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4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生产中冷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邵钺馨 单春花 +5 位作者 王超 吴占军 刘洋洋 杨新宇 郭建军 高玉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1,共4页
冷热应激不仅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还影响犊牛的生长和发育,了解冷热应激在奶牛生产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冷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以及冷热应激对犊牛采食量、消化性能、内分泌和呼吸频率等的影响,并从设施选择... 冷热应激不仅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还影响犊牛的生长和发育,了解冷热应激在奶牛生产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冷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以及冷热应激对犊牛采食量、消化性能、内分泌和呼吸频率等的影响,并从设施选择、营养调控和耐应激品种选育等方面总结了缓解奶牛冷热应激的调控措施,为奶牛泌乳性能的改善和犊牛的生长发育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冷应激 犊牛 泌乳性能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补喂鞣花酸对哺乳中后期纯血马马驹粪便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帆 陈开旭 +3 位作者 郭翠洁 臧长江 贺林娇 李晓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82-4490,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水平的鞣花酸对马驹粪便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探究粪便菌群的变化,以期为哺乳马驹胃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肠道健康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出生日期相近、体重为(143.33±16.10)kg的3月龄纯血马马驹1...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水平的鞣花酸对马驹粪便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探究粪便菌群的变化,以期为哺乳马驹胃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肠道健康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出生日期相近、体重为(143.33±16.10)kg的3月龄纯血马马驹15匹,随机分为3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照组马驹不做任何处理,试验Ⅰ和Ⅱ组马驹每天分别补喂15和30 mg/kg BW鞣花酸,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第60天晨饲前于直肠采集马驹粪便样品,测定粪便菌群多样性。【结果】OTUs结果显示,试验各组共有OTUs 789个,试验Ⅰ组特有的OTUs为182个;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Shannon、Chao1及ACE指数有提高的趋势;菌群丰度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前十的优势菌种类相同,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为主,且丰度占总数92.94%以上,各组之间门、科和属水平菌群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LefSe分析结果表明,试验Ⅰ组有差异菌9种,试验Ⅱ组有2种;预测前十的功能有全局与概述图谱,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哺乳期纯血马马驹粪便中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补喂15 mg/kg BW鞣花酸能够提高粪便菌群多样性,增加粪便菌群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哺乳期 马驹 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
3
作者 张秀芝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12期84-84,共1页
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要满足母马本身的营养需要,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以及产后泌乳和运动、劳役的消耗。为此,孕马的日粮必须含有价值完全而丰富的营养,但不可喂给发霉的、冰冻的饲料。
关键词 母马 饲养管理 妊娠初期 产后泌乳 饲料量 苜蓿草 营养需要 优质干草 初生体重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洛克沙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廖巧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5年第4期9-10,共2页
本文概述了砷在动物体内的的营养需求、生理作用和洛克沙胂的促生长作用机理,阐述了洛克沙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以及饲料中合理添加洛克沙胂的重要性。
关键词 洛克沙肿 应用
下载PDF
肉羊非繁殖季节同期发情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麻小凤 林萌萌 +1 位作者 刘玉 仙鹏国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5期20-22,共3页
为了对比4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肉羊非繁殖季节发情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2~4岁小尾寒羊杂交空怀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CIDR+PMSG、CIDR+PGF_(2α)、CIDR+PMSG+PGF^(2α)、PGF_(2α)+PGF_(2α)四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比较各组母... 为了对比4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肉羊非繁殖季节发情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2~4岁小尾寒羊杂交空怀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CIDR+PMSG、CIDR+PGF_(2α)、CIDR+PMSG+PGF^(2α)、PGF_(2α)+PGF_(2α)四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比较各组母羊的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CIDR+PMSG+PGF_(2α)处理组母羊发情率(86.7%)、分娩率(80.8%)及产羔率(142.9%)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说明该方法在肉羊非繁殖季节同期发情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非繁殖季节 同期发情
下载PDF
奶牛复合预混料饲养效果试验
6
作者 王放银 王尚荣 +2 位作者 赵良忠 段林东 尹建华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9-100,共2页
试验选择处于产奶高峰期的奶牛20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头,试验组奶牛饲喂我们自己研制的奶牛 复合预混料.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提高11.2%(p<0.05),单位产奶成本降低6.7%.
