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2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斑秃诊疗指南(2019) 被引量:95
1
作者 周城 +2 位作者 章星琪 范卫新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2,共4页
斑秃(AA)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非瘢痕性脱发。本病临床表现为头皮突然发生的边界清晰的圆形斑状脱发,轻症患者大部分可自愈,约半数患者反复发作,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脱发可累及整个头皮,甚至全身的被毛。本病可发生于... 斑秃(AA)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非瘢痕性脱发。本病临床表现为头皮突然发生的边界清晰的圆形斑状脱发,轻症患者大部分可自愈,约半数患者反复发作,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脱发可累及整个头皮,甚至全身的被毛。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青年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诊疗
下载PDF
斑秃病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2
作者 陈炜 刘维达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遗传因子在决定该病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且常是多因子同时起作用。斑秃与HLA基因座的关系尤为重要 ;而免疫系统中T细胞、细胞因子在斑秃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遗传因子和环境... 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遗传因子在决定该病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且常是多因子同时起作用。斑秃与HLA基因座的关系尤为重要 ;而免疫系统中T细胞、细胞因子在斑秃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遗传因子和环境因子的联合作用才能发生斑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病因学 T细胞 细胞因子 HLA基因座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107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3
作者 周静 杨勤萍 +2 位作者 徐峰 楼玮 盛友渔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46-447,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和活动期治疗前后全秃或普秃患者血清中T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107例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每组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疗效;选择活动期组全秃或普秃患者检测治...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和活动期治疗前后全秃或普秃患者血清中T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107例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每组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疗效;选择活动期组全秃或普秃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因子。结果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有效率分别为76.79%和90.2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例活动期全秃或普秃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升高、INF-γ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L-2,IL-4和IL-1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确切,可能通过其免疫调节作用、改善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等途径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斑秃
下载PDF
斑秃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信度分析及因子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谭欢 兰雪梅 +2 位作者 周村建 余南岚 杨希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斑秃(A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时的信度及因子结构。方法:采用DLQI量表评估AA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用信度分析及因子分析评估DLQI的信度及因子结构。结果:共调查了168例A... 目的:探讨斑秃(A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时的信度及因子结构。方法:采用DLQI量表评估AA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用信度分析及因子分析评估DLQI的信度及因子结构。结果:共调查了168例AA患者,DLQI得分为0-26分,平均为(6.82±5.85)分。DLQI评分与患者的病程、脱发面积、斑秃类型、拉发试验、甲改变及应激事件等6个因素有关。DLQI量表信度分析显示,整体量表的Cronbach系数α=0.876(〉0.7),删除问题l,α达最大值0.886。因子分析显示,DLQI量表用于测评AA时,特征值〉1的因子有2个,累计贡献率达59.58%。结论:AA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中等程度的影响。DLQI可以用来评估AA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生活质量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信度分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斑秃皮损的皮肤镜影像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36
5
