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棘干缩病症状与发病规律及抗性品种初选 被引量:7
1
作者 阮成江 张军 周自知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89-393,共5页
沙棘是重要的经济和水土保持植物,被称为沙棘癌症的干缩病是其主要病害。对沙棘干缩病的症状与发病规律进行了观测,并对不同沙棘品种的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沙棘干缩病发病初期,感染部位出现零星分布的黄色斑,随后叶片变黄、脱... 沙棘是重要的经济和水土保持植物,被称为沙棘癌症的干缩病是其主要病害。对沙棘干缩病的症状与发病规律进行了观测,并对不同沙棘品种的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沙棘干缩病发病初期,感染部位出现零星分布的黄色斑,随后叶片变黄、脱落,生长势减弱,果实不正常早熟,随着病情发展,感染部分树皮开裂、腐烂,导致植株死亡;干缩病侵染主要发生在树颈处,且主要发生在3龄以上的植株,树颈以上部分因干缩病死亡后并不影响根系重新萌发新植株,且同一基株上的不同分株感干缩病后的死亡互相影响较小。根据病情指数初选出的高度抗干缩病沙棘品种有亚历山大12号、中国无刺雄株和柳沙2号等,感干缩病沙棘品种有红毛雄株、橙色、柳沙1号和阿列伊等。这为认识和研究沙棘干缩病发病机制、克隆抗干缩病基因及培育抗干缩病沙棘品种提供了材料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干缩病 症状 发病规律 抗性品种初选
下载PDF
生姜根结线虫病原鉴定及发生规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衍银 徐坤 +2 位作者 王秀峰 张广民 苏保乐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46,共6页
采用田间调查、接种试验、电镜与显微镜观察以及酯酶同工酶电泳等方法,对引发生姜癞皮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生姜癞皮病的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该病在每年6月中旬开始发生,8、9月份危害严... 采用田间调查、接种试验、电镜与显微镜观察以及酯酶同工酶电泳等方法,对引发生姜癞皮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生姜癞皮病的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该病在每年6月中旬开始发生,8、9月份危害严重。病原在生姜上一年可发生完整的4代,完成1代平均约需35天。病原主要在0~40cm 的土层内分布和危害,但具体分布情况依寄主生长状况而稍有差异。南方根结线虫繁殖速率受初始接种密度的影响也很大,当初始接种密度较低时,线虫繁殖速率较高,初始接种密度增大,繁殖速率降低,其平衡密度为每100 g 干土746.20个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根结线虫 病原鉴定 发生规律
原文传递
客舱内呼吸道病原体传播与感染风险数值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林家泉 孙凤山 李亚冲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41-1547,共7页
为研究呼吸道病原体通过患病乘客的呼吸在飞机客舱内的传播规律,降低疾病的感染风险,构建了呼吸道病原体在Boeing737经济舱内传播的数值模型,模拟了患病乘客通过呼吸释放呼吸道病原体后,呼吸道病原体的动态传播过程以及客舱中其他乘客... 为研究呼吸道病原体通过患病乘客的呼吸在飞机客舱内的传播规律,降低疾病的感染风险,构建了呼吸道病原体在Boeing737经济舱内传播的数值模型,模拟了患病乘客通过呼吸释放呼吸道病原体后,呼吸道病原体的动态传播过程以及客舱中其他乘客的被感染风险。以SEI(Susceptible Exposure Index)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改变患病乘客的座位,依据仿真数据得出使其他乘客感染风险最小的座位,并分析出患病乘客位于某些座位时,其余乘客的被感染风险最大。所得结果为研究客舱呼吸道病原体传播规律与感染风险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客舱 数值模拟 呼吸道病原体 传播规律 感染风险
下载PDF
烟草野火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丹阳 陈寿明 +6 位作者 梅运鹏 甘勇 杨章明 杜晓 马应超 李斌 安德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3期63-67,71,共6页
烟草野火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引起的烟草细菌性病害,已经成为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对近20年来烟草野火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学特征、流行规律、鉴定方法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烟草野火病的... 烟草野火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引起的烟草细菌性病害,已经成为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对近20年来烟草野火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学特征、流行规律、鉴定方法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烟草野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野火病 发病症状 病原学特征 流行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基于邪伏膜原思想的新冠肺炎防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邹琦 安柳 +3 位作者 黎晨玉 章消 刘念 杨家耀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期89-91,共3页
邪伏膜原理论为温病学家吴又可创立,在中医药治疗瘟疫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机复杂,病情变化迅速,与温病的邪伏膜原证有许多相似之处,依据邪伏膜原理论,从病因病机、传... 邪伏膜原理论为温病学家吴又可创立,在中医药治疗瘟疫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机复杂,病情变化迅速,与温病的邪伏膜原证有许多相似之处,依据邪伏膜原理论,从病因病机、传变规律、临床表现、治疗思路等方面对新冠肺炎的防治进行系统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邪伏膜原 病因病机 传变规律
下载PDF
