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3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70
1
作者 孙丽萍 王大仟 张智武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分析法是一种筛选自由基清除剂的简便方法,本实验采用DPPH自由基分析法测定了油菜蜂花粉和多种植物提取物清除自由基作用的强弱,用以评价实验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实验证... 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分析法是一种筛选自由基清除剂的简便方法,本实验采用DPPH自由基分析法测定了油菜蜂花粉和多种植物提取物清除自由基作用的强弱,用以评价实验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实验证实11种天然提取物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提取物用量呈正相关关系。各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依次为花粉>银杏>蜂胶>竹叶>葛根>柠檬>柑橘>枸杞>枳棋子>茯苓>五味子,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物(花粉、银杏、蜂胶、竹叶、葛根等)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有剂量效应关系。在蜂产品中油菜蜂花粉提取物和精制蜂胶一样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花粉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捕集活性甚至优于蜂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提取物 蜂胶 天然提取物 DPPH 抗氧化
下载PDF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不同蜂产品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3
2
作者 玄红专 桑青 麻建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7-139,共3页
以蜂胶、蜂花粉、蜂王浆、蜂蜜为材料,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和比较了1%蜂胶醇提液、5%蜂花粉醇提液、10%蜂王浆醇提液、10%蜂蜜醇溶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ˉ)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4种蜂产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ˉ)均有较... 以蜂胶、蜂花粉、蜂王浆、蜂蜜为材料,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和比较了1%蜂胶醇提液、5%蜂花粉醇提液、10%蜂王浆醇提液、10%蜂蜜醇溶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ˉ)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4种蜂产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ˉ)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随着样品加入量的增多清除效果也越强,并呈现量效关系,但加入相同样品量时,表现为1%蜂胶醇提液和5%蜂花粉醇提液清除效果最好,10%蜂王浆醇提液、10%蜂蜜醇溶液次之。说明蜂胶、蜂花粉、蜂王浆、蜂蜜都能清除人体内过多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ˉ,其中蜂胶和蜂花粉清除效果最好,是很好的抗氧化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蜂花粉 蜂王浆 蜂蜜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原文传递
蜂胶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60
3
作者 王宗伟 黄兆胜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7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蜂胶在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护肝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蜂胶 药理 抗肿瘤作用 抗菌作用
原文传递
蜂胶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65
4
作者 郭伽 周立东 《中国养蜂》 2000年第2期17-18,共2页
本文综述了蜂胶的化学组成与植物来源,列出了文献中报道的可靠的蜂胶化学成分。在北温带地区的蜂胶中共鉴定出305 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71 个,芳香酸与芳香酸酯59 个,氨基酸25 个,醛与酮类化合物17 个,脂肪酸与... 本文综述了蜂胶的化学组成与植物来源,列出了文献中报道的可靠的蜂胶化学成分。在北温带地区的蜂胶中共鉴定出305 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71 个,芳香酸与芳香酸酯59 个,氨基酸25 个,醛与酮类化合物17 个,脂肪酸与脂肪酸酯50 个,萜类化合物19 个,甾体化合物6 个,糖类化合物9 个,烃类化合物25 个,醇、酚类和其他化合物24 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黄酮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植物来源 化学成
下载PDF
蜂胶的生物学活性及毒性和过敏反应 被引量:58
5
作者 胡福良 玄红专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综述了蜂胶在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菌等方面的生物学活性,论述了其发挥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机理.同时讨论了蜂胶的毒性和过敏性,指出蜂胶是一种毒性很低的天然产品,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关键词 蜂胶 生物学活性 毒性 过敏反应
下载PDF
蜂胶对食品致病菌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伟 崔同 +4 位作者 檀建新 袁耀武 马文 马秋莲 张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0-43,共4页
抑菌实验表明了蜂胶乙醇提取液对食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伤寒沙门氏菌:0.8%;志贺氏菌:0.8%;魏氏梭菌:0.8%;肉毒梭菌0.4%;蜡样芽胞杆菌:0.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0.4%;金黄色葡萄... 抑菌实验表明了蜂胶乙醇提取液对食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伤寒沙门氏菌:0.8%;志贺氏菌:0.8%;魏氏梭菌:0.8%;肉毒梭菌0.4%;蜡样芽胞杆菌:0.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0.4%;金黄色葡萄球菌:0.4%。在相同时间内,浓度越高,抑菌率也就越高。同一浓度,作用时间越长,抑菌率也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致病菌 抑菌作用 食品
下载PDF
蜂胶黄酮类化合物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高荫榆 游海 +2 位作者 陈芩 何小立 陈才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4-157,共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蜂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萃取得率的各因素强烈程度顺序是:萃取压力>乙醇浓度>固液比>萃取温度;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乙醇浓...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蜂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萃取得率的各因素强烈程度顺序是:萃取压力>乙醇浓度>固液比>萃取温度;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乙醇浓度95%,固液比:6:1,萃取温度为500C,萃取时间为4h,流体流速为35kg/h。而且黄酮类化合物得率较高、萃取物纯净、色泽金黄、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夹带剂 蜂胶 黄酮类化合物 优化工艺
下载PDF
蜂胶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杨艳彬 朱丽莉 +2 位作者 唐明翔 李丽 罗立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34,32,共3页
改进了传统的蜂胶抗菌物质的提取方法和工艺,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和工艺抽提蜂胶中的抑菌有效成份,结果表明:DEP 法的得率较高、抑菌效果好;用DEP 法提取的蜂胶作抑菌作用的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蜂胶提取物对常见食品微生物有一... 改进了传统的蜂胶抗菌物质的提取方法和工艺,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和工艺抽提蜂胶中的抑菌有效成份,结果表明:DEP 法的得率较高、抑菌效果好;用DEP 法提取的蜂胶作抑菌作用的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蜂胶提取物对常见食品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菌强度与提取方法有关,抑菌效果与化学防腐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MIC值 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 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蜂胶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1
