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8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6
1
作者 詹前美 陈坤 +1 位作者 冯金 陈贤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妊高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妊高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压、血流变学指标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SBP、DBP、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相对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T、APTT及T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Fi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及TT显著高于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可明显稳定妊高征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其血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硫酸镁 硝苯地平 血压 血流变 凝血
下载PDF
密蒙花方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症状及其用药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严京 高健生 +3 位作者 接传红 宋剑涛 吴正正 郭欣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73-776,共4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密蒙花方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症状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观察63例患者,中药密蒙花方组31例,对照羟苯磺酸钙组32例,2组患者在均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服药3个月,治疗前后定期观察患者各项中医症...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密蒙花方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症状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观察63例患者,中药密蒙花方组31例,对照羟苯磺酸钙组32例,2组患者在均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服药3个月,治疗前后定期观察患者各项中医症状指标、血液流变性指标,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反映用药安全性的指标。结果密蒙花方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以及稳定无加重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为96.77%。服用密蒙花方患者血流变30/s切变率降低(P<0.05),未见肝肾功能下降者。结论中药复方密蒙花方能降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患者全身及局部症状,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其用药是有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密蒙花方 中医症状 血流变 肝肾功能
原文传递
血流变常测指标间关系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加瑞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304-305,318,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流变常测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血脂(即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间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总结门诊及住院病人539例血流变检测资料,观察组与正常组血流变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高压积、高纤维... 目的研究血流变常测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血脂(即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间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总结门诊及住院病人539例血流变检测资料,观察组与正常组血流变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高压积、高纤维蛋白原、高血脂指标对血流变其它指标有很大影响,与正常组比较,多数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高血糖与正常组比较,血流变指标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指标异常引起血流变指标改变不同,有针对性地认识和利用各指标间的变化关系,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变 压积 纤维蛋白原 血脂 血糖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空气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和DVT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瑞娟 纪建平 +2 位作者 蒋金生 孙慧明 王瑞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空气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 目的探究空气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流变学、下肢周径和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DVT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为22.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两组患者下肢周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和血浆粘度均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力治疗仪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流变,缓解肢体肿胀,预防DVT的发生,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力治疗仪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血流变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吕园园 刘力 王志权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90例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9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90例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9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比较两组血脂(TG、TC、LDC-L)、血流变(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含量)、内皮功能(NO、H_2S、ICAM-1)、心功能(LVEF、LVESV、LVED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C-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O、H_2S、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LVESV、LVEDP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VESV、LVED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用阿托伐他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更为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内皮功能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并糖尿病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血脂 血流变 内皮功能 心功能
