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0篇文章
< 1 2 2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上第三系碎屑岩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清惠 王彦春 +1 位作者 赵中平 韩国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15期142-144,共3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上第三系碎屑岩的粒度数据进行分析,并绘制出大量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和C-M图,最后系统总结出辫状河、曲流河和三角洲这三个相粒度分布特征的基本规律:从辫状河、曲流河到三角洲相,概率累积曲线...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上第三系碎屑岩的粒度数据进行分析,并绘制出大量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和C-M图,最后系统总结出辫状河、曲流河和三角洲这三个相粒度分布特征的基本规律:从辫状河、曲流河到三角洲相,概率累积曲线上的悬浮总体逐渐减小,跳跃总体逐渐增多;C-M图上的Q-R段逐渐缩短,R-S段逐渐增长,Q点附近对应的C值也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粒度分布特征 概率累积曲线 C-M图
下载PDF
冀中地区早第三纪沉积岩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多元统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匡友 吴章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年第3期168-178,共11页
在冀中地区油气勘探所钻的3口井剖面中,系统选取早第三纪沉积岩岩屑样品。基本上2m取一个样,3口井样品总数约3500个。每个样品用光谱定量分析11种化学元素:Ca、Mg、Ti、Ba、Mn、Zr、V、Cr、Pb、Cu、Ni。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元分析方... 在冀中地区油气勘探所钻的3口井剖面中,系统选取早第三纪沉积岩岩屑样品。基本上2m取一个样,3口井样品总数约3500个。每个样品用光谱定量分析11种化学元素:Ca、Mg、Ti、Ba、Mn、Zr、V、Cr、Pb、Cu、Ni。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经过综合研究查明了冀中地区下第三系砂岩、泥岩和不同颜色泥岩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早第三纪各组段地层元素分布不同,其纵向上的变化界线与地质上分层界线基本吻合,是地层划分对比的一个依据。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岩石化学资料。,可以查明元素之间、元素与样品之间以及样品与样品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性。研究表明Ba、Mn、Zr、Pb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碎屑元素;Ti、Cr、V、Ni、Cu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粘土元素;Ca、Mg、Ti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碳酸盐元素。96井主因子F1、F2累计方差达95%,F1、F2主因子主要由Ca、Mg、Ti三元素所决定。F1突出地反映灰质沉积等地球化学作用,F2突出地反映机械沉积作用。主因子F1和F2在纵向上的周期性变化反映了沉积作物的旋回特征,样品在F1-F2因子平面上规律性地展布反映了沉积相特征,96井下第三系地球化学-沉积相图概括了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地区 早第三纪 沉积岩 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多元统计 研究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气田长兴组白云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田永净 马永生 +4 位作者 刘波 张学丰 刘建强 石开波 吴双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66-2776,共11页
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是川东北元坝气田的主要储层。长兴组白云岩主要分布在长二段顶部礁盖、礁间滩、礁后滩等沉积相。通过层序地层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具有相似的87Sr... 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是川东北元坝气田的主要储层。长兴组白云岩主要分布在长二段顶部礁盖、礁间滩、礁后滩等沉积相。通过层序地层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具有相似的87Sr/86Sr值(集中分布在0.7071~0.7075之间),并与晚二叠世海水及泥晶灰岩87Sr/86Sr值相似,指示白云岩化流体主要来自于同期海水;利用低温条件下白云石-水之间氧同位素温度分馏方程恢复的白云岩化流体温度在40~55℃之间,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发生于低温浅埋藏环境中。