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1在放射性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荣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7-269,共3页
放射性纤维化在放射治疗中很常见 ,对其形成机制 ,尚未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 ,这些正常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是如何被慢性激活。一些学者认为这种慢性激活源于一些持续产生的激活因子 ,由此认为放射性纤维化是一个持续发出修复信号的损... 放射性纤维化在放射治疗中很常见 ,对其形成机制 ,尚未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 ,这些正常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是如何被慢性激活。一些学者认为这种慢性激活源于一些持续产生的激活因子 ,由此认为放射性纤维化是一个持续发出修复信号的损伤过程。而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可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其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被认为是放射性纤维化形成的关键。本文综述TGF β1在放射性纤维化发生、发展及持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新依据 ,概述了各种不同类型组织和细胞在受照射后出现的与TGF β1相关的一些变化。这些研究提示 ,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TGF-Β1 放射治疗 放射性纤维化 放射损伤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相关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处理 被引量:16
2
作者 顾文栋 冯炎 朱愉恒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99-302,共4页
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头颈部正常组织较高的放射敏感性 ,放射治疗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 ,如放射性白内障、口腔粘膜的放射损伤、口干、放射性骨坏死、颈部皮肤放射性纤维化等。现主要对放射治疗相关... 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头颈部正常组织较高的放射敏感性 ,放射治疗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 ,如放射性白内障、口腔粘膜的放射损伤、口干、放射性骨坏死、颈部皮肤放射性纤维化等。现主要对放射治疗相关的头颈部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处理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损伤 眼睛 口腔组织 放射性纤维化
下载PDF
肺纤维化与micro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莎莎 范晶晶 倪春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8-400,共3页
肺纤维化疾病的特征为肺间质过多的胶原及细胞外基质沉积^[1],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肉瘤样病、尘肺病、过敏性肺炎、药物及放射性纤维化以及与胶原血管病相关的纤维性肺泡炎等口,是不同病因学所致肺部疾病的共同表型,
关键词 特发纤维化 MICRORNA 细胞外基质沉积 胶原血管病 放射性纤维化 纤维化疾病 过敏肺炎 肺部疾病
原文传递
抗放射性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孜 张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84-486,共3页
放射性纤维化是肿瘤放射治疗中比较严重的损伤,也是近年来放射治疗医师所需应对的问题之一,因此,抗放射性纤维化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于放射肿瘤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化学药物的应用对放射性损伤有很大的推动;细胞因子制剂的出现为放... 放射性纤维化是肿瘤放射治疗中比较严重的损伤,也是近年来放射治疗医师所需应对的问题之一,因此,抗放射性纤维化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于放射肿瘤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化学药物的应用对放射性损伤有很大的推动;细胞因子制剂的出现为放射性纤维化的研究开辟了行的途径;中医中药的发掘具有巨大的潜力,值得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纤维化 细胞因子制剂 学药物 中草药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干预兔骨骼肌放射性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威 倪新初 +7 位作者 孙苏平 蔡雷铭 于静萍 王坚 聂斌 孙志强 倪昕晔 曹秀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176,共6页
目的 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 stem cells,ASCs)植入放射损伤骨骼肌后的纤维化程度改变,探讨ASCs对兔骨骼肌放射性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64只新西兰兔单侧臀部予9 MeV电子线单次照射80 Gy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Cs组和PBS... 目的 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 stem cells,ASCs)植入放射损伤骨骼肌后的纤维化程度改变,探讨ASCs对兔骨骼肌放射性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64只新西兰兔单侧臀部予9 MeV电子线单次照射80 Gy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Cs组和PBS组,每组32只,照射24 h后照射侧分别肌肉注射1 ml含5&#215;107 ASCs的PBS悬液和1 ml PBS缓冲液,未照射一侧作为各组的正常对照.分别于照射后1、4、8和26周,收集各组8只实验动物肌肉标本,计算Masson染色切片胶原纤维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中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ASCs植入骨骼肌后能在放射损伤部位迁移.ASCs组及PBS组纤维化程度随照射后时间延长而加重,ASCs组胶原纤维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较PBS组在照射后4、8和26周显著降低(t=4.62、5.99和10.48,P<0.05).ASCs组骨骼肌组织TGF-β1的IOD值较PBS组在照射后4、8和26周显著降低(=3.79、16.45和15.17,P<0.05).Western blot检测ASCs组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PBS组低.结论 ASCs移植能抑制放射损伤骨骼肌组织TGF-β1的表达减轻放射性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骨骼肌 放射性纤维化 TGF-Β1 兔模型
