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 被引量:3
1
作者 翟业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9-155,共7页
多余人的多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斫伤。零余者则把零余归咎于生活的贫困、性的压抑和现代的苦闷。这种向外"归咎"的取向,倾泄着也鼓荡起怨恨情绪,而怨恨情绪,实为革命的先声。
关键词 零余者 多余人 怨恨
下载PDF
晚唐李群玉诗歌的骚怨情怀 被引量:1
2
作者 汤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
晚唐著名诗人李群玉,因其时代环境及个人遭际都与屈原极其相似,故引为同调。其诗歌怀悼先贤,继承了屈骚哀怨的表情艺术;抒写悲苦愁怀,体现了屈骚的"骚怨"精神;沿袭屈骚的诗歌艺术,呈现浓郁的楚骚格调,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关键词 李群玉 诗歌 骚怨 情怀
下载PDF
现代性在《金瓶梅》中的凸显
3
作者 李儒国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71-74,共4页
《金瓶梅》标志着一种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性社会的到来,而不再是封建文化的延续。。现代性的社会有奢侈之风,性也不再是婚姻的附属而本身成为目的,这都在《金瓶梅》中有体现。由于现代性社会的不稳定性导致的成员地位的变迁,人与人... 《金瓶梅》标志着一种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性社会的到来,而不再是封建文化的延续。。现代性的社会有奢侈之风,性也不再是婚姻的附属而本身成为目的,这都在《金瓶梅》中有体现。由于现代性社会的不稳定性导致的成员地位的变迁,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取代了传统社会温情脉脉的关系。《金瓶梅》揭示了只有感性生存的个体生命的荒诞性与灵魂的孤独,展现了一种现代性的忧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现代性 奢侈 怨恨 忧郁
下载PDF
哈富论战、拉德布鲁赫公式及纳粹法制迷案——从历史视角透析理论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海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261-276,共16页
五十年前的哈富论战不仅活跃了当时的学术环境,也为法哲学领域留下了许多值得反复推敲的理论难题,而其中关于纳粹统治下的司法疑难问题的讨论,多年来常常引起许多涉及范围甚广的争议。本文就是试图立足于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出发,考察哈... 五十年前的哈富论战不仅活跃了当时的学术环境,也为法哲学领域留下了许多值得反复推敲的理论难题,而其中关于纳粹统治下的司法疑难问题的讨论,多年来常常引起许多涉及范围甚广的争议。本文就是试图立足于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出发,考察哈富论战中相关的理论问题,对以"告密者案件"为代表的纳粹法制迷案进行更加细致的梳理,进而对哈特、富勒与拉德布鲁赫的学说背景加以重述,澄清有关的历史观念问题,并据此对相关理论问题的属性进行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富论战 告密者案件 拉德布鲁赫公式 纳粹法制
下载PDF
后唐庄宗“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怨”辩
5
作者 孙先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旧五代史》编撰者认为,庄宗李存勖“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怨”是其政权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考诸史籍,上述观点是有违史实的。庄宗享国期间,不仅制定了丰厚的武将俸禄政策,而且屡屡厚赏将士;庄宗时期军队的叛乱,并非庄宗靳吝赏赐货... 《旧五代史》编撰者认为,庄宗李存勖“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怨”是其政权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考诸史籍,上述观点是有违史实的。庄宗享国期间,不仅制定了丰厚的武将俸禄政策,而且屡屡厚赏将士;庄宗时期军队的叛乱,并非庄宗靳吝赏赐货财所致,究其根源,实为唐末以降地方藩镇的弊端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唐 庄宗 靳吝货财
下载PDF
浅谈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与中阮协奏曲《满江红》的异同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洁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期144-144,163,共2页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自面世至今一直广受好评,此曲充分发挥了古筝这种大性情的乐器雄浑的气势,出色地表现出抗金英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雄心壮志、快意恩仇,同样也表现出了对奸臣当道,报国无门现实的...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自面世至今一直广受好评,此曲充分发挥了古筝这种大性情的乐器雄浑的气势,出色地表现出抗金英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雄心壮志、快意恩仇,同样也表现出了对奸臣当道,报国无门现实的悲愤、哀痛与无可奈何。随着对音乐学习的深入,不断接触新的优秀曲目,笔者对中阮协奏曲《满江红》与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曲目构思及其表现手法的异同也多了一些逐步深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协奏曲 中阮协奏曲 临安遗恨 满江红
下载PDF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被引量:2
7
作者 钟友循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4-69,共6页
细读《论语》,可发现孔子的形象,大抵同时具备了"志士"、"智者"、"莽汉"、"怨夫"等性格特质。但其内涵均非单面的,而是包含了丰富、复杂而微妙的意味;而且,其杂糅与混合,恰恰构成了孔子形象之&... 细读《论语》,可发现孔子的形象,大抵同时具备了"志士"、"智者"、"莽汉"、"怨夫"等性格特质。但其内涵均非单面的,而是包含了丰富、复杂而微妙的意味;而且,其杂糅与混合,恰恰构成了孔子形象之"活人"与"真人"的风貌,以及其立体感与典型性。孔子的形象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信息和"国民性"因素。对于今人而言,须知"去圣乃得真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志士 智者 莽汉 怨夫
下载PDF
论梁元帝萧绎的诗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世杰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0-87,共8页
梁元帝萧绎的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现存109题119首。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边塞征战诗,上承古代征戍诗,下开唐代岑参、高适的先河;二是闺怨艳情诗。既有社会时代风气的影响,也有萧绎个人婚恋情结的因素,非好声色者不能写出;三是写景咏物诗... 梁元帝萧绎的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现存109题119首。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边塞征战诗,上承古代征戍诗,下开唐代岑参、高适的先河;二是闺怨艳情诗。既有社会时代风气的影响,也有萧绎个人婚恋情结的因素,非好声色者不能写出;三是写景咏物诗,在炼字、对偶和白描等方面,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绎 边塞征战 闺怨艳情 写景咏物