原文传递
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血脂、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吴长岩 贾乐红 吕志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血脂、血流变的影响,并与单纯针刺和药物治疗做对照。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72例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136例)、单纯针刺对照组(68例)和药物对照组(68例),选取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及辨证取穴,分...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血脂、血流变的影响,并与单纯针刺和药物治疗做对照。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72例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136例)、单纯针刺对照组(68例)和药物对照组(68例),选取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及辨证取穴,分别进行温针灸、单纯针刺和药物治疗,观察3个疗程,检测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的血脂(Cho、TG、HDL-C、LDL-C)、血流变(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经统计学处理,对3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温针灸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血脂及血流变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灸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血流变各项指标,说明温针灸可通过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来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从而对冠心病心绞痛产生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冠心病 心绞痛 血脂 血流变
下载PDF
脂肪肝的成因与血流变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5
7
作者 席连英 谭华炳 +1 位作者 李儒贵 赵世印 《中国微循环》 2004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从脂肪肝的成因与血流变关系探讨改善血流变对预防脂肪肝的作用。方法实验兔分为A、B、C、D四组 ,A组常规草食 ;B组高脂饲料加银绞参方 ;C组高脂饲料加辛伐他汀 ;D组高脂饲料。四组实验动物在饲养前后测定血流变、血脂 ,并作组间比... 目的从脂肪肝的成因与血流变关系探讨改善血流变对预防脂肪肝的作用。方法实验兔分为A、B、C、D四组 ,A组常规草食 ;B组高脂饲料加银绞参方 ;C组高脂饲料加辛伐他汀 ;D组高脂饲料。四组实验动物在饲养前后测定血流变、血脂 ,并作组间比较 ,观察分析改善血流变对预防脂肪肝的价值。结果检测血流变A组饲养前后无差别 (P>0.05) ;B组饲养后血黏度升高 ,与饲养前有差别(P<0.05) ;C、D组血黏度显著上升 ,与饲养前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 ;C组血黏度高于B组 ,比较有差别 (P<0.05)。B、C组饲养后胆固醇升高 ,与饲养前比较有差别 (P<0.05) ,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别 (P>0.05)。D组饲养后显著升高。检测A组饲养前后甘油三脂无差别 ,B组饲养后甘油三脂升高较饲养前有差别 ,C组饲养后甘油三脂升高较饲养前有显著差别 ,D组甘油三脂与饲养前有极为显著差别。肝脏病理学检查有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变 脂肪肝 价值
下载PDF
“标本配穴”温针灸联合头背部推拿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8
作者 郝建波 周焕娇 王云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23-1726,共4页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温针灸联合头背部推拿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例脑梗死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针灸组及西药组,每组30例。针推组给予"标本配穴"温针灸结合头背部推拿干预治疗,...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温针灸联合头背部推拿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例脑梗死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针灸组及西药组,每组30例。针推组给予"标本配穴"温针灸结合头背部推拿干预治疗,针灸组给予单纯"标本配穴"温针灸治疗,西药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4周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比较3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各组PSQ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治疗后4周针推组和针灸组两组睡眠情况无明显反复(P>0.05),西药组则明显反复(P<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针推组和针灸组各血流变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针推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针灸组(P<0.05),而西药组各血流变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3针推组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标本配穴"温针灸联合头背部推拿能显著降低脑梗死后失眠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失眠 “标本配穴”温针灸 头背部推拿 血流变
下载PDF
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检测意义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治国 杨丹 +1 位作者 李军 孙艳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骨折正常愈合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39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骨折正常愈合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39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骨折后1、4、8及12周的血流变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骨折后1周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比较,P均>0.05,而骨折后4、8及12周观察组血流变中的血液黏度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GF-1及ALP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其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呈现较高的趋势,而血清IGF-1及ALP水平则较低,其对骨折延迟愈合有较佳的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延迟愈合 血流变 sICAM-1 SVCAM-1 IGF-1 ALP
下载PDF
清热暗疮片对兔耳痤疮模型抗角化作用及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顾丽贞 王彦云 +5 位作者 李多娇 李理 陈朝 万素君 施少斌 郑荣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U003-U004,共2页
