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0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 被引量:745
1
作者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8,80,共8页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研究这个问题的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也作了一点评论。共分五个部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家似性;(2)句法的象似性;(3...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研究这个问题的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也作了一点评论。共分五个部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家似性;(2)句法的象似性;(3)象似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关系;(4)象似性的认知原因;(5)汉语句法的象似性。文章认为,句法象似性的深入研究,应注重从认知角度探索句法规则约定俗成或“语法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 象似性 认知
原文传递
转指和转喻 被引量:731
2
作者 沈家煊 《当代语言学》 CSSCI 1999年第1期3-15,61,共14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对待转喻的观点出发,论证汉语“的”字结构转指中心语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语法转喻”。转指的规律跟认知上转喻的规律基本一致。文中提出一个转喻/转指的认知模型,“认知框架”和“显著度”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概...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对待转喻的观点出发,论证汉语“的”字结构转指中心语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语法转喻”。转指的规律跟认知上转喻的规律基本一致。文中提出一个转喻/转指的认知模型,“认知框架”和“显著度”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这种认知理论比以往关于“的”字结构转指的论述有史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转指 认知 显著度
原文传递
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 被引量:804
3
作者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5-710,共6页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心含义包括:(1)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心含义包括:(1)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具身认知最初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渊源,但是现在这种哲学思考已经开始走向实证领域,实验的认知心理学家开始从具身的角度看待认知,形成了具身认知研究思潮。但是具身认知研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认知 具身化 具身认知 认知主义
下载PDF
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655
4
作者 项茂英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6,共4页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知情分离现象,片面强调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的作用.作者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知情分离现象,片面强调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的作用.作者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因素 大学英语 教学 认知 课堂氛围
下载PDF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被引量:279
5
作者 林书武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22,共9页
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原文传递
语言·认知·隐喻 被引量:347
6
作者 胡壮麟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2+51+53-59,共9页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语言符号的应用方便并推动了这个过程。当代学者已认识到,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得益于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人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使用隐喻。这一认识已大大超越了把隐喻单...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语言符号的应用方便并推动了这个过程。当代学者已认识到,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得益于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人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使用隐喻。这一认识已大大超越了把隐喻单纯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的传统。其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已把隐喻作为一种手段,争相从其他学科获得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语言 符号
下载PDF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 被引量:340
7
作者 束定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20,共10页
本文作者认为,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语言中的隐喻是一种以词或句子为焦点,以语境为框架的语用现象。隐喻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语境是确认和理解隐喻的重要依据。隐... 本文作者认为,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语言中的隐喻是一种以词或句子为焦点,以语境为框架的语用现象。隐喻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语境是确认和理解隐喻的重要依据。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隐喻最重要的语义特征包括:矛盾性、模糊性、不可穷尽性、系统性和方向性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语用 语义特征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314
8
作者 梁晓波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5-39,共5页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重点论述了认知语言学所关注的基本范畴词汇,词语语义理据,词语多义之间深层联系,词语隐喻义和认知语义学理论等方面对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文中指出,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重点论述了认知语言学所关注的基本范畴词汇,词语语义理据,词语多义之间深层联系,词语隐喻义和认知语义学理论等方面对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文中指出,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将为词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概念 图式 隐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33
9
作者 刘一民 孙庆祝 孙月霞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38,共5页
:为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 ,即“积极... :为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 ,即“积极态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 ,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环境这 2种外界因素影响下 ,经过服从、同化、内化 3个阶段而逐渐形成的 ;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 ;大学生体育人口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6 0 .7% ,高于全国体育人口 31.4%的比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态度 情感 意向 体育行为 大学生 体育 认知 行为 调研 中国
下载PDF
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 被引量:319
10
作者 姚梅林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4,共5页
学习的情境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会文化历史情境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的实质、内容、方式以及教育应用等诸多方面 ,情境理论都呈现出与认知理论有所不同的新范式。
关键词 认知 情境 学习理论 学习范式 学习内容 教育心理学
原文传递
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44
11
作者 郭纯洁 刘芳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32+34-40,共9页
本文旨在解释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目的语输出过程中对学习者认知处理的影响。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对十二名不同英语(第二语言)水平的学生用“有声思维”法看图作文的结果所作的分析,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两个思维流... 本文旨在解释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目的语输出过程中对学习者认知处理的影响。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对十二名不同英语(第二语言)水平的学生用“有声思维”法看图作文的结果所作的分析,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两个思维流程图式模型。笔者讨论了母语在第二语言输出过程中对各思维流程的影响作用,指出母语对第二语言输出最大的影响在于它对学习者认知处理的三大作用:理解中介、检索中介和形式判断、分析中介。笔者认为这三大功能用现有的迁移理论都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影响 认知 动态
