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灌输到交往:师德培训问题的对策 被引量:15
1
作者 于进 于源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2-46,共5页
师德培训是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师德培训仍然处在职业技能训练范式之内,呈现出培训目标空泛化、培训内容伪圣化、培训方法灌输化和培训效果虚无化的弊端。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教师培训已经开始转向交往范式,师德培训必... 师德培训是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师德培训仍然处在职业技能训练范式之内,呈现出培训目标空泛化、培训内容伪圣化、培训方法灌输化和培训效果虚无化的弊端。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教师培训已经开始转向交往范式,师德培训必然要适应世界潮流由"培训范式"转向"交往范式"。以交往范式理念为指导,可以采取培养新的道德主体、拓展更新师德培训内容、创新师德培训模式三种策略提高培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范式 交往范式 伪圣化 案例式 体验式
下载PDF
新闻学交往范式的出场:历史逻辑、时代语境与知识根基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泓江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6,共10页
在库恩的语境中,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变化,其具体体现为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关系结构的深层次改变所导致的人类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在互联网革命语境下,新闻学研究对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种以人类交往活动为基础语境的全新新闻图... 在库恩的语境中,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变化,其具体体现为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关系结构的深层次改变所导致的人类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在互联网革命语境下,新闻学研究对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种以人类交往活动为基础语境的全新新闻图景正在形成,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新闻学生产范式发生危机",新闻"正在从以生产尤其是职业性生产为核心的历史语境中解脱出来,作为交往中介和交往方式的新闻正在日益进入到新闻学研究者之世界观的核心地带。本文认为,新闻学的交往转向正在发生,数字技术变革下人类普遍性交往网络的形成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和交往哲学,分别为新闻学交往范式的出场奠定了现实条件和思想基础,以交往为核心的新闻学理论建构是新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转换 新闻学 互联网革命 生产范式 交往范式
原文传递
新闻学研究的交往范式:认知转型、理论资源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
3
作者 虞鑫 王金鹏 《新闻大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87,119,120,共15页
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的构建工作正如火如荼,而既有新闻理论对于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的解释正逐渐失语失力,当前可谓是理论转型的关键节点。围绕新闻理论的范式转换问题,本文从认识论的视野出发,探讨当前新闻理论研究范式中面临的主体性... 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的构建工作正如火如荼,而既有新闻理论对于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的解释正逐渐失语失力,当前可谓是理论转型的关键节点。围绕新闻理论的范式转换问题,本文从认识论的视野出发,探讨当前新闻理论研究范式中面临的主体性困境,并引入基于主体间性的社会交往这一概念,以期为新闻学范式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社会交往所蕴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建立在交往范式上的新闻研究,这一范式既立足于主体间的社会关系结构,与人类社会的生成与演化规律联系起来,又天然地采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与方法,将政治经济视角纳入新闻学的范畴之中。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研究范式和新闻学学科体系,本文认为交往范式的新闻研究应当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与政治经济研究三个维度展开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范式 中国特色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理论
原文传递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视野 被引量:3
4
作者 傅永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1,共8页
哈贝马斯现代性视野的确立,与他对现代性问题意识的反思和对现代性之反面话语的批判密切相关。一方面,哈贝马斯分析了黑格尔现代性自我奠基理论的严重失误,另一方面,哈贝马斯又对尼采之后的两种现代性批判话语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 哈贝马斯现代性视野的确立,与他对现代性问题意识的反思和对现代性之反面话语的批判密切相关。一方面,哈贝马斯分析了黑格尔现代性自我奠基理论的严重失误,另一方面,哈贝马斯又对尼采之后的两种现代性批判话语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哈贝马斯发现现代性哲学话语出现所谓“穷竭症候”的原因在于,它陷入了意识哲学范式不能自拔,从主体中心化的理性出发不可能真正实现对中心化主体的突破和超越。因此,范式转换、理性重诠是现代性重建的根本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主体性 意识哲学范式 主体间性 交往范式
下载PDF