下载PDF
超越宿怨:法、德两邻改善关系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相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2-166,共5页
由于复杂的历史积怨和现实矛盾,法、德两个欧陆强邻曾长期处于严重敌对状态。二战后,两国从各自的根本利益和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成功地实现了和解与合作,进而建立起密切的盟友关系,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法、德两国通过推动区域一体... 由于复杂的历史积怨和现实矛盾,法、德两个欧陆强邻曾长期处于严重敌对状态。二战后,两国从各自的根本利益和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成功地实现了和解与合作,进而建立起密切的盟友关系,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法、德两国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搭建和解平台;从密切经济关系入手,全面改善双边关系;成功运用妥协策略跨越外交障碍;通过建立多层次沟通机制巩固双边关系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人们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怨 和解与合作 区域一体化
下载PDF
都市知识者的“乡怨”体验——马竹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敏 《唐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4-35,73,共3页
马竹是湖北文坛很有特色的一个作家,他的都市文学题材的创作表现了湖北都市文学创作的整体特征。文章力图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和文化语境研究,挖掘马竹创作的特点及其不足,从而勾勒中国当代都市文学创作的特征。
关键词 马竹 小说 都市知识者 乡怨
下载PDF
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浅谈官员挟私报复犯罪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密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官员挟私报复犯罪者 ,古今都有 ,危害之大 ,高于其它犯罪。这种犯罪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不外于“三欲”、“二盲”和“一个条件”。遏制这种犯罪的办法应从经济、政治、思想、法律和制度着手 ,综合治理 ,严刑重罚也是必要的手段 ,更应... 官员挟私报复犯罪者 ,古今都有 ,危害之大 ,高于其它犯罪。这种犯罪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不外于“三欲”、“二盲”和“一个条件”。遏制这种犯罪的办法应从经济、政治、思想、法律和制度着手 ,综合治理 ,严刑重罚也是必要的手段 ,更应加强对官员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 挟私报复 重典治吏
下载PDF
加氢反应器主体材料钢板的焊接制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玉芳 《应用能源技术》 2008年第12期5-7,共3页
介绍了加氢反应器主体材料SA-387MGR22CL2钢板的焊接结构设计及焊接和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关键词 加氢反应器SA-387M GR22CL2钢板 窄间隙焊 焊接工艺 热处理工艺
下载PDF
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中的贫富分化与怨恨心理的生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秀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85-91,共7页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造成了巨大社会心理变动,作家们在乡土小说中对这种贫富分化所致的怨恨心理及乡土社会的变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章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来分析乡土小说中的主体建构,发现乡土伦理与现代个体价值往往会产...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造成了巨大社会心理变动,作家们在乡土小说中对这种贫富分化所致的怨恨心理及乡土社会的变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章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来分析乡土小说中的主体建构,发现乡土伦理与现代个体价值往往会产生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混杂了农业文明的潜意识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镜像景观,造成了乡土社会转型过程中主体的独特走向。由贫富分化造就的怨恨心理生成机制出发,仔细考察1990年代乡土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农民心理,我们看到农业文明已经构成了农民主体中的文化性场域,贫富分化造就的怨恨心理早已深入主体的无意识领域。由此前现代的农耕文化将永远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无法被彻底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贫富分化 怨恨心理
下载PDF
裴度、元稹矛盾对中唐文学的影响
14
作者 杜学霞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9-104,共6页
裴度、元稹交恶是中唐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二人由关系相对融洽到关系恶化再到长庆期间矛盾公开化,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中唐错综复杂矛盾的一个交织点。个人恩怨是矛盾的起点,其背后由于各自所属利益集团不同而导致... 裴度、元稹交恶是中唐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二人由关系相对融洽到关系恶化再到长庆期间矛盾公开化,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中唐错综复杂矛盾的一个交织点。个人恩怨是矛盾的起点,其背后由于各自所属利益集团不同而导致的政治见解的差别是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其中,裴度与元稹所代表的翰林学士集团之间的矛盾,以裴度为代表的主张削藩的力量与以皇帝为代表的"妥协派"之间的矛盾以及以裴度作为资深政治家与元稹所代表的文士之间的矛盾,是矛盾的焦点。裴度与元稹的矛盾对中唐文学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恩怨 翰林学士 削藩 资深政治家 文士
下载PDF
道德挫折视域下“好心没好报”现象探究
15
作者 顾娟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道德挫折是利他行为者遭到受助者消极或恶意回应而产生的心理挫折形式,其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好心没好报",并由此而产生"助人不乐"的情绪后果。从道德挫折的视角探讨"好心没好报"现象,提出了对树立道德榜... 道德挫折是利他行为者遭到受助者消极或恶意回应而产生的心理挫折形式,其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好心没好报",并由此而产生"助人不乐"的情绪后果。从道德挫折的视角探讨"好心没好报"现象,提出了对树立道德榜样、重建评价机制、提倡道德优先、坚持助人为乐的社会倡导,以期为诸多受教育者提供重要的行为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挫折 “好心没好报” 道德评价 道德优先
