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7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聚物酸掺杂接枝聚苯胺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南军义 林薇薇 田永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7-300,共4页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酸为核 ,聚苯胺为壳的导电高分子复合物。复合物的电导率随着聚苯胺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用粒径分析仪、TEM、FT -IR和DSC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酸为核 ,聚苯胺为壳的导电高分子复合物。复合物的电导率随着聚苯胺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用粒径分析仪、TEM、FT -IR和DSC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形成了核壳结构 ,由于共聚物酸起到了掺杂剂的作用 ,使制得的复合物能在环己酮、四氢呋喃等普通有机溶剂中有好的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结构 聚苯胺 电导率 共聚物酸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粒子 被引量:33
2
作者 何卫东 潘才元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介绍了核壳聚合物的用途、研究手段以及合成方法。探讨了影响核壳结构形成的热力学因素。
关键词 聚合物 表征 机理 聚合物 结构 热力学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核壳SiO2/Fe3O4复合纳米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刘冰 王德平 +2 位作者 黄文旵 姚爱华 井奥洪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尺寸约10nm的Fe_3O_4纳米粒子为种子,碱催化正硅酸已酯(TEOS)水解、缩合,制备了磁性可控的核壳结构SiO_2/Fe_3O_4复合纳米粒子.系统研究了醇水比、NH_4OH及TEOS的浓度对复合纳米粒子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SiO_2/F...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尺寸约10nm的Fe_3O_4纳米粒子为种子,碱催化正硅酸已酯(TEOS)水解、缩合,制备了磁性可控的核壳结构SiO_2/Fe_3O_4复合纳米粒子.系统研究了醇水比、NH_4OH及TEOS的浓度对复合纳米粒子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SiO_2/Fe_3O_4复合纳米粒子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SiO_2的生长主要是SiO_2初级粒子在Fe_3O_4表面的聚集生长,醇水比为4:1、NH_4OH浓度为0.3mol/L和TEOS浓度低于0.02mol/L时,随TEOS浓度的增大,SiO_2壳层增厚,复合粒子饱和磁化强度下降,矫顽力基本不变,仍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结构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硅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微乳液的制备及粒子形态 被引量:31
4
作者 董岸杰 冯士有 +2 位作者 万同 孙多先 安英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Core/shell type acrylic-polyurethane hybrid microemulsions in which polyurethaneas the shell and acrylic polymer as the core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Different cross-link-ing structures between core and shell can b... Core/shell type acrylic-polyurethane hybrid microemulsions in which polyurethaneas the shell and acrylic polymer as the core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Different cross-link-ing structures between core and shell can be formed by introducing hydroethyl acrylate andadipoyl dihydrazine at the ends of the polyurethane chains. The 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the emulsions were smaller than 200nm. The particle morphology results revealed the core/shell structure of the uncross-linkingtype microemulsions and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of the cross-linking type microemul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微乳液粒 制备 结构 水性 丙烯酸
下载PDF
核壳聚合与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心亚 瞿金清 +2 位作者 蓝仁华 涂伟萍 陈焕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8-61,共4页
对核 /壳乳液聚合机理、方法、工艺以及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综述 ,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 ,并回顾了核 /壳乳液聚合最新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粒子形态 聚合 结构 聚合物乳液
下载PDF
新型有机荧光染料嵌合的核壳荧光纳米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22
6
作者 段菁华 王柯敏 +7 位作者 谭蔚泓 何晓晓 何春梅 刘斌 李杜 黄杉生 羊小海 莫远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5-259,共5页
