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执行功能研究方法评述 被引量:83
1
作者 李红 高山 王乃弋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3-705,共13页
虽然对执行功能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从神经心理学角度出发的,但现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层出不穷。该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研究儿童冷执行功能和热执行功能的常用方法,包括搜寻任务、规则运用任务、优... 虽然对执行功能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从神经心理学角度出发的,但现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层出不穷。该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研究儿童冷执行功能和热执行功能的常用方法,包括搜寻任务、规则运用任务、优势规则抑制任务、矛盾冲突任务、问题解决任务、图片工作记忆任务、心理理论任务、延迟满足任务、儿童博弈任务和反向择物。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分析,作者发现,执行功能的概念已逐步扩展到包容整个认知过程,而已有的关于执行功能的观点都只强调了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还没有一种观点能够将上述方法所研究的执行功能概括完整。执行功能的本质还远远不能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研究方法 抑制控制 工作记忆 认知复杂性
下载PDF
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婷 吴睿明 +4 位作者 李红 Philip David Zelazo 张莉 廖渝 李小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2,共7页
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三种不同类型的执行功能任务来探究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共60名被试,3岁和4岁被试各30名,男女各半。区分自己心理状态和他人心理状态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混合成分执行功能与这一... 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三种不同类型的执行功能任务来探究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共60名被试,3岁和4岁被试各30名,男女各半。区分自己心理状态和他人心理状态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混合成分执行功能与这一能力的密切联系上;在错误信念发展的早期,执行功能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混合成分的执行功能与对自己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工作记忆的执行功能与对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这两对联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 工作记忆 抑制控制
下载PDF
3~5岁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文静 徐芬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5年第1期73-78,共6页
该研究在两种理论背景下,探讨了3~5岁幼儿执行功能年龄发展特征.通过运用8种不同的执行功能任务,结果发现,从3岁到4岁是幼儿执行功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执行功能的不同类型在发展的趋势上有所不同,表现为:抑制控制及'热'执行功... 该研究在两种理论背景下,探讨了3~5岁幼儿执行功能年龄发展特征.通过运用8种不同的执行功能任务,结果发现,从3岁到4岁是幼儿执行功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执行功能的不同类型在发展的趋势上有所不同,表现为:抑制控制及'热'执行功能的发展主要在3~4岁之间,而计划控制和'冷'执行功能在3~5岁期间都有显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抑制控制 计划控制 “冷”“热”执行功能
下载PDF
3~6岁儿童执行功能子成分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静梅 张义宾 +2 位作者 郑晨烨 卢英俊 秦金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执行功能是对目标指向活动进行信息整合和控制调节的一系列认知能力,在学前期发展迅速。研究使用执行功能任务组软件考察了210名3~6岁儿童(6组,组间年龄跨度6个月)执行功能各子成分(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特征。结果表... 执行功能是对目标指向活动进行信息整合和控制调节的一系列认知能力,在学前期发展迅速。研究使用执行功能任务组软件考察了210名3~6岁儿童(6组,组间年龄跨度6个月)执行功能各子成分(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随年龄增长,3~6岁儿童执行功能呈上升趋势发展,4岁左右为抑制控制与认知灵活性的高速发展期;(2)执行功能各子成分发展不同步,抑制控制最快,工作记忆最慢;(3)各子成分间呈中度正相关。结论:3~6岁执行功能能力发展迅速,但各子成分的发展进程并不一致;幼儿阶段执行功能测试的年龄分组最好精确到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学前儿童 工作记忆 抑制控制 认知灵活性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机依赖程度大学生的抑制控制特点 被引量:32
5
作者 汪海彬 陶炎坤 徐宏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手机依赖程度大学生的抑制控制特点,为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从150名大学生中筛选出高、低手机依赖大学生各30名(MPAI的17个条目中有8个及以上条目做出肯定回答者为高手机依赖... 目的:考察不同手机依赖程度大学生的抑制控制特点,为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从150名大学生中筛选出高、低手机依赖大学生各30名(MPAI的17个条目中有8个及以上条目做出肯定回答者为高手机依赖组,8个以下条目做出肯定回答者为低手机依赖组),采用停止信号范式来比较两组大学生的抑制控制差异。结果:高手机依赖大学生停止信号反应时(SSRT)长于低手机依赖大学生[(292.0±89.4)ms vs.(241.1±95.7)ms,P<0.05],而无信号反应时(NSRT)短于低手机依赖大学生[(494.2±103.8)ms vs.(597.6±108.9)ms,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高手机依赖大学生的抑制控制能力差于低手机依赖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抑制控制 停止信号范式