存在哲学视野中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05-109,164,共6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作为一种批判的社会理论,在批判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弊病和危机的同时,旨在为这一社会提供一种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则关注于人的生存问题,力图通过对"存在"整体的深度分析来揭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作为一种批判的社会理论,在批判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弊病和危机的同时,旨在为这一社会提供一种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则关注于人的生存问题,力图通过对"存在"整体的深度分析来揭示现实生活世界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并最终通过诗性的语言来得到克服。与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进路相比较,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也可以视为是面向生活世界的交往问题而提出来的。哈贝马斯以生活世界作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的现实起点,以交往行为为核心实现"交往范式"对"劳动范式"的理论置换,并通过对交往行为进行规范语用学分析将交往理性重建为一种规范的力量,揭示出植根于生活世界的交往活动之中的有效性规范,以此谋求对交往问题的规范性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 生活世界 交往范式 有效性要求
下载PDF
新闻学研究的交往范式
6
作者 虞鑫 王金鹏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1期147-148,共2页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体系建构仍然处于探索时期,多元的观点与取向也使得当前新闻学研究呈现出略显碎片化的特点,距离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明确的理论范式尚有一定距离。对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界目前的共识是要立足实践、回归现实。
关键词 新闻学研究 学术共同体 如何构建 中国特色新闻学 交往范式 回归现实 碎片化 立足实践
原文传递
主体间性视域下交往范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壁葵 张少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35,共3页
"以人为本"和"交往教育"是教育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提升的理论基础。要摆脱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桎梏,首要任务是全面认识主客体关系,将主体间性运用于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以主体间性为研... "以人为本"和"交往教育"是教育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提升的理论基础。要摆脱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桎梏,首要任务是全面认识主客体关系,将主体间性运用于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以主体间性为研究视角,将交往范式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指导,着眼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单向灌输与对话教育、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等四个方面的深度融合,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交往范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交往理性的生成、发展及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丁建洋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76,92,共6页
人类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形成不同指向的理性,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本质上是交往理性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主体间交往理性的发展是提升博士后科学创新能力、促进博士后取得重要科学发现的重要因素。博士后与合作... 人类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形成不同指向的理性,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本质上是交往理性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主体间交往理性的发展是提升博士后科学创新能力、促进博士后取得重要科学发现的重要因素。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主体间交往理性的发展以未知状态高深知识的生产为主要旨趣,原始创新成为主体间交往理性发展取向的价值准则与交往范式发展水平的评判标准。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主体间交往范式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需要重点围绕合作关系生成模式的重构、环境支持系统的完善、交往理念与方式的改进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合作导师 主体间性 交往理性 交往范式
下载PDF
理性的循环:从生产范式到交往范式的理论过渡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胜云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14-20,共7页
理性的拯救是马克思、卢卡奇、阿多诺与哈贝马斯的共同意愿,然而,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出发,走到哈贝马斯却又回到了实证的理论。理性的批判似乎已消散殆尽。这一理性的循环的发生,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批判理论脱离生产范式造成的,... 理性的拯救是马克思、卢卡奇、阿多诺与哈贝马斯的共同意愿,然而,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出发,走到哈贝马斯却又回到了实证的理论。理性的批判似乎已消散殆尽。这一理性的循环的发生,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批判理论脱离生产范式造成的,物质生产永远是社会历史的前提,也是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的真正出发点。向哈贝马斯的交往范式靠近必然偏离马克思主义现实的历史辩证法,走向非批判的实证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阿多诺 卢卡奇 工具理性 交往范式 马克思 物质生产 资本主义 霍克海默 无产阶级
下载PDF
哈贝马斯论形而上学之思和后形而上学之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永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6,共5页