采用油包水的反相微乳液方法 ,首次以羊抗人免疫球蛋白 ( Ig G)标记的异硫氰酸荧光素 ( FITC)为核材料 ,成功地制备了 FITC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 ,克服了采用传统方法制备核壳荧光纳米颗粒中存在的荧光染料泄露的问题 .制备的这种核壳荧... 采用油包水的反相微乳液方法 ,首次以羊抗人免疫球蛋白 ( Ig G)标记的异硫氰酸荧光素 ( FITC)为核材料 ,成功地制备了 FITC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 ,克服了采用传统方法制备核壳荧光纳米颗粒中存在的荧光染料泄露的问题 .制备的这种核壳荧光纳米颗粒比细胞小很多 ,且具有生物亲和性 ,可为纳米生物传感器件提供新型材料 .基于该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标记方法也为生物医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非同位素分析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荧光染料 荧光纳米材料 油包水微乳液 异硫氰酸荧光素 羊抗人免疫球蛋白 结构 纳米生物传感器 标记 临床诊断
下载PDF
Fe_3O_4/Au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光学性质 被引量:17
7
作者 崔亚丽 惠文利 +2 位作者 苏婧 王亚妮 陈超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3,共5页
在过量Fe3O4种子的存在下,通过盐酸羟氨对四氯合金酸的还原,制备得到了100nm以下核壳结构Fe3O4/Au磁性复合粒子,体系中未反应的Fe3O4种子可通过稀盐酸的处理去除.Fe3O4/Au复合粒子表现出特有的纳米光学效应,可见光区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 在过量Fe3O4种子的存在下,通过盐酸羟氨对四氯合金酸的还原,制备得到了100nm以下核壳结构Fe3O4/Au磁性复合粒子,体系中未反应的Fe3O4种子可通过稀盐酸的处理去除.Fe3O4/Au复合粒子表现出特有的纳米光学效应,可见光区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最大波长与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掺合的种子量以及分散介质的离子强度等有关.随着纳米复合粒子粒径的增大和分散介质离子强度的增高,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并出现峰形展宽的情况.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种子去除得愈彻底,体系纳米粒子粒径就愈均一,特征吸收峰会变窄.这种纳米复合粒子的光学性质对生物分子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粒子 Fe3O4 光学性质 Au 等离子体共振 分散介质 离子强度 粒子粒径 最大吸收峰 特征吸收峰 结构 光学效应 可见光区 分子检测 种子 稀盐酸 去除 磁性 峰形
原文传递
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4
8
作者 黄琨 向明 +1 位作者 周德惠 胡文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8-10,38,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制备核壳式无机 -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几种方法 ,着重概述了核壳式无机 -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表征技术。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 结构 制备 表征 干燥浴法 乳液聚合 界面聚合 纳米材料
下载PDF
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平华 伍胜利 +3 位作者 刘春华 黄璐 王文平 尤业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溶剂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交联
下载PDF
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增韧剂改性PVC的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会轩 杨海东 +1 位作者 戴英 冯之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8,共3页
用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增韧剂对PVC进行了抗冲击改性,研究了增韧剂的组成结构与增韧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在本工作所考察的范围内,增韧剂粒径越大,其增韧效果越好.电镜观察证实共混体系的形态为弹性体粒子均匀地分散在... 用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增韧剂对PVC进行了抗冲击改性,研究了增韧剂的组成结构与增韧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在本工作所考察的范围内,增韧剂粒径越大,其增韧效果越好.电镜观察证实共混体系的形态为弹性体粒子均匀地分散在PVC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聚丙烯酸酯 增韧剂 结构 改性
下载PDF
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乳液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海虹 涂伟萍 +1 位作者 胡剑青 陈震生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共3页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乳液粒子的形态进行分析证明乳液粒子具有核壳型结构。讨论了有机硅种类和用量,对乳液成膜后的机械性能、光泽和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有机硅改性的丙烯...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乳液粒子的形态进行分析证明乳液粒子具有核壳型结构。讨论了有机硅种类和用量,对乳液成膜后的机械性能、光泽和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聚氨酯乳液,在附着力、稳定性、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 有机硅 结构
下载PDF
SiO_2纳米壳的厚度对羰基铁/SiO_2核壳复合粒子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童国秀 王维 +1 位作者 官建国 张清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61-1466,共6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表面改性剂,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在羰基铁粒子表面均匀快速地包覆不同厚度的SiO_2纳米壳层,并研究了SiO_2纳米壳层厚度对羰基铁/SiO_2核壳复合粒子的抗热氧化性能、静磁性能、微波介电常数和吸波性能的...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表面改性剂,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在羰基铁粒子表面均匀快速地包覆不同厚度的SiO_2纳米壳层,并研究了SiO_2纳米壳层厚度对羰基铁/SiO_2核壳复合粒子的抗热氧化性能、静磁性能、微波介电常数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SiO_2纳米壳层的厚度,羰基铁/SiO_2核壳复合粒子的抗热氧化能力提高,比饱和磁化强度出现最大值,矫顽力和剩余磁化强度出现最小值,微波介电常数单调降低;用其制备的吸波涂层材料在壳层厚度为15nm时,反射损耗(?)-8dB的带宽达到最大值,超过10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羰基铁 二氧化硅 微波吸收