作者 赵莹 蔡泽明 +4 位作者 巩毓刚 西兰 杨建 陈闻纳 章星琪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讨皮肤镜下斑秃皮损的微细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 使用皮肤镜观察62例斑秃患者和44例其他类型脱发患者的皮损,收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对其中15例斑秃患者进行皮损部位组织病理活检,以了解皮肤镜的组织形态学基础... 目的 探讨皮肤镜下斑秃皮损的微细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 使用皮肤镜观察62例斑秃患者和44例其他类型脱发患者的皮损,收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对其中15例斑秃患者进行皮损部位组织病理活检,以了解皮肤镜的组织形态学基础.结果 皮肤镜下斑秃影像为黄点征、黑点征、断发、毳毛、新生短发和感叹号样毛发.黄点征发生率最高(83.9%),而诊断斑秃的特异性指标为感叹号样毛发、黑点和断发,且后三者发生率与斑秃的活动性及轻拉发试验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发生率与轻拉发实验阳性率及断发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黄点征发生率和病理下毛囊口角栓阳性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新生短发发生率和毛囊周围肥大细胞浸润发生率以及黑点发生率则与生长期与退行期毛囊之间比例减少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可以用黄点征作为斑秃诊断的初筛指标,而感叹号样毛发、黑点和断发对于确诊斑秃的特异性较高,且提示患者病情仍处于活动期.斑秃患者皮肤镜影像与病理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判断病情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皮肤镜检查 病理过程
原文传递
斑秃发病机理探讨 被引量:33
6
作者 章星琪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斑秃患者之间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的跨度很大,且病因病机未明。斑秃到底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一组由不同的病因病机导致毛囊快速退行性变即共同最后结局的临床现象?从其临床表现和现有研究进展推论,斑秃可能并非由某一种病因造成,而是多... 斑秃患者之间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的跨度很大,且病因病机未明。斑秃到底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一组由不同的病因病机导致毛囊快速退行性变即共同最后结局的临床现象?从其临床表现和现有研究进展推论,斑秃可能并非由某一种病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应激、免疫系统中的自身免疫和变态反应、皮肤屏障、病原体感染等因素的协同作用。头皮微环境的炎症因素到达一定的阈值后,引起区域的毛囊退行性变。所以,斑秃患者之间的病因各有不同,只是最后的共同结果为毛囊退行性变。因此,斑秃可能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各种炎症因素导致毛囊快速退行性变的一种现象。另外,它可能是由助炎症细胞因子致病的免疫相关性疾病,而非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梳理斑秃的临床病理特点、研究成果和新假说,试图理解斑秃疾病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发病机制 毛囊退行性变 免疫相关性疾病
下载PDF
斑秃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7
作者 郭红卫 郝飞 吴志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9-181,共3页
斑秃是一种毛囊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毛囊免疫耐受被打破,黑素细胞相关蛋白激发Th1型免疫反应主要攻击生长期毛囊,引起骤然非瘢痕性毛发脱失。毛囊研究的便宜性和斑秃体外模型的成熟建立使斑秃免疫学研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 斑秃是一种毛囊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毛囊免疫耐受被打破,黑素细胞相关蛋白激发Th1型免疫反应主要攻击生长期毛囊,引起骤然非瘢痕性毛发脱失。毛囊研究的便宜性和斑秃体外模型的成熟建立使斑秃免疫学研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占有优势地位。本文从免疫相关基因的易感性、自身抗原表位扩展、自身抗体的体内非致病性、T细胞相互作用与调节等方面对斑秃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进展作了回顾,以助于研究者对其有更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免疫赦免截获 T细胞激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旭娥 周雅 李红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轻型斑秃组和重型斑秃组患者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轻型斑秃组和重型斑秃组患者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型斑秃组明显高于轻型斑秃组(P均<0.01);IL-10水平在轻型斑秃组、重型斑秃组、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斑秃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而IFN-γ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斑秃过程中,可能通过促进IL-10分泌,纠正Th1/Th2平衡失调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复方甘草酸苷 TH1/TH2 干扰素-γ 白介素-10
下载PDF
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和男性型秃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雪源 刘训荃 +7 位作者 许爱娥 吴荣荣 林麟 崔盘根 李慧珠 岳晓玉 贾虹 靳培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米诺地尔酊 斑秃 男性型秃发 临床观察 药物疗法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中国六城市斑秃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婷琳 沈佚葳 +15 位作者 周城 王晓燕 丁晓岚 田珊 刘盈 彭光辉 薛树旗 周俊娥 王仁利 孟雪梅 裴广德 白云花 刘青 李航 陈捷 张建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68-670,共3页
