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1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粪便学及其应用——可靠性、局限性和展望 被引量:56
1
作者 魏辅文 饶刚 +2 位作者 李明 方盛国 冯祚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3-152,160,共11页
由于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生存状况相当脆弱 ,已不允许进行破坏性的取样活动 ,因而长期以来 ,对这些动物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现状的研究一直都很薄弱。而近年来以分子粪便学为基础的粪便取样分析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传... 由于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生存状况相当脆弱 ,已不允许进行破坏性的取样活动 ,因而长期以来 ,对这些动物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现状的研究一直都很薄弱。而近年来以分子粪便学为基础的粪便取样分析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传统的粪便分析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 ,在不干扰野生动物正常活动的情况下 ,可对这些物种进行物种识别、性别确定、数量调查、遗传多样性、行为生态学、系统地理学、食性及疾病、巢域及分布区范围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虽然分子粪便学由于粪便样品质量问题而具有一定的局限 ,从而导致其研究结果曾受到怀疑 ,但是该方法在近 10年的发展应用中 ,其局限性已逐渐被克服而日趋完善 ,研究结果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同。因此 ,今后该研究方法在珍稀濒危动物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越来越多的有关珍稀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的研究将采用该方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粪便学 濒危动物 保护遗传学 非损伤取样法 保护生物学
下载PDF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黄磊 王义权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8-533,共6页
微卫星DNA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 ,具有多态性高、共显性遗传、选择中性、易于操作等特点 ,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分子遗传标记 ,近年来在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卫星DNA高度多态性提供的高分辨率遗传信息 ... 微卫星DNA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 ,具有多态性高、共显性遗传、选择中性、易于操作等特点 ,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分子遗传标记 ,近年来在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卫星DNA高度多态性提供的高分辨率遗传信息 ,使其不仅适合个体水平的亲子鉴定与交配系统研究 ,而且也已成为种群遗传结构与多样性分析的有效分子标记。微卫星分析所需的DNA量极少 ,用非损伤性方法获取的极少量样品或陈旧样品就能用于有效分析 ,方便了濒危动物野外调查工作的开展 ,并且可以利用年代久远的馆藏历史标本揭示种群的重要历史进程。另外 ,某些微卫星DNA大小在近缘物种间可相互区分 ,这使得部分物种的DNA分子鉴别将更为简便。但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座位筛选和特异引物开发耗时费力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濒危动物 交配系统 遗传结构 进化历史
下载PDF
中国濒危鱼类、两栖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地理分布格局与优先保护区域——基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陈阳 陈安平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9-368,共10页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依据我国动物所面临的濒危现状 ,对我国濒危动物的濒危等级划分、种群现状、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等进行了描述说明 ,首批收录了 5 35种濒危动物。本文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所收录的 35 2种濒危脊椎动物 (不...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依据我国动物所面临的濒危现状 ,对我国濒危动物的濒危等级划分、种群现状、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等进行了描述说明 ,首批收录了 5 35种濒危动物。本文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所收录的 35 2种濒危脊椎动物 (不含鸟类 ) (以下简记为“濒危动物”)为研究对象 ,整理统计了现有濒危物种的分布资料 ,在GIS支持下 ,对中国濒危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濒危动物物种呈明显的集聚分布 ,最密集的地区是横断山区、海南岛、西双版纳和云贵高原 ;而在华北平原、内蒙古东部、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等地区出现大片空白区。影响濒危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热量和水分条件、地形条件等自然条件以及历史开发、人为破坏等人文条件。山地因地形屏障作用而保留了较多的古老物种 ,其较为复杂的环境因子也有益于物种的生存 ,因而物种丰富度较高。大多数动物对于水分和热量的依赖性较强 ,因此水热条件对于其分布的限制作用十分明显。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 ,濒危物种稀少 ;污染、开荒等引起的环境问题对于现存动物的威胁很大。运用Dobson排除算法得到云南勐腊县等 9个县市分布有 16 8种濒危动物 ,占全国总数 (海生种类及仅分布于台湾和香港的特有种除外 )的5 1.5 % ,而其土地面积之和仅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濒危鱼类 两栖爬行类 哺乳类 濒危动物 地理分布格局 生物多样性 Dobson排除算法 优先保护区域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的种群结构 被引量:25
