测量仪器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运动生物力学步态研究,临床步态研究以及临床医疗中积极应用,其技术不断的发展、成熟。足底压力研究,揭示了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和... 伴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压力测量仪器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运动生物力学步态研究,临床步态研究以及临床医疗中积极应用,其技术不断的发展、成熟。足底压力研究,揭示了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和模式,以及运动过程中足的动力性特征。同时,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临床步态研究和临床医疗中的不断应用与深入,已逐渐成为临床生物力学研究和诊断病足与足部康复评定的重要手段。通过足一鞋界压力的研究,也为指导人们健康穿鞋与科学制鞋带来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运动生物力学 步态 测量技术
下载PDF
核心肌力理论在运动健身和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8
5
作者 曹立全 陈爱华 谭思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7,共5页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人们对力量素质的认识不断进步,力量素质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躯干肌肉在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作用,他们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和康复医学等不同角...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人们对力量素质的认识不断进步,力量素质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躯干肌肉在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作用,他们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和康复医学等不同角度对躯干肌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核心肌群"的概念,并由此引伸出核心力量理论。核心力量的定义是指附着于脊柱、骨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 运动健身 力量素质 应用 肌力 运动生物力学 体育运动 躯干肌肉
下载PDF
纵跳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6
作者 李世明 刘学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7,70,共4页
运用文献分析与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 ,针对目前纵跳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重要命题进行分析 ,探讨了纵跳动作时相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动作协调性的表现形式、能量转化的机制以及影响纵跳效果的各种生物力学因素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纵跳 时相 协调性 能量 运动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测力台上SJ和CMJ测试用于肌肉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跃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02-106,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测力台上SJ和CMJ测试用于肌肉生物力学性能研究的基本方法,条件控制,及主要指标计算,并举例讨论在肌肉力量检测与评定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测力台 肌肉 生物力学性能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向东 刘学贞 +1 位作者 苑廷刚 卢德明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6,23,共3页
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的现状,列举了常用的测试仪器、研究方法和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新仪器;对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方法 研究方法 仪器
下载PDF
短跑运动员应加强肌肉放松能力 被引量:39
9
作者 肖紫来 《田径》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肌肉放松能力 短跑运动 短跑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 肌肉收缩 运动解剖 运动生物力学 转动惯量 协调性 肌纤维
原文传递
反应力量和反应力量的训练 被引量:38
10
作者 陈小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9,共4页
"反应力量"是指肌肉在由离心式拉长到向心式收缩时,利用弹性能量在肌肉中的储存与再释放,以及神经反射性调节所爆发出的力量。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将反应力量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素质进行研究和训练。反应力量的发展主要受弹性... "反应力量"是指肌肉在由离心式拉长到向心式收缩时,利用弹性能量在肌肉中的储存与再释放,以及神经反射性调节所爆发出的力量。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将反应力量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素质进行研究和训练。反应力量的发展主要受弹性能量的产生、储存和再利用过程、运动神经的调节以及"拉长-缩短-周期"的影响。反应力量可以通过专门训练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运动生物力学 反应力量 肌肉收缩 弹性能量 力量素质
下载PDF
对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动力曲线及关节角度之探讨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北湘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1-60,共10页
本研究利用日本Nac16HD高速摄影系统、日本Nac SPORTIA GP—2000型影片自动解析系统、瑞士KISTLER测力系统对10名男子排球运动员进行了原地纵跳、上步纵眺和跳深动作的实测,获得有关人体运动学指标和动力学指标。研究发现:人体踏跳蹬伸... 本研究利用日本Nac16HD高速摄影系统、日本Nac SPORTIA GP—2000型影片自动解析系统、瑞士KISTLER测力系统对10名男子排球运动员进行了原地纵跳、上步纵眺和跳深动作的实测,获得有关人体运动学指标和动力学指标。研究发现:人体踏跳蹬伸阶段动力曲线的形成与人体髋、膝、踝关节的运动状态有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动力曲线的分析来判断运动员踏跳动作的合理性(即是否符合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并提出了理想的动力曲线所应具备的波形特征。还从对理想动力曲线的分析中提出了上述踏跳动作适宜的关节弯曲角度。本研究结果以期对训练实际中运动技术的诊断有一定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运动 运动生物力学 弹跳力 关节角度 踏跳动作 男子排球运动 蹬伸阶段 测力系统 膝关节 关节弯曲
下载PDF
中国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2007) 被引量:31
12
作者 田野 王清 +1 位作者 李国平 张力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4,共12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促进学科发展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创新性国家,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性学会在学科发展研究中的导向性和权威性...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促进学科发展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创新性国家,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性学会在学科发展研究中的导向性和权威性,中国科协在连续四年组织有关学会编写《学科发展蓝皮书》的基础上,2006年启动了学科进展研究及发布项目,资助了包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在内的30个所属全国性学会学科发展研究,编写完成了30卷相关学科的发展报告,并组织了有关专家编写了《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2006-2007)》。这套由31卷构成的学科发展系列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各有关学科近两年发展状况,科学地评价了各学科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性、前瞻性,突出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学术性。现将《中国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2007)》刊发如下,《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2006-2007)》和《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 综合报告 体育科 技术水平 竞技运动水平 运动生物力学 人民体质
