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解多层弹性半空间轴对称问题的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69
1
作者 钟阳 王哲人 郭大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7-43,共7页
本文利用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出了多层弹性半空间轴对称问题在轴对称荷载作用下,层间完全接触情况的解析解。本文的方法概念清晰,公式简洁,易于应用。文中还给出了计算实例,所得的结果与其它文献的结果完全一致。
关键词 柔性路面 传递矩阵法 弹性半空间
下载PDF
路面结构层间结合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关昌余 王哲人 郭大智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0-80,共11页
我国现行的柔性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是以多层弹性体理论解为基础,其层间假设为两种极端情况:完全连续和完全光滑。本文引用古德曼(Goodman)层间结合力学模型来描述多层柔性路面结构层间的半结合状态,并基于这种力学模型给出了求解半结合N... 我国现行的柔性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是以多层弹性体理论解为基础,其层间假设为两种极端情况:完全连续和完全光滑。本文引用古德曼(Goodman)层间结合力学模型来描述多层柔性路面结构层间的半结合状态,并基于这种力学模型给出了求解半结合N层弹性体应力、位移理论解的边界条件。文中计算分析了层间粘结系数K对路面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提出了抗剪强度和粘结系数的实验室实测结果;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粘结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可用于柔性路面结构设计的粘结系数取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路面 路面 结构 层间结合状态
下载PDF
CBR试验内在机理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柏年 朱凤艳 韩勤 《交通标准化》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CBR试验是公路柔性路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量不同土壤材料试验数据的分析和理论上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CBR试验值是公路路基、底基层局部抗剪切能力特性及其水稳定性的表征,影响 CBR试验值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材料颗粒的尺... CBR试验是公路柔性路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量不同土壤材料试验数据的分析和理论上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CBR试验值是公路路基、底基层局部抗剪切能力特性及其水稳定性的表征,影响 CBR试验值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材料颗粒的尺寸、强度、粗糙度、密度、外部形状等以及水浸泡试验特性。目前,国内外的 CBR试验规程还存在不足之处,应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材料 影响因素 CBR试验 局部抗剪切能力 水稳定性 公路 柔性路面
下载PDF
柔性路面路基土的永久变形 被引量:47
4
作者 邱延峻 孙振堂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柔性路面路基土在车辆重复轴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的计算方法。采用现行路基路面设计理论中将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分别处理的通行准则 ,结合本文作者提出的一个路基土永久变形特性的实用模型 ,给出了计算永久变形的步骤并演示了... 提出了一种柔性路面路基土在车辆重复轴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的计算方法。采用现行路基路面设计理论中将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分别处理的通行准则 ,结合本文作者提出的一个路基土永久变形特性的实用模型 ,给出了计算永久变形的步骤并演示了一个算例。还分析了路基土的永久变形对柔性路面结构中两种常见损伤模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路面 路基土 路面设计 公路工程
下载PDF
不同类型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控制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艳红 申爱琴 +2 位作者 郭寅川 王学礼 冯亚军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1,共6页
以西安—铜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设计指标体系。采用壳牌计算软件Bisar3.0分析材料参数对路面力学响应的敏感性,从路面受力均衡角... 以西安—铜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设计指标体系。采用壳牌计算软件Bisar3.0分析材料参数对路面力学响应的敏感性,从路面受力均衡角度验证各类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柔性路面采取弯拉应变与面层剪应力指标进行双控,可实现基层模量的合理取值;半刚性路面与复合式路面采取基层拉应力与面层剪应力指标进行双控,可对半刚性基层模量起到牵制作用;沥青路面设计增加抗剪指标尤为必要,可对材料参数起到制约作用,实现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的双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柔性路面 复合式路面 半刚性路面 设计指标 剪应力
下载PDF
长效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被引量:13
6
作者 白琦峰 王静 陈荣生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长效性路面是一种高性能的柔性路面 ,是近年来国外道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国内也逐步开展了对长效性路面的研究。该文在分析柔性路面病害的基础上 ,系统介绍了长效性路面的设计思路、设计指标和厚度计算方法 ,最后指出在引入国外长效性... 长效性路面是一种高性能的柔性路面 ,是近年来国外道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国内也逐步开展了对长效性路面的研究。该文在分析柔性路面病害的基础上 ,系统介绍了长效性路面的设计思路、设计指标和厚度计算方法 ,最后指出在引入国外长效性路面设计技术时需要进行的一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路面 沥青路面结构 路面设计 道路 厚度计算 设计指标 病害 国外 国内 技术
下载PDF
柔性路面中层底面弯拉应力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璐 郑凯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4-28,44,共6页
通过有限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出大量的常用情况下的路面中层底面弯拉应力,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弯拉应力与路面各结构层厚度与材料特性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可简便迅速地计算出中层底面弯拉应力.