4
作者 蒋志刚 李迪强 +2 位作者 王祖望 朱申武 魏万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普氏原羚是中国的特有动物。 1986年在青海湖地区仅发现 35 0只普氏原羚 ,分布于鸟岛、湖东 克图和元者 3个种群之中。 1996~ 1998年 7月至 8月 ,我们沿设定的 10条样线对青海湖地区的普氏原羚进行了考察。调查样线总长度为 37 5 5km... 普氏原羚是中国的特有动物。 1986年在青海湖地区仅发现 35 0只普氏原羚 ,分布于鸟岛、湖东 克图和元者 3个种群之中。 1996~ 1998年 7月至 8月 ,我们沿设定的 10条样线对青海湖地区的普氏原羚进行了考察。调查样线总长度为 37 5 5km。观察记录距样线两侧 10 0m以内普氏原羚足迹链和狼足迹链、粪堆和尿迹。同时记录观察样线两侧 6 0 0m以内的普氏原羚个体 ,记录群体大小、性别和年龄 ,然后 ,计算单位样带面积上普氏原羚和狼的密度。 1997年湖东 克图种群雄羚占 2 9%、雌羚占 5 0 %和幼羚占 2 1% ;元者种群雄羚占 2 9%、雌羚占 43%和幼羚占 2 7%。狼捕食是 1997年湖东 克图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湖东 克图沙漠中 ,1996年普氏原羚群体大小为 9 0± 6 9只 (平均数±方差 ) ,密度为 3 19± 3 5 9只 /km2 ,而 1997年为 4 2± 3 9只 /km2 ,密度为 1 14± 1 0 9只 /km2 。 1997年冬季猎狼后 ,湖东 克图种群数量回升到 2 14± 3 13只 /km2 ,幼羚占群体的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濒危动物 种群动态 青海湖地区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受危状况评估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诗宝 刘廼发 +1 位作者 张迎梅 马广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6-461,共6页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 .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 19种 ,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 .结果表明 ,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 ,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 .较...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 .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 19种 ,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 .结果表明 ,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 ,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 .较高的受危指数 (Ti=0 .6 94 7)表明它处于高度受危状态 ,已成为濒危物种 (En) .最关键的外在致危因素是过度狩猎、利用和走私 ,其次是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种群分布格局的片断化 .上世纪 6 0年代后至今 ,估计中国穿山甲种群数量已下降了 88.88%~ 94 .12 % ,栖息地内的种群密度已低至 0 .0 0 1134~ 0 .0 5 6头 /km2 ,较高的狩猎压力以及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走私还将持续 ,受危程度将进一步加重 ,潜在的绝灭危险继续上升 .要缓解中国穿山甲当前的受危状况 ,减轻狩猎压力 ,保护好现有栖息地 ,打击走私是当务之急 .依据IUCN红色名录(RedList,version 3.1)和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对受危物种等级标准的定义 ,以及CITES附录物种等级标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等级标准 ,中国穿山甲应当从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级 (Vu)和IUCN红色名录里的低危接近易危(LR/nt)上调为濒危级 (En) ,由CITES附录Ⅱ上升为附录Ⅰ ,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上升为Ⅰ级保护 .图 3表 1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穿山甲 受危指数 受危物种 濒危动物 栖息地 种群密度
下载PDF
数字地形模型在濒危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雪华 M.C.Bronsveld +6 位作者 A.G.Toxopeus M.S.Kreijns 张和明 潭迎春 汤纯香 杨建 刘明聪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2期50-58,共9页