下载PDF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甘孟瑜 刘娟 杨治国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8,62,共5页
采用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乳液的软硬单体配比、引发剂、乳化剂及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比例为1∶1.25~1∶1、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分别为0.5%和3%~4%、聚合... 采用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乳液的软硬单体配比、引发剂、乳化剂及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比例为1∶1.25~1∶1、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分别为0.5%和3%~4%、聚合温度为(80±1)℃时得到的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采用FT-IR、TEM、DSC对聚合物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核壳结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结构 性能研究 合成 种子乳液聚合 预乳化工艺 聚合物乳液 单体配比 乳液性能 综合性能 引发剂 乳化剂 半连续 TEM DSC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TiO_2/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被引量:20
14
作者 徐瑞芬 佘广为 《有机硅材料》 CAS 2003年第6期11-14,共4页
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 (TiO2 )粒子表面进行预处理 ,使其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 ,并在其表面接枝上可反应的有机官能团。通过改性纳米TiO2 表面上的原位聚合反应 ,制备了纳米TiO2 /硅丙复合乳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 ,... 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 (TiO2 )粒子表面进行预处理 ,使其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 ,并在其表面接枝上可反应的有机官能团。通过改性纳米TiO2 表面上的原位聚合反应 ,制备了纳米TiO2 /硅丙复合乳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 ,乳液中存在两种结构的乳胶粒子 :一种是以聚丙烯酸酯为核、有机硅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硅丙乳胶粒子 ;另一种是以纳米TiO2 为核、有机聚合物为壳的纳米TiO2 /聚合物复合结构乳胶粒子。乳胶粒子的结构形态可由乳化剂的用量控制。该复合乳液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在较短时间内对细菌的杀灭率可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纳米二氧化钛 有机硅 改性 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结构
下载PDF
锐钛矿型TiO_2/MnFe_2O_4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特性 被引量:25
15
作者 付乌有 杨海滨 +1 位作者 刘冰冰 邹广田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40,共5页
采用柠檬酸盐前驱体技术,合成了粒径约为20~70nm的尖晶石结构MnFe2O4纳米颗粒,用聚乙烯亚胺(PEI)对MnFe2O4纳米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后,以异丙醇钛为前驱物,采用sol—gel法在纳米MnFe2O4表面包覆锐钛矿型TiO2纳米层形成核壳结构。利... 采用柠檬酸盐前驱体技术,合成了粒径约为20~70nm的尖晶石结构MnFe2O4纳米颗粒,用聚乙烯亚胺(PEI)对MnFe2O4纳米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后,以异丙醇钛为前驱物,采用sol—gel法在纳米MnFe2O4表面包覆锐钛矿型TiO2纳米层形成核壳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以及磁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采用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对所制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核壳结构TiO2/MnFe2O4复合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活性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达到一定厚度以后,其催化活性不随壳层厚度的增加而改变。复合颗粒中TiO2含量达到30wt%,反应时间4h时,TiO2/MnFe2O4磁性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光降解率达到100%,与纯TiO2纳米粉体的催化活性相当,且光催化活性稳定,是一种便于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高效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2O4/TiO2 结构 复合纳米颗粒 磁性光催化剂
下载PDF
