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研究现状 被引量:53
1
作者 沈洁 姜安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9-941,共3页
对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护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这就需要其在面对遭受疾病痛苦的患者时,具有爱心、同情心和同理心。但是这种日复一日的情感投入,也会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同情心疲乏(corn.passionfa... 对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护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这就需要其在面对遭受疾病痛苦的患者时,具有爱心、同情心和同理心。但是这种日复一日的情感投入,也会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同情心疲乏(corn.passionfatig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 同情心疲乏
原文传递
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1
2
作者 姜男 陈小岑 赵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SQ)等,对381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条目均分(2.83±0.20)分,其中,感情淡漠得分最...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SQ)等,对381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条目均分(2.83±0.20)分,其中,感情淡漠得分最高,能力怀疑得分最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龄、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是同情心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35.4%的变异量。结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可以缓解同情心疲乏,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护理 护士 同情心疲乏
原文传递
3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炜 吴茜 田梅梅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对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105.86±9.67)分,各条目均分(2.87±0....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对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105.86±9.67)分,各条目均分(2.87±0.32)分,6个维度均分分别为:精神紧张(3.32±0.56)分,热情丧失(3.02±0.65)分,行为消极(2.67±0.51)分,情感淡漠(2.80±0.65)分,能力怀疑(2.63±0.55)分,斗志丧失(2.74±0.53)分。不同护龄、年龄、用工性质与急诊岗位的急诊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总体同情心疲乏程度为中等水平,45岁以上、急诊护龄>10年、合同聘用、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明显较高。提出制定干预对策时宜将其做为重点关注对象,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预防与应对能力,加强管理、筛查与支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心疲乏 护士 急诊科 护理
下载PDF
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其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程纯 郭惠芳 邱园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其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便利抽样选取黄石市2所综合性医院、1所专科医院的262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Stamm设计的专业生活品质量表(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Pro QOL)中文... 目的分析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其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便利抽样选取黄石市2所综合性医院、1所专科医院的262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Stamm设计的专业生活品质量表(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Pro QOL)中文版调查儿科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现状;通过参阅病历和现场调查的方法,对262名护士进行儿科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各维度得分为:二次创伤(22.84±4.04)分、倦怠(22.72±3.62)分和同情心满足(32.46±5.15)分;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护士间各同情心疲乏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儿科护理质量得分为要素质量(31.22±2.24)分、环节质量(26.17±2.58)分、终末质量(31.41±2.38)分;护士同情心疲乏中的二次创伤和倦怠维度与儿科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呈负相关(P<0.05),同情心满足与儿科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儿科护士存在明显的同情心疲乏,其中二次创伤、倦怠维度与儿科护理质量呈负相关,同情心满足维度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士 同情心疲乏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护士道德困境与同情心疲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沈琰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6期398-399,434,共3页
目的调查护士道德困境与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应对护士道德困境和同情心疲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和专业生活质量量表对湖州市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道... 目的调查护士道德困境与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应对护士道德困境和同情心疲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和专业生活质量量表对湖州市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道德困境评分为(1.61±0.46)分;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20.76±5.02)分,工作倦怠(24.83±5.73)分,同情心满足(29.68±5.96)分。护士道德困境与同情心疲乏中工作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护士的道德困境处于轻度水平,有发生同情心疲乏的危险,且护士道德困境与同情心疲乏呈正相关;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教育,克服道德困境,降低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发生,以促进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困境 同情心疲乏 同情心满足 护士
下载PDF
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6
作者 谢素芸 范丽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ICU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336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同情心疲乏均分(3.14±0.10)分,其中精神紧张、热情丧失和情感淡漠3个维... 目的探讨ICU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336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同情心疲乏均分(3.14±0.10)分,其中精神紧张、热情丧失和情感淡漠3个维度的均分超过了3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年限和护士职业价值观中的行动主义、照顾提供是影响同情心疲乏的主要因素,共解释23.3%的变异量。结论ICU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ICU护士和管理者应从影响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上着手,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同情心疲乏 职业价值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邓伟 李小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9-463,共5页
从同情心疲乏的定义、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不良后果等方面综述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研究进展,提出应结合国情及各ICU护理工作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教育或培训,积极探讨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有效保障ICU护士的专业生活... 从同情心疲乏的定义、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不良后果等方面综述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研究进展,提出应结合国情及各ICU护理工作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教育或培训,积极探讨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有效保障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心疲乏 同情心满足 测评 影响因素 重症监护室 护士 综述
下载PDF
认知重评训练对重症监护室护士情绪劳动能力和同情心疲乏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宋隽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9期3350-3352,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重评训练对重症监护室护士情绪劳动能力和同情心疲乏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对照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士心理健康... [目的]探讨认知重评训练对重症监护室护士情绪劳动能力和同情心疲乏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对照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士心理健康职业防护教育方法,试验组采用认知重评训练干预策略进行干预,干预时间均为6周。在干预前1d、干预结束后1个月采用情绪劳动量表、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情绪劳动能力和同情心疲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情绪劳动能力得分(75.15分±8.35分)高于对照组(63.07分±8.12分)(P<0.05),试验组同情心疲乏得分(85.04分±7.44分)低于对照组(92.46分±10.03分)(P<0.05)。[结论]认知重评训练干预策略可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情绪劳动能力,降低其同情心疲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士 认知重评 同情心疲乏 情绪劳动能力