本文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2000km2范围的数字地形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濒危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生境研究上。通过计算机叠加大熊猫可分布的高度、坡度及竹子分布区域,获得了大熊猫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生境区,其比实际的熊猫分... 本文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2000km2范围的数字地形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濒危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生境研究上。通过计算机叠加大熊猫可分布的高度、坡度及竹子分布区域,获得了大熊猫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生境区,其比实际的熊猫分布范围大出近一倍,文章还对潜在生境的适宜性进行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地形模型 生境 濒危动物
下载PDF
海南淡水龟类贸易现状与管理建议 被引量:18
7
作者 龚世平 符有利 +2 位作者 汪继超 史海涛 徐汝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7,共9页
2002–2004年,对海南野生淡水龟类贸易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海南所有市县都存在野生龟类贸易,有野生龟类贸易的农贸市场22个,占调查农贸市场总数的19.6%;有野生龟类贸易的乡镇64个,占调查乡镇总数的65.3%;野生龟类收购点103个,野生淡水... 2002–2004年,对海南野生淡水龟类贸易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海南所有市县都存在野生龟类贸易,有野生龟类贸易的农贸市场22个,占调查农贸市场总数的19.6%;有野生龟类贸易的乡镇64个,占调查乡镇总数的65.3%;野生龟类收购点103个,野生淡水龟共489只。野生龟贸易所涉及的淡水龟类共10种,占海南淡水龟分布总种数的90%以上,其中3种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物种。按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1种为极危物种,8种为濒危物种,1种为易危物种。在个体数量方面,以锯缘摄龟(Pyxideamouhotii)、黄额盒龟(Cuoragalbinifrons)、四眼斑水龟(Sacaliaquadriocellata)和中华花龟(Ocadiasinensis)较多,平胸龟(Platysternonmegacephalum)、地龟(Geoemydaspengleri)、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较少,三线闭壳龟(Cuoratrifasciata)、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a)和山瑞鳖(Paleasteindachneri)极其稀少。龟类市场价格差异很大,从2002年到2004年,各种龟的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分析表明:淡水龟类非法捕猎与贸易在海南普遍存在,过度捕猎对海南淡水龟类构成了严重威胁,而野生龟贸易则是导致过度捕猎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分析和探讨海南野生淡水龟类贸易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龟类 海南 贸易现状 2004年 农贸市场 保护管理 四眼斑水龟 三线闭壳龟 黄喉拟水龟 2002年 保护动物 国际贸易 濒危动物 濒危物种 个体数量 锯缘摄龟 中华花龟 价格差异 野生 植物种 爬行类 两栖类 平胸龟 中华鳖 山瑞鳖
下载PDF
扁吻鱼的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任波 任慕莲 +6 位作者 郭焱 张人铭 马燕武 刘宇 艾则孜 吐尔逊 阿不都 《水产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22,共14页
2003~2005年对扁吻鱼的生物学进行调查研究,首次系统地获得第一手的扁吻鱼生物学资料。发现扁吻鱼依靠其上、下颌骨上附生着的特异“拟小齿”(Pseud-denti- cle),捕捉他种鱼类为食;泄殖孔和肛门包藏在“外腔”内,不外露;扁吻鱼的性... 2003~2005年对扁吻鱼的生物学进行调查研究,首次系统地获得第一手的扁吻鱼生物学资料。发现扁吻鱼依靠其上、下颌骨上附生着的特异“拟小齿”(Pseud-denti- cle),捕捉他种鱼类为食;泄殖孔和肛门包藏在“外腔”内,不外露;扁吻鱼的性成熟需6~7年,而扁吻鱼性腺发育的再成熟需两周年以上,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77 772±128 823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44.6±18.3粒/g;成熟卵为淡黄色,平均卵径为1.46±0.08mm,同步成熟,一次产卵。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河水上涨之始,即为扁吻鱼的产卵繁殖期。本扎提河—克孜尔水库中的扁吻鱼捕捞群体由2000年的平均体重2.67kg至2005年平均体重增达7.09kg,个体老龄化,资源严重衰退。并对扁吻鱼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文章最后对扁吻鱼的濒危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以及提出建立扁吻鱼自然保护区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动物 扁吻鱼 生物学 保护区
下载PDF
湖北沉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曹国斌 朱兆泉 +4 位作者 胡鸿兴 文安良 葛继稳 罗理芳 梁仕忠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4期358-362,365,共6页