下载PDF
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君 陈天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68-1778,共11页
近年来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抑制控制是解释工作记忆、阅读理解、液态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机制。脑成像研究表明,抑制控制与工作记忆和液态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都... 近年来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抑制控制是解释工作记忆、阅读理解、液态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机制。脑成像研究表明,抑制控制与工作记忆和液态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都激活了前额叶和顶叶等共同脑区。同时,认知发展和认知老化,以及认知干预领域的研究都一致表明,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关系密切。未来研究应注意抑制控制的定义和测量问题,以及脑机制和训练干预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控制 工作记忆 阅读理解 液态智力 认知干预
下载PDF
冲动性对不同成瘾行为发展的调控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25
7
作者 严万森 张冉冉 刘苏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72,共14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个体冲动性在成瘾疾患发生发展机制中具有关键作用,可能成为成瘾行为的潜在易感标记以及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靶点,但冲动性对不同成瘾行为变化发展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项目拟综合跨成瘾谱系比较、纵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个体冲动性在成瘾疾患发生发展机制中具有关键作用,可能成为成瘾行为的潜在易感标记以及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靶点,但冲动性对不同成瘾行为变化发展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项目拟综合跨成瘾谱系比较、纵向追踪设计、冲动行为干预等研究途径,采用人格测量、神经认知、神经影像等技术,首先比较尼古丁依赖者与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冲动性结构及其在前额叶–纹状体环路的结构功能改变;然后采用混合分组设计筛选出具有高低冲动性的非成瘾青少年进行连续追踪研究,考察冲动性对尼古丁依赖与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效力;并采用认知行为训练,对吸烟成瘾者与网络游戏成瘾者进行冲动干预,考察行为干预对冲动性水平及前额叶–纹状体环路功能的改变,以及对不同成瘾行为发展的抑制后效。旨在探索冲动性作为成瘾的潜在易感标记及干预靶点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疾患 冲动性 抑制控制 尼古丁依赖 网络游戏成瘾
下载PDF
儿童执行功能对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9
8
作者 文萍 张莉 +2 位作者 李红 刘莉湘君 张雪怡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8,共6页
使用数点数广度任务(C-span)、Stroop任务、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测查儿童的执行功能,用《小学儿童数学能力测查量表》(一年级)、《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量》分别测查儿童的数学能力和智力,对6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执行功能(抑制、... 使用数点数广度任务(C-span)、Stroop任务、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测查儿童的执行功能,用《小学儿童数学能力测查量表》(一年级)、《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量》分别测查儿童的数学能力和智力,对6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执行功能(抑制、转换、刷新)和数学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数学能力与执行功能任务测量都有显著相关,抑制、转换和刷新都分别对数学能力存在显著回归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执行功能及其对儿童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抑制控制、转换和刷新都能对数学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但抑制控制还通过转换和刷新对数学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说明儿童数学能力的认知差异,主要在于抑制控制能力的差异,而抑制控制的差异又导致转换和刷新能力表现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数学能力 抑制控制 转换 刷新
下载PDF
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元分析:抑制控制和灵活转换的作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苏彦捷 于晶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61,共11页