下载PDF
济南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玉曼 祝筠 +4 位作者 刘进 刘聪聪 王萍 辛梅 苗娜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1期3481-3485,共5页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中文版专业生活品质量表第5版(ProQOL-Ⅴ)对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13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同情心满足、倦怠、...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中文版专业生活品质量表第5版(ProQOL-Ⅴ)对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13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同情心满足、倦怠、二次创伤的原始得分分别为31.23分±6.25分、26.06分±5.20分、25.19分±5.08分,与国外常模相比,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状况较差;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影响因素为护士年龄、最高学历、能否胜任工作及护患关系。[结论]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现状不乐观,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年龄、最高学历、能否胜任工作及护患关系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护士专业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三级甲等医院 ICU 专业生活品质 同情心满足 同情心疲乏
下载PDF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万彬 雷丽梅 +4 位作者 赵霞 付莉 冯静 陈雪宇 罗东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期9-12,共4页
背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作为此次疫情攻坚的主要力量,其心理应激能力及同情心感知能力在疫情的防控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关注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对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背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作为此次疫情攻坚的主要力量,其心理应激能力及同情心感知能力在疫情的防控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关注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对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调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同情心疲乏状况,并了解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于2020-01-30至2020-02-02选择四川省成都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的98例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应激(压力)反应问卷(SRQ)、中文版同情心疲乏简短量表对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同情心疲乏的相关性。结果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1.8%。90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SRQ得分为(61.1±27.3)分,同情心疲乏得分为(43.2±24.6)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月均收入者SRQ得分、同情心疲乏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同情心疲乏在总分及各维度上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同情心疲乏为中低等水平,应激(压力)反应与同情心疲乏呈正相关,应激(压力)反应越低,同情心疲乏越低,医疗管理人员应继续关注并鼓励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应激能力以及对患者的同情心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医务人员 应激(压力)反应 同情心疲乏
下载PDF
肿瘤护理人员职业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沈洁 陆箴琦 姜安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5-8,29,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肿瘤护理人员职业情感体验,为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应对职业情感应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一、二、三级医院的10名肿瘤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有关肿... 目的深入了解肿瘤护理人员职业情感体验,为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应对职业情感应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一、二、三级医院的10名肿瘤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有关肿瘤护理人员情感体验的四大主题:大量的情感投入与付出,正性的同情心满足感,负性情感应激和同情心疲乏。结论要重视肿瘤护理人员的职业情感压力,从各方面加强对该群体心理调适的支持,并寻求心理咨询辅导等专业人员的介入,以帮助其更好地胜任肿瘤护理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护理人员 情感应激 同情心满足 同情心疲乏
下载PDF
临床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晓莹 赵允兰 闵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64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工龄、人事性质、职称、文化程度、所在科室、本科室工...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64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工龄、人事性质、职称、文化程度、所在科室、本科室工作年限、工作职务10项内容;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内容包括同情心满足、继发性创伤应激和身心耗竭3个维度30个条目。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临床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因素。结果共回收问卷592份,回收率为91.9%;有效问卷566份,有效率95.6%。其中规范化培训护士60人,临床护士506人。对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同情心满足、继发性创伤应激和身心耗竭得分分别为(3.15±0.57)、(2.73±0.54)和(2.78±0.5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婚姻、职称、工龄、本科室工作年限、工作职务组的护士在同情心满足维度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科室和本科室工作年限组的护士在继发性创伤应激维度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工龄、所在科室、工作职务组护士在身心耗竭维度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临床护士同情心满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年龄(t=3.601,P=0.000)、婚姻状况(t=2.225,P=0.027)和工龄(t=-1.980,P=0.048);对继发性创伤应激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所在科室(t=-2.821,P=0.005);对身心耗竭影响的因素为年龄(t=-4.289,P=0.000)和本科室工作年限(t=2.649,P=0.008)。结论护士和管理者应从影响护士同情心满足和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上着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同情心疲乏 同情心满足 职业生活职业量表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体验及其发展与对策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冯郑希 万阳月 +3 位作者 俞申婧 赵雪颖 胡致远 于海容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体验,分析相关因素与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选取来自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个人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体验,分析相关因素与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选取来自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个人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分析资料提炼得出4个主题:同情心疲乏体验复杂多样、同情心疲乏与多种因素相关、同情心疲乏可产生负性影响、采取多种同情心疲乏应对策略,共包含12个类属。结论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体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多种因素相关,其结局会影响该群体的工作及生活状态。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体验,提供多维度的支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同情心疲乏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中文版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的信效度测评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觉敏 章雅青 +1 位作者 杨艳 徐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研究中文版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在中国临床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测量中的适用性。方法将英文版职业生活质量量表经过专家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试验,形成中文版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37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评定该量表的... 目的研究中文版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在中国临床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测量中的适用性。