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构造与选择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晓文 杨煜普 许晓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25-28,共4页
小波技术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重要工具,已广泛应用于信号分析、数据压缩和降噪等各个领域。该文从模式识别的角度,对各种小波变换特征构造与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各自作为模式特征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并着重对小波系数的平移不... 小波技术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重要工具,已广泛应用于信号分析、数据压缩和降噪等各个领域。该文从模式识别的角度,对各种小波变换特征构造与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各自作为模式特征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并着重对小波系数的平移不变问题和小波基的选择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解 平移不变性 特征表示
下载PDF
基于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叶传奇 苗启广 王宝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74-1278,共5页
分析了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图像作非子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尺度分解,并在各尺度层使用非子采样方向滤波器组对高频子带作方向分解,构成非子采样Con... 分析了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图像作非子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尺度分解,并在各尺度层使用非子采样方向滤波器组对高频子带作方向分解,构成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然后,采用基于区域能量的融合规则得到融合图像的非子采样Con-tourlet系数;最后进行非子采样Contourle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融合效果优于劋trous小波变换方法和Mallat小波变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CONTOURLET变换 平移不变 非子采样
下载PDF
基于NSCT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传奇 王宝树 苗启广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3-596,共4页
分析了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图像作非子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尺度分解,并在各个尺度层对高频子带作非子采样方向分解;然后分别采用基... 分析了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图像作非子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尺度分解,并在各个尺度层对高频子带作非子采样方向分解;然后分别采用基于区域能量和区域方差的的融合规则得到融合图像的非子采样Contourlet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最后再进行非子采样Contourle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融合效果优于àtrous小波变换方法和Contourlet变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CONTOURLET变换 平移不变 非子采样
下载PDF
有限离散剪切波域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清江 张彦博 +1 位作者 柴昱洲 魏冰蔗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23-531,共9页
针对目前图像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具有高的方向敏感性和抛物尺度化特性,提出了一种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下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严格配准的多传感器图像进行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方... 针对目前图像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具有高的方向敏感性和抛物尺度化特性,提出了一种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下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严格配准的多传感器图像进行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然后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全局特征值和像素点之间的差异性与区域空间频率匹配度相结合的融合算法,高频方向子带系数采用方向权重对比度与相对区域平均梯度和相对区域方差相结合的方案;最后通过有限离散剪切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的融合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不但有良好的主观视觉效果,而且3幅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分别平均提高了0.9%、3.8%、3.1%,2.6%、3.8%、2.9%和1.5%、125%、59%,充分说明了本文融合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有限离散剪切波 对比度 区域平均梯度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A pseudo wavelet system-based vibration signature extracting method for rotating machinery fault detection 被引量:13
5
作者 CHEN BinQiang ZHANG ZhouSuo +2 位作者 ZI YanYang YANG ZhiBo HE ZhengJi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94-1306,共13页
The rotating machinery,as a typical example of large and complex mechanical systems,is prone to diversified sorts of mechanical faults,especially on their rotating components.Although they can be collected via vibrati... The rotating machinery,as a typical example of large and complex mechanical systems,is prone to diversified sorts of mechanical faults,especially on their rotating components.Although they can be collected via vibration measurements,the critical fault signatures are always masked by overwhelming interfering contents,therefore difficult to be identified.Moreover,owing to the distinguished tim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chinery fault signatures,classical dyadic wavelet transforms(DWTs) are not perfect for detecting them in noisy environments.In order to address the deficiencies of DWTs,a pseudo wavelet