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TGF-β1、HA、LN、IV-C、PC-Ⅲ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琤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749-1752,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TGF-β1、HA、LN、IV-C、PC-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7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液,检测并记录不同中医证候患者和...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TGF-β1、HA、LN、IV-C、PC-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7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液,检测并记录不同中医证候患者和正常成人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IV型胶原(type IV-collagen,IV-C)以及前胶原蛋白Ⅲ(before collagenⅢ,PC-Ⅲ)含量,对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级,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TGF-β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成人(P<0.05),且各证候肝硬化患者血清内TGF-β1由低到高依次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内蕴证<瘀血内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HA、PC-Ⅲ、LN以及IV-C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瘀血内阻证肝硬化患者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较高。瘀血内阻证、肝肾阴虚证以及脾肾阳虚证患者血清内HA和PC-Ⅲ水平显著高于水湿内阻证和湿热内阻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瘀血内阻证患者LN含量较高以外,其余各证候肝硬化患者血清内LN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清中IV-C含量相对较低,与其他各证候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和水湿内阻证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A级较为常见,显著高于其他证候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和瘀血内阻证患者肝功能分级B级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患者肝功能C级患者较多,与其他证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定,结合肝纤维化指标可大致了解患者肝功能分级和肝硬化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治,阻止病情恶化,有利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TGF-β1 纤维化 中医证候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武守国 高婷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研究本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6例,其中随机对照组(93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方治疗,共治疗24周。[结...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研究本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6例,其中随机对照组(93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方治疗,共治疗24周。[结果]接受恩替卡韦联合益气健脾方治疗6个月后,均较单纯恩替卡韦组改善更明显(P<0.05);恩替卡韦组的HBV-DNA转阴率为7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气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肝功能、肝纤维化改善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恩替卡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益气健脾方 恩替卡韦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红星 刘旭东 王朝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75-577,共3页
[目的]评价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予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 [目的]评价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予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和TBIL)和肝纤维化(HA、PCⅢ、IV-C和LN)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TBIL、HA、PCⅢ、IV-C和L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蛰虫丸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柴能明 郑平燕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8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保肝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保肝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0.42 g/次,每天3次,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其他治疗措施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肝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肝功能指标,加速肝功能的恢复,并能下调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肝内炎症反应,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功能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一贯煎加味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志军 刘乡 +1 位作者 朱海容 梁英 《四川中医》 2020年第5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一贯煎加味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CHB后肝硬化患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一贯煎加味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CHB后肝硬化患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一贯煎加味联合恩替卡韦胶囊)46例和对照组(恩替卡韦胶囊)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优于对照组57.8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四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况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四项、血清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下降水平和PC-III、PCIV、HA、LN下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有下将;INF-γ、IL-10水平上升;而观察组IL-6、INF-γ、IL-10、TNF-α表达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比较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加味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对CHB后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肝硬纤维化程度,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肝功能,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贯煎加味 恩替卡韦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功能 纤维化
下载PDF
新清开方防治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廖冰灵 祝峻峰 +1 位作者 王灵台 赵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观察新清开方防治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MHE患者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常规抗病毒、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防治组予新清开方口服,对照... 目的观察新清开方防治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MHE患者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常规抗病毒、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防治组予新清开方口服,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临床转归情况,比较神经心理学测试指标(NCT-A、DST)、相关生化指标[肝功能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及血氨、内毒素]、肠道菌群的微生物学定量分析指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共64例,防治组33例,对照组31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NCT-A、D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CT-A水平均明显降低,DS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NCT-A、DST水平的改善情况,防治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ALT、AST、A、血氨、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LT、AST、血氨、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LT、AST、A、血氨、内毒素水平的改善情况,防治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大肠埃希菌水平明显降低,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防治组大肠埃希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疗程结束后,两组均未出现转重为临床型肝性脑病者。两组复常率比较(27.3%与6.5%),防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清开方可以更好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MHE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肝功能及血氨、内毒素水平,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其临床转归情况,对本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清开方 轻微型性脑病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临床转归 肠道菌群 肠循环 王灵台
