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几项诊断参考标准 被引量:249
1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关键词 血栓 止血 学术会议 诊断标准 测定
原文传递
疏血通注射液抗凝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5
2
作者 刘晓晶 李振国 黄清梅 《中医药信息》 2002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溶解血栓方面的作用。方法 :用小鼠研究对凝血时间 ,用大鼠研究对血小板和血栓以及脑缺血等方面的影响 ,并用狗观察其对血栓的溶解作用。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延长...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溶解血栓方面的作用。方法 :用小鼠研究对凝血时间 ,用大鼠研究对血小板和血栓以及脑缺血等方面的影响 ,并用狗观察其对血栓的溶解作用。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 ,降低血小板的粘附率 ,抑制血栓的形成并能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和中风具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脑中风 血小板聚集 血栓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7
3
作者 韩岚 许钒 +4 位作者 章小兵 史俊 戴敏 彭代银 刘青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电刺激血栓形成法测定体内血栓形成时间(occlusive thrombus formation time,OT);采用毛细血管法和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建立血瘀模型,测...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电刺激血栓形成法测定体内血栓形成时间(occlusive thrombus formation time,OT);采用毛细血管法和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建立血瘀模型,测定血瘀大鼠全血、血浆和血清比黏度。结果:TSD能显著延长大鼠OT及CT,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清比黏度。结论:TSD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活血化瘀 血栓 凝血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血栓与止血试验诊断的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78
4
作者 丛玉隆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血栓 止血试验 论断 标准化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companied by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被引量:78
5
作者 Masami Minagawa Masatoshi Makuuc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7期7561-7567,共7页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dnorna (HCC) accompanied by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PVTT) is generally poor if leo untreated: a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2.7-4.0 mo has been reported. Furtherm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dnorna (HCC) accompanied by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PVTT) is generally poor if leo untreated: a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2.7-4.0 mo has been reported. Furthermore, whil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has been shown to be safe in selected patient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ith this treatment is still only 3.8-9.5 mo. Systemic single-agent chemotherapy for HCC with PVTT has failed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the response rates have been less than 20%. While regional chemotherapy with low-dose cis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or interferon and 5-fluorouracil via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has increased the response rate,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has not exceeded 12 (range 4.5-11.8) mo. Combined treatment consisting of radiation for PVTT and TACE for liver tumor has achieved a high response rate, but the median survival rates have still been only 3.8-10.7 mo. With hepatic resection as monotherapy,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and median survival time were reportedly 4%-28.5% and 6-14 mo. The most promising results were reported for combined treatments consisting of hepatectomy and TACE, chemotherapy, or internal radiation. The reported 5-year survival rates and median survival times were 42% and 31 mo for TACE followed by hepatectomy; 36.3% and 22.1 mo for hepatectomy followed by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and 56% for chemotherapy or internal radiation followed by hepat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Hepatic resection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HEMOTHERAPY RADIATION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77
6
作者 王晓燕 佘燕朝 +1 位作者 公庆华 刘伟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6期1519-1521,共3页
随着护理技术水平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导管堵塞,现从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危险因素的评估及针对性的护理对策3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堵塞 机械因素 血栓
下载PDF
分子标志物在诊断血栓前状态的意义 被引量:67
7
作者 王鸿利 宋善俊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8-72,共5页