system(PW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filter constructing strategies of wavelet tight frames.The presented PWS is implemented via a specially devised shift-invariant filterbank structure,which generates non-dyadic wavelet subbands as well as dyadic ones.The PWS offers a finer partition of the vibration signal into the frequency-scale plane.In addition,in order to correctly identify the essential transient signatures produced by the faulty mechanical components,a new signal impulsiveness measure,named spatial spectral ensemble kurtosis(SSEK),is put forward.SSEK is used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analyzing parameters among the decomposed wavelet subbands so that the masked critical fault signatures can be explicitly recognized.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engineering fault diagnosis cases,in which the processing results showed its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to some exist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ting machinery shift-invariant non-dyadic decomposition vibration measurement signal impulsiveness
原文传递
基于区域分割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涛 张登福 何宜宝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05-2807,共3页
针对基于神经网络分割算法计算复杂、运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根据单焦距图像聚焦区域和失焦区域局部相对清晰度的不同进行区域分割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有效结合了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在图像分解中的多尺度、方向性... 针对基于神经网络分割算法计算复杂、运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根据单焦距图像聚焦区域和失焦区域局部相对清晰度的不同进行区域分割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有效结合了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在图像分解中的多尺度、方向性、各向异性和平移不变性等特点,利用各方向高频分量的聚类来对低频分量进行分割、融合。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多聚焦图像融合 清晰度 平移不变性 区域分割
下载PDF
基于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殷兵 于梅 +1 位作者 方洁 梁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42-3144,共3页
小波-Contourlet变换能够良好捕获图像的方向特征和边缘信息。利用小波-Contourlet变换良好的多尺度性和多方向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用非线性增强算子对变换的各子带系数做增强处理。并引入了循环平... 小波-Contourlet变换能够良好捕获图像的方向特征和边缘信息。利用小波-Contourlet变换良好的多尺度性和多方向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用非线性增强算子对变换的各子带系数做增强处理。并引入了循环平移消除由于小波-Contourlet变换缺乏平移不变性而产生的图像失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增强了图像的边缘细节和纹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小波-CONTOURLET变换 非线性增强算子 循环平移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基于非亚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PET/CT图像融合 被引量:8
8
作者 刘迎辉 姜威 魏戈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亚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PET/CT图像融合方法。通过非亚采样金字塔(NSP)和非亚采样方向滤波器组(NSDFB)实现对图像的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在融合处理中,对分解图像所得的高频及低频系数,根据不同分解面的特性,采用不...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亚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PET/CT图像融合方法。通过非亚采样金字塔(NSP)和非亚采样方向滤波器组(NSDFB)实现对图像的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在融合处理中,对分解图像所得的高频及低频系数,根据不同分解面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加权规则进行融合。该方法既保留了Contourlet变换方法的多分辨率特性,又具有平移不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法、小波变换法和Contourlet变换法等,取得了更佳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亚采样Contourlet变换 多分辨率 平移不变性
原文传递
基于曲波变换的图像非线性对比度增强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忠亮 林土胜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3-417,共5页
考虑到人的视觉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曲波域的图像非线性对比度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曲波变换对循环平移过的图像进行分解,然后根据非线性算子对各子带曲波系数进行调整,最后经逆变换和反平移后得到对比度增强图像。实验表明,本文... 考虑到人的视觉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曲波域的图像非线性对比度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曲波变换对循环平移过的图像进行分解,然后根据非线性算子对各子带曲波系数进行调整,最后经逆变换和反平移后得到对比度增强图像。实验表明,本文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不仅图像视觉效果改善明显,层次感更强,而且避免了传统图像增强方法的噪声过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对比度增强 非线性 曲波变换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基于图像质量评价参数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域自适应图像融合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印寒 陈广秋 刘妍妍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5-234,共10页