关键词 兔耳实验性痤疮 中药清热暗疮片 抗角化 血流变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刘宗涛 刘江 +1 位作者 李继斌 刘远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12 mL.kg-1ig)、安宫牛黄丸组(0.25 g.kg-1安宫牛黄丸溶解液ig)、西药组(20%甘露醇10 mL.kg-1、速尿1.5 mg.kg-1、胞磷胆碱钠...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12 mL.kg-1ig)、安宫牛黄丸组(0.25 g.kg-1安宫牛黄丸溶解液ig)、西药组(20%甘露醇10 mL.kg-1、速尿1.5 mg.kg-1、胞磷胆碱钠注射液20 mg.kg-1尾静脉注射)、中西药组(西药组+安宫牛黄丸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ACO)大鼠模型,连续给药4 d后断头取脑,在脑缺血后第1,2,3天进行卒中指数评分,光镜下观察各组脑缺血4 d后缺血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脑缺血4 d后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血小板聚集率(PAg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IR)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DI)明显降低,安宫牛黄丸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脑卒中指数,降低脑缺血大鼠的ηb,ηp,PAgT,EAI,IR并增加DI,以中西药组作用最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安宫牛黄丸对脑缺血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液黏度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模型 血流变
原文传递
苦碟子对Ⅱ型糖尿病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朱亦堃 李兴 赵宝珍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对Ⅱ型糖尿病血流变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静脉点滴苦碟子注射液600ug/d,疗程13~15d,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后血流变异常及微循环障碍显著改善 ,治疗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苦... 目的探讨苦碟子对Ⅱ型糖尿病血流变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静脉点滴苦碟子注射液600ug/d,疗程13~15d,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后血流变异常及微循环障碍显著改善 ,治疗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苦碟子能明显改善血流变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苦碟子 血流变 甲襞微循环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变及外周血BCL-2、BAX、Caspase-3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玉淼 王红莲 +2 位作者 周宏斌 刘畅 樊金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03-2005,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流变学及外周血BCL-2、BAX、Caspase-3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流变学及外周血BCL-2、BAX、Caspase-3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测定血流变学指标及外周血BCL-2、BAX和Caspase-3蛋白含量。结果:(1)治疗4周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而FMI、MBI和SIS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2)治疗4周时观察组患者HCT、ESR、WBV和FIB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3)治疗4周时观察组患者外周血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而BAX和Caspase-3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以及改善患者血流变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临床疗效 血流变 BCL-2蛋白 BAX蛋白 CASPASE-3蛋白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玉萍 方树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使用中勤世帝R80-A锥板式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分别对150例偏头痛患者及150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50例偏头痛患者除红细胞沉降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沉降...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使用中勤世帝R80-A锥板式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分别对150例偏头痛患者及150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50例偏头痛患者除红细胞沉降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无明显改变外(P>0.05),其他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存在高粘滞状态,此改变可能与红细胞比积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变以及血浆粘度的增高有关,在治疗偏头痛的同时,应注意改善血液粘稠度,从而阻断恶性循环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流变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白璐 张江华 +2 位作者 张晋升 唐立伟 霍贝贝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6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基于中医学"同病异治"理论,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证型间糖、脂代谢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辨... 目的:基于中医学"同病异治"理论,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证型间糖、脂代谢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空腹血糖、血脂、血流变的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甘油三酯、全血黏度高切变率(200/s)、血浆黏度水平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血脂、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 水肿 糖尿病肾病 血糖 血脂 血流变 厄贝沙坦片
下载PDF
对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药物Adr最适浓度的探讨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月桂 冯坤 张灵菊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0-61,64,共3页