根据 1981~ 2 0 0 3年的调查 ,记录沉湖自然保护区鸟类 133种 ,隶属 15目 39科 78属 ,占湖北省鸟类种数 4 5 6种的 2 9 2 % ,其中 ,湿地水禽 84种 ,占 6 3 2 % ,隶属 7目 17科 4 3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2 6种 (其中Ⅰ级 8种 ,Ⅱ级 18种... 根据 1981~ 2 0 0 3年的调查 ,记录沉湖自然保护区鸟类 133种 ,隶属 15目 39科 78属 ,占湖北省鸟类种数 4 5 6种的 2 9 2 % ,其中 ,湿地水禽 84种 ,占 6 3 2 % ,隶属 7目 17科 4 3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2 6种 (其中Ⅰ级 8种 ,Ⅱ级 18种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名录 12种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 16种 ,列入CITES附录 19种。其中 ,东方白鹳、白琵鹭和白头鹤的种群数量超过全球地理种群数量的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白头鹤 国家重点保护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东方白鹳 濒危动物 地理种群 名录 自然保护区 水禽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建国 吕佳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177,共10页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分布影响,对气候变化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和回归树模型,采用A1、A2、B1和B2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分布影响,对气候变化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和回归树模型,采用A1、A2、B1和B2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将缩小,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在1991~2020年时段较大,从1991~2020年到2081~2100年时段呈现缩小趋势,其中A1情景下变化最大,B1情景下最小。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目前适宜分布区的东部、东北和南部一些适宜范围将不再适宜,新适宜分布区将主要向目前适宜分布区西部一些区域扩展,并且适宜分布区破碎化,在2051~2080年时段程度最高。另外,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区范围与我国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呈负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大熊猫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随我国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增加而减少,其中气温变化影响比降水量变化影响要大。结果说明,气候变化后,近期将使大熊猫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减小,新适宜分布范围增加,随气候变化程度增加,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又将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濒危动物 大熊猫
下载PDF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魏辅文 娄治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年第6期668-673,共6页
野生动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文章简要回顾了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野生动物面临的主要威胁,介绍了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本领域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中... 野生动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文章简要回顾了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野生动物面临的主要威胁,介绍了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本领域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中科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资源 濒危动物 保护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中国受胁鸟类的分布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洪峰 高学斌 +3 位作者 雷富民 刘昕扬 郑宁 尹祚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9,共8页
参照《ThreatenedBirdsofAsia》(《亚洲受胁鸟类红皮书》) ,将其中记载的在中国有分布的物种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的物种进行比较。两者的物种组成有明显差异 ,仅 6 9种鸟同时出现在两个红皮书中 ;《亚洲受胁鸟类红皮书... 参照《ThreatenedBirdsofAsia》(《亚洲受胁鸟类红皮书》) ,将其中记载的在中国有分布的物种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的物种进行比较。两者的物种组成有明显差异 ,仅 6 9种鸟同时出现在两个红皮书中 ;《亚洲受胁鸟类红皮书》中雀形目鸟类占比例最大 ,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鸡形目鸟类占比例最大。两个红皮书中的受胁鸟类均以森林、湿地和灌丛为主要栖息生境 ,而导致物种受胁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所造成的栖息地破坏。在地理分布方面 ,应用Arcview 3.2的数据处理与叠加功能 ,发现西南山地亚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和黄淮平原亚区以及台湾亚区受胁鸟类物种丰富度较高 ,其中留鸟在西南山地亚区及其周边地区相对集中 ,迁徙鸟在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及其周边地区相对集中。在保护方面 ,中国的显著重要鸟区中有 5 1个是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但还有 6个尚未建立保护区 ,建议予以保护和重视。作者认为西南山地和台湾、海南地区的受胁鸟类面临更大的灭绝威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濒危动物 鸟类 地理分布 栖息地 保护 生态恢复 生态重建 受胁原因
