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家民事执行威慑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卫国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8-133,共6页
国家民事执行威慑机制是我国为了综合治理解决执行难问题而探索建立的一项新的工作机制与法制机制,它通过对被执行人的生产经营、社会生活乃至名誉、人身自由的严格限制和严厉制裁,造成强大的社会威慑效应,迫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 国家民事执行威慑机制是我国为了综合治理解决执行难问题而探索建立的一项新的工作机制与法制机制,它通过对被执行人的生产经营、社会生活乃至名誉、人身自由的严格限制和严厉制裁,造成强大的社会威慑效应,迫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建立国家民事执行威慑机制具有现实必要性。国家民事执行威慑机制正处于初创时期,需要从各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难 威慑机制 联动配合
原文传递
阿片类药物的防滥用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洁 李军 +1 位作者 苏心怡 韩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78-181,共4页
人们背离预防、医疗和保健目的,持续或间断地自行过度使用具有依赖性的药物,会对用药者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严重危害社会。阿片类药物是最常见的滥用药物,滥用者通过处方药的过量口服或压碎药片,然后鼻吸,吸烟或注射新的改良剂型来... 人们背离预防、医疗和保健目的,持续或间断地自行过度使用具有依赖性的药物,会对用药者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严重危害社会。阿片类药物是最常见的滥用药物,滥用者通过处方药的过量口服或压碎药片,然后鼻吸,吸烟或注射新的改良剂型来获得欣快感。阿片类药物滥用风险的不断增加催生了能抵抗各种篡改和滥用的新型药物制剂的开发。本文讨论了已上市的阿片类药物以及正在开发的药物的防滥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成瘾 防滥用 制剂 机制
下载PDF
小菜蛾产卵忌避行为的化学感觉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魏辉 侯有明 +1 位作者 杨广 尤民生 《武夷科学》 2002年第1期55-59,共5页
通过对小菜蛾成虫的跗节上的感觉器的电镜扫描 ,明确了小菜蛾感觉器的分布 ,形态和数量 ;通过感觉器的切除试验 ,分析各种感觉器在小菜蛾产卵忌避行为中的作用 。
关键词 小菜蛾 产卵忌避 感觉器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威慑机制、遵从激励与面向高收入者的最优税收执法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永辉 李林木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9,共11页
借助模拟实验,区分并比较了高收入者与中低收入者在不同税收执法策略下的税收遵从效果。实证分析表明:在影响纳税人遵从的各执法因素中,查获率对高收入个人的税收遵从度有着最为显著的威慑,处罚率和激励也与之正相关,但处罚率的影响并... 借助模拟实验,区分并比较了高收入者与中低收入者在不同税收执法策略下的税收遵从效果。实证分析表明:在影响纳税人遵从的各执法因素中,查获率对高收入个人的税收遵从度有着最为显著的威慑,处罚率和激励也与之正相关,但处罚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税收执法的联合策略中,实施威慑与激励并用的"奖惩"组合对纳税人遵从的影响要普遍优于其他组合。因此,要最大程度地提高高收入者的税收遵从度,应当着力调整、优化当前税收执法策略,在着重提高高收入者税收不遵从查获率的基础上,构建威慑与激励有效结合的最优执法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慑机制 遵从激励 税收遵从度 高收入者 最优税收执法
原文传递
威慑效应、声誉机制与文化市场执法的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阳 魏建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86,共12页
繁重的执法负荷、稀缺的执法资源以及不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构成了我国文化市场执法的多重约束,产生了文化市场执法威慑不足的困境。以威慑理论为基本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框架,分析了威慑不足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其突破方向。强调声誉机... 繁重的执法负荷、稀缺的执法资源以及不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构成了我国文化市场执法的多重约束,产生了文化市场执法威慑不足的困境。以威慑理论为基本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框架,分析了威慑不足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其突破方向。强调声誉机制的引入能够促进良性均衡产生,执法机构树立严格执法声誉有助于增强执法效能,文化生产经营单位提高声誉有助于强化自我约束。因此,建议促进形成声誉机制、连锁经营机制以及社会治理机制,实现文化市场执法的优化以提高威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慑效应 声誉机制 文化市场执法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逻辑重释与机制完善 被引量:2
6
作者 蔡艺生 唐云阳 《政法学刊》 2021年第1期63-75,共13页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路径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规则限缩适用的趋势。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来遏制非法取证行为与实现权利救济是当前该规则建构和运行的基本模式,但依据规则演化的形态特征及共性与个性问题,表明其适用现状并不乐观。目前非法...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路径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规则限缩适用的趋势。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来遏制非法取证行为与实现权利救济是当前该规则建构和运行的基本模式,但依据规则演化的形态特征及共性与个性问题,表明其适用现状并不乐观。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着抉择上的双重冲突、样态上的二元割裂、救济上的双重忧虑等逻辑困境,这也决定了其逻辑起点应以非法取证行为排除及警察个体责任落实为本位,规则改革的方向应当从证据排除转向行为排除。此外,非法取证行为排除威慑及引导效果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便宜化的技术机制、全面化的监督机制及层级化的惩戒机制共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 非法取证行为 震慑效应 技术机制 层级惩戒
原文传递
日韩防空识别区威慑机制研究