龙胆斑枯病有效调控及其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喜军 孙海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3期62-64,共3页
龙胆斑枯病是龙胆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及实验室研究,探讨了龙胆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从农业措施、土壤与种苗处理、化学农药防治和中药防治等角度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研究表明:黑龙江龙胆... 龙胆斑枯病是龙胆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及实验室研究,探讨了龙胆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从农业措施、土壤与种苗处理、化学农药防治和中药防治等角度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研究表明:黑龙江龙胆斑枯病的病原菌为Septoria mi- crospora speg.和Septoria gentianae Thum.;农学措施防治研究表明优质健壮种苗、较高的栽培密度、与高杆作物间作可有效缓解龙胆斑枯病;就有效成分而言,獐牙菜苦苷含量与病情之间无明显规律性,但龙胆苦苷含量随病情指数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植物新农药防治龙胆斑枯病药效试验表明,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龙胆斑枯病病菌(Septoria microspora Speg.)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枯病 相关性研究 质量 产量 药材 调控 化学农药防治 实验室研究 乙醇提取物 主要病害 栽培过程 田间试验 发病规律 农业措施 种苗处理 防治措施 中药防治 防治研究 栽培密度 有效成分 病情指数 龙胆苦苷 药效试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Occurrenc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easure Comparison of Rice Sheath Blight
7
作者 李继红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Rice sheath blight is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it can cause damage on many kinds of crops. Pathogen characteristics, infection cycle, occurrence law, damage law and different control methods of rice sh... Rice sheath blight is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it can cause damage on many kinds of crops. Pathogen characteristics, infection cycle, occurrence law, damage law and different control methods of rice sheath blight in China are summarized, which will provid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worldwide research on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sheath blight pathogen Occurrence law CONTROL
下载PDF
猕猴桃软腐病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晓驰 冯新 +4 位作者 路喻丹 高敏霞 赖瑞联 陈桂信 陈义挺 《东南园艺》 2022年第3期213-219,共7页
猕猴桃软腐病常发生于果实生长后期至储运期,是影响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也是造成采后贮运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猕猴桃软腐病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报道,对猕猴桃软腐病的病原菌、侵染规律... 猕猴桃软腐病常发生于果实生长后期至储运期,是影响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也是造成采后贮运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猕猴桃软腐病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报道,对猕猴桃软腐病的病原菌、侵染规律、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软腐病的未来研究方向,为果农采取适宜手段防治猕猴桃软腐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软腐病 病原菌 侵染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一例鸡球虫病诊断与防治
9
作者 张存柱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鸡养殖中易出现鸡球虫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较快的扩散速度,易导致鸡群大规模发病或死亡现象的发生,进而严重损害养殖户经济利益。鸡球虫病一年四季皆有发生几率,且会感染不同品种与日龄的鸡。感染疾病后,鸡的生长速度严重减缓,其... 鸡养殖中易出现鸡球虫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较快的扩散速度,易导致鸡群大规模发病或死亡现象的发生,进而严重损害养殖户经济利益。鸡球虫病一年四季皆有发生几率,且会感染不同品种与日龄的鸡。感染疾病后,鸡的生长速度严重减缓,其他疾病容易伴随出现,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需结合鸡球虫病的发病特点与规律,做好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病 发病规律 防治
下载PDF