兼具高亮度高效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结构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申怀彬 高强 +6 位作者 林岳 李晓光 贾瑜 王书杰 杜祖亮 李林松 张振宇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2-345,共4页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存在高亮度时效率低、高效率下亮度低的问题。如何在高亮度的同时保持高效率、且具有高稳定性,是QLED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也是制约其在高亮高效显示和照明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团队通过...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存在高亮度时效率低、高效率下亮度低的问题。如何在高亮度的同时保持高效率、且具有高稳定性,是QLED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也是制约其在高亮高效显示和照明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团队通过设计以硒为阴离子贯穿元素的核壳结构量子点(CdSe/ZnSe),优化了发光层能级与传输层能级的匹配,提高了载流子的注入效率和平衡,从而实现了器件整体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在可见光区标志性的红、绿、蓝三基色QLED器件上,获得的最高亮度和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356 000、614 000、62 600cd/m^2和21.60%、22.90%、8.05%。在器件稳定性方面,红色和绿色QLED器件的寿命达到160万小时以上,蓝色的寿命达到7 000小时以上,解决了以往QLED在高亮度下低效率、高效率下低亮度的关键难题,首次实现了兼具高亮度高效率的红、绿、蓝QLED器件,原理上展示了QLED在显示与照明两大领域都将大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结构 外量子效率 高效高亮
原文传递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结构、形态及性能 被引量:21
17
作者 龚兴宇 范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合成的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化学结构、粒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为一具有核壳形态结构的新型乳胶液,其核/壳间存在化学键合。通过与纯丙乳液和硅-丙共聚复... 利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合成的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化学结构、粒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为一具有核壳形态结构的新型乳胶液,其核/壳间存在化学键合。通过与纯丙乳液和硅-丙共聚复合乳液薄膜性能分析与比较,发现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胶乳膜在耐热老化性、耐水性及力学性能上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丙烯酸酯 有机硅氧烷 复合乳液
下载PDF
核壳型超级柔软印花粘合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高宇 房宽峻 张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2,共3页
用有机硅及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共聚物乳液。探讨了聚合条件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用透射电镜照片、红外光谱图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并分析了以该乳液作为印花粘合剂进行涂料印花后棉织物的性能。结... 用有机硅及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共聚物乳液。探讨了聚合条件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用透射电镜照片、红外光谱图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并分析了以该乳液作为印花粘合剂进行涂料印花后棉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核壳型乳液最佳的合成条件是复合乳化剂用量为6%,引发剂用量为0.6%.反应温度为80~85℃,并且随着聚合物中有机硅含量的增加,印花织物的刚度逐渐减小,织物的颜色性能如L、c及K/S值均显著增加,说明印花后织物的手感柔软,织物的色牢度有相应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乳液 结构 制备 印花粘合剂
下载PDF
纳米结构MnO_2的水热合成、晶型及形貌演化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英品 周晓荃 +2 位作者 周慧静 沈铸睿 陈铁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23-1226,共4页
以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纳米结构MnO2,并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跟踪考察了二氧化锰的晶型及微观形貌随水热反应时间的演变过程,在Ostwald ripening机理作用下,MnO... 以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纳米结构MnO2,并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跟踪考察了二氧化锰的晶型及微观形貌随水热反应时间的演变过程,在Ostwald ripening机理作用下,MnO2晶型转化过程为γ-MnO2,α-MnO2和β-MnO2,同时形貌由微米球转变为海胆结构、空心海胆结构和纳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水热合成 晶型 结构 纳米线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改性技术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平华 伍胜利 王文英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9-44,共6页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交联改性、丙烯酸酯改性与互穿网络改性等相关改性的方法、理论、聚合工艺及改性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应用等。并指出在使用内交联法制备水性聚氨酯时,采用特殊的分子结构设计,可以获得较高交联密...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交联改性、丙烯酸酯改性与互穿网络改性等相关改性的方法、理论、聚合工艺及改性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应用等。并指出在使用内交联法制备水性聚氨酯时,采用特殊的分子结构设计,可以获得较高交联密度的水性聚氨酯;采用外交联法制备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溶剂性、耐候性、低温成膜性等性能;在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中,采用顺序的方法可合成出同时含有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乳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树脂 改性技术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改性 分子结构设计 复合乳胶粒 聚丙烯酸酯 交联改性 互穿网络 聚合工艺 交联密度 机械性能 耐溶剂性 结构 交联法 聚氯酯 耐候性 成膜性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