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85
1
作者 张文新 王益文 +1 位作者 鞠玉翠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中文修订版对我国 6 4 7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探讨了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结果发现 :(1)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 ,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 (2 ... 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中文修订版对我国 6 4 7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探讨了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结果发现 :(1)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 ,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 (2 )小学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 ,直接言语欺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3)小学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三年级儿童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极显著地高于四、五年级 ,受直接言语欺负的比例总体上随儿童年级升高而上升 ,受间接欺负的比例在 2 - 4年级之间相对稳定 ,5年级出现极显著的下降 ;在初中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相对稳定。 (4 )欺负者大多与受欺负者同龄或年长于受欺负者 ,初中学生的欺负呈现出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欺负行为 类型 攻击行为 性别差异 直接身体欺负 直接言语欺负 间接欺负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的检出率、共病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钟宝亮 李鸿杰 +1 位作者 朱军红 陈红辉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目的: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设计,603位MMT门诊患者完成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用Logistic回归筛选抑郁、焦虑和失... 目的: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设计,603位MMT门诊患者完成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用Logistic回归筛选抑郁、焦虑和失眠的相关因素。结果:样本抑郁、焦虑和失眠的检出率(95%置信区间)分别为:33.8%(30.1%,37.6%)、36.3%(32.5%,40.2%)和58.2%(54.3%,62.1%);三者的共病率依次为91.5%(抑郁共病焦虑)、78.7%(失眠共病焦虑)、60.7%(失眠共病抑郁)、56.0%(焦虑共病抑郁)、50.7%(抑郁共病失眠)和41.0%(焦虑共病失眠);抑郁与焦虑(OR=10.73)、失眠(OR=1.97)、无工作(OR=1.79)、无宗教信仰(OR=1.71)、MMT时间长(OR=1.04)和烫吸方式吸毒(OR=0.53)有关;焦虑与抑郁(OR=9.06)、无宗教信仰(OR=6.02)、失眠(OR=1.71)、无工作(OR=1.55)和MMT维持剂量高(OR=1.01)有关;失眠与抑郁(OR=2.02)、焦虑(OR=2.01)、无工作(OR=1.66)、MMT时间长(OR=1.03)和烫吸方式吸毒(OR=0.35)有关。结论:MMT门诊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焦虑和失眠检出率及共病率;抑郁、焦虑和失眠发生除与吸毒特征、MMT治疗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外,均两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门诊患者 抑郁 焦虑 失眠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吴旭龙 赵雯 +3 位作者 李晶晶 王玲 杨淼 李榴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五所幼儿园中2~7岁儿童的家长共计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定性访谈结果采用关键词提取,进行归纳分析。根据中国学龄前儿... 目的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五所幼儿园中2~7岁儿童的家长共计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定性访谈结果采用关键词提取,进行归纳分析。根据中国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85%为超重或肥胖]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将人口学特征,家庭因素及饮食和运动行为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超重或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儿童高出生体重(≥4 000g)(OR=31.55;95%CI:1.78~4.17,P<0.001);母亲选择剖宫产(OR=4.89;95%CI:1.42~16.89,P=0.01);混合喂养(OR=25.90;95%CI:3.07~218.39,P<0.001),人工喂养(OR=11.15;95%CI:1.686~73.7121,P=0.01)。保护因素包括:父亲的受教育程度高(OR=0.32;95%CI:0.12~0.89,P=0.03)、每天吃粗粮的次数多(OR=0.43;95%CI:0.21~0,87,P=0.02)、家人一起吃饭的次数多(OR=0.86;95%CI:0.75~0.98,P=0.02)。结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肥胖的认知及儿童的饮食运动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学龄前儿童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Evolving paradigms 被引量:36
4
作者 Amedeo Lonardo Fabio Nascimbeni +3 位作者 Mauro Maurantonio Alessandra Marrazzo Luca Rinaldi Luigi Elio Adinolf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36期6571-6592,共22页
In the last years new evidence has accumulated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challenging the paradigms that had been holding the scene over the previous 30 years.NAFLD has such an epidemic prevalence as to... In the last years new evidence has accumulated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challenging the paradigms that had been holding the scene over the previous 30 years.NAFLD has such an epidemic prevalence as to make it impossible to screen general population looking for NAFLD cases.Conversely,focusing on those cohorts of individuals exposed to the highest risk of NAFLD could be a more rational approach.NAFLD,which can be diagnosed with either non-invasive strategies or through liver biopsy,is a pathogenically complex and clinically