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附1106例报告) 被引量:159
1
作者 林辉 何巍 +3 位作者 彭青云 覃家锦 温仁祝 郑宝石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总结 110 6例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者 ,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搏液 ;逆行灌注者 ,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总结 110 6例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者 ,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搏液 ;逆行灌注者 ,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 ,鼻咽温维持在 (33± 1)℃ ,均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 ,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 ,多巴胺用量很少。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发生率 0 .45 % ,无严重心律失常 ,血尿发生率 1.90 %~ 3.41%。血液生化、心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均显示较传统方法好。无 1例发生空气栓塞。早期死亡率 1.90 % (2 1/ 110 6例 )。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 ,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 ,避免再灌注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温心外科
原文传递
应激与无应激麻醉 被引量:112
2
作者 邓硕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74-575,共2页
关键词 应激反应 无应激麻醉 芬太尼 体外循环 全麻 硬囊外麻醉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施术对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0
3
作者 何巍 林辉 +3 位作者 郑宝石 曾建业 可金星 肖桃元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16只健康山羊随机均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心跳组 )和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组 )。分别在转机后即刻、CPB 12 0、130、15 0min ,取冠状静脉窦血 ,测定血清中...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16只健康山羊随机均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心跳组 )和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组 )。分别在转机后即刻、CPB 12 0、130、15 0min ,取冠状静脉窦血 ,测定血清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的含量 ,并取左室心肌组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再灌注后MDA、CK MB、LDH明显升高 ,SOD明显降低 ,与实验组相同时点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见对照组变化明显 ,实验组基本不变。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行心内直视手术避免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术 心肌再灌注损伤 浅低温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手术 被引量:95
4
作者 顾瑞华 于昂 +1 位作者 王仲伦 张化新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1986年5月至1988年9月,我们应用体外循环合并低温心脏不停跳方法成功地施行了心内直视手术44例,获得满意的心肌保护及手术效果。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44例,男23,女21例。年龄3~40岁,平均10.5岁,其中7岁以下19例,8~14岁15例,1... 1986年5月至1988年9月,我们应用体外循环合并低温心脏不停跳方法成功地施行了心内直视手术44例,获得满意的心肌保护及手术效果。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44例,男23,女21例。年龄3~40岁,平均10.5岁,其中7岁以下19例,8~14岁15例,15岁以上7例。手术种类:室间隔缺损修补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内手术 心脏不停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Ⅰ对体外循环期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 被引量:72
5
作者 王萍 房秀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5-269,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体外循环期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  2 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冷晶体停跳组 (组Ⅰ ) ,冷氧合血停跳组 (组Ⅱ ) ,每组 10例 ,分别于围术期多个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 ,测定血清cTnI、CK及CK...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体外循环期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  2 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冷晶体停跳组 (组Ⅰ ) ,冷氧合血停跳组 (组Ⅱ ) ,每组 10例 ,分别于围术期多个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 ,测定血清cTnI、CK及CK MB的水平 ,并观察缺血前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的cTnI、CK及CK 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 ,开放主动脉后 1h至术后 2 4h达峰值 ,其后缓慢下降。术后 2 4h、48h冷氧合血停跳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冷晶体停跳组 (P <0 .0 5 ) ,CK MB在开放主动脉后 1h冷氧合血停跳组低于冷晶体停跳组。cTnI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时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cTnI判定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CK MB ,对围术期心肌缺血损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肌钙蛋白1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右锁骨下动脉插管体外循环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9
6