本文综述检测止凝血和抗凝血活化过程中释放出具特异性的若干分子标志物,如凝血酶调节蛋日、内皮素-1,β-血小板球蛋白、GMP-140,凝血酶原片段1+2、纤维蛋白肽A,蛋白C活性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以及D-二聚体、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 本文综述检测止凝血和抗凝血活化过程中释放出具特异性的若干分子标志物,如凝血酶调节蛋日、内皮素-1,β-血小板球蛋白、GMP-140,凝血酶原片段1+2、纤维蛋白肽A,蛋白C活性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以及D-二聚体、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等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血栓前状态 分子标志物 诊断
下载PDF
地龙活性提取物的主要药效学试验 被引量:54
8
作者 殷书梅 储益平 吴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26-928,共3页
目的 研究鲜地龙水匀浆液提取物的活血化瘀药效学试验。方法 通过对实验性大鼠脑梗死引起损伤的影响 ;对麻醉犬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的影响及对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等 5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 地龙活性提取物具有减少或修复因脑缺... 目的 研究鲜地龙水匀浆液提取物的活血化瘀药效学试验。方法 通过对实验性大鼠脑梗死引起损伤的影响 ;对麻醉犬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的影响及对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等 5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 地龙活性提取物具有减少或修复因脑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管阻力、降低血小板粘附和延长动物体内血栓形成等作用。结论 地龙活性提取物不仅具有尿激酶的激活作用 ,溶解新鲜血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地龙 活性提取物 血栓 活血化瘀 动物实验
下载PDF
Portal vein thrombosis:Prevalence,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lifetime risk:A population study based on 23796 consecutive autopsies 被引量:69
9
作者 Mats gren David Bergqvist +3 位作者 Martin Bjrck Stefan Acosta Henry Eriksson Nils H Sternb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3期2115-2119,共5页
AIM: TO assess the lifetim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portal venous thrombosis (PV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METHODS: Between 1970 and 1982, 23 796 autopsies, representing 84% of all in-hospital deaths in the Mal... AIM: TO assess the lifetim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portal venous thrombosis (PV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METHODS: Between 1970 and 1982, 23 796 autopsies, representing 84% of all in-hospital deaths in the Malmo city population, were performed, using a standardised protocol including examin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PVT patients were characterised and the PVT prevalence at autopsy, an expression of life-time cumulative incidence, assessed in high-risk disease categories and expressed in terms of odds ratios and 95% CI. RESULTS: The population prevalence of PVT was 1.0%. Of the 254 patients with PVT 28% had cirrhosis, 23% primary and 44% secondary hepatobiliary malignancy, 10% major abdominal infectious or 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3% had a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 Patients with both cirrhosis and hepatic carcinoma had the highest PVT risk, OR 17.1 (95% CI 11.1-26.4). In 14% no cause was found; only a minority of them had developed portal-hypertens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In this population-based study, PVT was found to be more common than indicated by previous clinical series. The markedly excess risk in cirrhosis and hepatic carcinoma should warrant an increased awareness in these patients for whom prospective studies of directed intervention might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OLOGY Venous thrombosis Portal hypertension CIRRHOSIS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8
10
作者 赵改婷 高荣华 +1 位作者 耿少英 张玉敏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针在不同留置时间内静脉血管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性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种系相同,体重相近的大耳新西兰健康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取其双耳内外侧的耳缘静脉作为实验血管,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以相同的速度在同耳内外侧分...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针在不同留置时间内静脉血管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性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种系相同,体重相近的大耳新西兰健康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取其双耳内外侧的耳缘静脉作为实验血管,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以相同的速度在同耳内外侧分别输入等量的0.9%氯化钠30ml,每日一次。输液完毕后用肝素盐水封管,分别保留72~96h和120~168h后,局部取材进行病理观察。结果静脉留置针保留72~96h血管内多以新鲜血栓为主,发病率为68%,而机化血栓为5%,留置120~168h者血管内多以机化血栓为主,发病率为50%。结论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120~168h者机化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留置时间在72~96h者。临床上留置针保留时间可参照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血栓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62