heterogeneous disease.The existence of metabolic as opposed to genetic-associated disease,notably including"lean NAFLD"has recently been recognized.Moreover,NAFLD is a systemic condition,featuring metabolic,cardiovascular and(hepatic/extrahepatic)cancer risk.Among the clinico-laboratory features of NAFLD we discuss hyperuricemia,insulin resistance,atherosclerosis,gallstones,psoriasis and selected endocrine derangements.NAFLD is a precursor of type 2 diabetes(T2D)and metabolic syndrome and progressive liver disease develops in T2D patients in whom the course of disease is worsened by NAFLD.Finally,lifestyle changes and drug treatment options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individual patient are also critically discussed.In conclusion,this review emphasizes the new concepts on clinical and pathogenic heterogeneity of NAFLD,a systemic disorder with a multifactorial pathogenesis and protea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It is highly prevalent in certain cohorts of individuals who are thus potentially amenable to selective screening strategies,intensive follow-up schedules for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liver-related and extrahepatic complications and in whom earlier and more aggressive treatment schedul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enever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iomarkers Clinical correlates Diagnosis Epidemiology GENETICS LIVER HISTOLOGY Management Metabolic Syndrome Pathogenesis Screening Type 2 diabetes
下载PDF
301名丧亲者哀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5
作者 何丽 王建平 +2 位作者 尉玮 谢秋媛 唐苏勤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2-936,共5页
目的:调查丧亲者的哀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调查丧亲者的哀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招募而来的301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①丧亲者当中女性占多数(70.8%),已故者死因中身体疾病占多数(75.7%);②丧亲者在PG-13上的总分是19.04±9.00;③PTSD、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8.6%、36.6%、21%;符合PGD诊断的有13人(5.01%),其中,84.6%的人同时检出PTSD、抑郁和焦虑症状;④哀伤反应的得分在婚姻状况及丧亲对象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已故者的享年、与已故者的亲密程度能够显著预测哀伤反应的得分(F(2,290)=62.947,R2=0.303,P<0.001)。结论:丧亲者普遍存在一些失功能的哀伤反应,其严重程度受婚姻状况、丧亲对象、已故者的年龄以及与已故者的亲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丧亲者中有一定的比例可能发展成延长哀伤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亲 哀伤反应 延长哀伤障碍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农村孕产妇HIV自愿咨询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樊爱平 郭光萍 +1 位作者 李智 李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464-2467,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孕产妇HIV自愿咨询检测现状,分析影响农村孕产妇接受HIV检测的因素。方法:采用入户形式对223名农村孕28周至产后3个月妇女及310名相关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辅以孕产妇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孕产妇HIV检测率为57.4%,孕28周...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孕产妇HIV自愿咨询检测现状,分析影响农村孕产妇接受HIV检测的因素。方法:采用入户形式对223名农村孕28周至产后3个月妇女及310名相关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辅以孕产妇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孕产妇HIV检测率为57.4%,孕28周前HIV自愿咨询检测率为15.2%。孕产妇回答未检测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必要(46.9%),其次是检测相关知识信息不足(33.7%),如担心收费贵、不知道到哪里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检时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宣教,知晓孕产妇艾滋病咨询和初筛检测是免费的及HIV检测地点与孕产妇检测有相关性。结论:云南农村孕产妇在孕早、中期的HIV自愿咨询检测率较低,“进村入社”采血送检方式在促进农村孕妇早期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乏感染的危险意识、羞辱和歧视以及检测相关知识信息不足是影响孕产妇检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孕产妇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s among Chinese Children: Recent Trends and Correlates 被引量:15
7
作者 YANG Xi LEUNG Alice Waiyi +2 位作者 JAGO Russell YU Shi Cheng ZHAO Wen Hu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425-438,共1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examining the trends and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PA)and sedentary behaviors among Chinese children.Methods A total of 4,341 subjects(6,936 observations)aged 6–17 years who pa...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examining the trends and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PA)and sedentary behaviors among Chinese children.Methods A total of 4,341 subjects(6,936 observations)aged 6–17 yea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2004–2015)were included.Of the subjects,41%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twice or more.Random-effects ordinal regression models and repeated-measures mixed-effects model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PA trends.