下载PDF
造礁石珊瑚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邹仁林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11,共4页
珊瑚是个统称,它包涵了腔肠动物门的珊瑚虫纲和水螅虫纲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扼要介绍造礁石珊瑚常见属、种及其生长的生态特点。并指出造礁石珊瑚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二级濒危动物,需拯救、保护以及通过立法,严... 珊瑚是个统称,它包涵了腔肠动物门的珊瑚虫纲和水螅虫纲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扼要介绍造礁石珊瑚常见属、种及其生长的生态特点。并指出造礁石珊瑚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二级濒危动物,需拯救、保护以及通过立法,严禁非法卖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肠动物 造礁石珊瑚 濒危动物 生态 生长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6种荒漠动物分布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建国 周巧富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4-475,共12页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和回归树)模型,采用A2和B2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鹅猴羚(柴达木亚种)、鹅猴羚(南疆亚种)...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和回归树)模型,采用A2和B2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鹅猴羚(柴达木亚种)、鹅猴羚(南疆亚种)、草原斑猫、蒙古野驴、石貂和野骆驼适宜分布范围及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化下,这些动物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将缩小,到2081—2100年时段,鹅猴羚(南疆亚种)、草原斑猫和蒙古野驴变化幅度最大,鹅猴羚(柴达木亚种)、石貂和野骆驼次之。另外,从1991—2020年时段到2081—2100年时段,鹅猴羚(柴达木亚种)、石貂和野骆驼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随时间段呈增加趋势,其他动物这些范围呈现减小的趋势。蒙古野驴目前适宜分布区西部、北部、南部和东南部一些区域将不适宜,新适宜分布范围将向青海西北部和西藏西部扩展;鹅猴羚(南疆亚种)适宜分布区极大破碎化,新适宜范围在新疆西部、北部及昆仑山呈零星分布;草原斑猫目前适宜区南部、西部和东部一些区域将不适宜,新适宜分布范围将向目前适宜分布区西部、北部、南部扩展;其他动物主要是目前适宜分布区南部及东南部一些区域不适宜,新适宜分布区将向目前分布区西部、西北和北部扩展。这些动物适宜分布范围变化与我国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相关性不一致,多数物种相关性较低,并且这些物种适宜分布范围没有随年均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变化而线性改变,多数物种回归关系决定系数较小。结果说明,气候变化背景下,近期将使这些动物适宜分布范围减少,新适宜分布范围增加,分布空间格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动物 气候变化 CART模型 空间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中国濒危动物的现状和保护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严旬 《野生动物》 1992年第1期3-5,共3页
野生动物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地球用了大约30多亿年的时间才逐步演化发展了这绚丽多彩的动物世界,必须珍惜和保护;然而,人类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和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对于野生动物在自然界的重要意... 野生动物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地球用了大约30多亿年的时间才逐步演化发展了这绚丽多彩的动物世界,必须珍惜和保护;然而,人类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和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对于野生动物在自然界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致使现代野生动物灭绝的种类在迅速增多。本世纪全世界每年都有一种珍贵动物在绝灭。据世界《红皮书》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濒危动物 保护
下载PDF
重新做一个诗人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小妮 《作家》 1996年第6期53-56,共4页
那声音说:今天,有什么东西跌落得像诗这么快!那声音夹杂在抢救森林和濒危动物的众多呼叫声中,弱小而急促。1986年某个下午,我去上班。经过了一片崭新的楼房。突然,我看见楼房的缝隙中出现了一条彩虹。我停在路中间.非常想把这条彩虹指... 那声音说:今天,有什么东西跌落得像诗这么快!那声音夹杂在抢救森林和濒危动物的众多呼叫声中,弱小而急促。1986年某个下午,我去上班。经过了一片崭新的楼房。突然,我看见楼房的缝隙中出现了一条彩虹。我停在路中间.非常想把这条彩虹指给第二个人,非常想喊一声:彩虹!我想,起码会有人偶然地抬头看看天,偶然地看见了这条彩虹。但是路人很少。有几个人都弯着腰在挑一车刚摊开的柑桔。进了办公楼的载货电梯,我马上说:天上有一条彩虹。没人太相信,下了电梯再去看,彩虹已经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濒危动物 载货电梯 声音 毕加索 跌落 呼叫声 办公楼 人群 青年
原文传递