在浅埋藏白云岩化过程中,受沉积地貌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不同沉积相带发生白云岩化作用时流体的性质有所不同:(1)礁盖残余生屑/砂屑中-粗晶白云岩具有明显偏负的δ18O值以及较高的Fe、Mn含量和白云石晶体缓慢结晶的特征,受大气淡水作用明显,属于混合水白云岩化;(2)礁间滩粉晶白云岩具有明显偏正的δ18O值,高Fe、Mn、Sr含量和较低的有序度值,白云岩化流体来源复杂,但整体与蒸发性卤水有关;(3)礁后滩细-中晶白云岩具有非常低的Fe、Mn和高MgCO3含量,白云石具有快速结晶的特点,为正常海水条件下的白云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兴组 礁滩相 地球化学 浅埋藏 白云岩化 元坝 川东北
下载PDF
白云鄂博火成碳酸岩墙矿物岩石初步研究及其对稀土成矿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培善 张任祜 杨主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研究了白云鄂博两处火成碳酸岩墙,一处位于都拉哈拉山脚下,另一处位于二道洼地层中。都拉哈拉的火成碳酸岩含RE2O323.9wt%,高于主、东矿体中的稀土矿石,稀土矿物和配分形式与主矿、东矿体一致,为白云鄂博稀上物质来源... 研究了白云鄂博两处火成碳酸岩墙,一处位于都拉哈拉山脚下,另一处位于二道洼地层中。都拉哈拉的火成碳酸岩含RE2O323.9wt%,高于主、东矿体中的稀土矿石,稀土矿物和配分形式与主矿、东矿体一致,为白云鄂博稀上物质来源提供了启示。二道洼地层中火成碳酸岩边部霓长岩的铷锶年龄为(343.26±7.33)Ma,为白云鄂博稀土成矿提供了地质年代热事件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碳酸岩 稀土矿 成矿机理 碳酸岩
全文增补中
鄂东黄石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风暴沉积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宝忠 杨坤光 夏文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79-386,共8页
鄂东黄石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灰岩中发育了典型的风暴沉积,风暴岩由砾屑灰岩、颗粒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其中风暴沉积构造包括丘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砾屑的撕裂构造及水平层理等,不同层位具有不同的风暴沉积构造类型和组合特征。根据风... 鄂东黄石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灰岩中发育了典型的风暴沉积,风暴岩由砾屑灰岩、颗粒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其中风暴沉积构造包括丘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砾屑的撕裂构造及水平层理等,不同层位具有不同的风暴沉积构造类型和组合特征。根据风暴沉积的岩石特征、构造类型、规模、组合特点,并结合沉积背景分析,风暴沉积序列可进一步分为深水远源型、过渡型和浅水近源型。大冶组一段风暴沉积具有深水远源特点,沉积环境为水体较深的外陆棚;大冶组二段风暴沉积具有过渡型特点,沉积环境为向上变浅的内陆棚;大冶组三、四段风暴沉积具有浅水近源特点,沉积环境为浅水陆棚至滨岸。大冶组沉积序列具有向上变浅的特点,沉积环境由深水陆棚逐渐向滨岸转变。风暴沉积的识别对重建鄂东黄石地区早三叠世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黄石地区 下三叠统 大冶组 风暴沉积 沉积序列 丘状交错层理
下载PDF
构造控制热液白云岩储集相综述(七)
6
作者 Graham R.Davies +3 位作者 Langhorne B SmithJr 刘春(译) 《国外石油动态》 2008年第21期4-10,共7页
19凹陷的成因和勘探意义 19。1特征和机理凹陷(sag)在含热液白云岩(HTD)的碳酸盐岩地层项部是可以用地震方法辩认的洼地(depression)(图24—26,表1),这种凹陷显示与母岩地层中的HTD产状具有较高的正相关。
关键词 白云岩 构造控制 热液 碳酸盐岩地层 综述 储集 勘探意义 地震方法
原文传递
SEDIMENTARY PETROLOGY
7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2015年第2期45-53,共9页
20150842Cai Xiongfe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He Wenjia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Regional Compariso... 20150842Cai Xiongfe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He Wenjia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Regional Comparison and Implication of the Si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HAN LIMESTONE SANDSTONE FACIES Chengdu ANHUI CAR