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A and sedentary behaviors.Results From 2004 to 2015,the prevalence of physical inactivity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ged 6–17 years increased by 5.5%[odds ratio(OR),1.51;95%confidence interval(CI),1.19–1.90;P<0.001].The PA volume declined by 5.8 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hr/week(P<0.001),and the time spent in sedentary behaviors increased by 1.8 hr/week(P<0.001).Age,ethnicity,and region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A volume across the quartiles(P<0.001).Across the quartiles,sedentary tim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hildren residing in urban areas(P<0.001)or areas with high urbanization levels(P≤0.005)than in their counterparts.Conclusions A declining PA trend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ged 6–17 years was observed from 2004 to2015,and certain subgroups and geographical areas are at higher risk of physical in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s TRENDS correlates China CHILDREN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2005-2009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比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继宝 杨跃诚 +12 位作者 段松 李艳玲 杨锦 项丽芬 叶润华 龚渝蓉 高洁 王憨杰 沈圣 肖瑶 田飞 蒋岩 何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05-2009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新近感染者构成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州2005-2009年所有新报告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用BED HIV-1发病率捕获酶联法(BED-CEIA)检测以确定新近感染者.结果 2005-2009年德宏州...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05-2009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新近感染者构成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州2005-2009年所有新报告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用BED HIV-1发病率捕获酶联法(BED-CEIA)检测以确定新近感染者.结果 2005-2009年德宏州共新报告HIV感染者9367例,对其中7252例(77.4%)进行BED-CEIA检测,其中954例(13.2%)为新近感染者,各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新近感染者所占比例依次是:2005年为11.21%、2006年为11.87%、2007年为17.55%、2008年为13.22%、2009年为12.2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各变量间的潜在混杂作用影响后,2009年度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户籍的HⅣ感染者中新近感染者所占比例显著不同,女性显著高于男性、11~19岁组显著高于50岁以上组、外地户籍(不含外籍)显著高于本地户籍、外籍(主要为缅甸籍)则显著低于本地户籍.结论 2005-2009年云南省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Ⅳ新近感染构成比呈历年小幅波动态势,其长期趋势尚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2009年度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所占比例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新近感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不同样本来源的中老年HIV/AIDS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良敏 杨茜 +5 位作者 张洁 郭春园 付金翠 刘小春 陈良 李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不同样本来源的〉150岁中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病人(HIV/AIDS)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来自云南省的临沧市、保山市、玉溪市、德宏州盈江县和瑞丽市、红河州开远市及昆明市五华区1989—2012年累计报告的...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不同样本来源的〉150岁中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病人(HIV/AIDS)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来自云南省的临沧市、保山市、玉溪市、德宏州盈江县和瑞丽市、红河州开远市及昆明市五华区1989—2012年累计报告的≥50岁2244例中老年HIV/AIDS信息,计算病死率,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244例I〉50岁中老年HIV/AIDS中,1989—2003年占5.40%,2004—2007年占30.20%,2008—2012年占64.40%;主要的样本来源为临床医疗机构,占36.30%,自愿咨询机构(VCT)占29.40%,其中2008—2012年占总数的构成比分别为81.90%和72.80%;以艾滋病死亡为结局的病死率为22.80%(95%CI:21.1%~24.6%),标准化后以来源于临床医疗机构的病死率最高(8.90%),后续依次分别为VCT(6.10%)、羁押场所(2.70%)、性病门诊(1.30%)、阳性配偶检测(0.60%)、专题调查(0.3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潜在的多种混杂因素影响后,性别、年龄、职业、样本来源成为影响中老年HIV/AIDS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1989—2012年云南部分地区中老年HIV/AIDS主要来源于临床医疗机构和VCT点,且这两种来源的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艾滋病 样本来源 病死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mpathy for Distress in Humans and Rodents 被引量:12
10
作者 Jun Chen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16-236,共21页
