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E和ADAMS传递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7
1
作者 杜中华 薛德庆 赵迎红 《机械与电子》 2003年第2期68-70,共3页
讨论了Pro/E和ADAMS传递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对ADAMS工程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PRO/E ADAMS 传递过程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水稻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剑叶对高温的响应 被引量:50
2
作者 欧志英 林桂珠 彭长连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4,共6页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新育成的两个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的高温耐受特性。结果表明高温引起了光合效率降低,加重了光合光抑制。光化学、光合电子传递最适温度在28℃左右,光合碳同化的最适温度在35~40℃。高温下通过P...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新育成的两个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的高温耐受特性。结果表明高温引起了光合效率降低,加重了光合光抑制。光化学、光合电子传递最适温度在28℃左右,光合碳同化的最适温度在35~40℃。高温下通过PSⅡ线性电子传递的能力几乎丧失(下降96.7%~100%),而PSⅡ光化学效率下降较少(8.8%~21.0%),暗示PSⅡ光合线性电子传递过程比光化学能转化对高温更敏感。超级杂交稻比对照汕优63更耐高温,其机理可能如下:一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时有更迅速的类胡萝卜素积累,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减少了因过剩激发能积累引起活性氧产生、积累并伤害光合细胞;二是因为超级稻高温下有高效的叶黄素循环热耗散途径可以耗散过量的激发能;三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下有稳定的光合功能和较强的光合效率,较高的热稳定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矮64S/E32 两优培九 超高产 响应 剑叶 超级杂交水稻 光合电子传递 汕优63 光合效率 最适温度 光合碳同化 抗氧化能力 类胡萝卜素 超级杂交稻 叶黄素循环 PSⅡ 超级稻 效率下降 传递过程 光合功能 蛋白含量 光化学 激发能
下载PDF
情报科学的三个研究规范 被引量:44
3
作者 卢太宏 《情报学报》 1987年第1期19-22,共4页
作者提出了一个研究情报科学体系的框架,认为情报学有三个研究规范:面向情报源、面向传递过程和面向用户。文中阐述了三个规范的内涵特征及其间的迁移和互补关系,并说明情报学尚处于学派阶段。
关键词 情报科学体系 面向用户 传递过程 情报学 情报源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志博 魏亦农 +1 位作者 杨敏 张荣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5-256,F0003,共3页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特性 棉花幼苗 低温胁迫 植物叶片 荧光分析技术 光合作用 无损伤检测 逆境胁迫 生理状况 传递过程
下载PDF
舞动的液滴:界面现象与过程调控 被引量:25
5
作者 马学虎 兰忠 +4 位作者 王凯 陈彦松 程雅琦 杜宾港 叶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3,共35页
液滴动态行为的调控在包括微化工、相变传热、喷雾冷却、农药喷洒、微流控芯片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液滴润湿过程包含着复杂的固液界面现象,借助界面效应对液滴动态行为进行调控是液滴调控领域的热点方向。将围绕多尺度润湿、界面... 液滴动态行为的调控在包括微化工、相变传热、喷雾冷却、农药喷洒、微流控芯片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液滴润湿过程包含着复杂的固液界面现象,借助界面效应对液滴动态行为进行调控是液滴调控领域的热点方向。将围绕多尺度润湿、界面结构驱动的液滴动态行为等过程中的若干科学问题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多尺度表面润湿基本理论,讨论了核化过程、液滴多尺度润湿、液滴弹跳和液滴多向迁移过程及液滴撞击固体表面过程中的固液界面作用机理,并展现了液滴动态调控在相变传热、喷墨打印、农药喷洒和微流控等工业过程的调控作用、应用以及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两相流 相变 表面 传递过程
下载PDF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构造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邵雨 陈伟 张伯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干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干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带的前陆部分无喜山期构造带;西段造山带内的挤压往前陆方向传递过程中以前列式不断释放其位移量,造成在纵向上呈现三排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带。根据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技术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构造识别进行了模拟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关褶皱 山前带 地震剖面 断裂带 复杂构造 构造解析 推覆 准噶尔盆地南缘 构造带 传递过程
下载PDF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的解析解及验证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旭 陈君红 陈沛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61-465,共5页
根据换热器计算理论,结合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热湿交换过程的特点,将其抽象为管束内一次空气不混合,管束外二次空气和水膜横向混合的叉流换热器.计及二次空气和水膜的热湿交换,建立了描述换热器中热湿交换过程的理论模型,利用实... 根据换热器计算理论,结合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热湿交换过程的特点,将其抽象为管束内一次空气不混合,管束外二次空气和水膜横向混合的叉流换热器.计及二次空气和水膜的热湿交换,建立了描述换热器中热湿交换过程的理论模型,利用实验测出的边界条件对基本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了一次空气、水膜温度及二次空气焓在空间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用试验结果对理论计算值进行了验证,说明建立的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 间接蒸发冷却器 传递过程 方程组 解析解
下载PDF
传递过程的统一描述 被引量:17
8
作者 韩光泽 华贲 +1 位作者 陈清林 尹清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25-1027,共3页