原文传递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绪 陆合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6期564-568,共5页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RIBRI)是指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臂丛神经受高剂量或是单次大剂量照射后引起的臂丛神经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放射性纤维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致病因素主要为放射因素、联合治疗、个体差异等,导致患者发病...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RIBRI)是指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臂丛神经受高剂量或是单次大剂量照射后引起的臂丛神经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放射性纤维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致病因素主要为放射因素、联合治疗、个体差异等,导致患者发病情况不一。RIBRI潜伏期为数月或数年,初期主要表现为上肢主观感觉异常或神经性疼痛,随着病变进展,逐渐发展为整个上肢感觉减退、麻痹无力、甚至瘫痪,神经性疼痛发生较少。该病可以通过患者的放射治疗史、无症状间歇期、临床特点、查体、MRI、肌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需注意与肿瘤转移或放射诱导性肿瘤相鉴别。RIBRI是一种不可逆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重在预防,药物、手术等治疗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放射性纤维化 放射治疗 发病机制
下载PDF
DKI诊断鼻咽癌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刘萌 郑德春 +2 位作者 岳秋圆 沈芳敏 何庄贞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30-31,52,共3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射性炎症/纤维化等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鼻咽癌放化疗后定期复查临床怀疑复发或磁共振检查异常信号的患者30例,根据鼻咽镜检查病理结果,部分未取到病理的以PET-CT为准,分为鼻咽癌复...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射性炎症/纤维化等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鼻咽癌放化疗后定期复查临床怀疑复发或磁共振检查异常信号的患者30例,根据鼻咽镜检查病理结果,部分未取到病理的以PET-CT为准,分为鼻咽癌复发组和放射性炎症/纤维化组,行磁共振检查DKI序列测得DKI参数,包括平均扩散系数(MD),平均扩散峰度(MK),各向异性分数(FA),对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图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结果鼻咽癌复发组与放射性炎症/纤维化组DKI参数对比组间差异,MD和MK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K评价鼻咽癌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0.806。结论本研究认为DKI定量参数在鼻咽癌复发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其中参数MD、MK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复发 扩散峰度成像 放射性炎症 放射性纤维化
下载PDF
放射性肺损伤
8
作者 任云 闻庆 +2 位作者 宋利 朱利民 范文有 《中国疗养医学》 2002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纤维化 表面活物质 放射性损伤 放射损伤 呼吸困难 放射治疗 淋巴细胞 耐受剂量 疗药物
下载PDF
放射性纤维化的临床干预现状及靶向治疗前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琪 胡伟国 +1 位作者 宋启斌 魏嘉 《中国肿瘤》 CAS 2014年第9期765-769,共5页
放射性纤维化是放射性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临床中仍缺乏有效方法预防治疗放射性纤维化。现有的干预放射性纤维化的方法包括抗炎治疗、高压氧疗、抗氧化治疗,已有临床资料证实其有效性,但仍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随着... 放射性纤维化是放射性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临床中仍缺乏有效方法预防治疗放射性纤维化。现有的干预放射性纤维化的方法包括抗炎治疗、高压氧疗、抗氧化治疗,已有临床资料证实其有效性,但仍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随着人们对放射性纤维化病理过程的认识,许多潜在的治疗靶点被发现,包括TGFβ1、CTG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全文对放射性纤维化的临床现状及可选择的治疗靶点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纤维化 分子靶向治疗 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TGF-β介导盆腔淋巴管放射性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旭 陈海燕 王沛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盆腔淋巴管放射性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Sham组)、照射后4周组、照射后12周组和照射后16周组。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大白兔均给予放射线单次、大剂量照...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盆腔淋巴管放射性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Sham组)、照射后4周组、照射后12周组和照射后16周组。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大白兔均给予放射线单次、大剂量照射。实验第4周、第12周和第16周末用水合氯醛麻醉各组大白兔,解剖,取盆腔淋巴管,染色光镜下分别观察盆腔淋巴管组织病理变化。提取盆腔淋巴管组织,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TGF-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Sham组大白兔盆腔淋巴管组织中细胞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照射后4周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照射后12周可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水肿显著;照射后16周可见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胶原增生明显。Azan染色Sham组盆腔淋巴管组织中未见纤维化表达,照射后4周大白兔盆腔淋巴管组织中少见蓝色纤维化表达,照射后12周和16周直肠组织中可见大量纤维化表达。盆腔淋巴管组织中TGF-β蛋白表达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加,核内HIF-1α蛋白以及细胞浆内VEGF蛋白表达也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加。结论:照射增加TGF-β蛋白表达可能与HIF-1α和VEGF蛋白相关,TGF-β可能通过影响HIF-1α从而调控盆腔淋巴管放射性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Β 盆腔肿瘤 放疗 放射性纤维化
下载PDF