作者 孙立忠 刘永民 +1 位作者 杨天宇 常谦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体外循环技术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在深低温、停循环时应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的选择性脑灌注技术 ,手术治疗 70例累及主动脉弓的心血管疾病病人。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 5 2~ 32 8min ,平均 (12 9 18&#... 目的 探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体外循环技术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在深低温、停循环时应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的选择性脑灌注技术 ,手术治疗 70例累及主动脉弓的心血管疾病病人。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 5 2~ 32 8min ,平均 (12 9 18± 46 78)min ,脑部低流量灌注时间最长达 81min ,平均(2 8 0 6± 2 1 0 7)min ,术后病人 6h内全部清醒 ,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停循环期间 ,采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的选择性脑灌注方法进行脑保护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右锁骨下动脉插管 持续选择性脑灌注
原文传递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10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6
7
作者 肖颖彬 陈林 +9 位作者 王学锋 钟前进 刘梅 彭莉 陈劲进 陈柏成 刘兵 刘晓莉 胡卫 曾祥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 探讨完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 ,报告 1 0 32例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1 997年 1 1月至2 0 0 0年 9月间 ,改良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 ,建立同期左心房左心室引流和综合序贯排气技术 ,改善... 目的 探讨完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 ,报告 1 0 32例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1 997年 1 1月至2 0 0 0年 9月间 ,改良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 ,建立同期左心房左心室引流和综合序贯排气技术 ,改善手术野显露 ,完善术中排气。应用该技术实施心脏手术 1 0 32例 ,男 5 0 3例 ,女 5 2 9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 71 4例 ,心脏瓣膜病 31 8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为 2 .33% (2 4/1 0 32 )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 2 .7% (1 9/71 4) ,心脏瓣膜病手术死亡率为 1 .6 % (5 /31 8)。全组无体循环气栓和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 ,可有效减轻低温和缺血再灌注对心肺等脏器的损伤作用 ,有利于避免术中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浅低温
下载PDF
70岁以上病人非体外循环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 被引量:60
8
作者 高长青 李伯君 +2 位作者 肖苍松 吴扬 马晓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 70岁以上老年病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疗效。方法 比较 78例 70岁以上OPCAB和 32例 70岁以上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CABG)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术后桥通畅率均为 10 0 % ,OPCAB和CCABG两... 目的 探讨 70岁以上老年病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疗效。方法 比较 78例 70岁以上OPCAB和 32例 70岁以上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CABG)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术后桥通畅率均为 10 0 % ,OPCAB和CCABG两组平均住院时间 (9 2 5± 4 0 3)d对(13 18± 7 5 4)d ,平均ICU时间 (2 4 0± 8 5 )h对 (38 5± 2 5 5 )h ,房颤发生率为 8%对 15 %。结论 老年病人有选择的施行OPCAB是一种合理和安全的术式 ,如果可能的话应尽量考虑采用此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岁以上病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婴幼儿体外循环的特殊性 被引量:62
9
作者 段大为 杨景学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关键词 婴幼儿 体外循环 围手术期 心肌 肺组织 肾脏
原文传递
2019年中国心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 被引量:65
10
作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4期193-196,共4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hSECC)每年进行的中国心脏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量调查工作已经连续进行了9年。调查报告以白皮书形式公开发布,旨在为体外循环专业学科发展、相关产...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hSECC)每年进行的中国心脏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量调查工作已经连续进行了9年。调查报告以白皮书形式公开发布,旨在为体外循环专业学科发展、相关产业战略规划以及政务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参考信息。2019年我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心血管外科手术及体外循环数据调查信息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书 心血管手术 体外循环 数据 手术量 体外膜氧合
下载PDF
2021年中国心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 被引量:60
11
作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 赵举 +1 位作者 黑飞龙 侯晓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2年第4期196-199,共4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hSECC)每年对上一年度全国开展心脏手术的各单位心脏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量、不同病种及地区的手术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并汇总分析。ChSECC已经连续1...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hSECC)每年对上一年度全国开展心脏手术的各单位心脏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量、不同病种及地区的手术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并汇总分析。ChSECC已经连续11年开展这项调查工作,每年均以白皮书的形式公开发布相关调查结果。目的在于让从业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国心血管外科及体外循环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从而为相关专业学科的未来发展、相关产业战略规划以及政务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参考信息。现就2021年度我国(含香港特别行政区)心血管外科手术及体外循环数据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书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主动脉外科 数据分布