提出了传递公理,即任何形式的传递过程都是在相应基本强度量差推动下,基本广延量的流动过程;基本广延量的传递过程也同时是与之对应的能和(火用)的传递过程。定义了热力学流密度和热力学力的数学表达式,在传递公理的基础上,利用能和(火... 提出了传递公理,即任何形式的传递过程都是在相应基本强度量差推动下,基本广延量的流动过程;基本广延量的传递过程也同时是与之对应的能和(火用)的传递过程。定义了热力学流密度和热力学力的数学表达式,在传递公理的基础上,利用能和(火用)的普遍化表达式,分别建立了三类广延量的传递定律。利用传递定律,结合广延量的平衡方程,导出了传递方程的普遍化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过程 传递公理 YONG 普遍化表达式
下载PDF
流体在固体表面超铺展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君悦 段远源 +1 位作者 王晓东 闵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5-776,共12页
对流体在固体表面超铺展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具有超铺展特性的动态湿润体系、超铺展特性的影响因素、内在机理以及实验关联式建立和数值模拟方法。部分丙硅氧烷类和烷基乙氧基化物类以及少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具有超铺... 对流体在固体表面超铺展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具有超铺展特性的动态湿润体系、超铺展特性的影响因素、内在机理以及实验关联式建立和数值模拟方法。部分丙硅氧烷类和烷基乙氧基化物类以及少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具有超铺展特性,浓度和固体表面能是超铺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气液界面的浓度Marangoni效应被认为是超铺展过程的控制因素,表面活性剂在气液、固液和三相接触线前缘固气界面的输运和吸附对浓度Marangoni效应有重要影响。分析认为,实验方面未来应拓展实验体系,建立超铺展产生的判据;深入研究宏观影响因素以及微观输运和吸附机理,同时考虑外加物理场影响,为超铺展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理论方面需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向界面的输运、吸附对界面性质的作用规律以及浓度Marangoni效应的影响,借鉴相对成熟的牛顿流体动态湿润理论,建立描述超铺展特性的全过程理论模型。数值模拟方面应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基础建立表面活性剂输运和界面吸附的微观物理模型,将其引入流体动力学模型,实现对超铺展过程精确定量化的描述。本文还给出了可能的超铺展体系铺展全过程的物理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铺展 表面活性剂 界面 传递过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郑纯智 文颖频 张春勇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8-70,共3页
根据作者多年讲授化工原理和传递过程基础课程的经验,提出了当前化工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结合教学经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认为将化工原理与传递过程课程有机结合是化工原理课改革的趋势,而改进实... 根据作者多年讲授化工原理和传递过程基础课程的经验,提出了当前化工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结合教学经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认为将化工原理与传递过程课程有机结合是化工原理课改革的趋势,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强化课程设计中的工程观念并结合适宜的教学方法将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传递过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互联网对信息传递模式和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文桥 王浣尘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0年第3期198-201,206,共5页
从人类活动中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出发 ,考察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过程 ,研究了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过程。阐明了互联网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使信息传递的效率大为提高 ,并由此得出 ,互联网的出现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 从人类活动中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出发 ,考察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过程 ,研究了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过程。阐明了互联网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使信息传递的效率大为提高 ,并由此得出 ,互联网的出现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传递模式 互联网 可持续发展 传递过程
原文传递
乙烯裂解炉内传递和反应过程综合数值模拟 Ⅱ.反应管内传递和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2
作者 蓝兴英 张红梅 +1 位作者 高金森 徐春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9,共6页
采用乙烯裂解炉传递反应过程综合数学模型中的反应管数学模型 ,对工业裂解炉反应管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 ,得到了反应管内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详细信息 ,揭示了反应管内流动、传热、传质和裂解反应的基本特点。模拟结果表明 ,沿反应... 采用乙烯裂解炉传递反应过程综合数学模型中的反应管数学模型 ,对工业裂解炉反应管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 ,得到了反应管内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详细信息 ,揭示了反应管内流动、传热、传质和裂解反应的基本特点。模拟结果表明 ,沿反应管轴向油气吸热升温 ,裂解反应加剧 ,产物产率逐渐发生变化 ;沿反应管径向存在明显的流体流速和温度的变化 ,而产物产率的变化不如流体流速和温度的变化明显。通过比较湍流粘度和分子粘度的大小 ,认为 2 9 975~ 30mm的径向区域为层流层 ,层流层的存在使得临近管壁的区域内流体流速和温度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 传递过程 反应过程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原油处理
下载PDF