关键词 奶牛 复合预混料 产奶量 单位产奶成本
下载PDF
缓解断奶仔猪应激的室内气候环控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墉 李宁 +3 位作者 闫峻 郑梓 穆淑琴 孙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2种不同温控模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80头28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生长性能测定。对照组为常规恒温模式(24℃),试验组为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 [目的]研究2种不同温控模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80头28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生长性能测定。对照组为常规恒温模式(24℃),试验组为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后采用高于分娩舍温度4℃,然后7 d内逐渐降温到正常舍温度(对照舍温度)的模式,试验期32 d。[结果]试验组断奶仔猪的末重、日均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断奶后1~7 d仔猪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7 d后仔猪的腹泻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仔猪的死亡率和僵猪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变温模式后获得的经济效益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变温模式饲养断奶仔猪不仅能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和僵猪率,而且能够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温度 生长性能 发病率
下载PDF
包被叶酸和包被牛磺酸对热应激种公羊精液品质、血清和精浆抗氧化能力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雷铭凯 班斌 +6 位作者 殷炜琦 张俊梅 石攀峰 王丽 周扬 张春香 李碧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55-2765,共11页
【目的】探讨包被叶酸(coated folic acid,CFA)和包被牛磺酸(coated taurine,CTau)对热应激种公羊精液品质、血清和精浆抗氧化能力及激素水平的影响,为缓解夏季种公羊的热应激及改善精液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体重及年龄相近... 【目的】探讨包被叶酸(coated folic acid,CFA)和包被牛磺酸(coated taurine,CTau)对热应激种公羊精液品质、血清和精浆抗氧化能力及激素水平的影响,为缓解夏季种公羊的热应激及改善精液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体重及年龄相近、体况良好的成年杜泊种公羊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0 mg/d CFA和CTau);CF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91.6 mg/d CFA和0 g/d CTau;CTau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 mg/d CFA+2.916 g/d CTau;CFA+CTau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91.6 mg/d CFA+2.916 g/d CTau。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在正试期第60天采集种公羊血液和精液,检测精液品质指标(射精量、精子活率、精子密度、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精子DNA完整率、质膜完整率和精子畸形率),血清和精浆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睾酮(T)、皮质醇(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和甲状腺素(T_(4))水平。【结果】①饲粮中添加CFA和CTau对精子活率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对精子密度、精子DNA完整率和质膜完整率有极显著互作效应(P<0.01)。与对照组相比,CFA、CTau和CFA+CTau组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子DNA完整率和质膜完整率均极显著升高(P<0.01),CTau和CFA+CTau组精子畸形率极显著降低(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CFA和CFA+CTau组精浆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饲粮中添加CFA和CTau对精浆中COR水平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与对照组相比,CFA组血清中COR水平、CFA+CTau组血清中T_(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Tau和CFA+CTau组精浆中LH水平显著降低(P<0.05),CFA、CTau和CFA+CTau组精浆中T_(3)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CFA或CTau可改善热应激种公羊抗氧化能力和激素分泌水平,从而提高精液品质,二者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公羊 热应激 包被叶酸 包被牛磺酸 精液品质