7
作者 张煌 汪洋 张昌芳 《国防科技》 2015年第4期58-62,共5页
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围绕构建防空识别区的威慑机制探索了一系列做法,具体包括构建监侦系统明确威慑对象、战机拦截实施拒止威慑以及操控舆论实施外交威慑。日韩两国的经验启示我们,在构建防空识别区威慑机制时,必... 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围绕构建防空识别区的威慑机制探索了一系列做法,具体包括构建监侦系统明确威慑对象、战机拦截实施拒止威慑以及操控舆论实施外交威慑。日韩两国的经验启示我们,在构建防空识别区威慑机制时,必须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为构建威慑机制提供装备支撑,加强识别区与相关部门的有效联动,强化威慑联动机制,区分威胁等级,灵活运用威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识别区 威慑机制 外交威慑 军事威慑
下载PDF
重罚主义背景下的合作型环境法:模式、机制与实效 被引量:25
8
作者 邓可祝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86,共13页
目前我国环境法不断强化企业环境违法责任,体现了重罚主义思想,是威慑型环境法的具体运用。但威慑型环境法具有成本高、对抗性强的缺陷。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治理理论、合作性司法理论的兴起,环境治理越来越重视通过合作来实现环境善... 目前我国环境法不断强化企业环境违法责任,体现了重罚主义思想,是威慑型环境法的具体运用。但威慑型环境法具有成本高、对抗性强的缺陷。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治理理论、合作性司法理论的兴起,环境治理越来越重视通过合作来实现环境善治,合作型环境法因此应运而生。合作型环境法重视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利用非强制性机制来促进环境治理,在最小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效益的最大化。合作型环境法的实效关系到其正当性,环境合作降低了环境治理成本、改进了治理方式,提高了环境治理的绩效,当然,也应重视威慑在促进合作方面的作用,同时加强对环境合作的监督,以确保环境保护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罚主义 威慑型环境法 合作型环境法 模式 机制 实效
原文传递
我国威慑型环境执法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雅楠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9-22,共4页
威慑型环境执法模式在当前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背景下是快速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福祉的利器。但对威慑背后内在机理的理解偏差加之执法固有的管理者姿态,使执法效能发挥不畅,挫伤企业守法积极性。环境执法除处罚违法,还应包括促... 威慑型环境执法模式在当前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背景下是快速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福祉的利器。但对威慑背后内在机理的理解偏差加之执法固有的管理者姿态,使执法效能发挥不畅,挫伤企业守法积极性。环境执法除处罚违法,还应包括促成守法、推进企业守法意愿及守法能力的建设之意,唯此"一疏一堵"之间方能更大程度上发挥执法效能。当下,正需要梳理执法模式内在逻辑,丰富预设前提,多元化执法手段,增强信息交互能力,以更好实现环境执法的目的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慑型环境执法 违法成本 信息沟通机制 守法激励因素
下载PDF
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孔令章 梁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4,共7页
为了在保障被执行人基本人权的前提下迅速、经济地实现执行目标,维护法院裁判的国家权威,德、法两国在执行实践中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间接执行制度,这些制度蕴含了不同的执行价值平衡思想。中国应通过研习域外的间接强制执行立法技术特点,... 为了在保障被执行人基本人权的前提下迅速、经济地实现执行目标,维护法院裁判的国家权威,德、法两国在执行实践中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间接执行制度,这些制度蕴含了不同的执行价值平衡思想。中国应通过研习域外的间接强制执行立法技术特点,结合本国的执行实践,按照影响债务人财产利益型、影响债务人尊严型、人格利益型和限制人身自由型体系化中国的民事间接强制执行措施并完善实施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执行 间接执行补充性 间接执行选择性 对人执行 执行威慑
下载PDF
政府审计反腐败效果研究——来自地方审计机关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11
作者 吕君杰 《中国审计评论》 2015年第1期81-89,共9页
从理论上分析,政府审计的揭示机制、威慑机制和抵御机制都能发挥抑制腐败的作用。根据地方审计机关面板数据对政府审计反腐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审计对于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有积极作用,特别是揭示机制、威慑机制对于预防腐败、打击... 从理论上分析,政府审计的揭示机制、威慑机制和抵御机制都能发挥抑制腐败的作用。根据地方审计机关面板数据对政府审计反腐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审计对于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有积极作用,特别是揭示机制、威慑机制对于预防腐败、打击和惩治腐败都有明显的效果,而且揭示机制效力、威慑机制效力的发生有'时间差',所以存在审计揭示问题后处罚不力或不及时的情况;对揭示机制、威慑机制、抵御机制的检验对比,结果显示威慑机制对于预防腐败的作用最大、最快而且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揭示机制 威慑机制 抵御机制 反腐败
原文传递
新《证券法》、可感知法律威慑力与内幕交易零容忍监管 被引量:9
12
作者 姜华东 黄波 《会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102,共19页
新《证券法》实施会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的规范运行。文章构建了一个附带执法机制的模型来分析内幕交易监管有效性的提升进程,并结合科创板市场讨论了新《证券法》在内幕交易监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限监管资源约束会降低法律威慑... 新《证券法》实施会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的规范运行。文章构建了一个附带执法机制的模型来分析内幕交易监管有效性的提升进程,并结合科创板市场讨论了新《证券法》在内幕交易监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限监管资源约束会降低法律威慑力,让监管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无奈地选择低难度案件,但证监会内幕交易典型案件的推出,将有助于提升法律威慑力,提高监管有效性。新《证券法》的实施,通过惩罚力度的加强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执行,将进一步提升可感知法律威慑力,从而提高内幕交易监管的有效性。虽然新《证券法》更为严格,但科创板自身的特征因素,有可能使内幕交易期望收益在短期内反向增加,证券市场的零容忍监管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法律威慑力 执法机制 新《证券法》