心理理论的发展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元分析的方法,表明执行功能能够有效预测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r=0.37,P〈0.001),且具有跨文化和跨人群的稳定性;同时,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执行功能均与心理理论存在显著... 心理理论的发展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元分析的方法,表明执行功能能够有效预测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r=0.37,P〈0.001),且具有跨文化和跨人群的稳定性;同时,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执行功能均与心理理论存在显著相关,证明了执行功能的表达说;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Q1=411.75,P1〈0.001,df1=90;Q2=219.49,P2〈0.001,df2=50),心理理论的发展会受到执行功能不同成分的影响:0—3岁时抑制控制起关键作用;3~12岁时,心理理论受到抑制控制和灵活转换的共同影响;青春期阶段,灵活转换的作用明显;而到了成年期,抑制控制与灵活转换均会对心理理论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执行功能 抑制控制 灵活转换 元分析
原文传递
负性情绪材料的定向遗忘及心理机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文静 杨金华 +1 位作者 肖宵 张庆林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5,共6页
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在两个实验中分别使用文字和图片材料考察了负性情绪记忆定向遗忘的效果及其心理机制。实验中采用了中性和负性两种实验材料,设置了两种记忆指令延后呈现的时间(间隔2秒后提示和间隔5秒后提示)。研究表明... 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在两个实验中分别使用文字和图片材料考察了负性情绪记忆定向遗忘的效果及其心理机制。实验中采用了中性和负性两种实验材料,设置了两种记忆指令延后呈现的时间(间隔2秒后提示和间隔5秒后提示)。研究表明负性情绪会干扰定向遗忘,相对于中性材料,被试更不容易忘记负性材料。记忆指令延后出现的时间长短只影响图片材料的定向遗忘,说明选择性编码是文字材料定向遗忘的心理机制,而抑制控制是图片材料定向遗忘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遗忘 项目法 情绪性记忆 选择性编码 抑制控制
下载PDF
抑制控制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苏小玲 魏勇刚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研究对63名学前儿童的认知控制、注意控制、动作控制和语言能力进行测试,并采用路径分析技术考察这三种抑制控制机制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认知控制、注意控制和动作控制对其语言能力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本研究对63名学前儿童的认知控制、注意控制、动作控制和语言能力进行测试,并采用路径分析技术考察这三种抑制控制机制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认知控制、注意控制和动作控制对其语言能力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认知控制通过注意控制和动作控制对语言能力有显著的间接影响,注意控制通过动作控制对语言能力也有显著的间接影响。根据这一研究成果,教师在组织语言教学活动时,就应充分考虑这些抑制控制机制的影响,如交代规则时最好一次活动一个规则;在实施双语教育时必须考虑儿童是否有能力抑制控制已经获得的针对母语的优势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能力 抑制控制 认知控制 注意控制 动作控制
下载PDF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抑制控制功能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岳玲 陈珏 +7 位作者 亢清 蒋文晖 王振 刘强 陈涵 范青 张明岛 肖泽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和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门诊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47名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43名,进行包括Barratt冲动量表在内的一般心理评估,选用信号停... 目的 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和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门诊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47名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43名,进行包括Barratt冲动量表在内的一般心理评估,选用信号停止任务(Stop Signal Task)作为评估抑制控制功能的行为学范式,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1.Barratt冲动量表:患者组量表总分[(66.40±8.72)分]和三个子量表评分[注意冲动性(13.15±2.52)分、行为冲动性(18.34±2.71)分和无计划冲动性(24.26±4.44)分],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5.49±8.72)分、(13.14±2.60)分、(19.02±3.32)分、(23.14±3.97)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行为学测试:AN组的SSRT值[340.66±54.70)ms],较正常对照组[363.55±39.08)ms]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提示AN组抑制效率高于正常对照.结论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抑制控制功能缺陷,表现为过度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症 抑制控制 信号停止任务
原文传递
海洛因依赖者抑制控制功能的损伤机制及其可逆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玲 张更生 赵鑫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9-447,共9页