方法将英文版职业生活质量量表经过专家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试验,形成中文版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37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评定该量表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和折半信度等。结果中文版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共28个条目。同情心满足、工作倦怠和继发性创伤应激3个子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875、0.722和0.786,折半信度分别为0.856、0.636和0.765;探索性因子分析中,3个子量表各提取一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7.35%、31.81%和38.20%。结论中文版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中国临床护士同情心满足与同情心疲乏水平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职业生活质量量表 同情心疲乏 同情心满足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爱玲 田武宗 +2 位作者 张东华 沈威 汪新菊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年第4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进行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肿瘤科10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均分为2.95...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进行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肿瘤科10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均分为2.95分±1.15分,情感淡漠、精神紧张和热情丧失3个维度得分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和护士职业价值观中的职业特性、行为主义是影响同情心疲乏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缓解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改善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护士 同情心疲乏 职业价值观 影响因素 健康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相茹 刘海旺 +1 位作者 王梅芳 李小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4期507-511,共5页
目的明确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和关怀能力量表对267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选择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 目的明确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和关怀能力量表对267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选择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发生率为71.54%,继发性创伤应激评分为(23.65±5.05)分,工作倦怠(25.31±6.78)分,同情心满足(31.90±7.84)分;人文关怀能力评分为(191.83±26.78)分。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中,继发性创伤应激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其勇气、耐心维度呈负相关(P<0.01),同情心满足与人文关怀能力及其认知、勇气、耐心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提高肿瘤科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可以缓解其同情心疲乏,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护理 护士 同情心疲乏 人文关怀能力
下载PDF
肿瘤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同情心疲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康丽娜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11期779-780,共2页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与同情心疲乏程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肿瘤医院456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同情心疲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肿瘤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评分为(111.43±10....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与同情心疲乏程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肿瘤医院456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同情心疲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肿瘤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评分为(111.43±10.53)分,同情心疲乏评分为(103.03±9.31)分;职业价值观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与同情心疲乏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肿瘤医院护理管理者应着重培养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降低同情心疲乏程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医院 护士 职业价值观 同情心疲乏
下载PDF
同情心疲乏、职业倦怠对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冬冬 张延英 张会君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工作倦怠对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所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的40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情况量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工...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工作倦怠对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所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的40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情况量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工作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工作倦怠对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结果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和工作倦怠呈正向相关(R=0.35,P=0.000)。同情心疲乏和离职意愿也呈正相关(R=0.65,P=0.000),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解释29.7%的总变异量。结论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和工作倦怠是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避免出现严重的工作倦怠,以降低更多的护理人员出现离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倦怠 同情心疲乏 护士 离职意愿
原文传递
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允兰 胡晓莹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探讨南昌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的状况和影响因素。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56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3个维度的得分:同情心满足(3.16±0.57)分、继发性创伤应激(2.72±0.55)分、... 探讨南昌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的状况和影响因素。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56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3个维度的得分:同情心满足(3.16±0.57)分、继发性创伤应激(2.72±0.55)分、身心耗竭(2.76±0.55)分。年龄和婚姻在同情心满足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在同情心满足和身心耗竭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事性质在继发性创伤应激和身心耗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室工作时间在同情心满足和继发性创伤应激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职务和所在科室在三个维度上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和管理者应加强对同情心疲乏的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同情心疲乏 同情心满足 职业生活职业量表
下载PDF
护生实习后期同情心疲乏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斌如 陈慧娟 谢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1期2745-2749,共5页
目的 使用中文版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了解护生实习后期的同情心疲乏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临床实习后期的201名护生进行一般资料和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资料... 目的 使用中文版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了解护生实习后期的同情心疲乏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临床实习后期的201名护生进行一般资料和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资料和得分之间的比较及得分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 201名护生实习后期同情心满足分量表平均得分为(50.00±10.00)分;职业倦怠分量表评分为52.66(43.41,58.21)分;继发性创伤应激的分量表评分为47.34(43.81,54.38)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合理排班、胜任力、社会支持和专业思想是护生实习后期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生实习后期,同情心疲乏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低同情心满足和高职业倦怠,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实习后期 同情心疲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