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法集成的模糊前端创新设想产生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力萌 张换高 檀润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9-57,共9页
通过对创新问题认知思维过程及规律的研究,提出模糊前端创新设想产生的过程模型,把模糊前端划分为的机会识别、机会表征、设想产生、设想评价四个阶段。在分析各个阶段的思维特征基础上,结合创新设想产生和新产品开发的实际,将质量功能... 通过对创新问题认知思维过程及规律的研究,提出模糊前端创新设想产生的过程模型,把模糊前端划分为的机会识别、机会表征、设想产生、设想评价四个阶段。在分析各个阶段的思维特征基础上,结合创新设想产生和新产品开发的实际,将质量功能布置、物质-场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冲突矩阵求解等方法,按照其在创新设想产生过程中的作用集成到模糊前端各阶段,提出了一种多方法集成的模糊前端创新设想产生过程模型。最后以超市自动售粮机为例,依据该模型指导新项目创新设想的产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前端 设计思维 创新设想 多方法集成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与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蔡田露 卢毅 +1 位作者 刘明遥 龚绪龙 《地质学刊》 CAS 2021年第3期290-298,共9页
地面沉降监测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是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介绍了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多手段融合立体监测网络的发展过程及应用现状,探讨在地面沉降时空演变的当下,各种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提出了相... 地面沉降监测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是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介绍了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多手段融合立体监测网络的发展过程及应用现状,探讨在地面沉降时空演变的当下,各种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可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多手段融合 监测网络 江苏沿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认知多方法集成式产品创新设计策略及实现 被引量:8
3
作者 万延见 李彦 +2 位作者 李文强 熊艳 闫喜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7-1275,共9页
通过对设计者的创新认知思维过程及规律进行理解,提炼出创新问题一般解决过程模型,总结出复合菱形思维操作过程模型。结合产品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实际,将质量功能配置、物场模型、冲突矩阵、形态分析法等方法,应用到问题分析、概念求解、... 通过对设计者的创新认知思维过程及规律进行理解,提炼出创新问题一般解决过程模型,总结出复合菱形思维操作过程模型。结合产品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实际,将质量功能配置、物场模型、冲突矩阵、形态分析法等方法,应用到问题分析、概念求解、组合优化等思维操作单元,提出一种多方法集成式产品创新策略及设计流程,并开发了相应的设计原型系统。以敲钉机创新为例,验证了策略及系统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创造性思维 复合菱形思维操作过程 多方法集成 原型系统 产品设计
下载PDF
IFS-KAQ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峻霞 徐国良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1-48,共8页
为了精准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提升新产品设计与研发中决策的准确程度和产品的用户满意度,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Kano模型、层次分析法(AHP)、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与直觉模糊集(IFS)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简称IFS-KAQ),从多角度对用户需求... 为了精准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提升新产品设计与研发中决策的准确程度和产品的用户满意度,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Kano模型、层次分析法(AHP)、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与直觉模糊集(IFS)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简称IFS-KAQ),从多角度对用户需求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用IFS处理Kano问卷结果,获得用户直觉偏好信息,确定用户需求类别和用户满意度系数(Sn);然后,将IFS与AHP相结合,通过专家访谈确定直觉偏好关系,并结合直觉模糊Kano模型(IFKM)和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IFAHP)的结果确定各用户需求的最终权重;最后,将IFS与QFD相结合,获得用户需求与技术需求之间的关联度等级,构建相关性矩阵,从而建立技术需求目标,得出各用户需求和技术需求的权重。以分析结果为指导设计一款被动式腰部助力外骨骼,实验证明通过该方法对用户需求分析的结果指导设计的外骨骼产品用户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此研究方法可以提升新产品设计与研发中决策的准确程度及决策结果的可靠性,提升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并且可以为解决新产品设计与研发过程中的决策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法融合 用户需求分析 用户满意度 被动式腰部助力外骨骼
下载PDF
基于行为因素驱动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国忠 韩丽伟 +2 位作者 林聪慧 高鹤鸣 秦发伟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2年第1期134-136,共3页