下载PDF
添加剂在猪精液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杜立银 刘铁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猪精液的冷冻保存显著影响猪精子的运动学参数,损伤精子质膜、顶体和DNA完整性,降低解冻后精子活率和受精能力。近年来,在以甘油和蛋黄作为冷冻保护剂的基础上,为了有效降低冷冻-解冻对精子的损伤,提高解冻精液的受精能力,研究人员将OE... 猪精液的冷冻保存显著影响猪精子的运动学参数,损伤精子质膜、顶体和DNA完整性,降低解冻后精子活率和受精能力。近年来,在以甘油和蛋黄作为冷冻保护剂的基础上,为了有效降低冷冻-解冻对精子的损伤,提高解冻精液的受精能力,研究人员将OEP、抗氧化剂(甲基黄嘌呤、丁羟基甲苯、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褪黑素和维生素E等)、2-羟丙基β环糊精以及透明质酸等物质作为添加剂应用于猪精液的冷冻保存,结果表明这些物质在保护精子质膜和顶体完整性,提高解冻后精子活力、活率和受精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冷冻保存 猪精液
下载PDF
草原退化背景下地方马优良品种的保护与选育——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全福 董其格其 芒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100,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的不断发明创造和广泛应用,马的役用价值在我国乃至世界逐年下降,田间作业和物资运输几乎被机械所取代,草原上地方品种马的数量逐年下降,有些品种即将灭绝。因此,做好保种与选育是对优良马种遗传基因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的不断发明创造和广泛应用,马的役用价值在我国乃至世界逐年下降,田间作业和物资运输几乎被机械所取代,草原上地方品种马的数量逐年下降,有些品种即将灭绝。因此,做好保种与选育是对优良马种遗传基因的筛选和保留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主要对内蒙古地区地方马品种及主要特征进行描述,综合分析了草原退化对地方马优良品种保护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经济条件下地方马优良品种保护的迫切性,阐明了地方马优良品种保护、选育措施及手段,并提出保护与选育优良品种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退化 地方马 优良品种 保种与选育
原文传递
6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11
作者 何雪曼 邓海峰 +6 位作者 臧长江 李晓斌 刘振 马军 甘建荣 唐雪梅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6-1354,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摄入水平维生素B_1(vitamin B_1,VB_1)、维生素B_2(vitamin B_2,VB_2)对6月龄伊犁马血浆VB_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rythrocytetransketolase activity,E-TKA)、TPP效应及尿液VB_1排出量和血浆VB_2含量、红细胞谷胱...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摄入水平维生素B_1(vitamin B_1,VB_1)、维生素B_2(vitamin B_2,VB_2)对6月龄伊犁马血浆VB_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rythrocytetransketolase activity,E-TKA)、TPP效应及尿液VB_1排出量和血浆VB_2含量、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rythrocyte glutathione reductase activity coefficient,E-GRAC)及尿液VB_2排出量的影响,得到6月龄伊犁马对VB_1、VB_2的适宜需要量。试验选取月龄相近(6月龄)、平均体重为(117.12±13.33)kg、健康状况良好的伊犁马公马25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各组马匹每天饲喂相同营养水平日粮,分别添加0、10、20、30、40mg的VB_1和0、7、14、21、28mg的VB_2,进行为期20d的饲养试验。结果发现,随着VB_1实际摄入水平的升高,伊犁马血浆VB_1含量显著升高(P<0.05),E-TKA显著提高(P<0.05),TPP效应极显著降低(P<0.01),尿液VB_1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VB_2实际摄入水平的升高,伊犁马血浆VB_2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E-GRAC极显著降低(P<0.01),尿液VB_2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以血浆VB_1含量、E-TKA、TPP效应及尿液VB_1排出量和血浆VB_2含量、E-GRAC及尿液VB_2排出量作为评价指标,得到6月龄伊犁马对VB_1、VB_2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33.32和18.73mg/(匹·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血浆 尿液 需要量
下载PDF
胎儿期与成年期蒙古马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文淇 图格琴 +9 位作者 任秀娟 陶克涛 拉希玛 贾紫洁 安塔娜 铁木齐尔·阿尔滕齐米克 韩海格 陶娜拉 芒来 白东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9,共12页