哈贝马斯用形而上学思维概括始自巴门尼德、柏拉图,止于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传统。认为形而上学思维与意识哲学范式有着天然联系。因此,克服意识哲学范式是超越形而上学思维的必由之路。交往范式保证人们能够使用历史的、具体的理性把握... 哈贝马斯用形而上学思维概括始自巴门尼德、柏拉图,止于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传统。认为形而上学思维与意识哲学范式有着天然联系。因此,克服意识哲学范式是超越形而上学思维的必由之路。交往范式保证人们能够使用历史的、具体的理性把握普遍的共识性真理,故能打开后形而上学思维境城,提供建构后形而上哲学的基础。后形而上哲学是一种生活实践哲学,扮演着“示范者”和“解释者”角色,旨在促使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文化系统在生活世界的实践经验语境中组合起来并获得应有的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形而上学 后形而上学 意识哲学范式 交往范式 生活实践哲学
原文传递
重建语境下的历史唯物主义——兼论哈贝马斯与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分歧 被引量:2
11
作者 关桂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5-78,共4页
马克思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出发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然而,在哈贝马斯眼里,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这些新变... 马克思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出发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然而,在哈贝马斯眼里,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导致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再也不能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用交往行动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使之成为一种社会进化论。但在重建过程中,他实际上曲解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因此,他并没有真正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 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范式 交往范式 社会进化论
下载PDF
从存在论视域看哈贝马斯哲学范式的转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巍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20,共6页
现代性状况印证了意识哲学范式遭遇了困境,寻求摆脱困境的路径是当代西方哲学家研究的根本方向。哈贝马斯认为,无论是黑格尔、马克思的包容性理性模式还是海德格尔、德里达、福柯的排斥性理性模式,对于主体性的批判都是主体的自反性批判... 现代性状况印证了意识哲学范式遭遇了困境,寻求摆脱困境的路径是当代西方哲学家研究的根本方向。哈贝马斯认为,无论是黑格尔、马克思的包容性理性模式还是海德格尔、德里达、福柯的排斥性理性模式,对于主体性的批判都是主体的自反性批判,因而无法摆脱意识哲学的困境。哈贝马斯提出从意识哲学范式到交往范式的转向。在他看来,交往范式是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语言为本质的行为范式。在这一范式下,语言参与者的立场使主体与自身的关系成为互为对象的主体间关系,从而打破了内在性意识的垄断。从存在论视域看,交往范式虽然从语言角度切入关系原则,以交往理性超越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却由于主体间性的非真实性与交往理性的先验性而无法真正摆脱哲学与现实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论 交往范式 语言 交往理性 主体间性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范式转型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朝武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进行教学交往活动、采取什么样的教学交往范式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亟须范式转型,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范式从主体性语境到主体间... 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进行教学交往活动、采取什么样的教学交往范式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亟须范式转型,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范式从主体性语境到主体间性再到他者性的几次转型,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智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交往范式 教学转型
下载PDF
论哈贝马斯“交往范式”的理论转换
14
作者 方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1-26,共6页
作为交往行为的一种知识背景 ,生活世界也可以视为交往行为理论的经验出发地。可以认为 ,哈贝马斯是为了解决生活世界中面临的交往现实问题而提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他力图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提出“交往范式”的分析理论 ,并由此对马克思... 作为交往行为的一种知识背景 ,生活世界也可以视为交往行为理论的经验出发地。可以认为 ,哈贝马斯是为了解决生活世界中面临的交往现实问题而提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他力图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提出“交往范式”的分析理论 ,并由此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哈贝马斯所做出的“交往范式”对“劳动范式”的理论置换 ,这在他所处的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是有其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范式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生活世界
下载PDF
高中数学教学理解的三种范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晓莉 《数学教学通讯》 2018年第33期24-25,共2页