关键词 柔性路面 弯拉应力 弹性层状体系 回归方程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洪亮 胡长顺 许伟清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0,共5页
将车辆荷载的接地形状简化为矩形,将柔性路面视作多层粘弹性半空间体,并考虑路基材料对应变幅的依赖性,采用修正的平面应变模型,用传递矩阵配拉氏变换和傅立叶变换法,对移动的平稳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柔性路... 将车辆荷载的接地形状简化为矩形,将柔性路面视作多层粘弹性半空间体,并考虑路基材料对应变幅的依赖性,采用修正的平面应变模型,用传递矩阵配拉氏变换和傅立叶变换法,对移动的平稳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柔性路面任意深度处的应力和位移,并将理论计算结果用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移动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结果正确,计算简单,便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柔性路面 动力响应 移动荷载 多层粘弹体系 传递矩阵 拉氏变换 傅立叶变换
下载PDF
车辆超载运输对路面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魏连雨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车辆超载运输对路面危害极大,特别是对一些设计等级偏低的半刚性基层。文章通过对轴载分布的实际调查,分析了超载对柔性路面使用质量与寿命的影响,强调应从设计及管理上加强重视,对运输车辆实行限载运输。
关键词 轴载分布 超载运输 限载 柔性路面 车辆 寿命
全文增补中
层间接触条件对柔性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涛 郝培文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4,共5页
考虑不同的层间接触条件,利用层状线弹性程序对路面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联结层与基层的不良接触可导致路面结构寿命缩短多达80%。对于表面层和联结层接触不良的情况,路面寿命对由交通荷载引起的水平荷载特别敏感。采用静态线... 考虑不同的层间接触条件,利用层状线弹性程序对路面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联结层与基层的不良接触可导致路面结构寿命缩短多达80%。对于表面层和联结层接触不良的情况,路面寿命对由交通荷载引起的水平荷载特别敏感。采用静态线性二维有限元模型和非线性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的分析也证实了这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柔性路面 层间接触 界面 有限元
下载PDF
土工格栅在柔性路面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奚静 《公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13,共6页
介绍土工格栅应用于柔性路面的历史及在我国的发展。分析土工格栅的路用性能,介绍了施工方法。其主要功能是利用其良好的抗拉性及整体性,弥补沥青混合料的缺陷。
关键词 柔性路面 土工格栅 公路
原文传递
车辆多轮动载作用下柔性路面动应力响应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大维 戴宗宏 +1 位作者 陈洋 陈焕明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44,共9页
为研究重型车辆多轮动荷载产生的柔性沥青路面应力特性,建立考虑黏弹性的柔性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重型车辆多轮随机动荷载和移动恒动荷载作用下柔性沥青路面动态应力响应。结果表明:在路面的确定位置,2种动荷载作用下沥青各层... 为研究重型车辆多轮动荷载产生的柔性沥青路面应力特性,建立考虑黏弹性的柔性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重型车辆多轮随机动荷载和移动恒动荷载作用下柔性沥青路面动态应力响应。结果表明:在路面的确定位置,2种动荷载作用下沥青各层的各向应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每个车轮通过时各向应力变化规律不同,沥青下面层Sup25底面纵向和横向应力呈现拉应力状态,且大于沥青各层上面的各向拉、压应力;在车辆行驶区域,沥青层各点的各向拉应力和压应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及大小均不相同,随机动荷载作用下各点的各向拉应力和压应力最大值的变化幅度较大,分别大于和小于移动恒动荷载作用下各点的各向拉应力和压应力最大值;沥青层各层在随机动荷载作用下各向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相对移动恒动荷载作用下各向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增加1.63%~20.14%和2.13%~28.93%;在研究柔性沥青路面动态响应时,必须考虑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车辆多轮动荷载及其随机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柔性路面 数值模拟 多轮动荷载 动态响应 有限元模型 黏弹性
原文传递
柔性路面弯沉和路基压应变指标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卫 何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6-69,共4页