目的 探讨用肾上腺素法进行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时的最适浓度。方法 将实验动物大鼠随机分为 5个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实验组动物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盐酸肾上腺素 (Adr)进行皮下注射 ,2 4小时后 ,检测各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Adr原药... 目的 探讨用肾上腺素法进行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时的最适浓度。方法 将实验动物大鼠随机分为 5个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实验组动物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盐酸肾上腺素 (Adr)进行皮下注射 ,2 4小时后 ,检测各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Adr原药组 (1mg ml)、稀释 10倍组 (10 0 μg ml)和稀释 5 0倍组 (2 0 μg ml)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0 1) ,而全血高、低切粘度和血细胞压积在原药组和稀释 10倍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线 (P <0 .0 5~ 0 .0 0 1)。结论 血瘀证动物模型成功与否与适当的造模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所用造模药物Adr的最适浓度应为原药 (1mg ml)和稀释 10倍 (10 0 μg ml)药液 ,在此浓度下建立起来的动物模型才能为进一步研究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动物模型 造模药物Adr 最适浓度 血流变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SOD、MDA、LPA和内皮素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薛瑶瑶 张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血磷脂酸(LPA)和内皮素的作用分析。方法:回顾性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血磷脂酸(LPA)和内皮素的作用分析。方法:回顾性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丹参组( n =66)和肝素组( n =61),丹参组患者接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素组患者由单纯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经过14 d的临床治疗,组间比较各项指标优势。结果:1)血清SOD、MDA、LPA和内皮素检测:丹参组患者治疗后SOD(6.93±1.25)nmol/mL、MDA(3.79±0.81)nU/mL、LPA(4.10±0.23)μmol/L和ET(85.31±6.35)ng/L;肝素组患者治疗后SOD(5.14±0.89)nmol/mL、MDA(6.08±1.13)nU/mL、LPA(7.82±1.73)μmol/L和ET(122.86±10.54)ng/L。2)血流变化指标检测:治疗14 d后,检测丹参组全血高切黏度( 5.26± 0.74)mPa·s、全血低切黏度(18.24±1.09)mPa·s、血浆比黏度(1.45±0.26)mPa·s、以及纤维蛋白含量( 3.35± 0.32)mPa·s;相同时间检测肝素组全血高切黏度(5.85±0.91)mPa·s、全血低切黏度(21.66±1.27)mPa·s、血浆比黏度(1.82±0.28)mPa·s、以及纤维蛋白含量(6.05±0.92)mPa·s。3)统计组间中医证候变化:治疗前丹参组总积分(12.10±0.46)分与肝素组总积分(12.40±0.39)分,治疗后参组总积分(3.93±0.27)分与肝素组总积分(6.74±0.33)分。4)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检测:66例丹参组患者中有22例评分改善>90%,17例90%≥评分改善>45%,和19例45%≥评分改善>17%,共计58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87.88%。61例肝素组患者中有10例评分改善>90%,12例90%≥评分改善>45%,和20例45%≥评分改善>17%,共计42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68.8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与常规西药联合服用,促进SOD含量增长的同时对MDA、LPA和ET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脑血栓 中西结合 血流变 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溶血磷脂酸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的血流变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路荣忠 何莹 张伟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 观察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对 3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组及 4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流变指标检测。结果 突发性耳聋组的全血粘度 (5 0s- 1 、10s- 1 、3s- 1 )、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 目的 观察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对 3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组及 4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流变指标检测。结果 突发性耳聋组的全血粘度 (5 0s- 1 、10s- 1 、3s- 1 )、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性有异常变化 ,对此类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血流变 检查结果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变及泌乳素、疼痛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赵正兰 方琴 王炎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61-163,共3页
剖宫产产妇产后面临的康复及泌乳问题相对较多,与其机体受到的手术性创伤及疼痛应激状态等有关,因此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干预应注意对上述方面改善。另外,临床认为术后的镇痛是对上述指标影响均极为明显的方面,因此对于剖宫产后镇... 剖宫产产妇产后面临的康复及泌乳问题相对较多,与其机体受到的手术性创伤及疼痛应激状态等有关,因此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干预应注意对上述方面改善。另外,临床认为术后的镇痛是对上述指标影响均极为明显的方面,因此对于剖宫产后镇痛的研究即相对较多,其中硬膜外自控镇痛是常用的一类镇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剖宫产产妇 血流变 泌乳素 疼痛应激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及对孕妇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任国平 王保莲 +1 位作者 毕春燕 王艳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及对胎儿脐动脉血流及孕妇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FGR孕妇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丹参联合右旋糖...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及对胎儿脐动脉血流及孕妇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FGR孕妇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丹参联合右旋糖酐氨基酸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1个疗程7 d,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胎儿生长情况及胎儿脐动脉血流;检测并比较2组孕妇凝血及血流变指标;统计2组新生儿情况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头围、腹围及宫高增长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观察组PI、RI及S/D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1);对照组仅S/D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PT、APTT明显延长,FIB、D-D水平、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T延长,FIB、D-D、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娩出胎龄延长,出生体重、身长及1 min Apgar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肝素治疗妊娠中晚期FGR可显著促进胎儿生长,改善胎儿脐血流及孕妇血流变指标,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肝素 丹参 胎儿生长 血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