为探索影响蒙古马胎儿期和成年期肌纤维类型差异机理。本研究选取3匹4月龄胎儿(两母一公)与3匹5岁健康成年母马身体4块分布全身、具有代表性的肌肉组织(长臂三头肌、夹肌、背最长肌、臀中肌)作为一个整体。胎儿期蒙古马肌纤维和成年期... 为探索影响蒙古马胎儿期和成年期肌纤维类型差异机理。本研究选取3匹4月龄胎儿(两母一公)与3匹5岁健康成年母马身体4块分布全身、具有代表性的肌肉组织(长臂三头肌、夹肌、背最长肌、臀中肌)作为一个整体。胎儿期蒙古马肌纤维和成年期蒙古马肌纤维因存在差异各做为一组,试验进行3个生物学重复。首先对蒙古马骨骼肌肌肉样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接下来对骨骼肌样品进行RNA-seq,构建胎儿期和成年期蒙古马不同时期肌纤维mRNA的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组织学结果显示,胎儿期快肌纤维占比显著高于成年期,RNA-seq筛选可能影响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候选基因,比较胎儿期和成年期蒙古马影响肌纤维类型的基因表达谱。共筛出250个差异表达基因,在成年期上调的基因有27个,包括TNNT1、MYOZ2、ATP2A2等,在胎儿期上调的基因17个,包括MYL1、TNNT3、ENO3等。其中ATP2A2和TNNT1主要与快、慢肌纤维类型转化有关,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还与骨骼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结果表明,胎儿期蒙古马快肌纤维比例显著高于成年期蒙古马。ATP2A2、MYOZ2等基因主要表达在成年期蒙古马肌纤维,ENO3、TNNI2等基因主要表达在胎儿期蒙古马肌纤维。钙信号和AMPK信号通路与肌纤维类型转化有关。本试验结果对于研究蒙古马肌纤维类型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转录组 肌纤维类型
下载PDF
瓮安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猛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中的重中之重,发展畜牧业提高养殖生产力能促进群众增收,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既可以提高农村群众养殖技术水平,又能为农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中的重中之重,发展畜牧业提高养殖生产力能促进群众增收,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既可以提高农村群众养殖技术水平,又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 技术推广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单胃动物小肽的吸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娟 王永才 《饲料研究》 CAS 2006年第1期19-20,26,共3页
由于小肽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文中主要对小肽的提出、小肽的来源、小肽的吸收部位、小肽的吸收机制、小肽的吸收特点及影响小肽吸收的因素作了综述。
关键词 小肽 吸收 单胃动物 吸收机制 吸收部位
下载PDF
有一匹种公马叫雪龙
15
作者 诗秀 木马 《科学之友》 2010年第11期62-63,共2页
那年夏天,学校搞夏令营活动,我去了巫溪的红石坝。到红石坝的第二天,农场派人领我们到各处参观,下午来到马号。马号前的一排桩子上拴了七八匹高头大马,一下子就把我们镇住了。
关键词 “雪龙” 公马 体态 饲养人员
下载PDF
蒙古斑点马黑、白毛色区域皮肤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东义 拉希玛 +8 位作者 赵若阳 陶娜拉 韩海格 丁文淇 贾紫洁 刘慧莹 王文兴 黄博光 芒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本试验以蒙古斑点马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蒙古斑点马体躯白色区域和黑色区域皮肤的表型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验证,试图解析蒙古斑点马毛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为今后保护和开发利用蒙古斑点马奠定基础。选择蒙古斑点马体躯白色和黑色区域... 本试验以蒙古斑点马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蒙古斑点马体躯白色区域和黑色区域皮肤的表型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验证,试图解析蒙古斑点马毛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为今后保护和开发利用蒙古斑点马奠定基础。选择蒙古斑点马体躯白色和黑色区域皮肤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表型差异;对白色和黑色区域皮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差异表达mRNAs;将筛选到的典型基因通过免疫荧光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试验,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蒙古斑点马黑色皮肤组织和白色皮肤组织中的色素分布有明显的差异,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黑色皮肤组织表皮和毛囊毛球部位,而白色皮肤组织相应的位置未发现有黑色素沉积。740个基因的表达量在黑白两个不同颜色皮肤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109个基因在蒙古斑点马黑色皮肤组织表达量较高,215个基因在蒙古斑点马白色皮肤组织表达量较高。差异表达mRNAs主要富集到了黑色素生成等通路,其中TYR、TYRP1、DCT、PAX3、DAPL1等基因与毛色形成相关。在蒙古斑点马毛囊中,TYR和TYRP1蛋白在毛囊的毛球部位不表达。DCT在毛囊毛球的毛母质部位表达。因此,蒙古斑点马的毛色形成主要由黑色素形成相关的基因的表达量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斑点马 皮肤组织 差异表达mRNA