下载PDF
关于 HCSC6 型环锤式碎煤机调节间隙的计算及应用
16
作者 高云 曹国强 《山西电力技术》 1998年第5期6-8,55,共4页
论述HCSC6型环锤式碎煤机筛板间隙的调节原理和理论计算方法,并使之运用于实际,使碎煤机筛板间隙的调节快速、准确,为环锤式碎煤机在理想工况下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 环锤式碎煤机 筛板间隙 锅炉 碎煤机
下载PDF
The Manifestation Range of Innately Good Knowledge and Ability, and the Danger of Separation: On Zhuzi's Ques#'on about Understanding Words
17
作者 DING Ji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2年第2期217-243,共27页
Zhuzi (Zhu Xi), Zhang Nanxuan and Lu Donglai continued a discussion begun by Hu Wufeng and his disciples on the subject of"knowing the form of benevolence," and "seeking for a true mind in an absent one." One re... Zhuzi (Zhu Xi), Zhang Nanxuan and Lu Donglai continued a discussion begun by Hu Wufeng and his disciples on the subject of"knowing the form of benevolence," and "seeking for a true mind in an absent one." One result of their discussion was to make people realize that innately good knowledge and ability are not only manifested in loving one's parents and respecting one's elders, but also in the simple acts of drinking when thirsty and eating when hungry. This generated the idea of "manifestation range of innately good knowledge and ability." However, another conclusion of this discussion claimed that if the desire to drink and eat or the king of Qi's grudging an ox are included in this range, there would be a danger of viewing innately good knowledge and ability merely as inborn human nature or instinct. This discussion reveals an unstead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ately good knowledge and ability and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which are sometimes united and sometimes sepa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ately good knowledge and ability knowing the form ofbenevolence SPROUT seeking for a mind in an absent one inborn human nature king of Qi's grudging an ox
原文传递
近十年《诗品》诗“怨”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翟晓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6-29,共4页
近十年来,对《诗品》诗"怨"理论的研究,主要是纵向的古代文学或文论史的"悲怨"流脉研究;横向的单一的从某个角度对《诗品》诗"怨"理论的研究。而从多个角度,对《诗品》诗"怨"理论进行纵横结合... 近十年来,对《诗品》诗"怨"理论的研究,主要是纵向的古代文学或文论史的"悲怨"流脉研究;横向的单一的从某个角度对《诗品》诗"怨"理论的研究。而从多个角度,对《诗品》诗"怨"理论进行纵横结合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讨价值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诗“怨” 综述
下载PDF
不对称信息下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筱峰 乔立娟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7-130,共4页
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信贷前的逆向选择和信贷后的道德风险。通过对银企行为的博弈分析指出银行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而产生惜贷行为,并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为缓解银行的惜贷行为,建立高... 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信贷前的逆向选择和信贷后的道德风险。通过对银企行为的博弈分析指出银行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而产生惜贷行为,并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为缓解银行的惜贷行为,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来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惜贷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下载PDF
银行信贷决策博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洁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86-90,共5页
在信贷市场上,贷款企业在经营和资金运用方面都比银行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损害银行利益.这种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定程度上使银行不愿对缺乏相应信息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从而产生“惜贷”行为.... 在信贷市场上,贷款企业在经营和资金运用方面都比银行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损害银行利益.这种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定程度上使银行不愿对缺乏相应信息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从而产生“惜贷”行为.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述银企之间信贷博弈关系,分析造成银行“惜贷”的成因,试图找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惜贷 博弈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