为了提升多源图像融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质量评价参数的非下采样剪切波(NSST)域图像自适应融合方法。利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低频子带图像采用结构相似度与空间频率两种图像评价参数作为系数权值... 为了提升多源图像融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质量评价参数的非下采样剪切波(NSST)域图像自适应融合方法。利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低频子带图像采用结构相似度与空间频率两种图像评价参数作为系数权值,高频子带图像应用绝对值与邻域平均能量一致性选择的融合策略。应用非下采样剪切波逆变换重构图像。采用多组多源图像进行融合实验,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主观和客观评价上均优于其他多尺度融合方法,具有更好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非下采样剪切波 融合策略 客观评价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的低频数字水印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韫饴 王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01-203,共3页
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NSCT)是一个平移不变、多尺度、多方向的变换,在图像处理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提出一种基于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低频系数集中了图像的大部分能量,在低频嵌入水印可以提高鲁棒性,为了满足不可见性,... 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NSCT)是一个平移不变、多尺度、多方向的变换,在图像处理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提出一种基于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低频系数集中了图像的大部分能量,在低频嵌入水印可以提高鲁棒性,为了满足不可见性,对低频系数进行8×8的分块,根据每一块的能量以及人类视觉特性进行自适应的嵌入水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能够有效地抵抗JPEG、噪声等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 平移不变 鲁棒性
下载PDF
General A-P Iterative Algorithm in Shift-invariant Spaces 被引量:3
12
作者 Jun XIAN Song LI 《Acta Mathematica Sinica,English Series》 SCIE CSCD 2009年第4期545-552,共8页
A general A-P iterative algorithm in a shift-invariant space is presented. We use the algorithm to show reconstruction of signals from weighted samples and also show that the general improved algorithm has better conv... A general A-P iterative algorithm in a shift-invariant space is presented. We use the algorithm to show reconstruction of signals from weighted samples and also show that the general improved algorithm has better convergence rate than the existing one. An explicit estimate for a guaranteed rate of convergence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egular sampling iterative algorithm lattice-invariant space shift-invariant space spline subspace
原文传递
基于方向区域的NSCT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生龙 张涛 +2 位作者 蒯多杰 郑健 周志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方向区域的NSCT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NSCT分解,获得不同方向的高低频子带。其次对高低频系数,根据不同分解层的方向特性,按方向区域能量的规则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反变换获得融合图像。该方法既保留了Con...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方向区域的NSCT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NSCT分解,获得不同方向的高低频子带。其次对高低频系数,根据不同分解层的方向特性,按方向区域能量的规则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反变换获得融合图像。该方法既保留了Contourlet变换方法的多尺度多方向特性,又具有移不变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有效可行,对比常用的区域融合算法,获得了更好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无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方向区域能量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基于平稳Contourlet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去噪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光权 成礼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3-474,487,共3页
应用平稳Contourlet变换,具有平移不变性,且能有效表示图像几何纹理信息。在去噪应用中采用自适应的Bayes阈值方法,结合硬阈值方法实现图像去噪。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去噪后图像的PSNR,同时有效保存了图像纹理信息,视觉效果更好。
关键词 平稳Contourlet变换 图像去噪 平移不变性 贝叶斯萎缩
下载PDF
基于LNSST与P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广秋 高印寒 +1 位作者 段锦 林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0,共9页
为了提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变换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然后,在分解后的各子带图像中进行块奇异... 为了提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变换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然后,在分解后的各子带图像中进行块奇异值分解,求取区域特征能量值作为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对应神经元的链接强度。经过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点火处理,获取子带图像的点火映射图,通过判决选择算子,选择各子带图像中的明显特征部分生成子带融合图像;最后,应用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逆变换重构图像。采用多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实验,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在主观和客观评价上均优于已有文献的一些典型融合方法,可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 平移不变性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链接强度
下载PDF
局部化NSST与PCNN相结合的图像融合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广秋 高印寒 +2 位作者 才华 刘广文 段云鹏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1-712,共12页