抑制控制障碍是海洛因依赖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核心问题,是影响复吸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证实了海洛因依赖者抑制控制功能的受损,并且发现长期药物滥用者额叶、前扣带回皮层、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脑岛等相关脑区活动存在异常。以往研... 抑制控制障碍是海洛因依赖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核心问题,是影响复吸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证实了海洛因依赖者抑制控制功能的受损,并且发现长期药物滥用者额叶、前扣带回皮层、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脑岛等相关脑区活动存在异常。以往研究表明海洛因依赖者抑制控制功能受损是一种持久性的、不可逆的脑损伤,但最近一些研究却提供了毒品戒断者抑制控制功能生物性恢复的证据。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多重冲突条件下海洛因依赖者抑制控制功能的研究,并且在戒毒实践中根据海洛因戒断者自身特点进行区分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者 海洛因戒断者 抑制控制 前额叶皮层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
下载PDF
跆拳道训练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瑞萌 庞鑫 +2 位作者 李未名 邢洪彬 邢淑芬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25,共7页
为考察跆拳道训练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选取北京市某学前4个班63名5~6岁儿童作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取2个班为跆拳道训练组,共32人,另外2个班为常规体育课组,共31人。对跆拳道训练组儿童进行16周跆拳道训练干预,2次/周;常规体... 为考察跆拳道训练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选取北京市某学前4个班63名5~6岁儿童作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取2个班为跆拳道训练组,共32人,另外2个班为常规体育课组,共31人。对跆拳道训练组儿童进行16周跆拳道训练干预,2次/周;常规体育课组儿童进行常规体育课程。在干预前后使用NIH Toolbox工具中Flanker抑制控制与注意测试任务、标准卡片分类任务和工作记忆排列测试任务,分别测查实验对象执行功能的3个子成分。结果:跆拳道训练组与常规体育课组儿童在侧抑制控制和注意任务(P<0.01)、标准卡片分类任务(P<0.05)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跆拳道训练组高于常规体育课组;前测侧抑制控制和注意任务得分处于后27%的跆拳道训练组儿童经过跆拳道训练干预,相较于该任务前测得分处于前27%的儿童提升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后27%的被试者提升程度大于前27%的被试者,而常规体育课组没有显示出这种差异。结果说明,16周跆拳道训练对5~6岁儿童抑制控制及认知灵活性的提高作用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其中,相对于抑制控制基线水平较高的儿童,抑制控制基线水平较低的儿童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执行功能 抑制控制 认知灵活性 工作记忆 跆拳道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抑制控制能力缺陷 被引量:17
15
作者 焦彩珍 刘治宏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考察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抑制控制能力是否存在缺陷,从初中一、二年级选取数学学习困难学生47人,另外随机选取51名数学学习正常学生为对照组,运用flanker与go/no-go任务对两组学生的抑制控制能力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flan... 为了考察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抑制控制能力是否存在缺陷,从初中一、二年级选取数学学习困难学生47人,另外随机选取51名数学学习正常学生为对照组,运用flanker与go/no-go任务对两组学生的抑制控制能力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flanker与go/no-go任务各条件下的正确率与数学成绩显著正相关,flanker与go/no-go任务各条件下的个体内反应时变异(IIV)与数学成绩显著负相关.(2)数学学习困难组学生在flanker与go/no-go任务条件下的正确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在flanker与go/no-go任务条件下的IIV上,数学学习困难组学生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抑制控制能力及执行脑功能落后于普通学生,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数学教育应重视对其执行功能进行训练以及执行脑功能的干预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困难 抑制控制 flanker任务 go/no-go任务 初中生
下载PDF
不同年级学生执行功能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美华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9-613,共5页
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及认知灵活性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以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320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他们执行功能各成分的发展。结果发现:工作记忆广度、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的发展随着年级(或年龄)的增长而... 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及认知灵活性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以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320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他们执行功能各成分的发展。结果发现:工作记忆广度、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的发展随着年级(或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各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抑制控制 认知灵活性 执行功能 不同年级
下载PDF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ERP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程大志 陈春萍 隋光远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5-718,721,共5页