原文传递
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如凯 郭宏莉 +2 位作者 何东博 罗忠 邵龙义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2年第3期45-52,共8页
详细研究了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微量元素在各剖面及不同层位变化相当复杂 ,但仍有一定规律 ,这种变化与其物源供应和沉积成岩环境有关。各样品稀土总量变化较大 ,以甘肃永昌煤山子... 详细研究了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微量元素在各剖面及不同层位变化相当复杂 ,但仍有一定规律 ,这种变化与其物源供应和沉积成岩环境有关。各样品稀土总量变化较大 ,以甘肃永昌煤山子剖面总量最高 ;各泥岩样品轻稀土富集 ,Eu负异常 ,δEu介于 0 .4 4~0 .90之间。微量、稀土元素组合及比值的变化 ,显示物源区母岩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混合 ,稀土分布模式显示源岩为粘土岩、花岗岩和中性岩的混合 ,两者示物源一致。元素的丰度及其比值 ,反映当时水介质环境大部分为海相 ,亦有部分为陆相 ,与其它相标志所表征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石炭纪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古环境 泥岩 沉积地球化学
下载PDF
迭层石与古化学环境及矿产的关系
9
作者 钱迈平 《江苏地质》 1989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迭层石 古化学环境 矿产
下载PDF
广西田林浪平地区晚石炭世生物礁古生态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巩恩普 杨大勇 +1 位作者 陈晓红 关长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528,共14页
广西田林县浪平地区发育了几处黄龙期生物格架礁。这些发育在海百合碎屑滩上的礁体规模普遍不大,造礁和附礁生物种类多样,礁生物群落成熟度低,造礁方式单一,具有斑块式分布特点。浪平地区黄龙期点礁是在缺乏全球性主要后生骨架造礁动物... 广西田林县浪平地区发育了几处黄龙期生物格架礁。这些发育在海百合碎屑滩上的礁体规模普遍不大,造礁和附礁生物种类多样,礁生物群落成熟度低,造礁方式单一,具有斑块式分布特点。浪平地区黄龙期点礁是在缺乏全球性主要后生骨架造礁动物的背景下发育的,没有明显优势造礁生物出现;点礁受研究区内大规模发育的碎屑滩影响显著,成礁环境多变、高能水体与碎屑选择作用明显、固结和硬质基底分布不广泛、水体能量频繁变化与适应环境的海百合繁盛、藻类在研究区内不发育,这些使得浪平地区点礁具有典型的"碎屑滩点礁模式"特征;造礁生物的生态特点对点礁的具体面貌具有重要影响。晚石炭世碎屑滩后生动物骨架点礁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生物礁古生态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晚石炭世 生物礁 古生态
下载PDF
凝灰熔岩-碎斑熔岩-熔结凝灰岩对比鉴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家莹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5年第4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凝灰熔岩 碎斑熔岩 熔结凝灰岩 对比 鉴别
下载PDF
广西桂林泥盆纪礁组合 被引量:4
12
作者 俞昌民 沈建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42-544,共3页
桂林地区中泥盆世吉维期牙形刺varcus带之下以滨岸碎屑岩沉积为主,varcus带开始记录碳酸盐岩沉积,持续到早石炭世;由生物礁和藻碳酸盐岩构成重要的岩性段.有关礁组合的一般沉积特征见1991年的野外参观手册.文中提到的研究点见图1.1 礁... 桂林地区中泥盆世吉维期牙形刺varcus带之下以滨岸碎屑岩沉积为主,varcus带开始记录碳酸盐岩沉积,持续到早石炭世;由生物礁和藻碳酸盐岩构成重要的岩性段.有关礁组合的一般沉积特征见1991年的野外参观手册.文中提到的研究点见图1.1 礁组合亚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组合 泥盆纪 广西 生物礁
原文传递
陕蒙交界地区碎屑岩风化成因浅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恒笔 张清盛 +1 位作者 孔文年 朱永宏 《陕西地质》 2007年第2期36-43,共8页
陕蒙交界地区基岩均具强风化,由此造成当地环境恶化、下游地区生态破坏和灾害积累。其形成机理应与岩石本身的物质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条件有关。而南部地区,由于上述诸因素的差别,基岩风化微弱。
关键词 基岩风化北强南弱 环境恶化灾害积累 成园浅析
下载PDF
焉耆盆地博南凹陷深层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14