9
作者 董捷 张红城 +1 位作者 尹策 李春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37-642,共6页
本文对近些年来蜂胶的化学成分多样性、生理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分析方法及其产品质量监控标准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蜂胶 研究 进展
下载PDF
蜂胶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栾金水 王南舟 田路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46-348,共3页
蜂胶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小鼠有抗疲劳耐缺氧作用,能阻止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粘度和血脂(Th、TG、LDL-C)升高(P<0.05~0.01),但红血球比积(Hct)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改变不显著;能增强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 蜂胶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小鼠有抗疲劳耐缺氧作用,能阻止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粘度和血脂(Th、TG、LDL-C)升高(P<0.05~0.01),但红血球比积(Hct)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改变不显著;能增强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5),增加胸腺指数(P<0.05),但脾指数改变不明显。给小鼠灌服蜂胶LD_(50)>75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巨噬细胞 抗应激作用 抗疲劳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天然蜂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燕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研究不同溶剂蜂胶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 (DPPH)的清除作用 ,同时用硫代巴比妥酸 (TBA)法测定其对亚油酸的抗氧化性。实验表明 ,体积分数为 95 %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其他提取物。其最佳提取工艺为 ,体积分数 95 ... 研究不同溶剂蜂胶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 (DPPH)的清除作用 ,同时用硫代巴比妥酸 (TBA)法测定其对亚油酸的抗氧化性。实验表明 ,体积分数为 95 %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其他提取物。其最佳提取工艺为 ,体积分数 95 %乙醇于 85℃浸提 3h。初步鉴定出蜂胶中含有黄酮、查耳酮、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 硫代巴比妥酸 消除作用 抗氧化剂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提取蜂胶黄酮类功能性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刘元法 王兴国 金青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39,共5页
蜂胶提取功能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物质,乙醇提取工艺萃取时间长,操作复杂,采用超声波技术在750W,1:15料液比,15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高于醇提蜂胶的提取率和总黄酮含量,是一种高效的蜂胶提取技术。
关键词 蜂胶 功能性成分 黄酮类物质 提取工艺 超声波技术
下载PDF
蜂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3
作者 王玉芬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蜂胶 药理学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露蜂房中化学成分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概况 被引量:38
14
作者 武鸿翔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1年第3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露蜂房 化学成分 蜂胶 微量元素
下载PDF
蜂胶对氧自由基和四氧嘧啶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15
作者 曹炜 尉亚辉 杨建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 研究蜂胶对氧自由基和四氧嘧啶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和体内法研究了蜂胶对氧自由基和四氧嘧啶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体外试验表明 ,蜂胶能显著地抑制氧自由基在体外引发的小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 目的 研究蜂胶对氧自由基和四氧嘧啶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和体内法研究了蜂胶对氧自由基和四氧嘧啶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体外试验表明 ,蜂胶能显著地抑制氧自由基在体外引发的小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 ,呈现量效关系。体内试验表明 ,ig 2 0 mg/ kg蜂胶 2 4d,可以明显抑制四氧嘧啶致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 ,肝匀浆丙二醛 (MDA)含量显著下降 (P<0 .0 1) ,SOD、GSH- Px活力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氧自由基 四氧嘧啶 肝脏损伤 保护作用 小鼠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蜂胶的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被引量:38
16
作者 王亚群 任永新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12A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保健作用 化学成分 蜂胶 蜜蜂 分泌物
下载PDF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26
17
作者 叶陆星 胡福良 《养蜂科技》 2002年第2期9-11,共3页
关键词 蜂胶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学活性 黄烷酮 黄酮醇
下载PDF
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翠平 胡福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84-1090,共7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对国内外从蜂胶中鉴定出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类总结,给出每种成分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名称,以避免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的出现。本文共列出黄酮类化合物135种,其中黄酮及... 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对国内外从蜂胶中鉴定出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类总结,给出每种成分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名称,以避免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的出现。本文共列出黄酮类化合物135种,其中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46种,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36种,异黄酮类11种,查耳酮和二氢查耳酮类17种,以及最近几年从蜂胶中鉴定出的新黄酮类似物2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蜂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9
作者 刘青云 徐先祥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近些年研究表明蜂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文介绍蜂胶在抗病原体、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心血管保护、抗肿瘤、抗氧化、防治糖尿病、镇静麻醉以及肝保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蜂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蜂胶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蜂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乞永艳 骆尚骅 +2 位作者 刘富海 许正鼎 郑友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文以猪油、核桃仁和色拉酱等富含油脂食品为底物研究了蜂胶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蜂胶能明显延缓这些底物氧化酸败 ,其抗氧化活性优于同剂量的BHT和PG ,且维生素C。
关键词 蜂胶 抗氧化作用 过氧化值 诱导期 猪油 核桃仁 色拉酱 食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