为了提升多模态图像融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变换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然后,在分解后的各子带图像中,利用局部区域奇异值构造的局... 为了提升多模态图像融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变换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然后,在分解后的各子带图像中,利用局部区域奇异值构造的局部结构信息因子作为PCNN神经元链接强度。经过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点火处理,获取子带图像的点火映射图,通过判决选择算子,选择各子带图像中的明显特征部分生成子带融合图像;最后,应用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逆变换重构图像。选用多组不同模态的图像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在主观和客观评价上均优于一些典型融合方法,可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局部化非下抽样剪切波 平移不变性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链接强度
下载PDF
分辨率LBP的掌纹特征提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倩颖 阮秋琦 《智能系统学报》 2010年第6期482-486,共5页
为了研究NSC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和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在掌纹识别应用方面的可行性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NSCT变换与局部二值模式相结合的掌纹特征提取算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皱褶... 为了研究NSC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和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在掌纹识别应用方面的可行性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NSCT变换与局部二值模式相结合的掌纹特征提取算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皱褶、乳突纹等掌纹的细节特征,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掌纹识别中由于图像的平移、旋转和光照对识别结果造成的影响.使用NSCT变换可以稀疏地表示二维奇异曲线并且变换本身具有平移不变性;而LBP算子是一种有效的纹理描述算子并且该算子具有很好的灰度和旋转不变性.首先对掌纹图像进行NSCT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掌纹子图提取局部多分辨率和多尺度的LBP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好地表达掌纹纹线的细节和结构特征,对掌纹图像有更高的鉴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NSCT变换 LBP 平移不变性 旋转不变性
下载PDF
改进对比度和空间频率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艳玮 郑伟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57-2463,共7页
为提高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质量,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inite discrete Shear wave transform,FDST)在分解与重构过程中的快速有效性,提出一种改进对比度和空间频率的图像融合算法。对分解后的低频子带采用改进的区域空间频率与... 为提高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质量,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inite discrete Shear wave transform,FDST)在分解与重构过程中的快速有效性,提出一种改进对比度和空间频率的图像融合算法。对分解后的低频子带采用改进的区域空间频率与区域能量方差相结合的融合算法,对高频采用改进的对比度融合方案,通过FDST逆变换对处理后的高低频子带进行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上区域特征明显,细节纹理突出,与其它算法相比表现出了更优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有限离散剪切波 平均梯度 对比度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非下抽样抗混叠Contourlet变换及其自适应阈值去噪 被引量:3
19
作者 米德伶 冯鹏 +2 位作者 魏彪 黎蕾蕾 潘英俊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67-1670,共4页
针对Contourlet变换在频谱混叠及平移不变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非下抽样抗混叠Contourlet变换(NS-NACT),其由非下抽样抗混叠塔式滤波器组(NS-NPFB)和非下抽样方向滤波器组(UDFB)构成。基于此,研究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调节的... 针对Contourlet变换在频谱混叠及平移不变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非下抽样抗混叠Contourlet变换(NS-NACT),其由非下抽样抗混叠塔式滤波器组(NS-NPFB)和非下抽样方向滤波器组(UDFB)构成。基于此,研究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调节的去噪算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噪声方差σ=30时,通过本文算法去噪后的图像,不仅峰值信噪比(PSNR)较非抽样小波和Contourlet分别高出0.65dB和3.47dB,而且有效抑制了Contourlet变换去噪后的Gibbs现象,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和细节,去噪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OURLET变换 混叠 平移不变性 非下抽样 自适应阈值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对比度的有限离散剪切波图像融合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清江 张彦博 +1 位作者 柴昱洲 魏冰蔗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为了提高多聚焦图像的融合精度,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及平移不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与改进对比度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新算法。对经过严格配准后的多聚焦图像进行FDST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 为了提高多聚焦图像的融合精度,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及平移不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与改进对比度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新算法。对经过严格配准后的多聚焦图像进行FDST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区域平均能量匹配度自适应融合算法,高频子带系数的选取则根据低频与高频系数关联得到的对比度进行融合;应用有限离散剪切波逆变换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通过仿真实验,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上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在不同融合算法比较的融合结果中,熵值、互信息量和边缘相似度分别平均提高了1.4%、34.6%和8.0%,各项客观评价指标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离散剪切波 对比度 区域能量 平移不变性 图像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