盆腔肿瘤放疗对兔直肠组织放射性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海燕 杨旭 王沛靓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放疗后放射性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照射4周组、照射12周组、照射16周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新西兰大白兔均给予放射线照射。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直肠组织的病理...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放疗后放射性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照射4周组、照射12周组、照射16周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新西兰大白兔均给予放射线照射。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直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提取直肠组织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TGF-β和NF-κB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直肠组织细胞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照射4周组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照射12周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明显,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黏膜组织结构紊乱,结缔组织呈纤维化改变;照射16周组可见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典型的外结缔组织纤维化改变。Azan染色空白对照组直肠组织中未见纤维化表达,照射4周组直肠组织中少见蓝色纤维化表达,照射12、16周组直肠组织中可见大量纤维化表达。直肠组织中TGF-β、NF-κB蛋白表达均随照射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放射性照射可增加直肠组织纤维化程度和TGF-β蛋白表达,其纤维化进程可能与促进NF-κB蛋白的核转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放疗 放射性纤维化
下载PDF
RNA干扰与放射性纤维化
12
作者 刘孜 杨蕴一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875-877,共3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作为一种新兴的遗传学工具,具有高效,特异抑制基因表达的功能,为基因研究和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本文在综述近年来RNA干扰技术抗纤维化研究的基础上,为放射性纤维化治疗前景做一简介。
关键词 RNA干扰 放射性纤维化
下载PDF
黄芪总皂苷对X线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顾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485-5488,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AST)对X线照射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纤维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剂量(0.0,0.5,1.0,2.0,3.0,4.0 Gy)X线照射CFs,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通过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Ⅰ型胶原(Col...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AST)对X线照射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纤维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剂量(0.0,0.5,1.0,2.0,3.0,4.0 Gy)X线照射CFs,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通过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Ⅰ型胶原(Col-Ⅰ)表达水平。结果 1.0 Gy X线照射CFs后48 h作为X线诱导CFs促纤维化损伤的建模条件。AST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X线照射CFs产生的活性氧(ROS),降低Col-Ⅰ和TGF-β1、p-Smad2/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AST显著抑制X线诱导的CFs纤维化损伤效应,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抗ROS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纤维化损伤 心肌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Β1 黄芪总皂苷
下载PDF
川芎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14
作者 王艳萍 李文兰 范玉奇 《药品评价》 CAS 2006年第2期144-146,150,共4页
关键词 药理作用 川芎嗪 心脑血管疾病 肾功能衰竭 放射性纤维化 四甲基吡嗪 肺动脉高压 活血 有效成分 学结构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放射性肺损伤 被引量:41
15
作者 曹京旭 张旭志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1年第4期181-185,共5页
细胞因子作为分子水平的生物效应调节因子 ,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及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在研究细胞因子致病作用的同时 ,亦进一步探讨相关细胞因子在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监控。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纤维化
下载PDF
放射性肺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病变规律 被引量:25
16
作者 刘纯杰 王德文 +6 位作者 高亚兵 熊呈琦 崔雪梅 杨振国 潘耀谦 高丰 郑兆荣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用 60 Coγ射线对二级雌性 Wistar大鼠 (体重 ( 2 2 0± 2 0 ) g) 2 2 3只进行 30 Gy全胸单次照射 ,其中照射野为 4 .5cm× 4 .0 cm,照距为 3m,剂量率为 2 .7Gy/ min。分别于照后 3、7、1 4、2 1、2 8、4 2、56、70、90、1 80、... 用 60 Coγ射线对二级雌性 Wistar大鼠 (体重 ( 2 2 0± 2 0 ) g) 2 2 3只进行 30 Gy全胸单次照射 ,其中照射野为 4 .5cm× 4 .0 cm,照距为 3m,剂量率为 2 .7Gy/ min。分别于照后 3、7、1 4、2 1、2 8、4 2、56、70、90、1 80、2 70、36 5d共 1 2个时间点进行了取材观察。结果表明 ,肺脏病变初期呈急性变化 ,以后转为亚急性或慢性进行性发展过程 ,可大致分为 2个阶段 4个期。早期即急性炎症期或渗出期 ,中期为增生期 ,这 2期合为疾病的第 1阶段 ,称为放射性肺炎。后期即纤维化期 ,晚期即胶原化期 ,这 2期共同构成本病的第 2个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纤维化 动物模型 大鼠 病理变
下载PDF
肺癌放射性肺损伤中医治疗体会 被引量:28
17
作者 徐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0-1142,共3页
肺癌放射性肺损伤发病率较高,危害性大。西医治疗有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放射性肺纤维化阶段。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气阴两伤和瘀毒互结,治法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为主。与此同时,治疗辨病求因明本... 肺癌放射性肺损伤发病率较高,危害性大。西医治疗有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放射性肺纤维化阶段。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气阴两伤和瘀毒互结,治法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为主。与此同时,治疗辨病求因明本,用药肺体为本而不止于肺,以平淡之法,有明显优势。治疗过程按疾病动态分期,权衡主次,早期预防为主,中期对症治疗,晚期维持治疗。