Empathy is traditionally thought to be a unique ability of humans to feel, understand, and share the emotional state of others. However, the notion has been greatly challenged by the emerging discoveries of empathy fo... Empathy is traditionally thought to be a unique ability of humans to feel, understand, and share the emotional state of others. However, the notion has been greatly challenged by the emerging discoveries of empathy for pain or distress in rodents. Because empathy is believed to be fundamental to the formation of prosocial, altruistic, and even moral behaviors in social animals and humans, studies associated with decoding the neural circuits and unraveling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and neural mecha- nisms of empathy for pain or distress in rodents would be very important and encouraging. In this review, the author set out to outline and update the concept of empathy from the evolutionary point of view, and introduce up-to-date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empathy and its neural correlates in both humans and rodents. Finally, the author highlights the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further use of rodent models in the study of empathy for pain or di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ATHY PAIN DISTRESS Neural correlates
原文传递
近25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因素研究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壮壮 阿英嘎 +1 位作者 陈培友 王竹影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1,共6页
目的:对国内近25年研究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半定量分析法对66篇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因素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性别(男生)、自我效能、态度、主观收益、体育课程满意度、学习... 目的:对国内近25年研究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半定量分析法对66篇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因素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性别(男生)、自我效能、态度、主观收益、体育课程满意度、学习成绩、父母身体活动、父母和子女共同参与、父母的鼓励和情感支持、父母态度、其他家人身体活动、同伴影响、教师支持、社区体育指导员支持、学校政策支持、社区设施可达性、学校设施及可达性,以及结果期待、行为意向、愉悦感受、父母资金支持、体育课频率和数量、家庭运动器材数量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正相关;年级(学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视屏时间、学业负担、抑郁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负相关。抚养方式(双亲、非留守)、家庭孩子和人口数量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无关。结论:关系一致性较高的相关因素应在身体活动促进中被采纳和检验,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应在保证方法学质量的研究特别是纵向研究中继续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相关因素 儿童青少年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妇女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垠 陈雪军 郑希付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1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考察极重灾区妇女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99名妇女(47名地震中丧亲妇女,52名未丧亲妇女)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PCL-C)、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8)... 目的:考察极重灾区妇女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99名妇女(47名地震中丧亲妇女,52名未丧亲妇女)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PCL-C)、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8)进行测查。结果:①)极重灾区妇女PTSD总检出率37.4%,丧亲妇女检出率55.3%,未丧亲妇女21.1%,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79.8%,丧亲妇女检出率为89.3%,未丧亲妇女检出率71.2%,丧亲妇女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丧亲妇女。文化程度不同的妇女PTSD检出率有显著差异。②总体PCL-C与GHQ-28测量结果之间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③丧亲状况的主效应显著,丧亲妇女和未丧亲妇女之间创伤后应激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④丧亲是极重灾区妇女PTSD症状和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是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症状 丧亲 妇女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云南省德宏州2010--2011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比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继宝 李艳玲 +11 位作者 杨锦 杨跃诚 项丽芬 叶润华 段星 龚渝蓉 高洁 段松 郭彩红 方可芬 李菊央 何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1-993,共3页
采用BED HIV-1捕获酶联法(BEDCaptureEIA,BED—cEIA)可区别近期感染与既往感染以估算新近感染率。云南省德宏州对2010—2011年新报告HIV感染者进行了BED—CEIA检测研究。
关键词 艾滋病 新近感染 影响因素 构成比
原文传递