11
作者 王雪里红 曾红 +7 位作者 樊琨 王克英 左鹰 王沈燕 胡南 李学英 赵永春 王洪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8-683,共6页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剂量。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rt-PA0.9mg/kg,B组rt-PA0.7mg/kg,C组为对照组,不用rt-PA;每组又各分为两个亚组,低分子肝素组(A...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剂量。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rt-PA0.9mg/kg,B组rt-PA0.7mg/kg,C组为对照组,不用rt-PA;每组又各分为两个亚组,低分子肝素组(A1、B1、C1)和非低分子肝素组(A2、B2、C2)。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及Barthel指数(BI)评定溶前及溶后24h、3d、7d、90d的疗效。结果90d各组的有效率:A组79.80%,B组86.55%,C组63.70%;90d显效率:A组68.75%,B组74.85%,C组42.05%;90d痊愈率:A组46.05%,B组39.45%,C组21.10%;90d病死率:A组11.76%,B组10.39%,C组18.03%;以上各项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分子肝素组与非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总出血发生率:A组20.59%,B组18.18%,C组0;各组48h内脑出血率:A组8.82%,B组6.49%,C组0;14d脑出血率:A组10.29%,B组7.79%,C组0;各项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性脑出血率:A组1.47%,B组2.60%,C组0,A+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分子肝素组与非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d重度致残率+病死率:A组23.52%、B组22.08%、C组32.79%,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0d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溶栓剂量0.7mg/kg与0.9mg/kg疗效基本相同,对于部分高龄体弱的中国人,0.7mg/kg可能更为安全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 溶解疗法 脑梗塞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识(2020年,上海) 被引量:62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学组 谢渭芬 +3 位作者 王吉耀 刘玉兰 祁兴顺 杨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99-1007,共9页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的指南或共识。本专家共识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及国内专家共识意见,系统阐述了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诊断、病情评估...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的指南或共识。本专家共识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及国内专家共识意见,系统阐述了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诊断、病情评估以及治疗策略,以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 血栓 抗凝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原文传递
黄芪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3
作者 徐旭 汤立达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99-901,共3页
综述了近年黄芪及有效成分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介绍了黄芪对心肌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收缩力、血栓形成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黄芪 中药 有效成分 心血管疾病 药理作用 心肌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收缩力 血栓
下载PDF
降香挥发油对血栓形成、血小板cAMP和血浆纤溶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1
14
作者 朱亮 冷红文 +1 位作者 谭力伟 郭济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1,共2页
本文观察了降香挥发油及其芳香水对血栓形成、血小板cAMP和血浆纤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香挥发油及其芳香水可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P<0.01),提高孵育兔血小板cAPM的水平(P<0.01),促进兔血浆纤溶酶活性(P<0.01)。... 本文观察了降香挥发油及其芳香水对血栓形成、血小板cAMP和血浆纤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香挥发油及其芳香水可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P<0.01),提高孵育兔血小板cAPM的水平(P<0.01),促进兔血浆纤溶酶活性(P<0.01)。提示降香挥发油与芳香水均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挥发油 血栓 血小板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前高负荷量氯吡格雷预治疗近期疗效 被引量:53
15
作者 韩雅玲 王守力 +6 位作者 李毅 荆全民 马颖艳 王祖禄 王冬梅 栾波 王效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对比研究氯吡格雷 6 0 0mg与 30 0mg负荷剂量预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 (ACS)行冠脉支架术的病人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注册研究 ,试验组为 2 0 0 3年 2月至 2 0 0 4年 7月间 31 6例ACS行冠脉支架术的病人 ... 目的 对比研究氯吡格雷 6 0 0mg与 30 0mg负荷剂量预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 (ACS)行冠脉支架术的病人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注册研究 ,试验组为 2 0 0 3年 2月至 2 0 0 4年 7月间 31 6例ACS行冠脉支架术的病人 ,术前均予 6 0 0mg氯吡格雷负荷量预治疗。对照组为 2 0 0 1年 1 0月至 2 0 0 3年 2月间 30 9例相同条件病人 ,支架术前予 30 0mg氯吡格雷负荷量。研究主要终点为 30天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发生 ,死亡、心肌梗死和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的联合终点 ;次要终点为 30天出血事件。结果 两组临床、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别。氯吡格雷 6 0 0mg组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 30 0mg组 (0 0 %vs 2 6 %,P =0 0 0 3) ,30 0mg组亚急性血栓发生率与服负荷剂量距手术时间 <6h显著相关 (OR =6 6 6 5 ,95 %CI:1 0 1 7~ 4 3 5 2 1 ,P =0 0 4 8)。 6 0 0mg组死亡、心肌梗死和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联合终点发生率显著低于 30 0mg组 (0 95 %vs 3 6 %,P=0 0 2 7) ,主要及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 6 0 0mg组为 1 2 7%,30 0mg组为 0 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 0 0 )。结论 高负荷剂量 (6 0 0mg)氯吡格雷预治疗与常规负荷量 (30 0mg)相比 ,可显著改善ACS行冠脉支架术病人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预治疗 近期疗效 术前 病人 发生率 冠脉支架术 亚急性 血栓 ACS