我国番茄叶霉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宇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综述了我国对番茄叶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生理分化、病害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关键词 蕃茄叶霉病 病菌 生物学特性 流行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广丽 李启云 董英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番茄叶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发生由番茄叶霉菌(Cladosporiumfulvum(Cook)Ciferri)侵染引起。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扩大,该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番茄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国内... 番茄叶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发生由番茄叶霉菌(Cladosporiumfulvum(Cook)Ciferri)侵染引起。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扩大,该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番茄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叶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防治措施来有效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在此,仅对上述研究进展及其现存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综述,同时,对利用生物农药及其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在今后保护地番茄叶霉病防治中的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综述了番茄叶霉病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浸染症状及流行规律,总结了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措施,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霉病 生物学特性 浸染症状 流行规律 防治措施
下载PDF
烟草靶斑病病原生物学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祖庆学 张翼飞 冯裕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4期71-76,共6页
烟草靶斑病于2006年在辽宁丹东烟区被发现之后,在我国许多地方被报道,影响了烟叶生产,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从烟草靶斑病的识别鉴定、病原生物学、发生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等4个方面综述了烟草靶斑病研究进展,旨在为烟草靶斑病的快... 烟草靶斑病于2006年在辽宁丹东烟区被发现之后,在我国许多地方被报道,影响了烟叶生产,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从烟草靶斑病的识别鉴定、病原生物学、发生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等4个方面综述了烟草靶斑病研究进展,旨在为烟草靶斑病的快速准确识别与高效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靶斑病 立枯丝核菌 识别鉴定 病原生物学 发生流行规律 综合防控措施
下载PDF
“风毒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雪可 黄琳 崔应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26-2728,共3页
"风毒理论"源于"六淫毒邪",其理论始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医家不断充实完善,近年来随着对风毒理论的深入研究及现代医学的发展,众多学者从风毒论治临床疑难病症,使得风毒学说愈加完善。文章分别从理论发展、致病... "风毒理论"源于"六淫毒邪",其理论始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医家不断充实完善,近年来随着对风毒理论的深入研究及现代医学的发展,众多学者从风毒论治临床疑难病症,使得风毒学说愈加完善。文章分别从理论发展、致病特征、传变规律、临床应用、问题展望5个方面,对古今文献中关于风毒理论的相关论述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毒理论 理论发展 致病特征 传变规律 所致病症 问题展望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温病派治疗胃痛用药规律
14
作者 骆瑞玲 姚新成 +1 位作者 罗茂艳 伊忠泽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6期73-77,共5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和总结温病派代表医师治疗胃痛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查阅经典古籍,收集温病派代表医师治疗胃痛的医案和方剂,并构建方剂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4.3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方剂152首...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和总结温病派代表医师治疗胃痛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查阅经典古籍,收集温病派代表医师治疗胃痛的医案和方剂,并构建方剂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4.3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方剂152首,中药227味,使用频次前5位药物为茯苓、半夏、桂枝、川楝子、陈皮,频次≥20的药物以利水渗湿药、化痰药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脾经、肺经、胃经为主。药物关联分析中排名前3位药对为半夏→茯苓、茯苓→半夏、茯苓→桂枝。结论温病派医师治疗胃痛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为主要治法,多用茯苓、半夏、桂枝、川楝子、陈皮,达到祛湿泄热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派 胃痛 医案处方分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的《伤寒杂病论》治痹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辰昱 王玲 于静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基于六经辨证分析《伤寒杂病论》治疗痹证的方剂,探讨张仲景治疗痹证的用药特色及用药规律,为临床用经方治疗痹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方剂并记录其药物组成,利用Excel 2013、BMI SPSS Modeler 18.0、SPSS 25.0建... 