原文传递
执行威慑程序中人格权保护的双层救济及法治限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声高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108,共10页
人格权入编《民法典》,对民事执行治理产生了双重影响。尊严型人格权和自由型人格权逐步倚重,失信惩戒的执行威慑力对应削减。在"法法衔接"的背景下,一方面要强调执行威慑程序中的人格权保障,另一方面也要研究人格权在执行治... 人格权入编《民法典》,对民事执行治理产生了双重影响。尊严型人格权和自由型人格权逐步倚重,失信惩戒的执行威慑力对应削减。在"法法衔接"的背景下,一方面要强调执行威慑程序中的人格权保障,另一方面也要研究人格权在执行治理当中的法治限度。通过建构以威慑标准和人格权保障为各自主线的双层救济机制和法治限度规则,从程序规则上实现实体人格利益的让渡,由量入质逐步实现执行治理的善治,以期破解执行司法痼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人格权 执行威慑机制 双层救济 法治限度
原文传递
审计在反腐败中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广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3-41,共9页
审计在揭示、抵御和预防腐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审计机关面板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审计在反腐败中作用的发挥与法律法规和制度,审计独立性和受党委、人大和政府重视程度,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的作用,上年度审计力度,审... 审计在揭示、抵御和预防腐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审计机关面板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审计在反腐败中作用的发挥与法律法规和制度,审计独立性和受党委、人大和政府重视程度,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的作用,上年度审计力度,审计人员数量和投入审计工作的资源数量密切相关,上述因素对审计反腐败作用的发挥有显著影响。为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大问责力度,对审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 反腐败 揭示机制 抵御机制 预防机制
下载PDF
基于强互惠理论视角探析美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依存及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8,共5页
从强互惠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强互惠理论的非对称威慑机制、群体选择、惩罚制度安排、文化演进、社会偏好方面分析了美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因素及依存关系,提出对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启示,即:实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从强互惠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强互惠理论的非对称威慑机制、群体选择、惩罚制度安排、文化演进、社会偏好方面分析了美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因素及依存关系,提出对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启示,即:实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体育协会、俱乐部式的发展模式,解决体育伤害后顾之忧,尊重学生生命本性回归人本思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结合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互惠理论 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 非对称威慑机制 群体选择 惩罚制度安排 文化演进 社会偏好
下载PDF
虚假民事诉讼的司法解析与规制——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施行为契机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华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虚假民事诉讼是法律制度正向建构、不断完善与虚假诉讼行为人反向利用、挑战秩序两者之间博弈与冲突的表现,虚假诉讼的诉权承载了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和司法秩序的恶意,诉权的扭曲导向审判权和审判程序的功能异化。司法机关应及时通过构... 虚假民事诉讼是法律制度正向建构、不断完善与虚假诉讼行为人反向利用、挑战秩序两者之间博弈与冲突的表现,虚假诉讼的诉权承载了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和司法秩序的恶意,诉权的扭曲导向审判权和审判程序的功能异化。司法机关应及时通过构建虚假诉讼的释明承诺机制、发现识别机制、审查判断机制和制裁威慑机制防范和规制虚假民事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异化 释明承诺 发现识别 审查判断 制裁威慑
下载PDF
虚假民事诉讼的司法解析与规制——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施行为契机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华松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虚假民事诉讼是法律制度正向建构、不断完善与虚假诉讼行为人反向利用、挑战秩序两造之间博弈与冲突的表现,虚假诉讼的诉权承载了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和司法秩序的恶意,诉权的扭曲导向审判权和审判程序的功能异化。司法机关应及时通过构... 虚假民事诉讼是法律制度正向建构、不断完善与虚假诉讼行为人反向利用、挑战秩序两造之间博弈与冲突的表现,虚假诉讼的诉权承载了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和司法秩序的恶意,诉权的扭曲导向审判权和审判程序的功能异化。司法机关应及时通过构建虚假诉讼的释明承诺机制、发现识别机制、审查判断机制和制裁威慑机制防范和规制虚假民事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异化 释明承诺 发现识别 审查判断 制裁威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