分析了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对路面控制设计的不完全一致性,建立了路表弯沉和土基须面压应变的相关关系,在明确了设计弯沉和容许弯沉的概念后,利用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的相关关系式,并借鉴了AI法土基须面容许压应变方程,... 分析了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对路面控制设计的不完全一致性,建立了路表弯沉和土基须面压应变的相关关系,在明确了设计弯沉和容许弯沉的概念后,利用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的相关关系式,并借鉴了AI法土基须面容许压应变方程,推导了旨在体现对土基顶面压应变进行控制的设计弯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路面 弯沉 压应变 设计指标 路基
下载PDF
级配碎石垫层沥青路面非线性分析及模量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海远 郑传超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9-33,38,共6页
笔者在文中结合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级配碎石垫层材料非线性本构模型关系,对级配碎石垫层弹性模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编制了计算级配碎石垫层计算点弹性模量的程序,绘制了碎石垫层回弹模量等值线图,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级配碎石垫层沥青... 笔者在文中结合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级配碎石垫层材料非线性本构模型关系,对级配碎石垫层弹性模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编制了计算级配碎石垫层计算点弹性模量的程序,绘制了碎石垫层回弹模量等值线图,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级配碎石垫层沥青路面进行线弹性有限元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碎石垫层 柔性路面 非线性 模量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的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志林 黄晓明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30,共3页
对于沥青路面设计,选用了路基顶面压应变为设计时的控制指标。利用BISAR程序,计算了不同路面结构在不同轴重、不同胎压下路基顶面压应变。根据轴载换算等效原则,计算了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的不同路面结构在不同轴重、不同胎压下轴载换算... 对于沥青路面设计,选用了路基顶面压应变为设计时的控制指标。利用BISAR程序,计算了不同路面结构在不同轴重、不同胎压下路基顶面压应变。根据轴载换算等效原则,计算了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的不同路面结构在不同轴重、不同胎压下轴载换算指数。结果表明,不同胎压、不同轴重及不同路面结构等情况对轴载换算指数的影响较小,各种情况下轴载换算系数的平均值为0.986;并结合路基顶面容许压应变计算得到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的轴载换算系数为4.93。分析结果可为今后路面设计方法的轴载换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柔性路面 BISAR 轴载换算 压应变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设计参数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志鸿 任惠清 +2 位作者 周继业 凌天清 杨孟余 《华东公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34,共7页
为了配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的修订,在交通部公路管理司领导下,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同济大学等18个单位大力协作开展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本文是介绍该课题专题研究之一的“材料设计参数的研究”内容的系... 为了配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的修订,在交通部公路管理司领导下,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同济大学等18个单位大力协作开展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本文是介绍该课题专题研究之一的“材料设计参数的研究”内容的系列文章之一,文中介绍了多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模量、劈裂强度和模量的室内试验、室内外试验对比以及设计参数推荐值的确定,并已纳入JTJ 014—97(1997.10.1开始实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公路 柔性路面 半刚性 基层材料 设计
下载PDF
柔性路面损坏状况综合评价AHP-Fuzzy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陆亚兴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81-88,共8页