核心素养对高中数学提出的要求是教师及学生对数学教学有基本的理解.事实证明,基于实践的参与范式,基于对话的交往范式,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理解范式则为数学学习提供了精神基础.基于这三个范式建立的教学理解,可为数学有效教... 核心素养对高中数学提出的要求是教师及学生对数学教学有基本的理解.事实证明,基于实践的参与范式,基于对话的交往范式,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理解范式则为数学学习提供了精神基础.基于这三个范式建立的教学理解,可为数学有效教学以及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充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参与范式 交往范式 理解范式
下载PDF
“劳动教育”概念重释与劳动范式复归
16
作者 金凤 李云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8-34,共7页
“劳动”是“劳动教育”概念成立的前提性范畴,对“劳动”范畴的定义直接决定“劳动教育”概念的特征,更决定劳动教育理论的研究范式。国内对“劳动教育”概念的理解大体有两种取向,即“工具取向”和“人本取向”两类。两种不同取向的... “劳动”是“劳动教育”概念成立的前提性范畴,对“劳动”范畴的定义直接决定“劳动教育”概念的特征,更决定劳动教育理论的研究范式。国内对“劳动教育”概念的理解大体有两种取向,即“工具取向”和“人本取向”两类。两种不同取向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都缺乏对劳动本身的回应,即缺乏实践维度。因此,通过在历史语境中重估“劳动”范畴,并在此基础上重释一个更加强调实践立场的“劳动教育”概念,进而提出劳动教育现有研究范式应当向劳动范式复归,并以劳动范式为基础实现劳动范式与交往范式的感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教育 研究范式 交往范式 劳动范式
下载PDF
从意识哲学范式转向交往范式的努力——谈哈贝马斯式的现代性设计
17
作者 胡雪萍 《兰州学刊》 2007年第8期12-14,共3页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未完成的事业,它关涉主体的自我确证以及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但是在哲学史上,有关现代性的哲学话语都是以意识哲学即主体哲学的范式进行分析和解决现代性所面临的困境的,因此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哈贝马...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未完成的事业,它关涉主体的自我确证以及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但是在哲学史上,有关现代性的哲学话语都是以意识哲学即主体哲学的范式进行分析和解决现代性所面临的困境的,因此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哈贝马斯提出以交往范式来改变现代性哲学话语的现状,但是他陷入了另外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哲学范式 交往范式 交往理性 现代性
下载PDF
论成人教育交往范式的价值诉求与教学主体角色转换的现实推动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莹 吴迪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106,共3页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借助于外在条件合作完成的一项教育活动,教学主体定位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效果的实现。传统教育中由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认知能力的提升、实践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长...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借助于外在条件合作完成的一项教育活动,教学主体定位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效果的实现。传统教育中由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认知能力的提升、实践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长。本文从分析教育交往范式的诉求及成人教育发展中主体错位导致的系列问题出发,对教学活动的主体角色转换进行了梳理与思考,以期对成人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交往范式 价值诉求 角色转换 现实推动
下载PDF
融入交往范式的意向主义意义理论——从胡塞尔到哈贝马斯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林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意向主义的意义理论既是英美分析行为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欧陆现象学研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胡塞尔、格莱斯和塞尔的意向主义意义理论在上述研究中有着相似之处,即都将语言的意义与意向性之间的密切关系置于语言的交往之中。... 意向主义的意义理论既是英美分析行为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欧陆现象学研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胡塞尔、格莱斯和塞尔的意向主义意义理论在上述研究中有着相似之处,即都将语言的意义与意向性之间的密切关系置于语言的交往之中。通过哈贝马斯对其还原主义倾向以及解释能力等方面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主义的意义理论 交往范式 交往的形式语用学 胡塞尔 哈贝马斯 格莱斯 塞尔
下载PDF
消除穷竭症候的路径——意识哲学范式向交往范式的转换
20
作者 左月双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4期67-70,共4页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史上讨论的问题,20世纪,许多哲学家对主体性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各自的发展路径。哈贝马斯认为,他们对主体性理性的批判并没有真正的走出意识哲学的范式。都是在主体性的原则下进行批判。哈贝马斯...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史上讨论的问题,20世纪,许多哲学家对主体性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各自的发展路径。哈贝马斯认为,他们对主体性理性的批判并没有真正的走出意识哲学的范式。都是在主体性的原则下进行批判。哈贝马斯认为要想摆脱主体性哲学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换一种思考方式,从主体性的意识哲学中走出来,用交往理性来取代意识哲学的范式,这样传统理性所面临的危机才可以终结。笔者主要从意识哲学的发展背景、面临的困境及其消除困境的路径来诉诸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意识哲学范式 交往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