下载PDF
应用集束化护理预防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压疮的实践 被引量:60
12
作者 智红晓 宋葆云 杨巧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6期840-842,共3页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2月1日至8月31日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62例)进行历史回顾,将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术后入住ICU...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2月1日至8月31日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62例)进行历史回顾,将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术后入住ICU的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111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对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 :对照组中15例发生I期压疮,2例发生Ⅱ期压疮,1例发生Ⅲ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29.03%;观察组中6例发生I期压疮,无Ⅱ期和Ⅲ期压疮发生,压疮发生率为5.41%;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压疮高危患者实施集束化压疮预防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围手术期压疮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压力性溃疡 预防 集束化护理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对体外循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杨承祥 邓硕曾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92-494,共3页
观察体外循环(CPB)时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对应激反应的影响。2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以大剂量芬太尼静脉全麻辅以安氟醚吸入;试验组以硬膜外阻滞辅以安氟醚吸入。结果显示:在CPB中,对照组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观察体外循环(CPB)时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对应激反应的影响。2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以大剂量芬太尼静脉全麻辅以安氟醚吸入;试验组以硬膜外阻滞辅以安氟醚吸入。结果显示:在CPB中,对照组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血浆浓度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P<0.05);在CPB结束时和手术结束时,对照组的去甲肾上腺素血浆浓度仍高于试验组(P<0.05)。为控制血压,对照组硝普钠用量明显大于试验组。提示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可更大程度地抑制应激反应,从而稳定了血液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硬膜外阻滞 应激反应 全麻醉
原文传递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病人中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55
14
作者 宋燕波 高军 秦文莉 《现代护理》 2003年第4期278-279,共2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并发严重低心排、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用的意义 ,介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应用期间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  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 ,术后合并有严重低心排综合征 4...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并发严重低心排、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用的意义 ,介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应用期间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  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 ,术后合并有严重低心排综合征 4例 ,合并有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心室停搏 1例 ,均通过股动脉穿刺插入IABP导管于降主动脉内 ,用Detascopesystem 98型反搏仪进行辅助循环 ,多采用心电触发 ,选择R波高尖 ,T波低平的导联。监测动脉压、心电图波形、中心静脉压、尿量、末梢循环变化和升压药使用量等。结果 本组病人应用IABP后 ,血压、心率逐渐平稳 ,室性心律失常消失 ,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升压药逐渐减量 ,使用IABP1 8~ 72小时 ,2例病人术后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IABP有增加冠脉血流量 ,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量的作用 ,正确和及时应用IABP多能扶助心脏渡过低心排期 ,可改善病人预后。在应用IABP期间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辅助循环的效果 ,保持导管通畅 ,应用肝素抗凝 ,定时观察插管肢体的温度、顔色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防止感染、血栓、栓塞、出血、肾功能损坏等并发症发生 ,提高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体外循环 护理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3
15
作者 徐康清 陈秉学 +4 位作者 黄文起 夏华杰 黑子清 谭洁芳 黄伟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I组,n=20),util万U/kg组(Ⅱ组,n=20),uti2万 U/kg组(Ⅲ组,n=20)。在 CPB前主动脉开放心脏...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I组,n=20),util万U/kg组(Ⅱ组,n=20),uti2万 U/kg组(Ⅲ组,n=20)。在 CPB前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1、3、5、10 min分别采右心房与肺静脉血检测PMN、CD11b、IL-8、IL-10、MDA和SOD水平。结果 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对照组右心房和肺静脉血中上述指标的水平较CPB前显著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两组肺静脉血上述指标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1)体外循环过程中肺发生了炎性反应;(2)乌司他丁能减轻CPB肺部的炎性反应,其2万U/kg组抑制炎性反应的效果优于1万U/k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胰蛋白酶抑制剂 心肺转流术 肺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 被引量:49