中医预防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放射性肺损伤 中医药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纤维化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中的分子病理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纯杰 王德文 +8 位作者 高亚兵 龙建银 彭瑞云 谷庆阳 崔雪梅 宋一平 杨振国 夏国伟 潘耀谦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目的 调查几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放射性肺纤维化 (RPF)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免疫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RPF大鼠肺组织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肺组织有TGFβ1和TGFβR的弱表达 ,照射动物肺脏TGFβ1的表达... 目的 调查几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放射性肺纤维化 (RPF)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免疫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RPF大鼠肺组织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肺组织有TGFβ1和TGFβR的弱表达 ,照射动物肺脏TGFβ1的表达于照射后 2周开始增高 ,从第 8周直到 3月表达水平最高。肺脏表达TGFβ1的部位主要是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等。TGFβ2的表达变化规律除了比TGFβ1稍弱外类似于TGFβ1。TGFβR表达增强的时间比TGFβ1稍晚 ,于第 8周开始增强 ,直到 1年也保持较高水平的表达。bFGF和PDGF在照射后 2~ 3个月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TGFβ1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表明 :其中的细胞 ,特别是巨噬细胞表达时间出现得较早 ,于照射后 1周即有许多巨噬细胞呈现TGFβ1较强的表达。从肺组织培养的细胞研究表明 ,来源于照射后 3月肺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呈现较强的TGFβ1阳性。用地高辛标记的TGFβ1探针和α1(I)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试验表明 ,TGFβ1mRNA表达水平于 2~ 8周表达最高 ,而α1(I)前胶原mR NA则从 6周开始增强 ,到 3月表达出现高峰 ,稍滞后于TGFβ1的峰值期 ,与TGFβ1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时空关联和交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受体 分子病理机理 放射性纤维化
原文传递
雷公藤内酯醇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与抑制TGF-β1/ERK/Smad3通路相关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彦伟 张志强 +2 位作者 吴丽贤 张鲁榕 陈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L)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MFBs)活化与TGF-β1/ERK/Smad3通路的相关性。方法以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建立体外MFBs活化模型,C57BL/6小鼠胸部照射形成体内MFBs活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模...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L)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MFBs)活化与TGF-β1/ERK/Smad3通路的相关性。方法以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建立体外MFBs活化模型,C57BL/6小鼠胸部照射形成体内MFBs活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MFBs活化状态通过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中α-SMA(RT-PCR、Western blot方法)和ColⅠ(RT-PCR、ELISA方法)的表达,通路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p-Smad3(Ser208)、p-Smad3(Ser423)的水平。ERK siRNA及Smad3 siRNA观察ERK、Smad3在MFBs活化中的地位。结果 TGF-β1激活p-ERK/p-Smad3(Ser208)及p-Smad3(Ser423),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活化为MFBs,合成Col I明显增多;使用ERK siRNA及Smad3 siRNA确定了ERK及Smad3均参与α-SMA、ColⅠ的表达,其中ERK可能通过磷酸化Smad3连接区(Ser208)起相关作用。小鼠胸部照射可致肺组织中p-ERK、p-Smad3(Ser208)、p-Smad3(Ser423)的水平上调,α-SMA表达增加,显示多量MFBs活化。TPL对体内和体外实验中ERK、Smad3(Ser208)、Smad3(Ser423)的磷酸化活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下调α-SMA表达及ColⅠ合成,减少MFBs的活化。结论 TPL可通过抑制TGF-β1/ERK/Smad3通路,减少肺部照射后MFBs活化,从而抑制放射性肺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放射性纤维化 肌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Ⅰ型胶原蛋白 生长因子β1 ERK SMAD3
下载PDF
芍药苷对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胡宗涛 高世乐 +3 位作者 秦峰 朱杰 甄毅岚 董六一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治疗组(20、40、80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成放射性...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治疗组(20、40、80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成放射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各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照射后第26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中AST、ALT的活性,ELISA法测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光镜下观察肝脏HE染色、MASSON染色病理改变;碱水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法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损伤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其血清中AST、ALT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明显增加,大鼠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增加,另外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治疗组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的升高,降低血清中TGF-β1、HA、PC-Ⅲ、LN的含量,降低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减轻肝脏损伤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芍药苷治疗组可减少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和Smad3/4/7蛋白表达。结论芍药苷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放射性纤维化 TGF-Β1 SMA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