柔性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是柔性路面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养护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依据国内外柔性路面评价的有关成果,提出了评价柔性路面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的AHP模型,从而确... 柔性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是柔性路面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养护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依据国内外柔性路面评价的有关成果,提出了评价柔性路面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的AHP模型,从而确定了指标权重。最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柔性路面损坏状况综合评价Fuzzy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模糊数学 柔性路面
下载PDF
粒料基(垫)层材料回弹模量的足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凌天清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65-72,共8页
粒料类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十分复杂,因而表示其变形性质的回弹模量也是一相当复杂的物理力学指标,在作粒料类基(垫)层的力学分析时,将其模量取为常数,就显得十分勉强.本文在野外足尺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粒料基(垫)层材料回... 粒料类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十分复杂,因而表示其变形性质的回弹模量也是一相当复杂的物理力学指标,在作粒料类基(垫)层的力学分析时,将其模量取为常数,就显得十分勉强.本文在野外足尺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粒料基(垫)层材料回弹模量与粒料层厚度和基础(下卧层)模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此关系模型可用于道路路面结构非线性、铁路路床和砂砾石换填地基的力学分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料基层材料 回弹模量 足尺试验 公路 柔性路面
下载PDF
长寿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极限应变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予红 温永 +2 位作者 程怀磊 孙立军 朱晓旭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114,共13页
长寿柔性路面设计通常采用沥青层底极限拉应变和土基顶部极限压应变作为控制指标。现阶段极限应变指标参照室内试验结果确定,且数值相对固定。而现场路面结构层应变响应值受结构厚度、荷载、环境作用(温度及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服役过... 长寿柔性路面设计通常采用沥青层底极限拉应变和土基顶部极限压应变作为控制指标。现阶段极限应变指标参照室内试验结果确定,且数值相对固定。而现场路面结构层应变响应值受结构厚度、荷载、环境作用(温度及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服役过程中不断演化。以2条服役超过35年的柔性路面结构(屯门公路与吐露港公路)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服役阶段路面结构层在不同荷载、环境作用下的极限应变响应,探讨了柔性路面极限应变的大概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服役状态下,屯门公路高温状态下沥青层底的极限拉应变为376×10^-6,土基顶部极限压应变为562×10^-6;低温状态下上述极限应变分别降为87×10^-6,249×10^-6;吐露港公路高温状态下沥青层底、土基顶部极限应变分别为149×10^-6,324×10^-6,低温状态下上述应变分别降为50×10^-6,156×10^-6。在经过长期服役后,老化状态下2类路面沥青层底拉应变及土基顶部压应变均大幅降低。屯门公路在使用36年后,某些路段出现零星的疲劳破坏,而吐露港公路则没有发现疲劳破坏。极限应变计算结果表明,路面关键位置的应变受荷载、沥青层厚度、温度和沥青层老化状态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长寿柔性基层路面设计中,荷载、沥青层厚度、温度及沥青层老化状态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长寿路面 试验研究 柔性路面 极限应变 沥青老化
原文传递
道路安定理论的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娟 余海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5-1262,1268,共9页
30多年来,国际上的道路设计原理及方法逐渐从传统经验法向运用理论框架方面转变。但这些理论框架主要基于土和粒状材料的弹性假设,从而限制了材料塑性性能的发挥。安定分析基于弹塑性理论,可以确定结构在循环或变值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承载... 30多年来,国际上的道路设计原理及方法逐渐从传统经验法向运用理论框架方面转变。但这些理论框架主要基于土和粒状材料的弹性假设,从而限制了材料塑性性能的发挥。安定分析基于弹塑性理论,可以确定结构在循环或变值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承载力,因此,能够被运用于道路承受交通荷载的问题。阐述了安定理论的概念以及两种经典安定定理,回顾了道路安定分析方法的创始及发展过程,包括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讨论了残余应力在道路中的分布、两种求解道路安定荷载极限的方法,以及与塑性极限分析的比较,并把一种下限安定分析方法应用于多层柔性路面的设计,最后展望了道路安定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分析 交通荷载 柔性路面 MOHR-COULOMB准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