文章以用户行为为切入点去驱动用户体验设计的研究,并对用户行为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这两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与流程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明确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痛点和兴奋点,再对行为进行分析与设计来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以... 文章以用户行为为切入点去驱动用户体验设计的研究,并对用户行为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这两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与流程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明确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痛点和兴奋点,再对行为进行分析与设计来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以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文章基于此研究思路构建了多方法获取与分析行为因素的流程模型,用于驱动和优化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设计 行为研究 多方法融合 产品设计
原文传递
增材制造中填充方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伟东 刘睿颖 +1 位作者 张争艳 朱东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21,共12页
对增材制造(3D打印)模型数据处理中分层线框轮廓的填充方式进行综述.针对不同的适用场景,将常用的3D打印工艺按照填充方式分为按路径连续填充和按需式阵列填充,对这两类填充方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按路径连续填充的路径规划方法主要包括... 对增材制造(3D打印)模型数据处理中分层线框轮廓的填充方式进行综述.针对不同的适用场景,将常用的3D打印工艺按照填充方式分为按路径连续填充和按需式阵列填充,对这两类填充方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按路径连续填充的路径规划方法主要包括平行线填充路径、轮廓偏置填充路径和混合填充路径,按需式阵列填充的算法主要包括扫描线填充算法、边界标志填充算法、种子填充算法和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同时针对前沿的3D打印中的填充方法,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多自由度的空间填充方法、多方法集成的填充方法和非均质零件的填充方法,并指出了3D打印填充方法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3D打印 填充 多自由度 多方法集成 非均质零件
原文传递
多方法联合预测“四川科技兴村”平台有效数据量
7
作者 廖建雄 刘黎立 程小帆 《技术与市场》 2024年第6期41-46,共6页
“四川科技兴村”平台有效数据量预测依赖于现有的移动平均法,而移动平均法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准确捕捉数据的实时动态变化,导致预测结果未能达到期望的精度和效果。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四川科技兴村”平台有效数据量,提出了环同期预测法... “四川科技兴村”平台有效数据量预测依赖于现有的移动平均法,而移动平均法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准确捕捉数据的实时动态变化,导致预测结果未能达到期望的精度和效果。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四川科技兴村”平台有效数据量,提出了环同期预测法、次级平台加权平均法和数据留存评估法联合预测的方法。在提出的方法中,环同期预测法在时间序列数据基础上对月度定量预测;次级平台加权平均法完成对月度数据的修正,降低误差;数据留存评估法通过对数据量-有效数据量关系生成每月有效数据预测量;汇总成周期内有效数据预测量。理论分析及验证表明:多方法联合预测提供了“四川科技兴村”平台有效数据量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同期预测法 次级平台加权平均法 数据留存评估法 移动平均法 多方法联合预测 有效数据量
下载PDF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LURR)方法回顾2022年9月5日泸定M_(S)6.8地震预测过程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6期125-130,共6页
对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_(S)6.8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LURR)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和震前预测过程进行回顾。年尺度的LURR计算结果可以识别高应力背景区,为年度危险区的判断提供依据;周月尺度的计算结果可以反映地震发生前的孕震区介质由稳定... 对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_(S)6.8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LURR)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和震前预测过程进行回顾。年尺度的LURR计算结果可以识别高应力背景区,为年度危险区的判断提供依据;周月尺度的计算结果可以反映地震发生前的孕震区介质由稳定阶段进入损伤阶段的转变。泸定地震前,LURR中短期异常空间分布呈现“沿鲜水河断裂方向展布—向震源区集中—异常幅度增加、区域扩展—震后减弱并消失”的演化过程;LURR时序曲线在震前出现明显的高值变化,在高值回落的过程中发震,震后LURR时序曲线回落至阈值线1.0附近。综上,LURR异常在空间上具有逐步向震中集中的趋势,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将LURR方法在长中短期一体化预测中进行应用,可以为今后对该区域地震趋势研判提供较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M_(S)6.8地震 加卸载响应比 多方法组合(MMEP) 长中短期一体化
下载PDF
Gauss-Jackson积分器算法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7
9
作者 罗志才 周浩 +1 位作者 钟波 张坤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64-1368,共5页