作者 杨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寻找博南凹陷深层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八道湾组储层中侏罗系储层、有利孔隙带、勘探有利区带,运用沉积岩石学、矿物学、油气储层评价技术等,对该储层进行了分析.由分析结果知:该区储层是一套扇三角洲相的陆源碎屑沉积,成分成熟度和结... 为寻找博南凹陷深层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八道湾组储层中侏罗系储层、有利孔隙带、勘探有利区带,运用沉积岩石学、矿物学、油气储层评价技术等,对该储层进行了分析.由分析结果知:该区储层是一套扇三角洲相的陆源碎屑沉积,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原生微孔隙和次生孔隙.对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此套储层经历了中成岩A2亚期和中成岩B期演化阶段;沉积物源及沉积相带控制着储层性质;成岩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解作用和构造作用使储层性能得到改善.分析结果给实际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下统 三工河组 八道湾组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焉耆盆地
下载PDF
西秦岭伯阳镇中泥盆统碎屑岩的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亦飞 杨传茂 +1 位作者 樊靖 赵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92-104,共13页
西秦岭伯阳地区中泥盆统砾岩及其砂岩夹层的岩石学特征显示,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很低,具有近源沉积岩的特点,砾岩中还含有少量的糜棱岩砾石。砂岩夹层的碎屑锆石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得碎... 西秦岭伯阳地区中泥盆统砾岩及其砂岩夹层的岩石学特征显示,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很低,具有近源沉积岩的特点,砾岩中还含有少量的糜棱岩砾石。砂岩夹层的碎屑锆石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得碎屑锆石的U-Pb年龄谱明显分为4组:(1)440~480Ma,约占3%;(2)540~600Ma,约占4%;(3)880~1 020Ma,约占79%;(4)1 040~1 080Ma,约占13%。880~1 020Ma的年龄呈现最强烈的峰值,该年龄峰值与西秦岭地区新元古代晋宁期岩浆作用的时代一致,也与北秦岭地区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事件一致。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在中泥盆世时发生过显著的构造隆升与剥蚀事件。此外,伯阳中泥盆统碎屑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西秦岭和北祁连,说明中泥盆世时研究区与西秦岭造山带之间可能已不存在沉积阻隔区,二者可能已经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祁连结合区 中泥盆统 碎屑锆石 LA-ICP-MS年代学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储层碳酸盐胶结壳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秀杰 操应长 +2 位作者 王健 张青青 贾艳聪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2-41,共10页
砂-泥岩界面是砂-泥岩互层储层水-岩相互作用的活跃地带。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发育了广泛的滨浅湖滩坝沉积,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强烈,常在砂-泥岩界面富集形成致密胶结壳。综合利用钻井、物性及黏土矿物资料,结合铸体薄片观察,对储层... 砂-泥岩界面是砂-泥岩互层储层水-岩相互作用的活跃地带。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发育了广泛的滨浅湖滩坝沉积,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强烈,常在砂-泥岩界面富集形成致密胶结壳。综合利用钻井、物性及黏土矿物资料,结合铸体薄片观察,对储层碳酸盐胶结壳的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碳酸盐具有多期胶结的特征,砂-泥岩接触界面处胶结物含量高,多为基底式胶结。向砂体内部胶结物含量逐渐减少,砂体中部胶结物含量少且相对稳定,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半干旱碱性水体环境形成的滨浅湖泥岩中的高碳酸盐含量流体、泥岩黏土矿物转化和有机质演化析出有机-无机组分、碳酸盐胶结作用发生所需的可容空间、砂-泥岩之间的物质传递能力、砂体的厚度及岩相组合控制了储层胶结壳的发育程度。胶结壳对储层质量并非简单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早期碳酸盐胶结对储层的抗压实效应以及致密层构成的异常压力系统对储层后期溶蚀孔隙的发育以及油气的充注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壳 碳酸盐胶结 砂泥岩地层 成岩演化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埃及阿布吉拉迪盆地AESW区块上白垩统碎屑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17