目的基于六经辨证分析《伤寒杂病论》治疗痹证的方剂,探讨张仲景治疗痹证的用药特色及用药规律,为临床用经方治疗痹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方剂并记录其药物组成,利用Excel 2013、BMI SPSS Modeler 18.0、SPSS 25.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根据筛选标准,共收集经方38首,涉及中药49味。高频使用药物有炙甘草、桂枝、生姜等;药物功效使用频率最高为补气药;关联分析得到24对关联药物,其中“生姜-大枣”关联最强;聚类分析得到4个可供参考的聚类组合。结论《伤寒杂病论》治疗痹证的核心方剂为桂枝汤;仲景治痹法则为补养气血、祛风除湿、温阳通络;痹证各经皆有,仲景治痹不拘于专病专方,而是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伤寒杂病论》 六经辨证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外感少阳郁热眩晕证治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子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2期5-6,共2页
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症,目眩是《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主症之一。在外感眩晕中,少阳郁热证是其常见证候。李克绍先生对伤寒论少阳病有详尽通解,基于李克绍先生对伤寒论少阳病的病机认识及证治观点,结合外感眩晕的临床特点,认识外感眩... 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症,目眩是《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主症之一。在外感眩晕中,少阳郁热证是其常见证候。李克绍先生对伤寒论少阳病有详尽通解,基于李克绍先生对伤寒论少阳病的病机认识及证治观点,结合外感眩晕的临床特点,认识外感眩晕少阳郁热证的病机内涵。并以前庭神经元炎为例,浅析少阳郁热证证治规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李克绍 少阳郁热证 证治规律 眩晕
下载PDF
豫西山楂锈病病原鉴定·病害流行规律及发病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会涛 王哲 +1 位作者 高九思 李继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206-5206,5227,共2页
对豫西山楂锈病的病原鉴定、病害流行规律及发病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楂锈病病原菌有2种,一种为梨胶锈菌山楂专化型(Gymnosporangium haraeamum Syd.F.sp.Crataegicola),另一种为珊瑚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clavariiforme(Jacq)... 对豫西山楂锈病的病原鉴定、病害流行规律及发病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楂锈病病原菌有2种,一种为梨胶锈菌山楂专化型(Gymnosporangium haraeamum Syd.F.sp.Crataegicola),另一种为珊瑚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clavariiforme(Jacq) DC.],优势种为梨胶锈菌山楂专化型,其冬孢子萌发适温为10-25℃,担孢子萌发适温为15-25℃;该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针叶、小枝及主干上部组织上的菌瘿中越冬,以担孢子借风雨和气流传播侵染危害;早春降雨有利于山楂锈病病菌的传播与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锈病 病原 鉴定 侵染 发病规律
下载PDF
森林害虫的发生、治理与环境的关系
18
作者 杨希 《福建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58-61,共4页
本文分析了森林害虫的发生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控制森林害虫数量增长的措施。
关键词 森林害虫 发生规律 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治疗瘀血证的角药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桐 赵嘉敏 +3 位作者 钟玉梅 童雪 王宁 廖华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7-1420,共4页
瘀血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于这一病证有详细的论述。根据用药强度的不同,张仲景将瘀血证治法分为和血法、活血法、破血法。每种治法均有相应的角药,如芍药、当归、川芎,一收敛一和血一行散,发挥和血化瘀... 瘀血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于这一病证有详细的论述。根据用药强度的不同,张仲景将瘀血证治法分为和血法、活血法、破血法。每种治法均有相应的角药,如芍药、当归、川芎,一收敛一和血一行散,发挥和血化瘀的功效;旋覆花、茜草、葱白,一降气一活血一散邪,调畅肝经气血;大黄、桃仁、水蛭,一攻下一破血一入络,剔除脏腑深聚之瘀血。张仲景治疗瘀血证的角药配伍,充分体现了其临证时据证立法、依法处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的特点,为后世治疗瘀血证提供了基本处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血证 角药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配伍规律 经方
原文传递
詹文涛老师谈危急重症的中医病因发病学及其诊治基本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詹青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7年第6期2-4,共3页
本文根据詹文涛老师的经验,将危急重症概括为外感危急重症,内伤急症,意外伤害及中毒引起的危急重症三大类,系统论述了其发病规律与转变过程,提出了中医防治危急重症的基本规律,对危急重症的临床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危急重症 病因 诊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