下载PDF
温脾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肖德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温脾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严格限制重体力活动及高强度体育锻炼,严格禁酒,进食易消化、产热少的食物,低盐低脂饮食。对照组30例... [目的]观察温脾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严格限制重体力活动及高强度体育锻炼,严格禁酒,进食易消化、产热少的食物,低盐低脂饮食。对照组30例拉米夫定,100mg/次,1次/d;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支持。治疗组30例温脾疏肝汤(人参15g,干姜10g,柴胡9g,枳实15g,香附10g,茯苓12g,白术15g,陈皮12g,川芎10g,白芍12g,浙贝15g,炙甘草6g),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AST、ALT、T-BIL、HA、LN、PCⅢ、C-Ⅳ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脾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温脾疏 拉米夫定 功能 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恩替卡韦配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蓉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析恩替卡韦配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 目的探析恩替卡韦配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 L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患者(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肝功能改善良好,是一种理想、有效、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余小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2期139-140,共2页
目的:研究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单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的51... 目的:研究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单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中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进行治疗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对比接受治疗期间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AST、TBIL、ALT、LN、Ⅳ-C、PⅢNP、HA的水平及PT值均低于接受治疗前,而且观察组患者AST、TBIL、ALT、LN、Ⅳ-C、PⅢNP、HA的水平及PT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结论: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延缓其肝纤维化的进程,保障其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分散片 酪酸梭菌活菌片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载PDF
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恺 黄宁 周川平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89例,根据是否发生肝纤维化将其分为两组,未发现肝纤维化为对照组(41例),合并肝纤维化为观察组(48例)。比较...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89例,根据是否发生肝纤维化将其分为两组,未发现肝纤维化为对照组(41例),合并肝纤维化为观察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硬化的指标及血清CA125,分析血清CA125与肝纤维化相关性。结果(1)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肝硬化的指标、CA125高于对照组(P<0.05)(3)不同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肝纤维化级别越高患者肝硬化的指标及血清CA125越高,肝纤维化与血清CA125、肝硬化的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A125能反映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对临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 纤维化 血清癌抗原125 功能指标 肝硬化指标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抗病毒联合微生态制剂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冉晓娟 杨京 罗天永 《中外医疗》 2021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采取抗病毒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接收的68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病例入选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34例给予单纯抗病毒治疗,研究组34例给予抗病毒^(+...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采取抗病毒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接收的68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病例入选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34例给予单纯抗病毒治疗,研究组34例给予抗病毒^(+)微生态制剂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3,P=0.006);研究组LN、HA、IVC、PCⅢ、CD8^(+)、AST、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9、5.517、3.749、4.628、5.589、4.000、15.097、2.669,P<0.05);研究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2、6.222,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应用抗病毒^(+)微生态制剂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肝功能、免疫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这一治疗方案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病毒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养阴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华明 王晓凤 王艳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5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养阴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恩替卡韦,0.5g/次,1次/d。治疗组39例养阴化瘀汤(枸杞、制首乌、女贞子、鳖甲炙、丹... [目的]观察养阴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恩替卡韦,0.5g/次,1次/d。治疗组39例养阴化瘀汤(枸杞、制首乌、女贞子、鳖甲炙、丹参各20g,生地、赤白芍各15g,当归、莪术各10g;肝郁不舒加郁金、柴胡各10g;腹水去生地,加茯苓、泽泻各15g;出血加地榆30g;腹胀加枳壳6g);1剂/d,水煎200m L,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18%。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胁痛 养阴化瘀汤 恩替卡韦 ALT AST TBIL HA LN PCⅢ CⅣ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诊断慢乙肝性肝硬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金 郑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31-1935,共5页