针对卫星轨道数值积分、变分方程解算等问题,研究了Gauss-Jackson积分器的原理和计算流程,提出了移位重排方式来优化其存储方式的方法,采用开普勒轨道、庞加莱轨道根数、状态转移矩阵等多种参数评估其性能,并与Runge-Kutta、Adams-Cowel... 针对卫星轨道数值积分、变分方程解算等问题,研究了Gauss-Jackson积分器的原理和计算流程,提出了移位重排方式来优化其存储方式的方法,采用开普勒轨道、庞加莱轨道根数、状态转移矩阵等多种参数评估其性能,并与Runge-Kutta、Adams-Cowell等数值积分器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对启动点引入中值改正,Gauss-Jackson数值积分器的计算精度高、速度快,可为卫星轨道数值积分和变分方程求解等问题提供稳定、高效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Jackson积分器 多步法 卫星轨道数值积分 变分方程
原文传递
连接局部迟滞非线性的时频域动力学降阶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东 张周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9-566,共8页
针对连接结构时域和频域的非线性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非线性转化的动力学降阶方法。采用Newmark法和多谐波平衡法分别将时域和频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将整体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降阶到仅与连接非线性... 针对连接结构时域和频域的非线性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非线性转化的动力学降阶方法。采用Newmark法和多谐波平衡法分别将时域和频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将整体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降阶到仅与连接非线性相关的自由度上进行求解,通过减小迭代过程中Jacobian矩阵的维数来提高计算效率。采用Iwan模型描述连接界面的局部迟滞非线性,利用三自由度质量弹簧振子和连接梁结构研究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降阶方法预测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与现有的未降价方法吻合较好,提出的非线性动力学降阶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迭代过程的计算耗费,提高计算效率,时域方法约提高30%,频域方法提高近7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滞非线性 连接界面 动力学降阶 多谐波平衡法 NEWMARK法
下载PDF
基于多点约束法的减摇鳍加强结构CAD/CAE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清华 杜留法 杨雄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0-1283,1296,共5页
针对减摇鳍加强结构设计难度大和载荷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CAD/CAE一体化设计和分析方法.对减摇鳍加强结构进行三维结构设计、水动力分析和结构性能评估.其中,采用多点约束法实现模拟减摇鳍加强结构与鳍座的2种非协调性单元之间的载荷传... 针对减摇鳍加强结构设计难度大和载荷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CAD/CAE一体化设计和分析方法.对减摇鳍加强结构进行三维结构设计、水动力分析和结构性能评估.其中,采用多点约束法实现模拟减摇鳍加强结构与鳍座的2种非协调性单元之间的载荷传递,应用自由面格林函数法和三维线性势流理论求解船体运动响应和水动压力.通过研究关键技术,为减摇鳍加强结构设计和分析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 多点约束法 虚拟单元 CAD/CAE一体化 势流理论
下载PDF
任意阶显式精细积分多步法的常用形式及其高阶次数值计算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海青 唐晨 +2 位作者 张皞 刘铭 张桂敏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基于任意阶显式精细积分多步法的一般公式,给出其几种常用形式,并实现了高阶次数值计算,将新算法应用于射线方程和双原子系统经典轨迹数值计算中.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任意阶显式精细积分多步法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稳定性较好的方法,...  基于任意阶显式精细积分多步法的一般公式,给出其几种常用形式,并实现了高阶次数值计算,将新算法应用于射线方程和双原子系统经典轨迹数值计算中.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任意阶显式精细积分多步法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稳定性较好的方法,并且可方便地进行高阶次的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阶显式精细积分多步法 高阶次数值计算 经典轨迹 稳定性分析 非线性现象
下载PDF
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的精细积分多步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伯望 王海波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6,共6页
将目前常用的非线性动力状态方程v=H·v+f(v,t)变换为v=H·v+f(v,t)+r(t),其中H·v、f(v,t)和r(t)分别是右端项的线性齐次部分、非线性部分和非齐次荷载项。将精细积分法和预估-校正Adams-Bashforth-Moulton多步法相结合,... 将目前常用的非线性动力状态方程v=H·v+f(v,t)变换为v=H·v+f(v,t)+r(t),其中H·v、f(v,t)和r(t)分别是右端项的线性齐次部分、非线性部分和非齐次荷载项。将精细积分法和预估-校正Adams-Bashforth-Moulton多步法相结合,对非线性动力方程进行求解。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和计算精度明显优于现有的Adams-Bashforth-Moulton方法,可用于多自由度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非线性动力方程 Adams-Bashforth-Moulton多步法 精细积分法 预估-校正 数值积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