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数字的简单心算为任务,探讨三年级数学学习困难(MD)儿童与正常学业儿童对冲突信息加工的脑机制差异。行为数据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D儿童对大小冲突条件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事件相关电位... 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数字的简单心算为任务,探讨三年级数学学习困难(MD)儿童与正常学业儿童对冲突信息加工的脑机制差异。行为数据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D儿童对大小冲突条件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事件相关电位数据显示:MD组N270的潜伏期大于对照组,两组被试在波幅上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MD儿童的执行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抑制无关冲突信息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困难 心算 抑制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 N270
下载PDF
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丁芳 李其维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4-549,共6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幼儿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主要是抑制控制)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给39名3~4岁的幼儿施测多种心理理论任务、抑制控制任务、非心理状态任务和智力测量。结果发现:(1)在控制相关因素后,心理理论各任务之间的相关...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幼儿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主要是抑制控制)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给39名3~4岁的幼儿施测多种心理理论任务、抑制控制任务、非心理状态任务和智力测量。结果发现:(1)在控制相关因素后,心理理论各任务之间的相关仍然存在;(2)在控制相关因素后,抑制控制诸任务之间仍保持高相关;(3)幼儿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与其在抑制控制任务上的表现呈显著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性别、智力(包括言语智力和操作智力)、非心理状态控制任务之后,这种相关仍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心理理论 功能关系 抑制控制 理论任务 心理状态 执行功能 研究目的 智力测量 相关
下载PDF
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杰 刘雷 +1 位作者 王蓉 沈海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54-1864,共11页
尽管音乐训练影响许多认知加工,但这种广泛性影响背后的机制迄今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者认为音乐训练的迁移效应可能是通过执行功能起作用。本文将执行功能细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三个核心成分,考察音乐训练对这三个成... 尽管音乐训练影响许多认知加工,但这种广泛性影响背后的机制迄今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者认为音乐训练的迁移效应可能是通过执行功能起作用。本文将执行功能细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三个核心成分,考察音乐训练对这三个成分的影响以及执行功能在音乐训练迁移效应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不同成分的影响有不同特点。同时,前额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在音乐训练影响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关于执行功能在音乐训练迁移效应中的中介作用,目前研究还存在不一致的结果,未来研究应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训练 执行功能 抑制控制 工作记忆 认知灵活性
下载PDF
从知觉分心任务看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晓清 冯廷勇 +1 位作者 李宇 李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7-993,共7页
采用四类图片类比映射任务,考察了知觉分心对90名4岁、5岁、6岁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阐释影响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可能机制。四类图片类比映射任务分别为一种关系无分心任务、一种关系有分心任务、两种关系无分心任... 采用四类图片类比映射任务,考察了知觉分心对90名4岁、5岁、6岁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阐释影响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可能机制。四类图片类比映射任务分别为一种关系无分心任务、一种关系有分心任务、两种关系无分心任务和两种关系有分心任务。结果表明:(1)在具备相应知识经验的前提下,知觉分心对儿童类比推理成绩有显著影响,儿童在无分心任务中的表现明显好于知觉分心任务的表现。在无分心条件下,4岁儿童已经开始能够选择关系匹配来正确完成类比推理。错误分析发现知觉分心任务中儿童所犯错误主要是分心错误,而且分心错误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对知觉分心的抑制控制可能是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2)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类比推理能力逐渐提高。总体表现为6岁组的成绩显著优于4岁、5岁组的成绩,而4岁组的成绩与5岁组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5岁可能是儿童能够抑制知觉分心进行类比推理的快速发展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类比推理 知觉分心 抑制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