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471
1
作者 赵鹏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50-154,共5页
本文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入手,对国内外现代学徒制实践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在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必然趋势的结论。我校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的结果表明,在我国推进现... 本文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入手,对国内外现代学徒制实践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在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必然趋势的结论。我校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的结果表明,在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关键点是:要实施校企联合招生、分类培养,校企共同管理、综合评价,产教融合、双证融通和双导师培养、学徒在岗成才。本文还针对我校推进现代学徒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七点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 双元育人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龚小涛 赵鹏飞 石范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39-43,共5页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一项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潮流、体现中国特色,实质性拉近校企距离、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提高职教学生培养适用性的制度设计。发展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类型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从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担当、...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一项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潮流、体现中国特色,实质性拉近校企距离、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提高职教学生培养适用性的制度设计。发展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类型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从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担当、标准担当、师资担当、改革担当等方面阐述了现代学徒制在引领职教改革中的使命;从立德树人的政治站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定位、校企双元主体育人的特征方位、岗位成才的工作本位、三方责任的法制地位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岗位培养 工学交替 产教融合
下载PDF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50
3
作者 赵有生 王军 +2 位作者 张庆玲 刘金华 逯家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2-74,共3页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三个专业和三家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合作,从"双主体"办学机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管理与人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三个专业和三家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合作,从"双主体"办学机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并对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双主体育人 工学交替
下载PDF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 被引量:49
4
作者 张庆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7-29,共3页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改革的重点是双主体育人,学生具有双重身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过程中,实施"8-4-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师资配备、课程考核等方面发挥企业...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改革的重点是双主体育人,学生具有双重身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过程中,实施"8-4-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师资配备、课程考核等方面发挥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双主体育人 工学交替 高等职业院校
下载PDF
职业院校“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44
5
作者 李汉斌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期49-50,共2页
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实施“工学交替”,必须选好试点专业厦合作企业,构建出适合这一模式的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校企合作机制法规及企业培训师队伍建... 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实施“工学交替”,必须选好试点专业厦合作企业,构建出适合这一模式的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校企合作机制法规及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工作。同时应加强学生的劳动培训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工学交替 技能培养 校企合作
下载PDF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黄诗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49-153,共5页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文章阐述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更好地开展工学...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文章阐述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更好地开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交替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双师型 双证制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 被引量:41
7
作者 管平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1,共4页
通过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与外延的特征分析指出,贯彻执行好国家职业标准是校企合作内涵指向的重要表现形式。结合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分析了在中国建立国家职业教育主导模式的意义,并在理论与实施层面,提... 通过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与外延的特征分析指出,贯彻执行好国家职业标准是校企合作内涵指向的重要表现形式。结合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分析了在中国建立国家职业教育主导模式的意义,并在理论与实施层面,提出推行以"职业标准+工学交替"作为现阶段国家主导职业教育模式的建议。这一模式既保有了学校实践探索的特殊性,即实施不同形式的"工学交替",又从"职业标准"出发,形成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标准 工学交替 职业教育
原文传递
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被引量:40
8
作者 程云燕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68,共2页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工学结合的根本和落脚点。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即每学期课内总学时控制在360左右,校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工作可以与...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工学结合的根本和落脚点。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即每学期课内总学时控制在360左右,校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工作可以与第一、第二学年末的暑期连续安排,形成“三学期制”;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教学大纲,将工学结合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运行模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课程的实施由学校(教师)一元主体向学校、企业、学生多元主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9
9
作者 陶红林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9-72,共4页
对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有行业特点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了该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学习模式,分析了其市场性、渐进性、实践性、多重... 对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有行业特点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了该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学习模式,分析了其市场性、渐进性、实践性、多重性等特征,以及实施的主要条件,结合土建类施工企业的生产季节性特点,构建了该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建类专业 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 双证融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工学交替”概念研究综述 被引量:37
10
作者 聂伟 杜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2,共3页
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实行的学生校内学习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工作交替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广义的工学交替是指无论学生的工作与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二者交替进行就视为工学交替;狭义的工学交替是指学校存在全日制学习与工作学期,在学校和... 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实行的学生校内学习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工作交替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广义的工学交替是指无论学生的工作与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二者交替进行就视为工学交替;狭义的工学交替是指学校存在全日制学习与工作学期,在学校和企业间轮流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交替 概念 职业教育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构建及实施途径 被引量:36
11
作者 王玲玲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0-164,共5页