云南省德宏州社区居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项丽芬 唐仁海 +9 位作者 杨跃诚 叶润华 李如轩 李洲林 濮永成 杨建华 李维美 罗小峰 何纳 段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社区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在5个县市中各抽取1个社区,对其中年龄在18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人口学信息的搜集和血样检测。结果 2500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4.72&#...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社区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在5个县市中各抽取1个社区,对其中年龄在18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人口学信息的搜集和血样检测。结果 2500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4.72±18.68)岁,女性占55.0%,傣族占56.8%,65.3%的人已婚有配偶,71.8%的人接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研究对象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0.6%(162/25004),以潞西市(1.2%)、21~40岁人群(1.0%)、男性(0.9%)、景颇族(1.7%)、在婚和离异/丧偶(0.8%)、小学文化程度(0.7%)以及企事业单位和技术人员(1.0%)HCV感染率相对较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潞西市(OR=4.62,95%CI:1.60~13.38)、年龄在20岁以上者(OR21~=22.62,95%CI:7.42~68.92;OR41~=21.85,95%CI:6.87~69.46;OR≥61=7.34,95%CI:1.91~28.17)、男性(OR=2.66,95%CI:1.91~3.72)和傣族及景颇族(OR傣族=1.95,95%CI:1.15~3.31;OR景颇族=5.17,95%CI:2.95~9.07)HCV感染率较高。结论德宏州社区居民HCV感染率总体水平较低,但男性、20岁以上成人、傣族及景颇族人群中HCV感染率相对较高,有必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率 影响因素 德宏州
下载PDF
女性不孕症患者病耻感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蓉敬 路娜 +5 位作者 赵金珠 刘瑾 王叶同 李雯艳 苏庆玲 王艳红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病耻感的相关因素,为病耻感干预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 Complet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病耻感的相关因素,为病耻感干预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 Complet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12月,对文献进行严格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后,应用R 4.0.2软件进行数据合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包含4159例女性不孕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耻感与自我评判[r=0.77,95%CI(0.66,0.87)]、生活质量[r=-0.76,95%CI(-0.82,-0.69)]、抑郁[r=0.70,95%CI(0.48,0.93)]、生育相关压力[r=0.66,95%CI(0.47,0.85)]之间存在强相关;与社会支持[r=-0.39,95%CI(-0.46,-0.31)]、不孕时间[r=0.31,95%CI(0.01,0.61)]、焦虑[r=0.29,95%CI(0.03,0.55)]之间存在弱相关;与夫妻关系之间存在极弱相关[r=-0.11,95%CI(-0.20,-0.03)]。结论与女性不孕症患者病耻感相关的因素较多,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患者病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病耻感 相关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静仪 冯敏 +1 位作者 孔丽 徐安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41-43,共3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使用贝克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对80例进行MHD治疗...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使用贝克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对80例进行MHD治疗的门诊患者进行抑郁评估,同时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最终77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研究对象中37例连续使用同一种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3个月及以上的患者按透析膜材料分为聚砜膜组(p组)和醋酸纤维素膜组(c组),并作分组分析。结果根据BDI评分,MH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8.4%。透析器分组研究发现c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为83.3%)较p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6.8%)发生抑郁的可能性要高(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亦确认BDI值与透析膜材料相关,并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透析膜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OR=0.083,P<0.05)。结论 MHD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且与患者血清IL-6水平有关,聚砜膜透析器可能对MHD患者抑郁发生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维持性血液透析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颖 崔壮 +4 位作者 王红 徐大为 李妍 朱广明 韩立龙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加强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研究,对提升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和加快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十分必要。本文以天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四所高校的教师为对象展开调查,设计开发科研胜任力量表,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加强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研究,对提升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和加快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十分必要。本文以天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四所高校的教师为对象展开调查,设计开发科研胜任力量表,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自行设计开发的量表包括5个维度: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人发展能力、分析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天津市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水平良好,其中合作能力最高。学校、性别、学位级别、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等是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科研胜任力 评价量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即刻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若云 童永胜 +3 位作者 赵丽婷 伍梦洁 王翠玲 王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了解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的即刻干预效果,并探讨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于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接听的来电中自杀高危者纳入研究。