下载PDF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建设 潘慧炬 +1 位作者 过东升 吴忠贯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7-80,共4页
提出并讨论了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1)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与方法,认为唯一基于牛顿分析数学的方法还不足以建立完整的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体系;(2)生物力学与运动生物力学,认为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应该而且可... 提出并讨论了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1)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与方法,认为唯一基于牛顿分析数学的方法还不足以建立完整的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体系;(2)生物力学与运动生物力学,认为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应该而且可能回答人体运动不服从或不完全服从经典力学规律的过程存在;(3)运动生物力学的内容与任务,认为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动作结构与运动功能的相互关系和动作技术的优化问题,即动作系的结构重建;(4)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认为“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的定义是不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运动生物力学在武术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曾世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5-56,共2页
笔者针对我国武术运动近几年就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 ,指出在选材、动作技术分析、肌肉力学、平衡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这与教练员的业务水平、研究条件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武术运动 研究现状 肌肉力 平衡稳定性
下载PDF
旋风脚转体540度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与解剖学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邱建华 陈军 +2 位作者 高艳 张启华 汝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2-63,92,共3页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解剖学理论 ,对旋风脚转体 540°技术动作进行分析 ,为教学和训练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 。
关键词 武术 旋风脚体540度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女子三级跳远三跳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建设 胡宗元 贺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9-72,96,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适合于评价三级跳远技术水平的系统评价框图,并根据这个框图设计了一个决定三级跳远效果的生物力学参数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分析和评价了当代女子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惠荣的三级跳远技术(所用技术影片是在1989年全国... 本文建立了一个适合于评价三级跳远技术水平的系统评价框图,并根据这个框图设计了一个决定三级跳远效果的生物力学参数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分析和评价了当代女子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惠荣的三级跳远技术(所用技术影片是在1989年全国田径冠军赛上用LOCAM型高速摄影机以每秒100幅的速度扫描拍摄的),并通过与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征的比较,找出了其技术上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如何改进和完善其三跳技术提出了一份系统而直观的研究报告。同时为女子三级跳远的再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运动生物力学 系统评价框图 扫描摄影法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林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2-76,共5页
在成功建立骨质疏松大鼠运动模型基础上 ,将大鼠左股骨进行 3点弯曲实验 ,对不同强度运动下的骨生物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指出 :运动对骨结构力学和骨材料力学性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OVX大鼠的骨力学性能变化大于 SHAM... 在成功建立骨质疏松大鼠运动模型基础上 ,将大鼠左股骨进行 3点弯曲实验 ,对不同强度运动下的骨生物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指出 :运动对骨结构力学和骨材料力学性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OVX大鼠的骨力学性能变化大于 SHAM大鼠 ,表明运动对抗卵巢切除大鼠骨力学性能降低的作用大于 SHAM大鼠的增龄效应 ;中负荷运动对骨力学性能的影响大于低负荷运动 ,提示骨力学性能的改善和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骨结构力 骨材料力
下载PDF
振动波方向、频率对振动训练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北湘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7,共5页
研究不同方向的振动波、振动频率在振动训练中对肌肉力量的影响。通过对人体在负重蹲练习时附加不同振动方向、振动频率的振动刺激,测量训练前后等速肌力矩峰值、功率等指标。经对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水平方向和多维方向振动波的训练... 研究不同方向的振动波、振动频率在振动训练中对肌肉力量的影响。通过对人体在负重蹲练习时附加不同振动方向、振动频率的振动刺激,测量训练前后等速肌力矩峰值、功率等指标。经对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水平方向和多维方向振动波的训练效果要优于垂直方向;在15~45Hz振动频率范围内,振动训练的效果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振动训练采用水平或多维方向的振动波,以及振动频率大于30Hz时,可收到较好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振动波 方向 频率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同弹跳能力的3名运动员其原地纵跳的运动生物力学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20
19
作者 单信海 戴玉生 +1 位作者 蔡国钧 金季春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26,共5页
根据力学原理,本文建立了不同运动员间进行原地纵跳运动生物力学指标同步比较的方法。三名不同弹跳能力的运动员其原地纵跳进行了测力与录相同步分析。研究表明,能力强者在技术上表现出髋、膝、踝关节处极强的协调发力能力,而能力差者... 根据力学原理,本文建立了不同运动员间进行原地纵跳运动生物力学指标同步比较的方法。三名不同弹跳能力的运动员其原地纵跳进行了测力与录相同步分析。研究表明,能力强者在技术上表现出髋、膝、踝关节处极强的协调发力能力,而能力差者均出现滞后或超前的不协调性发力;不同能力的运动员在膝关节处发力较为接近,肩关节均是提前发力。但能力强者具有较强的肩关节发力能力,能力最差者则在肩、踝等关节处发力能力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跳能力 原地纵跳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洪顺 刘海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75,共3页
重点对跆拳道运动中的膝关节运动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目的在于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内在机制,为跆拳道训练、教学、比赛中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跆拳道 膝关节损伤 运动生物力学 内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