目的探究组织结构声学定量(ASQ)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CHBC)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健康志愿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和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超声二维及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图像,利用... 目的探究组织结构声学定量(ASQ)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CHBC)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健康志愿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和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超声二维及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图像,利用该技术软件分析并取得相关参数(redmode、redave、redSD、bluemode、blueave、blueSD及FDratio)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绘制各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结果红线参数在3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lueSD在除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组之间外的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uemode和blueave在3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atio值在除正常对照组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之间外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组中,ROC评价显示redmode、redave、bluemode及FDratio的曲线下面积(AUC:0.940、0.990、0.745、0.920)均大于0.7,诊断价值较高;各参数诊断界值分别为108.32、111.19、15.50、126.84、145.60、26.82及0.16。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ROC评价显示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0.964、0.951、0.864、0.894、0.852、0.749、0.898)均大于0.7,诊断价值较高;各参数诊断界值分别为100.64、104.31、13.95、119.28、126.99、20.08及0.09。结论ASQ技术作为一种无创、客观的检查新手段,除了可以定量诊断这两种疾病外,各参数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诊断中还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60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汤守兵 孟忠吉 +3 位作者 王传敏 康健 田由由 陈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方法很多,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替比夫定是公认的抗病毒效果较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病毒药物;中药治疗肝硬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使用替比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60例...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方法很多,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替比夫定是公认的抗病毒效果较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病毒药物;中药治疗肝硬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使用替比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60例CHB肝硬化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扶正化瘀胶囊 替比夫定 免疫调节作用 抗病毒效果 抗病毒药物 中药治疗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毒损肝络”病机证候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震 陶夏平 姚乃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3,共3页
通过对302例慢性乙型肝炎1、02例早期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聚类,对各类证候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按照中医辨证思想理念及现代络病证治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毒损肝络"的病机及其证候特点。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证候 “毒损络”
下载PDF
微小RNA-21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致肝癌病程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韦玮 陈永新 +6 位作者 金凌震 吴霜 陶兴飞 朱锦宏 何进科 陈湘义 楼莲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检测微小RNA-21(microRNA-2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病程中的动态表达,以期为阐明microRNA-21表达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10例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检测微小RNA-21(microRNA-2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病程中的动态表达,以期为阐明microRNA-21表达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1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上述3组人群血浆中microRNA-21中的含量。结果肝硬化组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7.86±3.39,高于对照组的1.27±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32.57±21.13,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oRNA-21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外周血miroRNA-21含量的检测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1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
原文传递
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外周血miR-129-5p和miR-210与miR-143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媛 荀运浩 +2 位作者 俞秀丽 孙振江 韩文秀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651,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病外周血微小RNA(miRNA)-129-5p、miR-210及miR-143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88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成HBV携带组5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病外周血微小RNA(miRNA)-129-5p、miR-210及miR-143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88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成HBV携带组5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71例和HBV相关肝硬化组63例,选取同期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血清3个mi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21、IL-22和干扰素-γ(IFN-γ)、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和谷草转氨酶(AST)。结果与HBV携带组相比,CHB组和HBV相关肝硬化组血清AFP、ALT、TB和AST水平升高(P<0.05);HBV相关肝硬化组血清AFP、ALT、TB和AST水平高于CHB组(P<0.05);CHB组和HBV相关肝硬化组血清ALB低于HBV携带组(P<0.05)。CHB组和HBV相关肝硬化组中miR-129-5p、miR-210和miR-143水平高于HBV携带组(P<0.05)。CHB组和HBV相关肝硬化组血清IL-10、IL-17、IL-22、IL-21和IFN-γ水平高于HBV携带组(P<0.05)。CHB组和HBV相关肝硬化组HA、PCⅢ、Ⅳ-C和LN水平高于HBV携带组(P<0.05)。HBV携带组、CHB组和HBV肝硬化组血清平均HBV DNA载量依次升高,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miR-129-5p、miR-210、miR-143可能成为诊断HBV相关肝病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表达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8
作者 师会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5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8个月治疗,观察组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提高疗效,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小柴胡汤
下载PDF
电话随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延云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2年第8期93-94,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应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长,药品价格昂贵且患者自觉症状轻微或无自觉症状使其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直接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和病死率。抗病毒治疗依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应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长,药品价格昂贵且患者自觉症状轻微或无自觉症状使其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直接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和病死率。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是指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患者的行为如服用药物、定期门诊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与医嘱保持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治疗依从性 抗病毒治疗 电话随访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核苷(酸)类似物 不良生活方式 自觉症状
下载PDF
姚乃礼从“毒损肝络”论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经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震 刘绍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2-763,共2页
姚乃礼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善于治疗肝胆脾胃及内科疑难病证,文章对姚乃礼辨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经验 姚乃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