下载PDF
总丹酚酸抗脑缺血与抗血栓的关系 被引量:44
16
作者 王洁 张均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研究总丹酚酸抗脑缺血与脑血栓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观察总丹酚酸对脑缺血的影响;采用在体动静脉血栓法,观察总丹酚酸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取血测PGI2,TXA2及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总丹酚酸1... 目的研究总丹酚酸抗脑缺血与脑血栓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观察总丹酚酸对脑缺血的影响;采用在体动静脉血栓法,观察总丹酚酸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取血测PGI2,TXA2及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总丹酚酸125~25mg·kg-1可降低脑梗塞面积和水肿,减少血栓湿重,并降低脑缺血后高水平的TXA2,但对PGI2则无影响,从而改变PGI2/TXA2的比值,总丹酚酸亦可降低脑缺血后血中内皮素的含量,25mg·kg-1的VitE则无上述作用。结论总丹酚酸的抗脑缺血作用与抑制血栓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丹酚酸 脑缺血 血栓 内皮素
下载PDF
阿魏酸川芎嗪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39
17
作者 谭载友 江涛 +3 位作者 唐春萍 罗俊丽 谈海桃 陈荣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 :研究阿魏酸川芎嗪的体内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设无水乙醇空白对照组、川芎嗪阳性对照组和阿魏酸川芎嗪组 ,体内实验设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川芎嗪组阳性对照组和阿魏酸川芎嗪组 ,用MPG - 3E型血液聚集仪测定ADP... 目的 :研究阿魏酸川芎嗪的体内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设无水乙醇空白对照组、川芎嗪阳性对照组和阿魏酸川芎嗪组 ,体内实验设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川芎嗪组阳性对照组和阿魏酸川芎嗪组 ,用MPG - 3E型血液聚集仪测定ADP诱导血小板最大凝集率。结果 :体内外实验中 ,阿魏酸川芎嗪组的血小板最大凝集率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强于同浓度或同剂量的川芎嗪对照组 ,其IC50 =0 .0 5 4mol·L-1。结论 :阿魏酸川芎嗪对ADP诱导的血小板体内外聚集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川芎嗪 抗血小板凝集 血栓
下载PDF
阿魏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被引量:52
18
作者 李家明 赵永海 +3 位作者 钟国琛 龙子江 周鹏 袁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5-310,共6页
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阿魏酸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6个阿魏酸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MS确证。体内药效筛选结果显示,阿魏酸衍生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阳... 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阿魏酸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6个阿魏酸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MS确证。体内药效筛选结果显示,阿魏酸衍生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药奥扎格雷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阿魏酸衍生物 血栓 抗血小板聚集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9
作者 王翔 张雨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325-1328,共4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异常,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的形成,而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不同的抗肿瘤治疗对机体凝血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对凝血功能相关指... 近年来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异常,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的形成,而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不同的抗肿瘤治疗对机体凝血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可以初步诊断恶性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因此,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诊断及不同抗肿瘤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凝血 血栓 D-二聚体 过继细胞免疫治疗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情况分析 被引量:50
20
作者 张智敏 程圣英 +2 位作者 张五星 周志红 高爽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6期312-313,共2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使用情况以及内瘘失功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方法采集436例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分别为非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结扎远心端头静脉,形成改良端侧吻合,少数为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使用情况以及内瘘失功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方法采集436例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分别为非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结扎远心端头静脉,形成改良端侧吻合,少数为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观察内瘘一般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内瘘手术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内瘘失功时间,目前内瘘使用情况。结果436例患者完成统计,其中男性245例,女性191例,内瘘失功76例,138例患者肾移植术后自然堵塞。结论自体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是内瘘血栓形成和内瘘狭窄,糖尿病、低血压、高超滤量是易患因素,正确的穿刺和透析结束后绑带绑扎时间和方法亦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