产教融合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一个过程,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本质特点。如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一般是职业学校与产业相结合或者是企业行业间联合举办学校这两种方式,它们实践的主要原则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实践的主要方法是工学交替、顶... 产教融合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一个过程,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本质特点。如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一般是职业学校与产业相结合或者是企业行业间联合举办学校这两种方式,它们实践的主要原则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实践的主要方法是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现阶段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与企业的岗位需要相结合,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职责共担,建立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学交替 优化结构 职责共担
下载PDF
基于“定岗双元”的高职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陈智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70,共4页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太仓迅猛发展的经济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形成独特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学校元"和"企业元"的共同作用,以订单培养为主要形式...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太仓迅猛发展的经济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形成独特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学校元"和"企业元"的共同作用,以订单培养为主要形式,学生在校三年工学交替,通过校企共建、企业资助、派遣高级技术培训师等,为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优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定岗双元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双元制 工学交替
下载PDF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浅思考 被引量:31
13
作者 高华 丁慧琼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3-65,共3页
在当前时期,一方面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国家对包括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日益重视,高职院校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高职院校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传统教育培养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急需改革... 在当前时期,一方面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国家对包括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日益重视,高职院校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高职院校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传统教育培养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急需改革和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教育部提出将工学交替作为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对工学交替的主要含义和特点作了基本介绍,并对高职院校实行工学交替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给出作者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交替 主要问题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被引量:32
14
作者 孙丽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51期207-208,共2页
精密机械技术专业是我院国家骨干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同时也是国际化建设重点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优化了"工学交替、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实现课证... 精密机械技术专业是我院国家骨干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同时也是国际化建设重点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优化了"工学交替、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实现课证融合及"工"与"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动的教学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多元一体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鹏 甄国红 姚丽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3-96,共4页
针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岗位适切性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断裂,课程体系学科逻辑主导无法对接岗位,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考评标准单一等问题,学校以层次性、整体性、贯通性为原则,通过更加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岗位适切性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断裂,课程体系学科逻辑主导无法对接岗位,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考评标准单一等问题,学校以层次性、整体性、贯通性为原则,通过更加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体化培养方案、构建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组建多元师资队伍、构建分段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构建了"校企互融工学交替"多元一体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一体 校企互融 工学交替 职业教育
下载PDF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3
16
作者 施祝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5-76,共2页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构建适应"工学交替"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此,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模式各...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构建适应"工学交替"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此,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模式各异"的原则,在航海类专业实施校内模拟航海职业环境模式,在船舶工程类专业实施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模式,在汽车类专业实施引企入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化
下载PDF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探析——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与湖南工业大学之比较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昌凡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37,共5页
本科阶段的产学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方式。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庞大的产学合作服务系统和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值得借鉴和学习。湖南工业大学旗下的中山包装学院是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新形式,有... 本科阶段的产学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方式。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庞大的产学合作服务系统和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值得借鉴和学习。湖南工业大学旗下的中山包装学院是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新形式,有着鲜明的特色并形成了一定影响。对这两所大学产学合作教育的比较表明,产学合作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工作实践环节中的时间、工资与质量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合作教育 工学交替 厚三明治
原文传递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被引量:22
18
作者 梁南丁 《职业教育研究》 2008年第12期152-153,共2页
高职院校应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办学模式与特色。要确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探索推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多种途径,还要解决所面临的各... 高职院校应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办学模式与特色。要确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探索推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多种途径,还要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对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探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尹家明 杨国祥 《镇江高专学报》 2004年第4期3-8,共6页
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人才需要有新的理念和模式。新的理念为: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实施产学结合的理念;坚持按服务产业经营学校,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的理念;坚持教学质量第一,以质量求创新、促发展、创特色... 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人才需要有新的理念和模式。新的理念为: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实施产学结合的理念;坚持按服务产业经营学校,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的理念;坚持教学质量第一,以质量求创新、促发展、创特色、创品牌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率、要质量、要效益的理念。其培养模式有:"双证制"的培养模式,"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制培养模式,校企综合实施"2+1"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美国社区学院"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培养理念 实用型人才 “双元制” 工学交替 美国社区学院 创新性 坚持 订单 创品牌
下载PDF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2
20
作者 卢坤建 温和 郭剑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58-59,共2页
文章总结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染整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进行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并尝试对中国高职院校实施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工学交替 染整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