16
作者 陈海生 肖明第 +5 位作者 程云阁 钟焕清 黄志辉 谢翠贤 何勇 程国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总结2 8例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MVR)术的经验。方法 右侧胸壁小切口(4~5cm) +两孔(胸腔镜、升主动脉阻闭钳入孔)。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结果 本组... 目的 总结2 8例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MVR)术的经验。方法 右侧胸壁小切口(4~5cm) +两孔(胸腔镜、升主动脉阻闭钳入孔)。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结果 本组(胸腔镜组)无死亡。与同期一组(常规组) 33例正中开胸法MVR相比,体外循环82~14 6 (96±38)min对80~132 (92±31)min ,升主动脉阻闭37~76 (47±18)min对34~72 (45±13)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8 6~14 8(10. 2±3.1)h对8.3~15. 9(11.3±3.4 )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而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5 0~2 30 (72±2 8)ml对70~4 6 0 (10.8±4 .2 )ml,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8~12 (10.1±2 . 2 )d对10~2 8(15. 6±4 . 2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 5 )。结论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较正中开胸法MVR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胸腔镜辅助 微创 升主动脉 术后住院时间 体外循环 胸壁小切口 心脏停跳液 术后呼吸机 静脉插管 保护心肌 顺行灌注 MVR 统计学 股动脉 无死亡 引流量 开胸
原文传递
超滤在10公斤以下小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17
作者 朱德明 王伟 +3 位作者 黄惠民 陈虹 张蔚 付惟定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年第3期134-137,140,共5页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体外循环 (CPB)中进行超滤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至2 0 0 2年 ,共进行 10kg以下小儿CHD心内直视手术 14 94例 ,其中复杂畸形 6 2 5例 ,所有病例都在手术中使用超滤。超滤方法包括常规超滤 (C...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体外循环 (CPB)中进行超滤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至2 0 0 2年 ,共进行 10kg以下小儿CHD心内直视手术 14 94例 ,其中复杂畸形 6 2 5例 ,所有病例都在手术中使用超滤。超滤方法包括常规超滤 (CUF)、改良超滤 (MUF)、平衡超滤 (BUF)以及联合应用等形式。部分病例测量转流前 ,转流结束和MUF结束时肿瘤坏死因子 (TNF) ,白介素 - 8(IL - 8)和E -选择素 (E -selectin)浓度。结果 14 94例患儿中未发现同超滤有关的并发症。采用CUF 2 1例 ,MUF 811例 ,BUF 2 0例 ,常规结合MUF 5 89例 ,BUF +MUF 5 3例。三种超滤方法时间分别为 (11.4 9± 6 .6 1)min ,(11.35± 2 .5 8)min和 (46 .0 4± 2 2 .4 1)min ,分别滤出液体 (135 .75± 4 0 .5 6 )ml,(332 .6 6± 112 .99)ml和 (5 2 7.2 7± 35 3.6 5 )ml。全组患者术中红细胞比积 (Hct)(0 .2 4 6± 0 .0 2 6 )L/L ,CUF结束时Hct(0 .2 6 1± 0 .0 2 5 )L/L ,MUF结束Hct为 (0 .339± 0 .0 34)L/L。TNF ,IL - 8和E -选择素测量结果显示 ,BUF能降低转流过程中炎症因子上升的幅度 ,MUF在浓缩血液的同时也增加了炎症因子的浓度。结论 超滤能够滤出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BUF法依靠置换作用可降低炎性介质的浓度。CUF和MUF都可浓缩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10公斤以下小儿 体外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9例 被引量:47
18
作者 姚永芳 聂海英 李岩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3-53,60,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术 精神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
原文传递
2020年中国心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 被引量:46
19
作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 郝星 +1 位作者 黑飞龙 侯晓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1年第5期257-260,共4页
2021年初,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hSECC)对前一年的全国心脏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量以及不同病种及地区的手术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本文为2020年度我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 2021年初,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hSECC)对前一年的全国心脏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量以及不同病种及地区的手术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本文为2020年度我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心血管外科手术及体外循环数据的具体调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书 心血管手术 体外循环 数据 手术量 体外膜氧合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6
20
作者 杨琼 冯瑾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9期3306-3308,共3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作为肾脏的一种替代治疗,通过体外循环进行物质的交换,保持体内内环境的稳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1]。动静脉内瘘术作为一种吻合性手术,是透析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术后护理不当也会导致穿刺部位发生出血、感染、血栓...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作为肾脏的一种替代治疗,通过体外循环进行物质的交换,保持体内内环境的稳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1]。动静脉内瘘术作为一种吻合性手术,是透析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术后护理不当也会导致穿刺部位发生出血、感染、血栓、内瘘闭塞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其功能丧失,对于透析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穿刺部位 动静脉内瘘术 生存期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治疗 内瘘闭塞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