管理野生动物资源——寻求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建章 程鲲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F0002,F0003,共7页
野生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管理野生动物资源是人类的责任。本文讨论了野生动物的涵义及价值,简要回顾了野生动物管理的历史发展,通过对狩猎动物管理、濒危动物管理、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物的管理、野生动物危害的管理、城市野生动物管理... 野生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管理野生动物资源是人类的责任。本文讨论了野生动物的涵义及价值,简要回顾了野生动物管理的历史发展,通过对狩猎动物管理、濒危动物管理、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物的管理、野生动物危害的管理、城市野生动物管理以及人的管理等当前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的阐述,指出各管理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管理 濒危动物 危害管理 人的管理城市野生动物
下载PDF
濒危动物——大鸨 被引量:7
18
《野生动物》 1989年第5期40-42,20,共4页
鸨科鸟类共有8个属,22个种及47个亚种,它们栖息在欧洲、亚洲、非洲和澳洲的平原上。尽管这些鸟的大部分并不生活在人类活动濒繁的地区,但它们的数量却日趋下降。有些种已达濒于灭绝的边缘,其中包括大鸨(oTiS Tarda linneauS)。一、形态... 鸨科鸟类共有8个属,22个种及47个亚种,它们栖息在欧洲、亚洲、非洲和澳洲的平原上。尽管这些鸟的大部分并不生活在人类活动濒繁的地区,但它们的数量却日趋下降。有些种已达濒于灭绝的边缘,其中包括大鸨(oTiS Tarda linneauS)。一、形态大鸨,又叫地鵏、老鵏、羊须鵏,1981年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是我国鸟类中体重最大的一种,一只成年雄鸨体重可达18—20公斤。大鸨体态健美,为大型走禽。通常体长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动物 鸨科 国际贸易公约 tarda 羊须 越冬地 植物性食物 一雄多雌 繁殖地 早成鸟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三种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未来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欣蕊 赵序茅 李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0-320,共11页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正成为物种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MaxEnt模型,探讨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3种金丝猴(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滇金丝猴R.bieti和黔金丝猴R.brelichi)地理分布变迁的影响:(1)气候变化和人为干...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正成为物种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MaxEnt模型,探讨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3种金丝猴(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滇金丝猴R.bieti和黔金丝猴R.brelichi)地理分布变迁的影响:(1)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导致3种金丝猴在2000年和未来(2050年)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分布海拔升高,其中黔金丝猴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最大,川金丝猴在四川东北部、陕西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的适宜栖息地,滇金丝猴在云南西部的适宜栖息地面积收缩;(2)人为干扰指数是导致金丝猴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最暖季度平均温度、降水量变异系数、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是分别影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最重要气候因子;(3)川金丝猴栖息地的西南部,滇金丝猴栖息地的中部具备高连通性,适合亚群之间的交流。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建议减少低海拔地区的人类活动,并加强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影响严重的栖息地进行预见性保护,比如提前规划、扩大保护地范围,在栖息地连通性低的地区修建生态廊道。我们的结果为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生态廊道的修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为干扰 濒危动物 仰鼻猴属 MaxEnt模型
下载PDF
西北濒危动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文华 王海燕 +1 位作者 王伟峰 钟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97-202,共6页
综述了西北地区野生濒危动物的种类、分布、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从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人类的经济活动、保护区管理环节薄弱等方面分析了西北野生动物的濒危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濒危动物 资源现状 保护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