气隙式膜蒸馏传递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阎建民 袁其朋 马润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本文用气隙式膜蒸馏装置测定了膜两侧流体的温度、流量及料液浓度对膜蒸馏通量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描述了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可以预测膜蒸馏过程渗透通量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吻合较好。
关键词 传递过程 膜分离 传质 传热 气隙式膜蒸馏
下载PDF
旋转填充床的流体力学特性与传递过程的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奋 张纪尧 +2 位作者 郭锴 陈建峰 郑冲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87-591,共5页
旋转填充床 (RPB)是一种高效的强化传递过程设备 ,亦是一种高效的混合与多相反应设备 ,在化工、材料、冶金、能源、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旋转填充床 流体力学 传递过程 理论研究 微观混合 传质
原文传递
非遗的活态传承:传承人主体性激发路径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亚娟 谢双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1,共3页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乡村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其活态传承有助于促进文化保护、创新和旅游发展。非遗的非物质性、脆弱性和对传承人的依赖性,既是其重要属性,也是其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制约因素,因此,非遗的活态传承成为各...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乡村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其活态传承有助于促进文化保护、创新和旅游发展。非遗的非物质性、脆弱性和对传承人的依赖性,既是其重要属性,也是其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制约因素,因此,非遗的活态传承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非遗的活态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文化传递过程,①传承人是非遗最重要的展示载体,更是重要的传承载体和传播媒介,但是当下非遗传承人却面临着生存困境、断层、社会地位下降、身份认同缺失等问题,②因此,非遗的活态传承需要激发传承人的主体性。什么是传承人的主体性、如何激发传承人的主体性,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性 制约因素 人的依赖性 传递过程 传承与开发 传承载体 活态传承
下载PDF
中式烹饪的过程原理解析及研究体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邓力 金征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从工程角度对中式烹饪进行考察研究,将中式烹饪操作分解为成形、传热、传质、过程调节(包括过程强化和过程缓冲)四种特征过程,分析了中式烹饪与传递过程及单元操作的关系。
关键词 中式烹饪 传递过程 单元操作
下载PDF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熵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旭 陈沛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7-461,共5页
根据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定义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熵产单元数,并给出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熵产单元数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换热器结构参数与最小熵产单元数间的关系,指出了提高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热力学完善度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蒸发冷却器 传递过程 熵分析 结构参数 优化
下载PDF
浆态床反应器流体力学行为研究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郭坤宇 王铁峰 +1 位作者 邢楚填 王金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54-2464,共11页
浆态床是一种重要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传热、传质性能好以及催化剂可在线补加和更换等优点,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上备受关注。对浆态床反应器的流型、气含率、气泡行为、传质、传热等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温度、压力、液... 浆态床是一种重要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传热、传质性能好以及催化剂可在线补加和更换等优点,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上备受关注。对浆态床反应器的流型、气含率、气泡行为、传质、传热等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温度、压力、液体性质等参数对于流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级浆态床和构件式浆态床新型反应器,对浆态床在大化工、精细化工及环保等重要过程中的工业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浆态床反应器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反应器 流体动力学 传递过程 工业应用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探 被引量:8
19
作者 管志毅 田汉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 信息技术课程 传递过程 计算机原理 教育者 行为主义 教学理念 世界知识
下载PDF
反应精馏过程中的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陶贤湖 杨伯伦 华贲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应用唯象理论, 分析了反应精馏过程中各种场(如温度场、浓度场、化学势场等)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同一场内不同分量之间的协同关系。提出了在多场协同条件下质量通量和热量通量的唯象表达式以及相应的传质和传热系数。从而揭示了该过程... 应用唯象理论, 分析了反应精馏过程中各种场(如温度场、浓度场、化学势场等)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同一场内不同分量之间的协同关系。提出了在多场协同条件下质量通量和热量通量的唯象表达式以及相应的传质和传热系数。从而揭示了该过程中传质、传热以及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为强化该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象理论 场协同 反应精馏 传递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