下载PDF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266
12
作者 武晓燕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5,共3页
本文为西方教育心理学中流行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综述及评价,并探讨了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对英语教学理论,而且对英语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认知 图式 英语教学
下载PDF
句式和配价 被引量:222
13
作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1-297,381,共8页
本文从评价配价系统的三个基本标准出发,以两个句式为例,说明目前动词配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种"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处理办法,即确立句式意义和句式配价,同时用"理想认知模... 本文从评价配价系统的三个基本标准出发,以两个句式为例,说明目前动词配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种"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处理办法,即确立句式意义和句式配价,同时用"理想认知模型"来描写动词的词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 配价 认知
原文传递
论隐喻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174
14
作者 束定芳 《外语研究》 2001年第2期28-31,共4页
现代隐喻研究的最大贡献之一 ,是发现隐喻并非一种可有可无的修辞现象 ,而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隐喻的认知功能 :(1)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 ;(2 )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 ;(3... 现代隐喻研究的最大贡献之一 ,是发现隐喻并非一种可有可无的修辞现象 ,而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隐喻的认知功能 :(1)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 ;(2 )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 ;(3)隐喻作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概念系统 类推
下载PDF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和正常值的筛查效度评价 被引量:238
15
作者 高明月 杨珉 +1 位作者 况伟宏 邱培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3-449,共7页
目的:分析影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筛查效度的因素,为建立MMSE得分的常规模型、修正并完善现行MMSE筛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 目的:分析影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筛查效度的因素,为建立MMSE得分的常规模型、修正并完善现行MMSE筛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队列中得到符合纳入标准的19 117名正常老年人和137名痴呆患者的MMSE测试结果;用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效度指标对比MMSE各类临界值的筛查效度;用多元线性回归比较正常和痴呆人群的MMSE得分的影响因素的差异;描述正常与痴呆老年人MMSE得分随年龄、性别的变化趋势及差别。结果:MMSE量表的AUC值≥0.75(P<0.05);正常人群MMSE得分随年龄增长呈非线性下降(男:R2=0.924,P<0.05;女:R2=0.951,P<0.05);随受教育程度增加呈非线性上升(男:R2=0.948,P<0.05;女:R2=0.859,P<0.05);女性MMSE平均得分低于同龄男性,且下降速度更快(女性偏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与男性偏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不重叠)。不论男女,痴呆老年人的MMSE得分均低于正常老年人(男:Z分数差值:-1.573,P<0.05;女:Z分数差值:-1.222,P<0.05);MMSE得分随年龄增加下降速度似乎比正常老年人更快(痴呆人群偏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包含正常人群偏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结论:CLHLS中的MMSE量表筛查效度不受文化程度影响,本研究针对影响MMSE筛查效度的可能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探讨得出,性别、年龄、视力和居住地是具有鉴别效度的因素,可作为MMSE量表的辅助工具筛查痴呆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认知 精神状态检查表 筛查效度
下载PDF
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消费决定∶关于天津市个体消费者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5
16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8,共8页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认知 消费决定 天津市 个体消费者 实证分析 消费信息 食品质量 绿色食品购买行为
原文传递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 被引量:169
17
作者 林崇德 李庆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6,共9页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心理学依据。从青少年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变化特点而讨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 ,这是国际和国内心理学界的通行做法。青少年的生理发展不外是身体外形、内脏机能和性的成...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心理学依据。从青少年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变化特点而讨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 ,这是国际和国内心理学界的通行做法。青少年的生理发展不外是身体外形、内脏机能和性的成熟等三类变化。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 ,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 ;第二 ,辩证思维逐渐发展 ;第三 ,思维品质的表现隐含着矛盾。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实质 ,就是实现其社会化 ,这包括青少年社会认知、社会交往、性别角色差异、亲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青少年 生理 认知 社会性
下载PDF
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初探教育学的体验范畴 被引量:145
18
作者 李英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5,共5页
教育学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具有亲历性、个人性、缄默性等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体验分为不同的类型。
关键词 体验 范畴 教育学 认知 情感
下载PDF
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 被引量:134
19
作者 束定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33,92,共12页
隐喻的产生有多种因素。“思维的贫困”产生了“根隐喻” ,但根隐喻的隐喻性只是在人们的认知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才被认识的。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形象思维 ,是表达人类本性和欲望的隐喻产生的重要原因。隐喻被有意识地作... 隐喻的产生有多种因素。“思维的贫困”产生了“根隐喻” ,但根隐喻的隐喻性只是在人们的认知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才被认识的。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形象思维 ,是表达人类本性和欲望的隐喻产生的重要原因。隐喻被有意识地作为修辞用法 ,甚至作为文字游戏 ,那已经是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对隐喻特点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阶段后才发生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心理 语言 原因 隐喻
原文传递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 被引量:189
20
作者 郁琦 +2 位作者 谢梅青 陈蓉 任慕兰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12-525,共14页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的全体专家在2012版指南基础上修订,并采纳了国内相关学术领域专家的修改意见,旨在指导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优化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健康管理。本指南综合...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的全体专家在2012版指南基础上修订,并采纳了国内相关学术领域专家的修改意见,旨在指导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优化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健康管理。本指南综合了本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也借鉴了近几年全球各大绝经学会相应指南中的重要信息,并纳入了证据水平和建议等级;保留了2012版指南中的规范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诊疗流程,并有所改进;增加了绝经的分期系统——生殖衰老研讨会分期+10,便于理解生殖衰老过程的临床、生物学、内分泌变化;肯定了MHT的最佳适应证是治疗血管舒缩症状(vasomotor symptoms,VMS)、生殖泌尿道萎缩相关问题和预防绝经相关的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MHT的风险取决于药物类型、剂量、使用时间、管理方式、启动时间以及是否使用孕激素。MHT应依据现有最好的证据个体化进行,定期重新评估是否继续或停止MHT,以获得最大收益及最小风险。对年龄小于60岁或绝经10年内无MHT禁忌证的妇女,针对VMS、骨量丢失和骨折,启动MHT治疗的收益风险比最高。只要无禁忌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应给予激素补充治疗至普通女性自然绝经的平均年龄,之后按照绝经后MHT原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绝经 绝经激素治疗 激素补充治疗 血管舒缩症状 乳腺癌 心血管疾病 认知 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