作者 田雨 赫恩杰 +8 位作者 陈洪德 王贺华 徐兵 何巍 袁浩 张艺久 柳世成 邓勇 欧阳静芸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2-732,共11页
埃及阿布吉拉迪盆地白垩系碎屑岩储层发育,具备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以Alam El Shawish West区块(简称为AESW区块)上白垩统Abu Roash组G段(简称为AR-G段)为例,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实验、物性分析、地化分... 埃及阿布吉拉迪盆地白垩系碎屑岩储层发育,具备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以Alam El Shawish West区块(简称为AESW区块)上白垩统Abu Roash组G段(简称为AR-G段)为例,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实验、物性分析、地化分析及测井资料等研究基础上,对碎屑岩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储层发育及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AESW区块AR-G段碎屑岩主要为潮坪沉积,发育潮间带、潮下带亚相及多种微相。(2)砂岩类型以石英砂岩及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性及磨圆度较好,成分及结构成熟度较高。(3)储集空间包括剩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的粒间及粒内溶孔等,依据压汞曲线形态及孔喉半径分布等特征,将砂岩储层分为3类,分别对应于粗-中喉道、中-细喉道及微喉道。(4)储层主要为中孔中渗型,次为中孔低渗型,孔渗相关性较好,储层整体上以孔隙型为主。(5)储层发育及分布受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潮下带水下砂坝及潮汐水道砂体物性较好,为区内有利的储层发育微相类型。溶蚀作用能够形成次生储集空间,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条件,最终形成潮坪相砂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布吉拉迪盆地 上白垩统 Abu Roash组 沉积微相 储层特征
下载PDF
热水沉积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以华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杨海生 周永章 +2 位作者 杨志军 张澄博 杨小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115,共5页
华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泥盆纪及早二叠世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活动-沉积事件,形成热水沉积产物硅质岩。这类硅质岩建造具有地球化学多样性特点,它受热水性质的控制,同时还受沉积环境、与正常沉积的混合及构造条件等的影响因。... 华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泥盆纪及早二叠世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活动-沉积事件,形成热水沉积产物硅质岩。这类硅质岩建造具有地球化学多样性特点,它受热水性质的控制,同时还受沉积环境、与正常沉积的混合及构造条件等的影响因。热水沉积硅质岩具有良好的地球化学遗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硅质岩 热水沉积 华南地区
下载PDF
菊花石面面观
19
作者 潘峰 《化石》 2000年第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菊花石 观赏石 含锶石灰岩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山西中阳上寒武统三山子组下部风暴岩沉积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钦廉 王起琮 +2 位作者 陈亮 赖生 王晗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5,共5页
通过山西中阳柏洼坪剖面上寒武统三山子组野外剖面测量、采样和室内鉴定,建立了三山子组风暴岩的岩石学和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本研究区风暴岩具有异地近源型风暴岩沉积特征,并发育底面侵蚀形成的渠模构造。认为研究区三山子组沉积环... 通过山西中阳柏洼坪剖面上寒武统三山子组野外剖面测量、采样和室内鉴定,建立了三山子组风暴岩的岩石学和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本研究区风暴岩具有异地近源型风暴岩沉积特征,并发育底面侵蚀形成的渠模构造。认为研究区三山子组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环陆白云岩潮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岩 上寒武统 三山子组 岩石类型 沉积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