下载PDF
马多趾性状研究进展
17
作者 钟玲 陈吕彦烨 +3 位作者 栾悦 岳潇雨 陈群 王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89-2800,共12页
多趾是脊椎动物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肢体异常。马多趾表现为四肢出现额外趾,根据出现趾数的多少和部位可分为单侧多趾、双侧多趾和四肢多趾3类,其中单侧多趾最多,占58%。研究表明,遗传是导致多趾的重要因素,多趾的遗传模式相对复杂。已有... 多趾是脊椎动物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肢体异常。马多趾表现为四肢出现额外趾,根据出现趾数的多少和部位可分为单侧多趾、双侧多趾和四肢多趾3类,其中单侧多趾最多,占58%。研究表明,遗传是导致多趾的重要因素,多趾的遗传模式相对复杂。已有证据表明,马的多趾与染色体变异有关,但由于多趾马数量稀少,加之马单胎且世代间隔长,难以构建大规模家系和参考群,无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传统的正向遗传学方法确定突变基因及位点,因此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多趾基因尚不清楚。人及其他物种中已有的多指(趾)研究结果显示,控制肢体发育的信号通路保守,且基因表达具有时空性。已知的不同物种的多趾相关基因199个,部分基因具有一因多效性。相似性比对显示,多趾相关的同源基因中马有178个,相似性较高,其中相似性>90%的占56%,相似性>80%的占96%。这些基因可作为马多趾性状的候选基因,为后续马多趾性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因靶标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趾 形态学分析 信号通路 候选基因
下载PDF
搞好建昌马后备母马发情配种工作之我见
18
作者 宋恒 尔古木支 米高权 《草业与畜牧》 2012年第9期44-45,共2页
建昌马为山地轻型马,以役用为主,有驮乘兼用型和驮挽兼用型两类,具有短小精悍,勇敢,机巧灵活,善走崎岖险要山地,并能涉过急流,吃苦耐劳的特性,实为不可多得的山区地方优良马种。大多数母马是三年两胎,也有一年一胎或两年一胎... 建昌马为山地轻型马,以役用为主,有驮乘兼用型和驮挽兼用型两类,具有短小精悍,勇敢,机巧灵活,善走崎岖险要山地,并能涉过急流,吃苦耐劳的特性,实为不可多得的山区地方优良马种。大多数母马是三年两胎,也有一年一胎或两年一胎。发情季节为2~11月,而配种旺季为3-5月;妊娠期为326~335d,繁殖率为75%,繁殖力则以5-15岁为最强,繁殖年限较长,20余岁尚产驹屡见不鲜。因此,搞好建昌马后备母马发情配种工作是发展建昌马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种工作 发情季节 建昌马 母马 繁殖年限 兼用型 妊娠期 繁殖率
下载PDF
马人工授精技术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雁行 孙玉江 +2 位作者 张志鹏 邹敬清 潘庆杰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9期11-13,共3页
摘要为加快本地马品种改良采用马人工授精技术(AI).结果表明,Selle Francais/L公马射精量为118.2±14.53ml,精子密度2.01±0.06亿/ml;常温下,精液稀释液A在1、2h内存活率分别为0.75±0.02、0.4±0.04... 摘要为加快本地马品种改良采用马人工授精技术(AI).结果表明,Selle Francais/L公马射精量为118.2±14.53ml,精子密度2.01±0.06亿/ml;常温下,精液稀释液A在1、2h内存活率分别为0.75±0.02、0.4±0.04,与进口的INRA96精液稀差异不显著(P〉0.05);保鲜精液低温(0—5℃)保存48h,受精成功率为61.53%,保鲜精液48h后效果较差.鲜精、保鲜精液和冷冻精液的人工授精成功率分别为80.95%、61.5%、45.5%,差异均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保鲜精液 冷冻精液
下载PDF
马MxA基因真核载体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20
作者 菊林花 乌尼尔夫 +1 位作者 金花 萨仁高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从马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RNA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获得了MxAcDNA。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转入大肠杆菌中筛选鉴定重组子。将质粒经酶切鉴定后,把酶切下的目的基因MxA c... 从马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RNA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获得了MxAcDNA。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转入大肠杆菌中筛选鉴定重组子。将质粒经酶切鉴定后,把酶切下的目的基因MxA cDNA进一步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经PCR及序列鉴定,证实插入载体pCI中的片段为含有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I-neo MxA cDNA的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马MxA蛋白的抗病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A基因 真核载体 重组质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