目的通过多地区人群调查获得我国斑秃患病率等基本数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统一设计调查表,在我国6个省各选一个城市进行社区人口斑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19974人,收回有效问卷17345份,应答率为86.84%。发现斑秃患... 目的通过多地区人群调查获得我国斑秃患病率等基本数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统一设计调查表,在我国6个省各选一个城市进行社区人口斑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19974人,收回有效问卷17345份,应答率为86.84%。发现斑秃患者47例,总患病率为0.27%,标化患病率为0.24%。男性患病率为0.38%,女性患病率为0.18%,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6.53,P〈0.05)。在47例斑秃患者中,脱发面积〈1/3头皮面积者占70.21%,〉1/3占29.79%,全秃占2.13%,普秃占2.13%;有阳性家族史者8.51%。太原地区斑秃患病率为0.45%,西昌为0.33%,廊坊为0.28%,焦作为0.22%,淄博为0.17%,海拉尔为0.19%,各地区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6城市斑秃患病率为0.27%。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患病率 研究
原文传递
斑秃皮损血流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达灿 胡东流 +1 位作者 区勇全 国维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1,共2页
斑秃皮损血流量变化的研究陈达灿1胡东流2区勇全2指导国维1斑秃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已有报道[1],我们运用激光多普勒技术对38例斑秃患者共56个斑秃皮损的血流量进行了检测,旨在进一步探讨微循环改变在斑秃病理机制中... 斑秃皮损血流量变化的研究陈达灿1胡东流2区勇全2指导国维1斑秃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已有报道[1],我们运用激光多普勒技术对38例斑秃患者共56个斑秃皮损的血流量进行了检测,旨在进一步探讨微循环改变在斑秃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皮损 血流量 微循环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朱培成 禤国维 +1 位作者 陈达灿 范瑞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85-1687,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P)对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8例轻型斑秃、12例重型斑秃患者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经APS刺激后Th1型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P)对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8例轻型斑秃、12例重型斑秃患者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经APS刺激后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Th2型细胞因子IL-10及转录因子T-bet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与健康对照及自身对照组比较,APS与PHA共同刺激斑秃患者PB-MC后可显著下调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及转录因子T-bet基因表达(P<0.05),逆转斑秃患者Th1型反应。结论APS可抑制斑秃患者转录因子T-bet及Th1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逆转Th1型反应,中药黄芪治疗斑秃有效的机制可能部分与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细胞因子 T-BET 基因表达 黄芪多糖
下载PDF
毫针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60例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明明 蔡圣朝 黄雪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9-490,共2页
目的:观察毫针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斑秃患者采用毫针针刺"头项十针"为主的腧穴结合梅花针叩刺脱发区域和生姜涂擦脱发区域治疗,针刺每天1次,梅花针叩刺、生姜涂擦2d1次,10d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 目的:观察毫针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斑秃患者采用毫针针刺"头项十针"为主的腧穴结合梅花针叩刺脱发区域和生姜涂擦脱发区域治疗,针刺每天1次,梅花针叩刺、生姜涂擦2d1次,10d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60例患者经15~45d治疗,痊愈4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其中愈显率为88.3%,痊愈率为71.7%。结论:毫针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针刺 梅花针叩刺
原文传递
T细胞因子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周静 丁杨峰 +1 位作者 杨勤萍 徐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T细胞因子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比较活动期和稳定期斑秃患者血清T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并探讨斑秃患者的Th1和Th2免疫功能状况。方法107例斑秃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采用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Sandwich,ELISA... 目的研究T细胞因子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比较活动期和稳定期斑秃患者血清T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并探讨斑秃患者的Th1和Th2免疫功能状况。方法107例斑秃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采用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Sandwich,ELISA)检测活动期和稳定期组斑秃患者血清的IFN-γ、IL-2、IL-4、IL-10和IL-16水平,并分析脱发严重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稳定期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血清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L-16水平比较,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IL-10水平比较,稳定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活动期组显著低于稳定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脱发面积占头皮面积百分比增加,患者血清IFN-γ升高(P均<0.05),IL-2、4、10、16水平的改变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参与斑秃稳定期免疫反应,可能与诱导斑秃发病无关;IL-4和IL-10与病情活动有关;IL-2和IL-16可能与斑秃发病无关;IFN-γ可能与斑秃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细胞因子 T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精神应激事件与斑秃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建 赵莹 章星琪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斑秃患者各种精神应激事件的临床调查,探讨精神应激因素与斑秃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应激事件量表对124例斑秃病人与124例正常对照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调查研究。