该热线按自杀高危相应流程及原则对来电者干预,同时收集其抑郁程... 目的了解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的即刻干预效果,并探讨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于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接听的来电中自杀高危者纳入研究。该热线按自杀高危相应流程及原则对来电者干预,同时收集其抑郁程度、慢性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特征,并在每通电话接听之初及通话结束前,对来电者是否处于自杀高危状态以及痛苦程度、想死程度、希望程度进行两次评估,以干预前后评估结果的变化作为即刻干预效果。结果共纳入433例自杀高危来电者,经干预后,322例(74.4%)来电者不再处于自杀高危状态。严重抑郁情绪是自杀高危来电者接受电话干预后依然高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95%CI:1.06-3.15)。控制人口学等变量后,亲友自杀史、慢性生活事件及严重抑郁情绪与来电者痛苦和想死程度的减分值有关(P<0.05)。结论心理援助热线对自杀高危来电者的干预有明显效果,有严重抑郁情绪的来电者干预效果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热线 自杀 危机干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杭州市3个城区初中生体力活动达标率及其关联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昱 吕筠 +2 位作者 刘庆敏 任艳军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3个城区初中生体力活动达标情况及其关联因素。方法以杭州市3个城区3867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体力活动达标情况,用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认知因素和体力活动环境与体力活动达标的关联情况。结... 目的了解杭州市3个城区初中生体力活动达标情况及其关联因素。方法以杭州市3个城区3867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体力活动达标情况,用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认知因素和体力活动环境与体力活动达标的关联情况。结果杭州市3个城区3867名初中生体力活动达标率为7.7%,对于每天应该运动时间的正确认知率为31.0%,59.2%的初中生每周至少有3d上体育课。男性(OR=2.94)、认为每天至少应该运动60min(OR=4.95)、对于参加体力活动持正性结果预期(OR=1.07)、一周上体育课的频率≥3d(OR=1.44)、家人鼓励运动(OR=1.06)、家人陪着一起做运动(OR=1.14)、家里运动器材充足(OR=1.22)、居住地周边运动场所可及性好(OR=1.09)、对于在居住地周围步行或者慢跑的安全性评价差(OR=1.11)与初中生体力活动达标呈正相关。结论社会人口学、认知及支持性环境3个层面的因素对于初中生体力活动达标与否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青少年 关联因素
原文传递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ameroon 被引量:5
20
作者 Jules Kehbila Cyril Jabea Ekabe +3 位作者 Leopold Ndemnge Aminde Jean Jacques NNoubiap Peter Nde Fon Gottlieb Lobe Monekosso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16年第1期432-439,共8页
Background:Tuberculosis(TB)remains a global health challenge and depression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Curr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 Background:Tuberculosis(TB)remains a global health challenge and depression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Curr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TB,lower adherence to treatment,and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However,there is paucity of data regarding these associations in Cameroon.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epress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B(PTB)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ameroon.Methods:A hospital-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involving 265 patients with PTB was conducted from 2nd January to 31st March 2015 in the Limbe Regional Hospital and the Kumba District Hospital.Depression was diagnosed using the standard nine-ite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and classified as none,mild or moderate.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correlates of depression in these patients.Results:Of the 265 patients(mean age 36.9±10 years)studied,136(51.3%)were female.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was 61.1%(95%CI:55.1–66.8),with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36.6%)having mild depression.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eing female(aOR=3.0,95%CI(1.7–5.5),P<0.001),having a family history of mental illness(aOR=2.5,95%CI:1.3–5.4,P>0.05),being on retreatment for TB(aOR=11.2,95%CI:5.2–31.1,P<0.001),having discontinued treatment(aOR=8.2,95%CI:1.1–23.3,P<0.05)and having a HIV/TB co-infection(aOR=2.5,95%CI:1.2–6.5,P<0.001)wer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aving a higher chance of being depressed.Conclusion: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high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PTB patients,with more than one in two patients affected.Multidisciplinary care for TB patients involving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is highly encouraged,especially for high-risk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VALENCE correlates DEPRESSI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mero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