结果:斑秃患者发病前半年内重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和... 目的:通过对斑秃患者各种精神应激事件的临床调查,探讨精神应激因素与斑秃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应激事件量表对124例斑秃病人与124例正常对照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调查研究。结果:斑秃患者发病前半年内重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和精神压力积分值均比正常对照组高,而且轻型斑秃患者的发生率和分值均高于重型患者。在诸多因素中,斑秃组睡眠习惯的改变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在调查斑秃患者本人对精神压力与斑秃发病关系的感知项目中,78.2%患者认为自身斑秃的发生与精神压力有关,76.6%病人感觉精神压力使斑秃加重,轻型与重型之间无差异。结论: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在斑秃的发病中起重要诱发作用,而轻型斑秃患者发病前精神压力高于重型患者。临床工作中对斑秃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提供心理治疗及推荐减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精神 斑秃
下载PDF
常见脱发疾病皮肤镜征象与病理的联系 被引量:24
16
作者 章星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71-774,共4页
在毛发领域,皮肤镜主要用于观察毛干和毛囊单位形态、皮肤表面结构的颜色、血管形态和病原体等。常见的脱发疾病有其特殊的皮肤镜征象,可用于诊断、鉴别诊断及疾病活动程度和治疗结果的评判,例如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的鉴别诊断、急性... 在毛发领域,皮肤镜主要用于观察毛干和毛囊单位形态、皮肤表面结构的颜色、血管形态和病原体等。常见的脱发疾病有其特殊的皮肤镜征象,可用于诊断、鉴别诊断及疾病活动程度和治疗结果的评判,例如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的鉴别诊断、急性弥漫性脱发的病因判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毛发疾病 脱发 斑秃 雄激素性脱发 拔毛癖 脱发性毛囊炎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与斑秃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黄卫宁 侯显曾 +2 位作者 卢浩锵 卢慧敏 徐霞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CD3+、CD4+、CD8+T)在斑秃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斑秃患者PBMC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重型斑秃、轻型斑秃的CD4+T淋巴细胞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CD3+、CD4+、CD8+T)在斑秃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斑秃患者PBMC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重型斑秃、轻型斑秃的CD4+T淋巴细胞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型斑秃、轻型斑秃的CD8+T淋巴细胞表达亦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T淋巴细胞表达、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了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斑秃的发病机理,CD8+和CD4+T淋巴细胞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两者协同作用导致毛囊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斑秃患者皮损中CD4^+和CD8^+T细胞的检测 被引量:21
18
作者 肖风丽 房文亮 +2 位作者 高顺强 李美洲 林元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6-397,共2页
关键词 斑秃 CD4^+T细胞 CD8^+T细咆
下载PDF
精神情绪因素与斑秃的关系 被引量:17
19
作者 曾敬思 曾昭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斑秃 精神因素 情绪 病因
原文传递
依巴斯汀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福高 徐承智 虞英民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4期371-374,共4页
以组胺H1受体为靶点的抗组胺药物是重要的过敏性疾病治疗药物,迄今已有第一代、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共50余种组胺H1受体拮抗剂供临床应用。苯海拉明、茶苯海明、氯苯那敏等一代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有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存在困倦、耐... 以组胺H1受体为靶点的抗组胺药物是重要的过敏性疾病治疗药物,迄今已有第一代、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共50余种组胺H1受体拮抗剂供临床应用。苯海拉明、茶苯海明、氯苯那敏等一代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有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存在困倦、耐药、短效、口干等副作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依巴斯汀、氮卓斯汀、非索非那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和咪唑斯汀等,很难透过血脑屏障,不良反应较少,且服用方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巴斯汀 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 斑秃 肠易激综合征 过敏性哮喘 银屑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